宜春包括哪些县什么的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江西省宜春市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接南昌、抚州,西连萍乡、湖南,南邻新余、吉安,北与九江交界。现有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
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宜春市是全国第一个生态试点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赣西经济中心城市,是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的举办地。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9.5亿元,财政总收入20.6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200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9.72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8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增收额达7.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83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2%。
宜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4%,活立木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5亿株,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目前有25万千瓦尚待开发。探明的矿产有56种,其中金属类27种,非金属类29种。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最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原煤、岩盐储量均为江西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在全国罕见;大理石、花岗石、高岭土等品质优、分布广、开采价值高。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亟待开发。全市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温泉,2个已开发的溶洞。宜春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三宗的祖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驰名景点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洪州窑”和商代吴城遗址,以及东汉葛玄采药炼丹之处、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阁皂山。宜春生态环境优越。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人间仙境”;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珍稀树种华木莲;宜春中心城郊温汤镇温泉,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常年水温在72℃以上,是疗养度假的胜地。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 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农业经济拥有扎实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宜春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在江西省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其中优质米、苎麻加工、木竹加工、绿色食品等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宜春市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竹木加工五大支柱及化工、采矿、轻纺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装载机、凿岩机、竹木地板、建筑陶瓷、中成药、四特酒、绿色食品、苎麻服饰等一大批国优、部优、省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宜春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高速公路为骨干、连接全市县乡的公路网络;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电力网络布局合理,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丰城电厂已并网发电。全市10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建设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新型小城镇正在崛起,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功能不断完善,宜春市区正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划,拉开了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的框架。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两基”教育提前达标,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和质量处在全省前列,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行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挂牌招生,宜春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体育中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宜春市区中心,是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宜春水上运动场被确定为全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农运会和江西省十运会及多项国家级体育比赛。文化事业争奇斗艳,高安采茶戏、上高农民摄影、袁州版画、靖安农民诗词、丰城书法、樟树剪纸、宜丰根雕、铜鼓漫画、万载傩舞等,共同构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开放的宜春将以诚信的态度、优良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四海宾朋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历史】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颖阴侯灌婴)。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在。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设时的宜春县管辖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和樟树市一部。晋大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宜春。初设时的建成县管辖今锦江流域地区,包括今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及樟树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县名与太子李建成同名,为避讳,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刘成于宜春城中筑宜春台,刘拾亦在建成城东南二里筑金沙台,均为一方名胜。今金沙台已废,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
今宜春市境域,汉代属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设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区归安成管辖。隋王朝统一天下,废安成郡。开皇十八年(598)设袁州,治所设于宜春县。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设时,袁州辖宜春、萍乡、新喻三县。宋开宝八年(975),万载县由筠州划入。淳化三年(992),划新喻入临江军。此后九百余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乡、万载、分宜四县。宜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州府级行政机构是袁州,其次为靖州,再次为临江军。靖州设于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几,以米岭产米改名"米州",继而又以羊山产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废。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筠州。宋宝庆元年(1225),理宗赵昀登基,因州名与皇帝之名同音,为避讳,须改名,此时恰好州衙后山碧落堂长出灵芝一株,视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辖高安、上高、新昌(今宜丰)三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两县之地田置清江县于萧滩镇(今临江镇)。宋淳化三年(992),于清江县置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改临江府)。其辖境相当于今樟树市、新干县、峡江县与新余市渝水区。明清时,奉新、靖安、丰城、铜鼓(其时为义宁州属地)为南昌府管辖。今宜春市境域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
