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有哪些人物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本单元属于励志类文章,都是写人的,每位人物形象都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迪,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写法上也是不同的。
《海伦.凯勒》
题解: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直接一人物的名字做标题,既揭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又是读着对这位人物有哪些感人的事迹产生追索情绪,激发阅读兴趣。
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本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老师的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的几个片段,集中体现了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不懈努力和甘作奉献的可贵精神。
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在沙利文和萨勒两位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刻苦学习,终于战胜了自我,找回了自信,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决心为残疾人服务,奉献自己全部的爱,充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
全文八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的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海伦在莎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六至第七自然段写海伦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字词推敲:
“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
句中的“猛然醒悟”一词含义丰富,对于失聪失明的海伦来说,她原先对“水”这种事物听不到、看不见,更不能将其与“水”的单词联系起来,现在一下子解开了,自然会猛然一惊,醒悟过来。欣喜之情是不言而喻的。“猛然醒悟”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这种奇妙、欣喜之情。同时这一词语,有表现了沙利文老师循循善诱、挚热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力量和无比的信心,令她猛然醒悟,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句中的“大声喊道”这一词语,如果发生在常人身上普普通通,不足为奇,但是,用在海伦身上就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海伦为什么要“大声喊道”?一是聋哑人的生理特点决定她说话会大声,二是因为她经过努力终于学会说话了,很想自豪地显示一下,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另外,文中的“前所未有”、“如饥似渴”、“夜以继日”、“不屈不挠”等成语,可以体现海伦凯勒战胜不幸,学会说话、学会学习的艰辛过程,以及她刻苦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仔细揣摩。
句子含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这一句话,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和悲哀之感。同时,也与下面写海伦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战胜灾难形成鲜明对照,突出海伦战胜自我,获得胜利的可贵精神。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什么是海伦心中前所未有的喜悦?在沙利文的帮助下,海伦第一次接触到水,有了新的感受,并第一次将盲文单词“水”与实际生活中的“水”挂起钩来,怎不使她产生前所未有的喜悦?真正懂得“水”,是新的开始,只要持之以恒,以后会更多地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她的面前不是充满希望?她自然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见,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海伦通过顽强刻苦的努力,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自然打开了他的眼界,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奇妙的新鲜事物,而不像以前那样闭目塞听、一无所知了。同时,他可以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去感受世界,去与朋友交流思想,去描绘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毫无疑问地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是本册书中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人公海伦凯勒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是她那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本文也是以此为对象,着力表现。文章中从她出生写起,一直到她大学毕业以后多投身的事业,时间跨度很长,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铺陈叙述,而是采用择取人生历程的片段具体写,把重点放在对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表现上,所选用的主要是她早年顽强学习的两个事例,来反映她一生的主要精神和特点,而对她一岁半得病、大学毕业后的经历仅作简洁的交代,有详有略,既全面介绍又重点突出,使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一整体的认识,同时又对他的某些方面有具体的了解。
写作特点:
以情感人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作者的叙写满怀深情,能引导读者“披文入情”,缘情悟神。
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是本文的又一特色。课文详写了海伦摸盲文、拼写单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艰难历程,略写了海伦一岁半时遭受的不幸和大学毕业后将她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的事迹,突出了重点,更好地表现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理清文章层次。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泉映月》
类似于“文包诗”的类型,演绎出一篇文章。文本重点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创作形成过程,以及描述了《二泉映月》的主要内容和意境。文本第一自然段描写惠山脚下优美的山水环境,暗示了地灵人杰以及阿炳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一个自然环境。第二自然段写师父带小阿炳欣赏夜晚的二泉,也为他后来形成《二泉映月》打下一个良好的生活基础。第三自然段简要叙述了阿炳历经生活的磨难,这也是为他创作《二泉》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创作素材。第四自然段写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他触景生情,从淙淙的泉声中,他回忆起师父曾经的谆谆教诲,回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心潮澎湃。第五自然段,阿炳的激情需要倾诉,他只有诉至琴声。这一段也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琴声”和“心声”交替呈现,用语言文字再现了《二泉映月》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怀。优美的文字透射出优美的意境,动人心弦。
