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满族有哪些特色美食 ?

想知道的详细一点最好有资料什么的,有图片什么的谢谢了... 想知道的详细一点 最好有资料什么的,有图片什么的
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我会烹饪
2007-10-27 · TA获得超过5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满族风情节品特色美食

1、粘糕:也称“年糕”或“年糕饽饽”。因是用粘米面做的,故称“粘糕”,又因有多在春节大年之前制做的习惯,故称“年糕”。农村历来喜用大黄米,次之用小黄米,后来有用糯米制作,但其米质不同做出来的口味也不同。制作方法:先把粘米过水淘净沥去水,趁湿度适度时磨成面,然后把潮湿的粘面一层一层撒在屉上蒸熟,即为“粘糕”。

如在蒸屉上撒面时一层面一层豆(煮熟)或豆馅交替撒出的糕,出锅后切成小块,为“切糕”。有的根据食者喜好,内撒大枣,也叫“枣糕”。

历来山区农村满族人特喜欢吃“年糕”,一是做出的年糕尚可派生出多种美食,二是年糕是一种较好的抗饥饿食品,特别是冬季,满族人喜爱上山打猎或劳动,没有午餐,早餐吃些年糕,晚上回家一天不觉得饿。

2、包糕:把蒸熟刚出锅的年糕趁热取出,手沾凉水揉至不烫手为止,然后包上自己喜爱吃的馅苏子芽、糖等等。然后冷冻存放,什么时候想吃,取来蒸热即可食用。

3、炸包糕:把做好的包糕压成扁圆形状,放在油锅中煎或炸(时间不要长,不能糊),好后取出存放,吃时再入锅蒸。吃起来有独特味道。

4、煮糕:过去多用酸菜(冬季用酸菜较方便)做汤,后来也有做其它菜汤的。将菜汤做好后放入切成片的年糕一起煮至软而不化时食用,味道也很好。

5、油箅子大油饼:原料用小麦面,用温水和好后醒2小时左右,然后用水按比例泻好明矾和碱掺入和好的面中,再加适度盐水揉均,再稍醒30分钟,每块用150克左右的面团揉成长方形薄片,再从中顺长割了3—4条断逢,然后入油炸熟。炸熟后油饼鼓起澎大,呈浅红色,口感嫩脆相间。

注:一定用矾、碱中和,否则口味变异。

6、大黄米饭:将米放适量水入锅内蒸熟,或将米放沸水中煮一定程度捞出,放锅上蒸熟。

7、小米豆干饭:将米和豆分别煮熟后掺在一起,再捞出放锅上蒸,或先下豆煮至将熟时,再下米一起煮,待煮熟后捞出放锅上蒸。

8、水捞饭:将米煮熟后捞出放到凉的清水中,(水温可根据食者爱好而定)

9、炒米:也称作糊米,是将小麦(或小米)炒熟再用其煮水饭,此饭多为夏季冷食。

10、龙虎斗:用大米、高梁米和红小豆制做的干饭。先将红小豆煮到半熟,再将高梁米和大米下锅同煮,沸腾后慢火焖熟或煮熟后捞出入锅内蒸。因红白相间,色味俱佳,大米寓“龙”,高梁米寓“虎”,小豆谐“斗”,故称“龙虎斗”。

11、粘豆包:满族风味面食,将黄米或江米洗净,泡到发酵。漂净以后磨成水面,用纱布吊包滤净水分,加水将面和匀,将小豆煮熟捣烂做馅。将豆馅包入粘面攥成馒头形状,放入笼屉蒸熟。满族农家冬季常大量制作贮藏,以供食用。渔猎采集时还可做为干粮。民间又称“团子”。

12、粘火勺:原料发酵滤兑与粘豆包基本相同,只是和面稍软,将豆馅包入里面,制成圆形小饼,将猪皮在热铁锅上擦出油来,将圆饼放在锅中烙烤。因之叫火勺,或称火烧。

13、波罗叶饽饽:满族传统食品。波罗,亦称“波离”或“波勒”。就是栎树叶子。农历四五月间,采集嫩而又大的栎树叶子洗净备用。制作程序是,把糯米或黄米磨成面,擀成薄饼并煮熟。再将小豆煮烂捣成豆泥,将豆泥包进薄饼中,把波罗叶洗净涂油,包裹在薄饼之外。再蒸熟就成了波罗叶饽饽。吃时剥去叶子,但栎叶已经入味,极为清香。

