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田螺有毒的图片?
真正的田螺,是没有毒的。
田螺,是田螺科动物的统称。
形态特征
外形
外壳是钙质的,较薄,螺旋形,右旋。壳外表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而有差异,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壳底膨大,壳口卵圆形,其边缘完整,有角质。
软体部分
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外套膜包着整个内脏囊,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头与足部伸出壳口外。头部圆柱状,其前端有一个突出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腹面,吻的基部两侧有一对较长的触角,雌性田螺两个触角左右对称同形,雄性田螺两个触角不对称,右触角短粗,卷曲成了交接器。每个触角基部的外侧突起上有一个黑色眼点。头部后方两侧的皮肤,皱褶卷缩成水管,左侧的是入水管,右侧的是出水管,足位于头部腹面后方,是一个大型的肌肉质爬行器官和吸附器官,足伸展开时,前端圆弧形,后端尖圆形。
生活习性编辑 语音
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至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掉。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田螺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当水中溶氧量降到3.5mg/L时,它们摄食不振;1.5mg/L时,开始死掉。
生物学特性
田螺耐寒而畏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当水温低于10℃会钻泥,超过40℃会被烫死。田螺食性杂,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可自然繁殖。田螺的寿命一般为雌性四五年、雄性两三年,仔螺前三四个月生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2年后基本不再生长。
人工养殖
养殖场的选址
田螺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生物,疾病较少,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本地绝大多数的稻田都可以经改造后进行田螺养殖。但是富含铁和硫的土质的稻田是不宜进行田螺养殖的,因为富含铁的土质其铁含量较高,养出来的田螺外壳如铁锈般不好看,肉质也有可能如铁锈一样。同样富含硫的土质养殖出来的田螺有硫磺的臭味,消费者肯定对其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不利于田螺产品的销售。因此养殖场址的选择应避开富含铁和硫土质的稻田即可。
稻田的改造
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养殖田螺的稻田至少需要亩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联合饲养,共同投入,由专人管理,利润平分。稻田田基加高至80至100厘米,由于稻田泥土松软,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铺上田基必须大力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水泥抹面,这样保水性较强,也更利于今后的养殖管理。田基面宽度约50至100厘米,方便人员走动和放置养殖物资。
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厘米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公斤/亩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子及杀灭寄生虫等,顺便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况。生石灰消毒保持7天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后重新注入20厘米深的新水。
一般有毒的都是那些织纹螺,也不乏一些不良商家将他们弄上餐桌,每年吃螺中毒时有发生,一般都集中在5-8月份,那么哪些螺他有毒呢,一起看看。
如果看见这些螺在餐桌上,那么千万不能吃,该报警得报警。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药,达到50g基本就玩完了。
有毒的田螺有:福寿螺、织纹螺、褐云玛瑙螺。这三种有毒的田螺不能吃,福寿螺是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爱吃蔬菜瓜果;织纹螺是有毒生物,吃织纹螺可引起头晕、呕吐;褐云玛瑙螺喜欢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
1、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
2、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佳。
3、褐云玛瑙螺,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这种螺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