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的变化有什么
罗定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全省50个山区县(市)之一,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是西南诸省区进入广东的门户之一,又是广东各祖国大西南辐射的窗口。
罗定市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故乡。
改革开放以来,罗定人民同心同德,全力发展经济,特别是1993年撤县建市以后,进一步激发了罗定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投资信心,加快了罗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自然资源丰富。
全市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锰、铁、锡、黄金、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高岭土、陶土、石英矿等15种。
农林土特产以玉桂、蒸笼、松香、三黄鸡、豆豉、茶叶、蚕丝、龙眼、荔枝、芒果、木薯等最大宗、最出名。
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玉桂之乡”,年产桂皮5813吨、桂油450吨,年产值达1.7亿元。
旅游资源有被称为“岭南第一石刻”的唐代摩崖石刻“龙龛道场铭”、明朝三元宝塔、蔡廷锴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聚龙洞、龙龛岩、金银湖、扶合龙湾等风景名胜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地理位置优越。
罗定连接粤西北桂东南,是广东进出大西南的重要门户。
工农业基础扎实。
工企业方面,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已形成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已建成松脂、肉桂、茶叶、萝竹、水果、蚕桑、塘鱼、蔬菜、三鸟、生猪、肉兔等农业产业化基地,涌现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罗定农工贸实业总公司、罗定玉桂责任有限公司、罗定林工商公司为省级农(林)业龙头企业。
流通服务业方面,市内有在粤西地区有较大影响和规模的摩托车销售市场,建成了首期投资储量达2.5万吨的广东罗定国家粮食储备库。
电力供应充足。
实行水电、火电并举,并与省电联网,全市有中小型水库105宗,有小水电站179座,269台机,总装机容量5.87万千瓦,年发电量1.6亿度。
首期规模为2x135MW的粤泷火电厂第一台机组已于2004年2月7日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
该电厂的发电对缓解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用电紧张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
教育基础较好。
自古以来,罗定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
辖区内有一所普通高校——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全市现有37所中学、493所小学,在职教师10936人。
有罗定中学、廷锴纪念中学、罗定实验中学三所重点中学。
劳动力资源丰富。
全市社会总劳动力49.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3万人,城镇劳动力16.5万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13.8万人,可供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0.7万人,在各类企业就业的外来员工有1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