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四篇高中的读书笔记!!!至少300字!!!非常感谢!!

孟子少时
2012-01-29 · TA获得超过38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9万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一:谈谈后主刘禅

刘禅小名阿斗,是蜀汉帝国的缔造者刘备的独生子,大概因为是老来得子,所以从小就得到了刘备君臣的百般呵护,长坂坡前,自尽了个糜夫人,而长山赵子龙在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都是为了这刘阿斗。白帝城中,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言语恳切,令诸葛亮“拜泣于地”,刘备还不放心,又对赵云说:“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这一切,还是为了这刘阿斗。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蜀汉不如曹魏强大,仍勉力罚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到底,仍是为了这刘阿斗。他在内廷没有兄弟跟他争夺继承权,在外廷有诸多老臣辅佐,从各个角度说,刘阿斗都是个幸福的“官二代”。相比之下,同为“官二代”,魏文帝曹丕就远没有他那么幸福,曹丕在当公子的时候就在两个有才的兄弟夹缝里生存:勇武过人的曹彰,文采灿然的曹植,哪一个在才华上的长处都会对曹丕的继承权形成极大的威胁。最后曹丕还是在敦厚持重上下了功夫才连蒙带骗地把王位搞到了手。
然而,刘禅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官二代”素质如何呢?《三国演义》里说,刘禅继位后,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重用宦官黄皓,其庸懦荒淫,不下于当年的汉灵帝,最终蜀汉忘了国,他自己成了司马昭的阶下囚。对刘禅最出色的性格描写是在他成了亡国之君后,在司马昭府中举行的宴会上,司马昭命乐伎奏魏国的乐曲,结果,“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司马昭再令蜀人演奏蜀国的音乐,结果,“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作为亡国之君对失去的故土居然一点都没有留恋与愧疚,以致于司马昭都禁不住感叹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在被问及是否思念蜀国的时候,这位亡国之君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来历。不过,好戏至此还没完,酒宴中刘禅如厕,郤正跟在他后边提醒他抓住机会回蜀国:“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倘彼再问,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归席之后,刘禅照样把话背了一遍,司马昭刚问他为什么这话这么像郤正说的,他就卖了郤正,老老实实地招了。于是,“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
平心而论,后主宴前的一番表现,倒未必能说明刘禅真的白痴,在某种意义上,它反倒说明后主还多少有点聪明,纵观历史,亡国之君的地位都是很敏感的,一个眼神,一声哀叹都容易引起征服者的猜忌,后来的李后主不就是因为写了几首哀叹故国的词丧命的么?司马昭何许人也?以权诈起身的司马家族对人心叵测最为熟知,岂能坐视放虎归山,让后主返回蜀国?因此,后主的表现实际上是巧妙地打消了司马昭的嫌疑,堪称自保的最佳举措。
然而,成功自保是否就真的说明刘禅大智若愚、以致于是个贤明君主呢?笔者以为断然不能这样想,自保作为常人固然可以算作一种智慧,但这却不是为君主者应该追求的美德,身为君主,对外不能御敌,对内不能安民,以致太阿倒持,宗庙倾覆,已经是罪莫大焉,面对征服者的侮辱,就当昂起自己高贵的头颅,以身殉国,可以输了性命,却不能输了尊严。所以,既是能够自保,刘禅仍是个“庸主”,而足智多谋的司马昭未必看不出刘禅的表现只是一种“政治表态”,但正是这种“表态”中表现出懦弱狭隘和私智小慧,才让司马昭做出“庸主”之叹。

《红楼梦》读后感:也谈黛玉和宝钗的“人缘”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黛玉和宝钗二人是作为相对的两个角色被曹公创造出来的,就大体性格,而言:宝钗成熟稳重,办事通达,很得人心;黛玉虽然是宝玉的挚爱,但在别人眼中看来,她却有小性儿刻薄之嫌,她借送宫花的事情刁难周瑞家的,为了一句话和湘云斗气,讽刺刘姥姥是“母蝗虫”……为此,王夫人嫌极了她,不仅不要她做准儿媳,就连骂晴雯的时候都不忘了捎上她:“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 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惯那轻狂样子……”。可是,宝钗就真那么得人心、黛玉就真那么不得人心吗(排除掉宝玉的个人意见)?若细读《红楼梦》,则会发现答案未必如此简单,