【历史名人】
徐 稚(97-168)
徐稚,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晋代诗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邓王番
邓王番,字韫玉。高安市筠阳镇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乐从事。唐僖宗时,各地兵荒马乱,官吏无能,独邓王番有政声,朝廷据民愿再度正式任命其为袁州刺史,处士彭蟾有诗称贺。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桥梁广济桥为邓王番修建。邓王番任袁州刺史时,见宜春县白芒山(今属分宜)山清水秀,遂举家留居白芒。第6代孙邓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后裔辗转迁徙至四川广安。广安后裔中出了个历史伟人邓小平。
郑谷(848-911)
郑谷,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胡仲尧
胡仲尧,字光辅,奉新县会埠镇吟村人。南唐时为寺丞。入宋后,官洪州助教,迁国子监主簿。大建华林书院,集书万卷,一时云游者常数千人。宋太宗特诏旌表,事载《宋史》。奉新县学宫亦为其创建。奉新华林胡氏为世家大族。胡仲尧兄弟8人。五弟仲雅,字维常,宦居吉水。仲雅之孙胡汪又定居乐安龚坊之浯塘。明末,浯塘23世京贵之次子允钦为避战乱,从浯塘徙居湖南浏阳文家市。其后裔中出了个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胡耀邦的奉新华林先祖为仲尧、仲雅之父胡元凤,胡元凤卒葬砚峰石下。
刘恕(1032-1078)
刘恕,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镇均山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其父刘涣,精研史学。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佑元年(1049)举进士,官和川翁源知县。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为成都人氏外,其余两位均为宜春籍人物。
刘 攽(1023-1089)
刘攽,字贡父, 号公非。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刘家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刘攽与其兄刘敞为同科进士。刘敞为北宋著名学者,官终集贤殿学士。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惠洪(1071-1128)
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揭傒斯(1274-1344)
揭傒斯,字曼硕。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木亨(樟树市人)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氵晋并称"儒林四杰"。延佑元年(1314)由布衣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至元六年(1343)为奎章阁供奉学士,升侍讲学士。乃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绾。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手。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况钟(1383-1442)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乐四年(1406)为靖安县吏员。后荐为礼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赋重,要朝中大臣荐举贤能,况钟被举荐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况钟惩奸吏、裁冗员、减重赋、废苛捐、清积案、平冤狱。深受百姓爱戴,呼为"青天"。治苏任满,苏州一万三千余人联名乞求况钟连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苏州。况钟为官清廉,卒于苏州任上。归葬时,十里长堤站满哭祭人群。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经毛主席、周总理推荐观看,况钟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邓子龙(1531-1598)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从伍。万历四年(1576),率兵镇压宁州大沩山农民起义,次年于宁州铜鼓石设铜鼓营,任铜鼓营守备。筑垣垒城,是为今铜鼓县城建城之始。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邓子龙率部平定。升副总兵。后戍边云南。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鹭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邓子龙善诗著有《横戈集》。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
袁继咸(1593-1646)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袁州区寨下乡横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七年(1634)提学山西,上疏抨击权宦。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崇祯十五年(1642),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弘光元年(1645),被左梦庚诱入军中软禁。左梦庚降清,献袁继成以邀功。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1646)六月就义。袁继咸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区鼓楼路"文革"前原名临侯路,以纪念袁继咸而命名。
宋应星(1587-1661)
宋应星,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后屡赴京赶考,未中进士,逐渐冷淡功名。崇祯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谕期间,写成《天工天物》一书。《天工开物》是一部系统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巨著。此书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编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以编写《百科全书》而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学者)。中国科协纪念的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中,宋应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应星纪念馆曾在奉新落成。
张自烈(1597-1673)
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又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宜春北厢上水关(今市区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带)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博物洽闻。家中藏书36万余卷。明亡,闭门著述。晚年隐居庐山,累征不出,主讲白鹿书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龙山,墓今存。张自烈著述颇丰,尤以《正字通》影响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书,共收录三万三千余字。清代官方编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为蓝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区秀江中路西段,国民时期曾名岂山路,即以张自烈字号而命名。
