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

 我来答
贝贝亲17
2022-06-15 · TA获得超过95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5万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素养是潜移默化形成的,越早培养孩子的素养就越好,那么大家知道应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素养吗,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吧!

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1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在生活方面,能自己做的不要让别人帮忙去做,比如自己的衣服,吃饭后自己的碗筷,自己生活中需用的物品,自己收拾好,不要等着父母去帮着收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去做,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习惯,

学习方面也是如此,每天放学后自己主动的去做作业,把不会的难点先空下来,每天放学预习明天的课程,学会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的习惯,不要等着别人去支配自己,那样会更累,

对孩子礼节,礼仪,教养的教育。

懂礼貌,尊重别人,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孔孟之道一直延续到今天,教育孩子就要从小做起。

对待别人方面,不要大喊大叫,不要用手指指着别人,不要外公共场合大闹大喊,不要对别人说不礼貌的话,要懂得谦让,给老人让座,给小朋友让玩具,让好吃的东西,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坐,不大声说话

对待问题的态度,对人对事的心态

教育孩子认真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用平静的心态去认知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符合自己的心意,即使失败也是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是对孩子的磨炼和锻炼,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积极的去处理所遇到的事情。

在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期中考试没有考好,按照他实际的成绩应该不是这个分数,她内心总是想不通,我给她讲了几位名人的故事,他们都是学校里的差生,照样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再说班级里还有很多比你更差的同学,况且这一次考的不好并不代表你的成绩就差,她也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平静的度过的那段时间。到学期末全班70多人,考进前五名。她心情乐开了花。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良好,乐观,积极的心态。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想让孩子能积极的度过一道道困难,除了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能够接受打击和挑战,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遇到的一切,具有自己的思想,看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遇事不怯场,不回避,在孩子有能力处理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去处理,即使错了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遇事不慌张,有思路有步骤的去做事情,慢慢的抹掉情绪化,让自己变得稳重,理智。

让孩子要有与人合作的意识

无论在家庭,单位还是在社会与别人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无论做那一件事都需要与别人说合作,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在生活中有没有竞争力就要看看你与别人的合作是不是愉快。孩子从小就要养成与别人的合作意识,共同分享故事书,共同分享零食,共同做游戏,都是合作的基础。

在学校里与同学良好的沟通,当别人有困难,或者需要帮助时,要有伸手去帮助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是与人合作愉快的基础。

诚实认真

诚实是最基本的素质,一次撒谎需要十次的诚实来弥补,诚实是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不喜欢诚实的人,从小诚实,长大诚信,无论哪一个大企业不是靠诚信起家的,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更是孩子的优秀品质。

世界上没有那一件事是马马虎虎就可以做成的,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认真,认真的做事情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一个人认真是成功的一半。孩子从小就要培养成认真的态度。

注意穿着

人靠衣服马靠鞍,穿着是一个人的形象体现,在正式场合穿着得体会使氛围更加和谐,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只要穿着得体就好,穿着得体显得一个人更有精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都非常重要,穿着得体不是要求多么昂贵的衣服,只要适合你的体型,适合当时的公共氛围,让人看到你就能给别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孩子从小注意穿着也是对自我形象的培养,是对自我素养的培养。给人良好形象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素养2

幼儿礼仪指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概括而言,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其中生活礼仪又分为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

用餐礼仪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

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姿势。

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这份“幼儿生活礼仪调查”,调研的结果大致是怎样的呢?

这次的调查,在有代表性的儿童聚集区发放问卷230张,回收有效问卷 184张。

问卷以幼儿生活礼仪实施情况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包括文明礼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规则意识及幼儿礼仪在幼儿园生活中的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共计20个问题。其中涉及文明礼貌的3个问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4个问题,幼儿生活习惯6个问题,卫生习惯4个问题、行为习惯3个问题、规则意识1个问题。

从数据分析,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较欠缺。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懂得用手遮住的幼儿只有不到30%,不会遮住的幼儿占17%。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这个方面的教育重视度不足,或者说部分家长和教师自己也不知道或者做不到在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用手遮住。

和同伴一起玩时能做到不争抢玩具的幼儿只有35%,由此可见孩子的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相互谦让。

在成人讲话时,能做到不随意打断的幼儿只有40%;成人讲话时,在家长提醒下能做到不随意打断的幼儿占49%;在家长提醒下也做不到的幼儿占11%,从数据上分析幼儿的倾听能力需要加强培养。

怎样可以让小朋友愉快滴接受礼仪教育呢?

把礼仪培养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因为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所以,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怎么在家培养孩子的礼仪呢?

