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的历史背景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251年蒙哥即帝位后,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从漠北和元上都风景
林南下驻帐金莲川,征天下名士,建立著名的金莲川幕府。金莲川幕府的建立,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全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地选址建城,初名开平府。1259年城郭建成。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上大蒙古帝国皇帝之位,为元开国皇帝元世祖。世祖将开平府作为首都。1264年5月,世祖始建大都(今北京),诏开平府上升上都,以取代漠北和林,改燕京为中都,后又称大都,并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上都为夏都,与元大都共同构成了元朝的两大首都。今北京与上都两都之间有三路交通线路。每年4月,元朝皇帝便来上都,9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除此之外,皇帝要狩猎行乐,还要举行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
林南下驻帐金莲川,征天下名士,建立著名的金莲川幕府。金莲川幕府的建立,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全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地选址建城,初名开平府。1259年城郭建成。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上大蒙古帝国皇帝之位,为元开国皇帝元世祖。世祖将开平府作为首都。1264年5月,世祖始建大都(今北京),诏开平府上升上都,以取代漠北和林,改燕京为中都,后又称大都,并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上都为夏都,与元大都共同构成了元朝的两大首都。今北京与上都两都之间有三路交通线路。每年4月,元朝皇帝便来上都,9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除此之外,皇帝要狩猎行乐,还要举行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
展开全部
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大一统的王朝的首都,由成吉思帝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大帝初建,城址在今北京市附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元朝的上都是夏都,遗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20千米的闪电河北岸。其地金朝称金莲川或凉陉,筑有景明宫。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凉返回大都。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後﹐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于是忽必烈把他的藩府南移至金莲川地区。他在负责统治汉地之後﹐进一步扩大了与汉人士大夫的接触﹐受到更多的汉文化的影响。
1256年春﹐便命僧子聪(即刘秉忠)在桓州以东﹐滦水(今闪电河)以北﹐兴筑新城﹐名为开平府﹐作为藩邸。当时蒙古国的都城在哈刺和林。忽必烈在选择其藩邸地址时﹐考虑到“会朝展亲﹐奉贡述职﹐道里宜均”﹐因而把它确定在地处蒙古草地的南缘﹐地势冲要的开平﹐既便于与和林的大汗相联系﹐又有利于对华北汉人地区就近控制。通过金莲川幕府的大量活动﹐忽必烈加深了对学习汉文化﹑变更蒙古旧有统治方式必要性的认识﹐并取得了汉人士大夫的普遍支持﹐为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259年﹐蒙哥死。次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与留守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战争。忽必烈依靠汉地的丰厚人力物力﹐把开平作为前沿基地﹐历时四年﹐终于战胜了阿里不哥。
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府为上都﹐以取代和林。但这时忽必烈政权的统治重心已转移到中原汉地﹐把都城设在山後草地已嫌偏远﹐因此﹐在至元元年(1264)﹐又改燕京为中都。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都城﹐而将上都作为避暑的夏都﹐形成两都制的格局。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皇帝除在这里狩猎行乐外﹐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忽里台)和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上都是一座具有汉式宫殿楼阁和草原毡帐风格的新兴城市。其景物风习﹐在元朝文士的吟咏中多有记叙。同时的西方人马可‧波罗﹑拉施都丁也有描述。上都与大都之间有四条驿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里干驿道交通漠北。朝廷设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掌领宫阙都城﹐兼领城区及所属州县民事﹕皇帝返还大都後﹐并领上都诸仓库之事。
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红巾军分道北伐﹐中路关先生﹑破头潘部在至正18年(1358)12月攻破上都城﹐焚毁宫阙。明初﹐明朝廷建立了开平卫﹐宣宗时南徙独石﹐此城被废弃。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後﹐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于是忽必烈把他的藩府南移至金莲川地区。他在负责统治汉地之後﹐进一步扩大了与汉人士大夫的接触﹐受到更多的汉文化的影响。
1256年春﹐便命僧子聪(即刘秉忠)在桓州以东﹐滦水(今闪电河)以北﹐兴筑新城﹐名为开平府﹐作为藩邸。当时蒙古国的都城在哈刺和林。忽必烈在选择其藩邸地址时﹐考虑到“会朝展亲﹐奉贡述职﹐道里宜均”﹐因而把它确定在地处蒙古草地的南缘﹐地势冲要的开平﹐既便于与和林的大汗相联系﹐又有利于对华北汉人地区就近控制。通过金莲川幕府的大量活动﹐忽必烈加深了对学习汉文化﹑变更蒙古旧有统治方式必要性的认识﹐并取得了汉人士大夫的普遍支持﹐为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259年﹐蒙哥死。次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与留守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战争。忽必烈依靠汉地的丰厚人力物力﹐把开平作为前沿基地﹐历时四年﹐终于战胜了阿里不哥。
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府为上都﹐以取代和林。但这时忽必烈政权的统治重心已转移到中原汉地﹐把都城设在山後草地已嫌偏远﹐因此﹐在至元元年(1264)﹐又改燕京为中都。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都城﹐而将上都作为避暑的夏都﹐形成两都制的格局。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皇帝除在这里狩猎行乐外﹐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忽里台)和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上都是一座具有汉式宫殿楼阁和草原毡帐风格的新兴城市。其景物风习﹐在元朝文士的吟咏中多有记叙。同时的西方人马可‧波罗﹑拉施都丁也有描述。上都与大都之间有四条驿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里干驿道交通漠北。朝廷设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掌领宫阙都城﹐兼领城区及所属州县民事﹕皇帝返还大都後﹐并领上都诸仓库之事。
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红巾军分道北伐﹐中路关先生﹑破头潘部在至正18年(1358)12月攻破上都城﹐焚毁宫阙。明初﹐明朝廷建立了开平卫﹐宣宗时南徙独石﹐此城被废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