综合以上所述,确定本课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1、通过品读1-4小节及相关资料的拓展阅读,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成因(即这首名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通过品读第五自然段和欣赏《二泉映月》相关乐曲片断,感受乐曲表达的内涵,学习“琴声”和“心声”交替呈现的表达方式。3、欣赏表达:欣赏一段《二泉映月》或其他的乐曲片断,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乐声”和“心声”。 总体来讲,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以人文感悟为主,兼顾语言运用。语言的运用可以根据班情进行补白训练:引导学生想象阿炳艰难的人生以及不屈的抗争,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泉映月》的赏析
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这首乐曲中,阿炳借无锡惠山胜景“天下第二泉”,抒发了自已饱经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对坎坷命运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纯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优美婉转,质朴动人,平静深沉而不乏昂扬之志,缠绵哀怨而饱含愤慨之情,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格。 这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是一个感怀,叹息般的引子,接下来是第一主题,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心情。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冲击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激烈控诉,展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这两个主题共做了五次变奏,第一变奏中将每一主题进行了压缩,第二主题却大大扩充,激动有力。第二变奏中第一主题扩充为两个乐句,第二主题则用离调手法加以发展,将情绪推向新的高度。第三变奏迂回平缓,为高潮出现做了准确,第四变奏中第二主题犹如层浪叠涌,表现了阿炳内心积愤的尽情迸发。旋律在高音区煞住后突兀下沉,第五变奏是以全曲最低音开始做为尾声,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主题的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
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上也有,但无从知晓文章的作者,经过查阅,我发现课文内容与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略有不同。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用全部身心谱写的最婉转的旋律,是最深沉的生命乐章。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他的经历,感受他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从他身上看到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中有许多可供积累的词语,可供揣摩理解的语句,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也非常适于小学生学习。
依据课标中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做出思考: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泉映月》这篇文章虽然不到800字,但是句式杂陈,形式丰富,有许多词语的读音需要引起关注,学生要达到读正确、流利,要要借助字典正音,需要反复练习,这就需要布置学生在预习时读熟课文,将难读的句子记录下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例如,读好第二段中的师徒对话,读好第三自然段作者发出的议论,读出第五自然段乐曲表达的情感变化。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静下心来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本文有许多可供积累理解的词语:葱茏、摇曳、涓涓、淙淙、饱经沧桑、似懂非懂、操、泯灭、静影沉璧、萦绕、坎坷、倔强、呐喊、积淀、委婉连绵、蜿蜒、跌宕、高潮、势不可挡、动人心弦、熬、不朽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文中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句子:
(1)小阿炳望着师傅饱经沧桑的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2)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3)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4)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想象理解的句子:
(5)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靠卖艺度日。
通过理解词语,“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两对反义词理解乐曲的特点:
(6)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体会排比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7)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明月……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记叙阿炳创作二胡名曲的艰辛历程,时间线索明显,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有一年中秋之夜、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从此”这些描写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我们可以借助本文选择的材料、作者选择的用故事表达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叙述故事,体会文章传达的阿炳创作的艰辛,以及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在本文的学习中有许多引发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看法的地方。如第四自然段“……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这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此为突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谁在叹息?为什么叹息?谁在哭泣?为什么哭泣?谁在倾诉?为什么倾诉?谁在呐喊?为什么呐喊?领悟阿炳积淀已久的丰富的情怀,明白阿炳创作的动机和灵感。
再如,教师可以拓展介绍日本指挥家小征泽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地感叹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本文所叙故事学生容易概括。本文第五自然段浓墨重彩地写了《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和这支琴曲的意境,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是学生积累背诵的材料,教学中可依据此段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积累背诵。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可以借助本文,引导学生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如开篇第一句“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碧草如茵,野花遍地。”句中“树木葱茏,藤萝摇曳,碧草如茵,野花遍地”之间用的是逗号,而“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四个词语之间用的是顿号。