也有的是将高梁米、玉米磨成面,铺在栎叶上,内包韭菜、豇豆、芸豆等时鲜蔬菜剁成馅,用锅蒸熟的,也叫波罗叶饽饽。

14、苏叶饽饽:夏季将粘高梁米或糯米浸泡后磨面,擀成圆饼,内包小豆豆馅,外裹苏叶蒸熟。去叶食用,味也清香。

15、苏叶饼:用黄米面蒸成糕,取出作饼,包以苏叶,内裹小豆。多于七月制作,既为祭祀用品,也为食用。

16、椴叶饽饽:农历六月间采集椴树叶子,做椴叶饽饽。其制作方法、食法与波罗叶饽饽相同。

17、硬面饽饽:满族风味面食。用白面加糖烤制而成。依配料不同分“白糖饽饽”、“红糖饽饽”。依形状分有“镯子”、“馓子”、“凸盖”。多作急时充饥或外出携带的干粮。

18、酸饽饽:将大黄米泡入水中,待发酵时捞出,磨成水面。再用细纱布吊包滤净水分,团成圆饼,上屉蒸熟。吃起来微带酸味,帮称酸饽饽。

19、清明饽饽:亦称“小根菜饸子”,因多于清明食用故名。做法是把“小根菜”(一种野生蒜科植物)洗净剁碎,和以粉条、豆腐作馅,用高梁米面做皮,包时将圆皮合成半圆,外缘捏成花边,在平锅中用油煎熟。清香可口。

20、夹馅烧饼:用核桃仁、白糖、狗奶子(野生植物)、猪肉和白面,用锅烙熟。其味甜香。

21、油梭饼:油梭,又叫“油吱拉”,就是炼猪油的油渣。将油梭切碎,和进玉米面或小米面或白面之中,加温水揉成面团擀成圆饼,在平锅上烙熟。其味香而不腻。

22、花花饼子:把小米面、玉米面掺和况水。把切碎的韭菜、白菜、小根菜,和猪油、食盐一起拦匀,团成圆饼,在铁锅内帮抹油,将和菜的面团贴在锅帮烙熟。饼子黄绿相间,故称花花饼子。

23、五色油糕:用梨干、野葡萄、臭李子糕、奶渣子、狗奶子在水(野生植物)、山楂和牛奶、油、蜂蜜等拌匀,使之凝结。多在夏秋季食用,鲜腻酸甜。

24、发糕:满语“哪玛米糕”。把玉米面和匀发酵,摊在屉上蒸熟。吃时切成菱形,佐以蜂蜜,上蘸红果汁。质地松软,味甜微酸。

25、淋浆糕:把江米面或黄米面况入清水搅拌成糊状,倒在撑开的布上,细粉随水淋入下面的容器中,再将淋出的粉浆摊在屉布上,蒸熟切块,蘸蜂蜜或糖食用,质地细腻,香甜松软。因是以淋浆制作,故名淋浆糕。

26、撒糕:将黄米或糯米磨成面和水拌匀。将白豇豆磨成豆瓣,用水漂去豆皮蒸熟作馅。蒸锅气满撒入一半粘面,上铺豆馅。待锅内蒸气再满,再撒入另一半粘面。蒸熟时切成方块或菱形食用。如在正月间制作此糕,则用红小豆为馅,以示吉庆。因制作时两次撒面,故称撒糕。

27、爱吃得胜包。即用菜叶子涂黄酱加小葱,卷各种炒菜、卤肉和小米饭吃。相传得胜包源于大小金川战役。当时战斗紧张,兵丁没有饭碗,就用菜叶子卷饭菜吃。因陋就简,机动灵活,取得胜利。所以,将这种菜叶卷饭菜的吃法叫得胜包。后传入民间,做法也更加精致。菜有酱肉、大肚、小肚、香肠、炒麻豆腐加青豆、炒杂拌(鸡蛋花、黄花、木耳、菠菜、韭菜、粉丝),再加米饭。先把白菜叶抹上黄酱加葱段(或蒜末),将拌好的肉菜饭放在菜叶上,包起来用手捧着吃。吃包要“包不离嘴”、“嘴不离包”,才算会吃包。