朱轼(1665-1736)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历任潜江知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兵部尚书。乾隆时,充世宗实录总裁,命协同总理事务。卒赠太傅。朱轼是康、雍、乾三世"恩宠极人臣之分"的显赫人物。为官清廉刚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张勋(1854-1923)
张勋,字少轩,号松寿。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人。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僮。光绪五年(1879)当兵,时年26岁。光绪十年(1884)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次年在镇南关大 中战功卓著,越级提拔。后官升参将,管带广武右军各营,驻扎广西边防。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率马队为前峰入辽东参战。后随袁世凯,升总兵。宣统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率部驻徐州,禁其部率剪去发辫,人称"辫帅"。民国6年(1917),张勋率兵入京,拥护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后寓居天津。死后归葬奉新陶仙岭。
熊雄(1892-1927)
熊雄,字披素,号介荪。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少年在家塾"培兰书室"读书。1907年考取瑞州中学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钧所辖江西新军的学生军。投入辛亥革命的光复南昌行列和"二次革命"的讨袁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国,投入"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在李烈钧的滇军和程潜的湘军中工作。1920年初,为探索革命真理,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转至德国,与周恩来等筹组旅欧少共,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受党派遣与聂荣臻等一同入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为主任。在党内,任两广区委军事部部长,黄埔军校党团书记。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牺牲。
吴有训(1897-1977)
吴有训,字正之。高安市荷岭乡石溪村人。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学,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一起从事X射线光谱研究。1927年,康普顿获诺贝尔奖。其研究成果,因吴有训作出过重大贡献,故国外称之为"康一吴效应"。1926年,吴有训回国,任教清华大学。后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是开我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科技精英。如参加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彭恒武、钱三强、何泽慧等,都出自吴有训门下。1988年,中国人民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科学家纪念邮票一组四张,纪念人物分别是:吴有训和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既今宜春。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除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也是为了纪念韩愈的这一功绩。
【现行区划】
现辖袁州区及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六县,代管樟树、丰城、高安三市。
宜春地区行政区划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汉属豫章郡,晋分属豫章、 安成郡,隋于宜春置袁州,唐于高安置靖州,宋于清江置临江军,元分属袁州、瑞州、临江、龙兴四路,明清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民国时分属第一行政区(治所在丰城)、 第二行政区(治所在宜春),第九行政区(治所在武宁)。
新中国成立后,以旧的第一行政区为基础设袁州分区,1952年并袁州区入南昌,1958年迁南昌专员公署于宜春,更名为宜春专员公 署。以后,南昌、新建、进贤、萍乡、新余、分宜、安义等县 市相继划出,1978年,改设为“宜春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6月撤销宜春地区,设立地级宜春市。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接南昌、抚州,西连萍乡、湖南,南邻新余、吉安,北与九江交界。现有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
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宜春市是全国第一个生态试点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赣西经济中心城市,是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的举办地。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9.5亿元,财政总收入20.6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200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9.72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8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增收额达7.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83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2%。
宜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4%,活立木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5亿株,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目前有25万千瓦尚待开发。探明的矿产有56种,其中金属类27种,非金属类29种。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最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原煤、岩盐储量均为江西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在全国罕见;大理石、花岗石、高岭土等品质优、分布广、开采价值高。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亟待开发。全市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温泉,2个已开发的溶洞。宜春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三宗的祖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驰名景点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洪州窑”和商代吴城遗址,以及东汉葛玄采药炼丹之处、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阁皂山。宜春生态环境优越。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人间仙境”;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珍稀树种华木莲;宜春中心城郊温汤镇温泉,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常年水温在72℃以上,是疗养度假的胜地。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 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农业经济拥有扎实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宜春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在江西省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其中优质米、苎麻加工、木竹加工、绿色食品等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宜春市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竹木加工五大支柱及化工、采矿、轻纺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装载机、凿岩机、竹木地板、建筑陶瓷、中成药、四特酒、绿色食品、苎麻服饰等一大批国优、部优、省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宜春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高速公路为骨干、连接全市县乡的公路网络;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电力网络布局合理,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丰城电厂已并网发电。