第一课:公共场合,孩子自尊要顾及

情境:妈妈带着女儿坐电梯,女儿因顽皮乱按楼层键,最后还想按报警按钮。妈妈脸色一变,抓住女儿的手臂大声呵斥,“做什么呢?别乱动,手放好!懂点儿礼貌!”

思考:1、父母及时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是,父母自己所说的话是否礼貌呢?父母所用的方式是否粗暴了呢?以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其效果只怕适得其反。

2、孩子在公共场合犯了错,父母想通过迅速纠正孩子的错误来给孩子以深刻印象。虽然他们的本意和想法是好的,这方法却使孩子与旁观者更加尴尬。

爸妈可以这么做:

1、将孩子叫到一边,悄悄地纠正他的错误。以教导而不是申斥的口吻告诉他错在哪里,这种做法要文雅得多。

2、可以尝试一下改用孩子所喜欢的语言来评价孩子。“我愿意听你说”或是先指出孩子的言行有何不当之处,然后再告诉孩子怎么做。也可以态度坚决地提醒孩子,“你知道让别人看见你嘴里的食物是很不礼貌的,请闭着嘴咀咽食物。”

3、事先提醒和教育孩子。在参加社会活动前,简单扼要地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你甚至可以与孩子预先简单地演示一遍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和你都会清楚地知道到时该怎么办。

第二课:不让礼貌成为“面子功夫”

情境①:有人来家中做客,父母迫切地想让孩子表现出最好的一面。孩子却依旧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儿,甚至一扭头跑回房间,留下尴尬的父母。

情境②:走亲访友,大人围绕着孩子,你一句我一句非常热情。可是孩子却不爱搭理人。父母三申五令之下,孩子终于开了口,却只是马马虎虎敷衍一下而已。很多父母为此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办才好?

思考: 当有外人在时,家长们往往十分在意孩子的表现,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会失望地为孩子定下没有礼貌、不懂事的评语。孰知这样的行为,恰恰是不礼貌的方式,更是语言暴力的体现!

这种粗鲁的方式对孩子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需求;

三、让孩子产生罪恶感,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好。

爸妈可以这么做:

1、身教更比言传好

有的父母在催促孩子打招呼时,自己却不先向别人问好,分别时再三地让孩子说拜拜,自己却忘了说再见。研究表明,六个月大的宝宝便开始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并且有意无意地模仿。所以父母自身的影响力往往更重要。

2、礼貌非“面子功夫”

礼貌应该是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无论是在家人面前,还是在外人面前,都应该将礼仪进行到底!

3、角色扮演游戏

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学习能力也有限。所以,游戏成了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上演一场角色扮演游戏。比如扮演医生和病人,超市店员和顾客,老师和学生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总让孩子扮演必须讲礼貌的角色,有时也可以让孩子扮演被礼貌对待的那一方,比如让孩子扮演顾客,妈妈扮演店员,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

Do & dont一点技巧 十分成效

朋友第一次来家中做客,刚刚进门

Do:家长主动跟朋友打招呼:“小程,您来了。请进请进。这么大老远赶来累了吗?”

Dont:一把将孩子推上前去:“快!程阿姨来了,还不赶紧请阿姨进屋坐!”

朋友进屋,坐下

Do:家长要跟孩子介绍客人,“来,宝贝儿,这位程阿姨是妈妈的好朋友哦!”同时也要把客人介绍给孩子,“这是我儿子,XXX。

Dont:“宝贝,你怎么没有喊阿姨,也没有跟阿姨问好呢?来,跟阿姨打个招呼!”

朋友大老远过来,口渴了

Do:温和地引导:“宝贝,阿姨坐了这么久的车,又走了这么远的路,肯定口渴了,对不对?我们给阿姨倒杯水来,怎么样?

Dont:为了表示儿子很懂礼貌,直接叫儿子去倒水。“宝贝,去,帮阿姨倒杯水。”

朋友送礼物给孩子

Do:如果孩子当时没有及时地表示感谢,家长可以选择在事后示意孩子:“喜欢阿姨送的礼物吗?如果你打个电话给阿姨表示你很喜欢并向她道谢的话,阿姨一定会很开心的哦!

Dont:迫不及待地督促孩子:“阿姨送你礼物呢!还不赶紧谢谢阿姨!”

提示:如果孩子稍加提点,就能在客人面前表现得落落大方,家长完全可以抓住时机,适时教育。但是孩子若是表现出不情愿甚至是排斥,不妨采取迂回之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礼仪教育,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幼儿礼仪教育,宜早不宜迟,家长们不妨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