再如两个“渐渐地”两个“听着”中间都用了逗号,表示两个词语之间较长的停顿。“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流水、月光”之间用了顿号,表示两个词语之间稍作停顿。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反复朗读,反复涵咏,揣摩意蕴,配上音乐,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化入琅琅的书声中,走入阿炳内心,深入感悟语言的文字美和乐曲的意境美,达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境界。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诱发学生深入了解阿炳的强烈愿望,我们可拓展学习语文的途径,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上网,访友,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听阿炳的音乐,开展“走近阿炳”活动,进一步了解阿炳,感受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民间音乐家不平凡的一生。
《郑和远航》
这是一篇向我们描述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且具有深远意义远航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明朝国力的强盛,向世人宣告中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一篇描写郑和这个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伟大人物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伟大航海家的七次远航,把镇定自若、指挥有方的郑和带到我们面前。没有多么优美的文笔,没有刻意的情境渲染,有的只是对事实的描述,有的只是娓娓道来。
《郑和远航》是一篇纪事的课文。题目已经在告诉我们课文记叙了什么事情,无须多言。作为纪事的文章,它的层次非常清楚:一是详写第一次远航的过程,二是概括写郑和七次远航,以及郑和远航的意义。这是明线。但深入研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它中间蕴含了五个字:国家与个人。国家指中国,个人指郑和。这是暗线。于是乎,作者在一明一暗中展开叙述。
课文第一部分,详写第一次远航的过程。编者已经在课文后问题中,以“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小标题,为它划分出层次。
第一个层次,友好交往。这一层次,除了远航的时间、地点、第几次出使外,主要写了三点:一为参见远航的人员,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二为参加远航的装备,重点写了宝船。宝船不但多,且特别雄伟壮观。为了表现宝船的雄伟壮观,作者有了很多数字加以说明:长148米,宽60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九根桅杆、十二面风帆,乘坐一千多人,二三百人驾驶。再写雄伟壮观的同时,作者特别交代它的设备为最先进的仪器。明朝之所以能够造出如此宝船,且船上设备如此先进,可见当时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船多,参与远航的人员多,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消耗,需要大批的给养,这又在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为这次远航成功提供强有力的物力与人力支持。三为远航的指挥官——郑和。作者只写了他的外部表现——身材魁梧、健步。这后文战胜凶险部分写人,埋了伏笔,做了铺垫。第一个层次,作者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强大中国,一个威风凛凛的远航使者,一个英姿勃发的舰队指挥官。
第二个层次,友好交往。作者写了二点,一是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交往。政治交往中,突出中国船队的友好: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态度友好、不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由于中国船队的友好表现,才有了各国君臣的热烈欢迎,老百姓的争相观看。中国船队所受的礼遇,是以中国的繁荣昌盛做基础的。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清朝末年,中国使团在国外所受的屈辱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老百姓面对宝船时的惊叹不已,也许是最好的说明。二是写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各地的商人为什么愿意和我们做生意,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首先是中国发达的经济对他们有吸引力,比如丝绸、瓷器的名扬海外;其次是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友好。
第三个层次,战胜凶险。这一部分,是为了表现船队的指挥官郑和。作者把郑和在远航中的种种表现,浓缩成两个典型的场景:战胜风浪、智败海盗。战胜风浪中,突出描写风浪的呼啸、奔腾、咆哮,并用两个比喻句把这种风浪形象化。这一切都是为衬托郑和的镇定自若。智败海盗,突出写郑和的智慧、郑和的指挥若定。比如将海盗包围,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然后海盗无处可逃,当了俘虏。这一层与第三节呼应,使郑和的形象由外而内的丰满起来,生动起来。课文第一部分,国家与个人的叙述隐含其中相互穿插,丝毫不乱,极有顺序。
课文第二部分比较浅显,不再赘述。课文作为写事的文章,有详有略,层次清晰,写人的前后呼应,比喻的恰当运用,明线与引线的巧妙穿插,都是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学习的。
任何一篇课文都存在着作者意图与编者意图,编者意图也就是教学意图。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发奋”与“发愤”之间的区别
二者意义有别。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
二者范围有别。“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
二者功能有别。“发奋”可以说“奋发”。如“发奋努力”可以说“奋发努力”,“发奋图强”可以说“奋发图强”。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需要区分两个成语的意义。发奋图强和发愤图强,两个都有“谋求自强”之义。前一个指振作精神,奋力自强;后一个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一个侧重于“振作精神”,一个侧重于“下定决心”,侧重点有所不同。
司马迁云: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教材分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立志的历史人物故事。文章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以后牢记父亲的临终嘱托,忍辱负重,历时13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分明,是一篇能够让学生充分感情朗读,深情感悟,激情想象,动情练笔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文章的叙述比较平实,语言比较朴实。司马迁的故事很容易出动我们的心灵。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学生很难理解酷刑对司马迁身心所造成的伤害,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必要的历史资料,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适当的语言熏陶感染,设身处地的想象司马迁所收到的酷刑之残酷,体验到司马迁内心的情感。进而感悟到他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精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让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依据这一理念,我尝试围绕课题中“发愤”一词,通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飞来横祸”对司马迁造成的残酷的身心伤害,继而感受他“悲愤交加”的内心情感,以及他“尽力克制自己”,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超人意志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前进道路中的挫折。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知道司马迁——整体感知,认识司马迁——细读品味,了解司马迁——总结升华,牢记司马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品味文本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3.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有目的的进行说话训练。