全市10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建设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新型小城镇正在崛起,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功能不断完善,宜春市区正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划,拉开了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的框架。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两基”教育提前达标,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和质量处在全省前列,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行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挂牌招生,宜春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体育中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宜春市区中心,是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宜春水上运动场被确定为全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农运会和江西省十运会及多项国家级体育比赛。文化事业争奇斗艳,高安采茶戏、上高农民摄影、袁州版画、靖安农民诗词、丰城书法、樟树剪纸、宜丰根雕、铜鼓漫画、万载傩舞等,共同构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开放的宜春将以诚信的态度、优良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四海宾朋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历史】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颖阴侯灌婴)。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在。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设时的宜春县管辖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和樟树市一部。晋大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宜春。初设时的建成县管辖今锦江流域地区,包括今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及樟树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县名与太子李建成同名,为避讳,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刘成于宜春城中筑宜春台,刘拾亦在建成城东南二里筑金沙台,均为一方名胜。今金沙台已废,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
今宜春市境域,汉代属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设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区归安成管辖。隋王朝统一天下,废安成郡。开皇十八年(598)设袁州,治所设于宜春县。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设时,袁州辖宜春、萍乡、新喻三县。宋开宝八年(975),万载县由筠州划入。淳化三年(992),划新喻入临江军。此后九百余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乡、万载、分宜四县。宜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州府级行政机构是袁州,其次为靖州,再次为临江军。靖州设于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几,以米岭产米改名"米州",继而又以羊山产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废。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筠州。宋宝庆元年(1225),理宗赵昀登基,因州名与皇帝之名同音,为避讳,须改名,此时恰好州衙后山碧落堂长出灵芝一株,视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辖高安、上高、新昌(今宜丰)三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两县之地田置清江县于萧滩镇(今临江镇)。宋淳化三年(992),于清江县置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改临江府)。其辖境相当于今樟树市、新干县、峡江县与新余市渝水区。明清时,奉新、靖安、丰城、铜鼓(其时为义宁州属地)为南昌府管辖。今宜春市境域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
【历史名人】
徐 稚(97-168)
徐稚,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晋代诗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邓王番
邓王番,字韫玉。高安市筠阳镇人。唐中和元年(881)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乐从事。唐僖宗时,各地兵荒马乱,官吏无能,独邓王番有政声,朝廷据民愿再度正式任命其为袁州刺史,处士彭蟾有诗称贺。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桥梁广济桥为邓王番修建。邓王番任袁州刺史时,见宜春县白芒山(今属分宜)山清水秀,遂举家留居白芒。第6代孙邓悔魁徙居安福瓜畲。其后裔辗转迁徙至四川广安。广安后裔中出了个历史伟人邓小平。
郑谷(848-911)
郑谷,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胡仲尧
胡仲尧,字光辅,奉新县会埠镇吟村人。南唐时为寺丞。入宋后,官洪州助教,迁国子监主簿。大建华林书院,集书万卷,一时云游者常数千人。宋太宗特诏旌表,事载《宋史》。奉新县学宫亦为其创建。奉新华林胡氏为世家大族。胡仲尧兄弟8人。五弟仲雅,字维常,宦居吉水。仲雅之孙胡汪又定居乐安龚坊之浯塘。明末,浯塘23世京贵之次子允钦为避战乱,从浯塘徙居湖南浏阳文家市。其后裔中出了个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胡耀邦的奉新华林先祖为仲尧、仲雅之父胡元凤,胡元凤卒葬砚峰石下。
刘恕(1032-1078)
刘恕,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镇均山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其父刘涣,精研史学。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佑元年(1049)举进士,官和川翁源知县。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为成都人氏外,其余两位均为宜春籍人物。
刘 攽(1023-1089)
刘攽,字贡父, 号公非。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刘家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刘攽与其兄刘敞为同科进士。刘敞为北宋著名学者,官终集贤殿学士。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惠洪(1071-1128)
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揭傒斯(1274-1344)