首先应注意注意,曹公是这么评价宝钗的好人缘的:"忽来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注意,曹公没有说"故比黛玉大得人心",而是说"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有了这一字之差,我们就清楚了,是什么人喜欢宝钗?下人。为什么下人喜欢宝钗?因为她平易近人,懂得体谅这些小人物生存中柴米油盐的悲哀,她帮助袭人做手针活儿,不惜身份把自己的衣服拿去给死去的金钏装殓……

那么主子们呢?曹公没有笼统地说。在这里,我们暂且抛开贾母和王夫人的看法,因为这两个人物一个是黛玉的外祖母,一个是宝钗的姨母,由于亲情的缘故,她们的态度可能是不公正的。但作为贾府的大管家,精明能干的凤姐的看法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探春理家的时候,凤姐就曾经这样"……林姑娘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下了三姑娘一个……"。凤姐对黛玉的评价说的是黛玉身体不好的事实,说宝钗可就带贬义了,凤姐的意思很明白,宝钗这人有心计,话到嘴边留半句,不直率。而那些下人之所以不会把这一点看成问题,是因为她们和宝钗不在平等的地位上,他们的交往只是利益上的过往,却没有真心的心灵交流,而真诚,却正是黛玉与人交往的原则,她的话虽然有时不留情面,但却都是真话。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大观园年轻的姑娘们中,黛玉也能赢得人心,虽然在大家初相识时,湘云也认为只有宝姐姐是挑不出错的,但在后来大观园的诗会等活动中,探春、湘云毫无顾忌地与之坦然逗趣嬉笑的都是黛玉而不是宝钗,而这种交流中的坦然和放松,只有在真诚的友谊中才能获得,更何况,横溢的才华和灵气令黛玉充满了别样的魅力。

我觉得,孟子有一句话说的好,就是“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正因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善于施展小恩小惠的宝钗才能够得下人之心,而黛玉相反,却是君子的知己。所以,抛开相处的人群,并不能简单地说黛玉和宝钗谁人缘好。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和我们的朋友一样,都是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所以,要想有好的人际关系,宝钗的一面固然不可少,但光会做宝钗肯定是不够的,毕竟人人都需要真诚的朋友。如果你一味当好好先生,对实质问题总避而不谈,别人都会发觉你的油滑,毕竟,没有谁比谁傻。

《红楼梦》与《家》中几位人物的原型

《家》是中国现代作家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作品以其对中国旧式封建家庭的控诉而闻名,其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高家长孙高觉民的命运:
少年时代的高觉新爱上的自己的表妹梅,两家的长辈们也一度愿意亲上做亲让他们结为夫妻。然而, 上辈们之间忽然发生的矛盾终令婚事成空。觉新娶了李家小姐瑞珏为妻,梅则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人。梅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而且还在一年后守了寡,只有在忧郁中度日。而觉新的妻子瑞珏则温柔贤惠,不久还给觉新添了一子,觉新虽然开始并不爱瑞珏,但在感动之余也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但他心里一直恋着梅,他的房间里挂着梅花的画轴、花瓶里插着梅花。终于有一天,梅省亲归来,两人在花园中相遇,互诉衷肠,然而缘分已定,流泪也是枉然。所嫁非人的梅终于忧郁而死,觉新则只能眼睁睁看着爱人死去。然而,灾难却并没有结束,觉新的妻子瑞珏遭遇难产,偏赶上高老太爷死了,陈姨太说家里有人生孩子,死人身上会流血,就是“血光之灾”,于是把瑞珏送到郊外一个人孤零零地熬着,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瑞珏就在没人陪伴中死去了。一时间妻子爱人尽皆离去,只留下觉新活在痛苦和悔恨中,但懦弱守旧的他面对命运的悲剧只能逆来顺受,后来他的两位弟弟都毅然离开了封建家庭去寻找理想,觉新却只能在苦痛中死在家里。 作品的这一部分以几位无辜年轻人的悲剧鞭挞了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父母之命是儿女身上的桎镐,礼教吃人!
其实,《家》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除了其敏锐的现代革命精神,也不能忽视中国古典作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红楼梦》了,高家大家庭的没落与《红楼梦》中贾家的命运十分相似,敏感、灵性、富有诗意的梅表妹的原型是林黛玉,而温柔贤淑的瑞珏的原型则是薛宝钗,觉新和梅的爱情被家族势力毁坏,正如贾家最后终于用“金玉良缘”拆撒了“木石前盟”;瑞珏在荒谬的礼教压迫下惨死,就像薛宝钗,虽然总算如愿以偿当上了“宝二奶奶”,但到底没能得到真爱,也未能逃脱大家族没落的命运。而觉新就像一部分宝玉:他的爱、他的软弱、他对大家族的依赖,而宝玉叛逆的一面则被巴金塑造成了觉新的弟弟:觉慧,他大胆地走出了封建家庭,不是像宝玉那样出家,而是走上了革命道路。