4.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关注《史记》。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依托文本,在理解文本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感悟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精神。
难点: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描写出司马迁写《史记》的场面,感受他的忍辱负重。
《精读和略读》
教材解读
1、精读
精读的特点:“纤屑不遗”。也就是说,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的对象主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精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朗读和笔记的能力。精读训练的重点是:教师提示精读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逐步练习,直到完全掌握精读的技能,形成熟练的技巧与习惯。
精读的技巧与习惯主要凭借语文课堂教学来完成。训练的方法按阅读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字的训练、词语的训练、句子的训练、段落的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分析写作特点的训练。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可采用“导读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采用“设疑法”;为激发学生情感,提高阅读效率,进行审美教育可采用“情感法”。
2、略读
略读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就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略读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导,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指示不同的阅读方法,并组织学生通过写读后感,开讨论会等形式掌握阅读要领。
略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默读,就是无声地读。不用口发音和耳朵听,只用眼睛看、用大脑想,速度比出声读快得多。其次是在读时要去掉多余的动作。如阅读时用手指,用铅笔、尺子在页面上指指点点,头随视线的移动而移动等。这些都是多余的动作,略读时要去掉。另外是要扩大“视野”,即增大眼睛的扫视范围,由原来的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最后,略读时抓住关键字、词联想。如看到“恨铁”就联想到下面可能是“不成钢”,这样做可节约一半的时间。
阅读训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辛的过程,但我们只要认定素质教育的方向,明确阅读训练的目的,科学运用阅读训练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海伦.凯勒》
题解: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直接一人物的名字做标题,既揭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又是读着对这位人物有哪些感人的事迹产生追索情绪,激发阅读兴趣。
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本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老师的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的几个片段,集中体现了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不懈努力和甘作奉献的可贵精神。
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凭着惊人的毅力,在沙利文和萨勒两位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刻苦学习,终于战胜了自我,找回了自信,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决心为残疾人服务,奉献自己全部的爱,充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
全文八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的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海伦在莎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六至第七自然段写海伦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字词推敲:
“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
句中的“猛然醒悟”一词含义丰富,对于失聪失明的海伦来说,她原先对“水”这种事物听不到、看不见,更不能将其与“水”的单词联系起来,现在一下子解开了,自然会猛然一惊,醒悟过来。欣喜之情是不言而喻的。“猛然醒悟”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这种奇妙、欣喜之情。同时这一词语,有表现了沙利文老师循循善诱、挚热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力量和无比的信心,令她猛然醒悟,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句中的“大声喊道”这一词语,如果发生在常人身上普普通通,不足为奇,但是,用在海伦身上就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海伦为什么要“大声喊道”?一是聋哑人的生理特点决定她说话会大声,二是因为她经过努力终于学会说话了,很想自豪地显示一下,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另外,文中的“前所未有”、“如饥似渴”、“夜以继日”、“不屈不挠”等成语,可以体现海伦凯勒战胜不幸,学会说话、学会学习的艰辛过程,以及她刻苦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仔细揣摩。
