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功过
过失
不抵抗政策,痛失东北。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的严令没有抵抗。
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9月22、23日,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也分别发表讲话和告国民书,要求“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希望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事实上默认了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张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并退守锦州。
功绩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的要求。
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扩展资料:
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张学良最伟大的是他本可以做东北王,但是张学良热爱祖国,东北有独立的本钱却没有独立,比台湾大36倍的地方不肯独立。他的爸爸为此而死。他自己为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尊严,被蒋中正从36岁关到83岁。
唐德刚评价说把个花花公子和政治家、军事家分开来做,则民国史上实是车载斗量,没啥稀奇;可是把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体,如鱼得水,则学良之外,也就真的别无分店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学良
首先是政治形式上,张做为国家的二号人物~~东北又完全掌握在张的手里。部队可以说是张家的私军!在处理紧急事件上完全有责任和义务进行还击,哪怕是组织严密的战备状态也可以避免或延迟这场对中华民族的浩劫。(这场战争的延迟爆发对中国有莫大的好处,国民政府当时刚刚结束内战并对部队进行整编引进了德国的战术思想和训练)。其次是军事上,东北军的装备是当时全国最好的,路海空健全(作战飞机比国民政府还多),有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沈阳兵工厂也是当时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的。。。。这也是小鬼子迟迟不敢动手的原因。
过错:
首先其一:蒋让他打苏俄中东路,他执行了,但是后面没有一点得到蒋支持,这无疑是给红军与苏联关系恶化,红军前期的靠山是苏联,而蒋是美,借张之手可以看出蒋的算盘。
九一八事件前,蒋对日军也是轻视,没有把心放到日军,而是放到南下的红军,对日拖着不理打起美援助算盘,自然而然张听了蒋,下令敌进就退的说法。(换做是你是蒋在当时情景会在南北同时开战吗)
其二:虽然日军的东北资源是拱手相让,但是与日军开战起来打起来未必能打过,只是拖延时间而已。日本也比较狂妄,二战26个国家对日本宣战日本可以坚持4年最终原子弹才让日本投降,换做中国对26个国家,这个结果就是瓜分领土,二战时期日本的实力也是比较强大之一了这个也可以看出实力差距了。
其三:就是杨常事件,错杀吗,也不这么认为,这两个人有过人之处,但是功高傲气,不服还唱反调,如果不是张杀了事件,最忌讳的是人心不服,当时东北军的问题就在这。
贡献:
其一:东北易帜作用也是很大,遵从了国父孙全国统一功过者之一。
其二:中原之战也是帮助了蒋统一作用,主要消灭其他势力独居山头的作用。
其三: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如果没有这事件还不知道蒋与红斗的两败俱伤。在西安事变前长征后的红军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外,张在红军最困难时给予的无私支援,如果这个事件没有给予帮助,战争可能还需要往后推甚至瓜分中国领土都可能,作用也可以看得出来。
此外,我觉得推荐答案也是危言耸听,你懂得什么叫做以卵击石吗?区区一个东北军如何抗衡日本军,如果当时即抵抗的话那现在说不定沈阳、长春、哈尔滨也会像南京一样,遭受屠城灾害,这个责任你能付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