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是谁?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个人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
主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存在的,需要是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最基本最需要优先满足的一种需求,也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需求,包括食物,空气,饮水,睡眠和性等方面的内容,马斯洛认为在所有的需要中,生理需要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2)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的含义是广泛的,既有个人安全的成分,如人们对安全、稳定、保护、依赖以及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折磨的追求,也包括社会安全的内容,像人对秩序、体制、法律、和平、安定、有所依靠等方面的需求,以利于机体状态的健康成长。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感情、爱、友谊和群体或团体组织归属的需要,如人们在生活中对家庭、孩子、同事朋友之间亲密关系的渴望,希望在家庭和团体中有一个位置。
(4)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是较高评价的需要或欲望,即对于自尊、自重和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欲望。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尊的需要,另一类是对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
认知需要,又称求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障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满足也会受到威胁。如何找到食物,如何摆脱危险,怎样得到别人的好感等,都离不开认知。
(6)审美的需要
审美需要是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审美需要是与其他需要相互关联,不可截然分开的,如对秩序的需要既是审美需要,也是安全需要、求知需要(如数学、数量方面)。
(7)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上述几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
2.需要层次理论中层次的关系
(1)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缺失性需要”,也叫基本需要或匮乏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危及个体的生命。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不回避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
(3)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4)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二)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1.自我实现的人格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
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2.内在学习论
马斯洛认为,外在学习是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其着眼点在于灌输而不在于理解,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马斯洛批判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外在学习,学习活动不是由学生决定的,是由教师强制的。
马斯洛认为,理想学校应反对外在学习,倡导内在学习。所谓内在学习就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这种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地学习,打破各种束缚人发展的清规戒律,自由地学他想学的任何课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动机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要揭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注人的需要。他把需要区分为一些基本的层次,对这些需要层次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动机的实质。虽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本身没有直接的教育意义,马斯洛也并未直接研究学习动机问题,但是需要层次理论却对教育、教学、学习等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那些不确定自己是否惹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作出较为“安全”的选择,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人物影响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现象学的整体论方法研究了健康人的心理特征和理想发展模式。在方法论上,马斯洛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作用,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为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主要著作
《人的动机理论》、《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科学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193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担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担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担任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9]马斯洛在人生的两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一些书上只能看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