句子含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这一句话,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和悲哀之感。同时,也与下面写海伦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战胜灾难形成鲜明对照,突出海伦战胜自我,获得胜利的可贵精神。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什么是海伦心中前所未有的喜悦?在沙利文的帮助下,海伦第一次接触到水,有了新的感受,并第一次将盲文单词“水”与实际生活中的“水”挂起钩来,怎不使她产生前所未有的喜悦?真正懂得“水”,是新的开始,只要持之以恒,以后会更多地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她的面前不是充满希望?她自然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见,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海伦通过顽强刻苦的努力,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自然打开了他的眼界,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奇妙的新鲜事物,而不像以前那样闭目塞听、一无所知了。同时,他可以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去感受世界,去与朋友交流思想,去描绘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毫无疑问地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是本册书中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人公海伦凯勒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是她那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本文也是以此为对象,着力表现。文章中从她出生写起,一直到她大学毕业以后多投身的事业,时间跨度很长,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铺陈叙述,而是采用择取人生历程的片段具体写,把重点放在对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表现上,所选用的主要是她早年顽强学习的两个事例,来反映她一生的主要精神和特点,而对她一岁半得病、大学毕业后的经历仅作简洁的交代,有详有略,既全面介绍又重点突出,使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一整体的认识,同时又对他的某些方面有具体的了解。
写作特点:
以情感人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作者的叙写满怀深情,能引导读者“披文入情”,缘情悟神。
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是本文的又一特色。课文详写了海伦摸盲文、拼写单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艰难历程,略写了海伦一岁半时遭受的不幸和大学毕业后将她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的事迹,突出了重点,更好地表现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理清文章层次。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泉映月》
类似于“文包诗”的类型,演绎出一篇文章。文本重点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创作形成过程,以及描述了《二泉映月》的主要内容和意境。文本第一自然段描写惠山脚下优美的山水环境,暗示了地灵人杰以及阿炳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一个自然环境。第二自然段写师父带小阿炳欣赏夜晚的二泉,也为他后来形成《二泉映月》打下一个良好的生活基础。第三自然段简要叙述了阿炳历经生活的磨难,这也是为他创作《二泉》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创作素材。第四自然段写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他触景生情,从淙淙的泉声中,他回忆起师父曾经的谆谆教诲,回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心潮澎湃。第五自然段,阿炳的激情需要倾诉,他只有诉至琴声。这一段也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琴声”和“心声”交替呈现,用语言文字再现了《二泉映月》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怀。优美的文字透射出优美的意境,动人心弦。
综合以上所述,确定本课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1、通过品读1-4小节及相关资料的拓展阅读,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成因(即这首名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通过品读第五自然段和欣赏《二泉映月》相关乐曲片断,感受乐曲表达的内涵,学习“琴声”和“心声”交替呈现的表达方式。3、欣赏表达:欣赏一段《二泉映月》或其他的乐曲片断,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乐声”和“心声”。 总体来讲,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以人文感悟为主,兼顾语言运用。语言的运用可以根据班情进行补白训练:引导学生想象阿炳艰难的人生以及不屈的抗争,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泉映月》的赏析
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这首乐曲中,阿炳借无锡惠山胜景“天下第二泉”,抒发了自已饱经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对坎坷命运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纯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优美婉转,质朴动人,平静深沉而不乏昂扬之志,缠绵哀怨而饱含愤慨之情,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格。 这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是一个感怀,叹息般的引子,接下来是第一主题,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心情。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冲击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激烈控诉,展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这两个主题共做了五次变奏,第一变奏中将每一主题进行了压缩,第二主题却大大扩充,激动有力。第二变奏中第一主题扩充为两个乐句,第二主题则用离调手法加以发展,将情绪推向新的高度。第三变奏迂回平缓,为高潮出现做了准确,第四变奏中第二主题犹如层浪叠涌,表现了阿炳内心积愤的尽情迸发。旋律在高音区煞住后突兀下沉,第五变奏是以全曲最低音开始做为尾声,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主题的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
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上也有,但无从知晓文章的作者,经过查阅,我发现课文内容与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略有不同。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用全部身心谱写的最婉转的旋律,是最深沉的生命乐章。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他的经历,感受他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从他身上看到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中有许多可供积累的词语,可供揣摩理解的语句,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也非常适于小学生学习。
依据课标中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做出思考: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泉映月》这篇文章虽然不到800字,但是句式杂陈,形式丰富,有许多词语的读音需要引起关注,学生要达到读正确、流利,要要借助字典正音,需要反复练习,这就需要布置学生在预习时读熟课文,将难读的句子记录下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例如,读好第二段中的师徒对话,读好第三自然段作者发出的议论,读出第五自然段乐曲表达的情感变化。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静下心来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本文有许多可供积累理解的词语:葱茏、摇曳、涓涓、淙淙、饱经沧桑、似懂非懂、操、泯灭、静影沉璧、萦绕、坎坷、倔强、呐喊、积淀、委婉连绵、蜿蜒、跌宕、高潮、势不可挡、动人心弦、熬、不朽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文中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句子:
(1)小阿炳望着师傅饱经沧桑的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2)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3)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4)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想象理解的句子:
(5)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靠卖艺度日。
通过理解词语,“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两对反义词理解乐曲的特点:
(6)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体会排比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7)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明月……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记叙阿炳创作二胡名曲的艰辛历程,时间线索明显,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有一年中秋之夜、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从此”这些描写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我们可以借助本文选择的材料、作者选择的用故事表达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叙述故事,体会文章传达的阿炳创作的艰辛,以及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在本文的学习中有许多引发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看法的地方。如第四自然段“……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这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此为突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谁在叹息?为什么叹息?谁在哭泣?为什么哭泣?谁在倾诉?为什么倾诉?谁在呐喊?为什么呐喊?领悟阿炳积淀已久的丰富的情怀,明白阿炳创作的动机和灵感。
再如,教师可以拓展介绍日本指挥家小征泽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地感叹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本文所叙故事学生容易概括。本文第五自然段浓墨重彩地写了《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和这支琴曲的意境,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是学生积累背诵的材料,教学中可依据此段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积累背诵。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可以借助本文,引导学生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如开篇第一句“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碧草如茵,野花遍地。”句中“树木葱茏,藤萝摇曳,碧草如茵,野花遍地”之间用的是逗号,而“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四个词语之间用的是顿号。
再如两个“渐渐地”两个“听着”中间都用了逗号,表示两个词语之间较长的停顿。“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流水、月光”之间用了顿号,表示两个词语之间稍作停顿。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反复朗读,反复涵咏,揣摩意蕴,配上音乐,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化入琅琅的书声中,走入阿炳内心,深入感悟语言的文字美和乐曲的意境美,达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境界。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诱发学生深入了解阿炳的强烈愿望,我们可拓展学习语文的途径,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上网,访友,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听阿炳的音乐,开展“走近阿炳”活动,进一步了解阿炳,感受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民间音乐家不平凡的一生。
《郑和远航》
这是一篇向我们描述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且具有深远意义远航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明朝国力的强盛,向世人宣告中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一篇描写郑和这个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伟大人物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伟大航海家的七次远航,把镇定自若、指挥有方的郑和带到我们面前。没有多么优美的文笔,没有刻意的情境渲染,有的只是对事实的描述,有的只是娓娓道来。
《郑和远航》是一篇纪事的课文。题目已经在告诉我们课文记叙了什么事情,无须多言。作为纪事的文章,它的层次非常清楚:一是详写第一次远航的过程,二是概括写郑和七次远航,以及郑和远航的意义。这是明线。但深入研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它中间蕴含了五个字:国家与个人。国家指中国,个人指郑和。这是暗线。于是乎,作者在一明一暗中展开叙述。
课文第一部分,详写第一次远航的过程。编者已经在课文后问题中,以“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小标题,为它划分出层次。
第一个层次,友好交往。这一层次,除了远航的时间、地点、第几次出使外,主要写了三点:一为参见远航的人员,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二为参加远航的装备,重点写了宝船。宝船不但多,且特别雄伟壮观。为了表现宝船的雄伟壮观,作者有了很多数字加以说明:长148米,宽60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九根桅杆、十二面风帆,乘坐一千多人,二三百人驾驶。再写雄伟壮观的同时,作者特别交代它的设备为最先进的仪器。明朝之所以能够造出如此宝船,且船上设备如此先进,可见当时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船多,参与远航的人员多,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消耗,需要大批的给养,这又在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为这次远航成功提供强有力的物力与人力支持。三为远航的指挥官——郑和。作者只写了他的外部表现——身材魁梧、健步。这后文战胜凶险部分写人,埋了伏笔,做了铺垫。第一个层次,作者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强大中国,一个威风凛凛的远航使者,一个英姿勃发的舰队指挥官。