我给《雷雨》挑挑刺

《雷雨》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名作、戏剧文学的开山之作,剧本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一个故事:买办资本家周朴园的续弦蘩漪不堪忍受丈夫的专横冷酷,大胆追求爱情和新的生活,与和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周的长子周萍相爱。但周萍已厌恶与后母的乱伦关系,却热恋上了青春年少、富有活力的女佣鲁四凤,并使其怀孕。这使蘩漪既爱且妒。四凤的母亲来到,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原来她就是三十年前被抛弃了的周萍的生母、周家曾经的丫鬟鲁侍萍。在知道了鲁侍萍真实身份后,一贯表现得对鲁侍萍一往情深的周朴园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立刻冷酷地要求鲁侍萍离去,看穿了周朴园虚伪面目的侍萍不愿女儿重蹈自己的命运,决计带她离开周家。雷雨之夜,周萍偷会四凤,蘩漪跟踪而至。四凤知道了自己和周萍是亲兄妹不能结合而崩溃,而对周萍绝望的蘩漪也唤出亲生子——同样爱四凤的周冲以及周朴园,加以阻拦。 雷雨倾盆,对生活怀着憧憬的三个年轻人,瞬间死于非命;生者仍在毁灭的痛苦中挣扎……
评论者一般认为:剧中的周朴园是虚伪封建道德和礼法的象征,他为了赢取出身更为高贵的小姐,对地位卑贱的鲁侍萍始乱终弃;为了保住丈夫的尊严,楞是逼蘩漪和药去治那莫须有的病;他一方面是个趋炎附势的陈世美,一方面是个无情无义的卫道士;而蘩漪虽然有对爱情的向往,但却深刻地陷身于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懦弱。鲁侍萍则是个完美的劳动妇女形象,她敢爱敢恨,不贪图富贵,质朴、善良,是个闪光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然而,这样的评断我却不能十分同意,因为,放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看,我认为《雷雨》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的误读和对人性的天真想象上的。首先,所谓“封建中国”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娶妻的原则是门当户对,纳妾的原则相对随意,娶妻和纳妾在制度上并不彼此矛盾,正如《红楼梦》里说的:“按我们这里的规矩,在大婚之前,都要先放两个在屋里的。”周朴园出身封建家庭,鲁侍萍作为这个大家族中的丫鬟,不论周朴园想娶多高贵的小姐,都可以同时将鲁侍萍纳为妾而并不丢失体面,而丫鬟出身的鲁侍萍,无论周朴园怎样喜欢她,也只能当妾,不能也不该去觊觎夫人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在《红楼梦》里,黛玉只会嫉妒宝钗而不会嫉妒袭人的原因。所以说,周朴园为了娶妻而逐出鲁侍萍的行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文学虚构。
其次,将追求爱情作为绝对正确的真理是成问题的,蘩漪和周萍的爱情实质上是乱伦,无论是古今中外,这种感情都是应该谴责的,家庭伦理固然不能失去真实的感情作为依托,但完全不顾伦理的情欲却是取乱之道,爱情不等于正确!在这方面,作为丈夫的周朴园其实是个被伤害者。而鲁侍萍,这样的人物如果是现实中人,那么作为一个旧社会出来的劳动妇女,也不会仅仅因为周朴园喜欢自己就妄想要挟周家封自己做夫人——须知,《红楼梦》里最有反叛精神的晴雯也没有这么想过。
那么,《雷雨》因为什么进行了这些不合历史事实的虚构呢?我认为,《雷雨》作为现代文学作品,受到的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曹禺最爱看的外国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而《雷雨》最大的文学典范应该就是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宁娜》,蘩漪的原型是安娜,周朴园的原型是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周萍的原型就是和安娜偷情的弗伦斯基,而《安娜•卡列宁娜》的文化背景却是纯粹西方的:那就是基督教一夫一妻制的神圣婚姻观念,而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我当然不是说,中国传统就比西方的好,我只想说,只有正确了解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对作品进行公正的评价。
追问
有字少点的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