揭傒斯,字曼硕。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木亨(樟树市人)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氵晋并称"儒林四杰"。延佑元年(1314)由布衣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至元六年(1343)为奎章阁供奉学士,升侍讲学士。乃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绾。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手。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况钟(1383-1442)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乐四年(1406)为靖安县吏员。后荐为礼部主事。宣德五年(1425),宣宗因江南九郡赋重,要朝中大臣荐举贤能,况钟被举荐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况钟惩奸吏、裁冗员、减重赋、废苛捐、清积案、平冤狱。深受百姓爱戴,呼为"青天"。治苏任满,苏州一万三千余人联名乞求况钟连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苏州。况钟为官清廉,卒于苏州任上。归葬时,十里长堤站满哭祭人群。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经毛主席、周总理推荐观看,况钟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邓子龙(1531-1598)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从伍。万历四年(1576),率兵镇压宁州大沩山农民起义,次年于宁州铜鼓石设铜鼓营,任铜鼓营守备。筑垣垒城,是为今铜鼓县城建城之始。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邓子龙率部平定。升副总兵。后戍边云南。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鹭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邓子龙善诗著有《横戈集》。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
袁继咸(1593-1646)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袁州区寨下乡横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七年(1634)提学山西,上疏抨击权宦。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崇祯十五年(1642),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弘光元年(1645),被左梦庚诱入军中软禁。左梦庚降清,献袁继成以邀功。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1646)六月就义。袁继咸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区鼓楼路"文革"前原名临侯路,以纪念袁继咸而命名。
宋应星(1587-1661)
宋应星,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后屡赴京赶考,未中进士,逐渐冷淡功名。崇祯七年(1634)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十一年(1638)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谕期间,写成《天工天物》一书。《天工开物》是一部系统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巨著。此书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编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以编写《百科全书》而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学者)。中国科协纪念的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中,宋应星名列其中。1987年,宋应星纪念馆曾在奉新落成。
张自烈(1597-1673)
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又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宜春北厢上水关(今市区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带)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博物洽闻。家中藏书36万余卷。明亡,闭门著述。晚年隐居庐山,累征不出,主讲白鹿书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龙山,墓今存。张自烈著述颇丰,尤以《正字通》影响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书,共收录三万三千余字。清代官方编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为蓝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区秀江中路西段,国民时期曾名岂山路,即以张自烈字号而命名。
朱轼(1665-1736)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历任潜江知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兵部尚书。乾隆时,充世宗实录总裁,命协同总理事务。卒赠太傅。朱轼是康、雍、乾三世"恩宠极人臣之分"的显赫人物。为官清廉刚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张勋(1854-1923)
张勋,字少轩,号松寿。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人。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僮。光绪五年(1879)当兵,时年26岁。光绪十年(1884)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次年在镇南关大 中战功卓著,越级提拔。后官升参将,管带广武右军各营,驻扎广西边防。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率马队为前峰入辽东参战。后随袁世凯,升总兵。宣统三年(1911)擢江南提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率部驻徐州,禁其部率剪去发辫,人称"辫帅"。民国6年(1917),张勋率兵入京,拥护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后寓居天津。死后归葬奉新陶仙岭。
熊雄(1892-1927)
熊雄,字披素,号介荪。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少年在家塾"培兰书室"读书。1907年考取瑞州中学堂。1911年初,考入李烈钧所辖江西新军的学生军。投入辛亥革命的光复南昌行列和"二次革命"的讨袁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回国,投入"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在李烈钧的滇军和程潜的湘军中工作。1920年初,为探索革命真理,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转至德国,与周恩来等筹组旅欧少共,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受党派遣与聂荣臻等一同入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次年为主任。在党内,任两广区委军事部部长,黄埔军校党团书记。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牺牲。
吴有训(1897-1977)
吴有训,字正之。高安市荷岭乡石溪村人。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学,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一起从事X射线光谱研究。1927年,康普顿获诺贝尔奖。其研究成果,因吴有训作出过重大贡献,故国外称之为"康一吴效应"。1926年,吴有训回国,任教清华大学。后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是开我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科技精英。如参加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彭恒武、钱三强、何泽慧等,都出自吴有训门下。1988年,中国人民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科学家纪念邮票一组四张,纪念人物分别是:吴有训和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既今宜春。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除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也是为了纪念韩愈的这一功绩。
【现行区划】
现辖袁州区及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六县,代管樟树、丰城、高安三市。
宜春地区行政区划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汉属豫章郡,晋分属豫章、 安成郡,隋于宜春置袁州,唐于高安置靖州,宋于清江置临江军,元分属袁州、瑞州、临江、龙兴四路,明清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民国时分属第一行政区(治所在丰城)、 第二行政区(治所在宜春),第九行政区(治所在武宁)。
新中国成立后,以旧的第一行政区为基础设袁州分区,1952年并袁州区入南昌,1958年迁南昌专员公署于宜春,更名为宜春专员公 署。以后,南昌、新建、进贤、萍乡、新余、分宜、安义等县 市相继划出,1978年,改设为“宜春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6月撤销宜春地区,设立地级宜春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