第二个层次,友好交往。作者写了二点,一是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交往。政治交往中,突出中国船队的友好: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态度友好、不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由于中国船队的友好表现,才有了各国君臣的热烈欢迎,老百姓的争相观看。中国船队所受的礼遇,是以中国的繁荣昌盛做基础的。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清朝末年,中国使团在国外所受的屈辱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老百姓面对宝船时的惊叹不已,也许是最好的说明。二是写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各地的商人为什么愿意和我们做生意,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首先是中国发达的经济对他们有吸引力,比如丝绸、瓷器的名扬海外;其次是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友好。
第三个层次,战胜凶险。这一部分,是为了表现船队的指挥官郑和。作者把郑和在远航中的种种表现,浓缩成两个典型的场景:战胜风浪、智败海盗。战胜风浪中,突出描写风浪的呼啸、奔腾、咆哮,并用两个比喻句把这种风浪形象化。这一切都是为衬托郑和的镇定自若。智败海盗,突出写郑和的智慧、郑和的指挥若定。比如将海盗包围,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然后海盗无处可逃,当了俘虏。这一层与第三节呼应,使郑和的形象由外而内的丰满起来,生动起来。课文第一部分,国家与个人的叙述隐含其中相互穿插,丝毫不乱,极有顺序。
课文第二部分比较浅显,不再赘述。课文作为写事的文章,有详有略,层次清晰,写人的前后呼应,比喻的恰当运用,明线与引线的巧妙穿插,都是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学习的。
任何一篇课文都存在着作者意图与编者意图,编者意图也就是教学意图。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发奋”与“发愤”之间的区别
二者意义有别。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
二者范围有别。“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
二者功能有别。“发奋”可以说“奋发”。如“发奋努力”可以说“奋发努力”,“发奋图强”可以说“奋发图强”。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需要区分两个成语的意义。发奋图强和发愤图强,两个都有“谋求自强”之义。前一个指振作精神,奋力自强;后一个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一个侧重于“振作精神”,一个侧重于“下定决心”,侧重点有所不同。
司马迁云: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教材分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立志的历史人物故事。文章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以后牢记父亲的临终嘱托,忍辱负重,历时13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分明,是一篇能够让学生充分感情朗读,深情感悟,激情想象,动情练笔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文章的叙述比较平实,语言比较朴实。司马迁的故事很容易出动我们的心灵。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学生很难理解酷刑对司马迁身心所造成的伤害,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必要的历史资料,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师适当的语言熏陶感染,设身处地的想象司马迁所收到的酷刑之残酷,体验到司马迁内心的情感。进而感悟到他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精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让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依据这一理念,我尝试围绕课题中“发愤”一词,通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飞来横祸”对司马迁造成的残酷的身心伤害,继而感受他“悲愤交加”的内心情感,以及他“尽力克制自己”,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超人意志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前进道路中的挫折。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知道司马迁——整体感知,认识司马迁——细读品味,了解司马迁——总结升华,牢记司马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品味文本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3.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有目的的进行说话训练。
4.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关注《史记》。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依托文本,在理解文本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感悟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的精神。
难点: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描写出司马迁写《史记》的场面,感受他的忍辱负重。
《精读和略读》
教材解读
1、精读
精读的特点:“纤屑不遗”。也就是说,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的对象主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精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朗读和笔记的能力。精读训练的重点是:教师提示精读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逐步练习,直到完全掌握精读的技能,形成熟练的技巧与习惯。
精读的技巧与习惯主要凭借语文课堂教学来完成。训练的方法按阅读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字的训练、词语的训练、句子的训练、段落的训练、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分析写作特点的训练。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可采用“导读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采用“设疑法”;为激发学生情感,提高阅读效率,进行审美教育可采用“情感法”。
2、略读
略读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就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略读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导,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指示不同的阅读方法,并组织学生通过写读后感,开讨论会等形式掌握阅读要领。
略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默读,就是无声地读。不用口发音和耳朵听,只用眼睛看、用大脑想,速度比出声读快得多。其次是在读时要去掉多余的动作。如阅读时用手指,用铅笔、尺子在页面上指指点点,头随视线的移动而移动等。这些都是多余的动作,略读时要去掉。另外是要扩大“视野”,即增大眼睛的扫视范围,由原来的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最后,略读时抓住关键字、词联想。如看到“恨铁”就联想到下面可能是“不成钢”,这样做可节约一半的时间。
阅读训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辛的过程,但我们只要认定素质教育的方向,明确阅读训练的目的,科学运用阅读训练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