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得地的用法,小学生如何区别,简明扼要些
的:用在定语的后面。
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
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
扩展资料:
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用在定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中间,现代汉语56008个常用词 “的”字用最多的一个字。
地(dì),从土从也。也,本义女侌。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意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地有两个读音:dì、de。可以用在动词后作助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贴近地壳的表面部分),地球等。
得(dé ,děi ,de),汉字,是会意字,左右结构。金文字形,左边是“彳”,右边是“贝”(财货)加“手”,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
“的、地、得”用法分析: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
扩展资料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
的得地的用法区别:
一、“的“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二、“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三、“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喊;瘦得皮包骨;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扩展资料:
的得地,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左边双人就是得,得字站在副词前;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的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用在定语的后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的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