28、炸角子:将糯米或黄米磨成面,将红豇豆煮熟捣成豆泥。把粘米面擀成薄饼蒸熟,包豆馅做成角子,用油炸制而成。本为满族九月祀神的祭品,后发展成为传统食品。

29、鸡蛋馓子:将糯米浸泡后磨成面,将鸡蛋与蜂蜜、白糖兑入面中和好,用核桃仁等作馅,包入其中,在猪油中炸熟,甜软粘香。

30、小豆腐:将大豆碾碎,加入适量干菜及水入锅煮熟,拌酱佐饭而食。冬季,多将其捏握成团,放置室外冷冻,随吃随取。取一团放入锅中加热,省事方便。

31、水团子:又称“漂饼”。将黄米浸泡磨面。制作时用温水和面,用手捏成扁圆,投入清水锅煮熟,故曰水团子。又因入锅后打浮漂起,所以又称“漂饼”。若用于祭供“佛托妈妈”,要用颗粒饱满的新米磨面制作,以示诚意。

二、粥类

32、红豆粥:将红小豆熬成八成熟,放入小米或玉米渣。

33、绿豆粥:用绿小豆,做法上同。

34、棒渣子粥:即玉米粥,玉米碾碎成渣,熬粥时将水煮沸,将渣子洗净放入,再沸后用慢火将渣子煮烂,可兑入少量面碱,使粥粘稠,味香爽口,农家常食之。

35、腊八粥:要用八种粮谷熬制成粥,以粘米为主,多数用白粘高梁米,还要加上红枣、桃仁、核桃仁等做成小狮子、小人。腊八粥不仅味道香美,而且装点八宝争奇。民谚云:“腊八粥,吃不够。吃了腊八粥,明年定丰收”。

36、小米粥:此粥营养较高且健脾养胃,是满族喜爱的一种食品。小米洗净放适量水熬熟。

37、小米绿豆粥:先将绿豆放入锅中煮至将熟后再放入小米煮熟即可食用。此粥多在春夏季食之,不但营养高,还可去署解火。

38、棒米豆粥:通常也叫“大渣子粥”,因米渣较大。将大玉米渣子同饭豆(可按自己喜欢的豆类放入)一起入锅煮熟即可。需要提出的是过去农村惯用的大火锅煮制出的这种粥(较有重味)与现代高压锅煮制出的口感有明显不同。

39、玉米瓜条粥:将玉米渣入锅煮熟软后放入约3—5厘米长的小段老窝瓜干同煮。这样的瓜条粥香甜可口。

瓜条的制做很简单,可将秋季熟好的老窝瓜挖掉内瓤后将瓜肉割成小条晒干即可随时取用。

40、棒糊粥:将未定浆的青玉米,用擦子将玉米粒擦下,成为带皮的小糁糊状。然后加适量水,加老窝瓜片(条)一起煮熟。

41、蚁蛋酸菜粥:小米入锅煮至转珠(水沸后米半熟不沾连)捞出后放在盆中趁热撒生豆面(杂豆)摇滚,直到米粒沾面后变成大粒状,然后放入水中加酸菜丝煮熟,干者为粥,稀者为汤,吃起来酸香可口且健胃。

42、杏仁粥:用苦山杏仁磨成面(不挤油)用凉水兑稀,捞除仁皮,杏仁与水比例按1:20左右,入锅煮沸后用大瓢反复舀起高扬(民间有大瓢小瓢百瓢之说)直至甜而不苦,然后将淘净的小米入锅同煮,熟后再加入切成小段的鲜豆角或煮熟的黄豆煮熟即可。

但需提出的是对煮沸的杏仁汤必须扬好,否则有毒,挤去仁油再做的粥,香味降低。

三 、菜类

43、酸菜火锅:满族冬天习惯渍酸菜。每临冬季,就将白菜在热水中渍过,压入缸中,上放重石挤压,待菜发酸,陆续捞出食用,保证每个冬天有酸菜吃。酸菜可以做酸菜炒白肉,也可以做酸菜炖豆腐,还可以做馅捏饺子、包包子,其味均鲜酸爽口,但满族最爱吃的还是酸菜、白肉、血肠火锅。

44、白片肉:或谓“白煮肉”。将猪肉切成大块,入锅煮熟,待凉从汤中捞出,切成薄片,装入盘中,蘸酱油、韭菜花、辣椒油及蒜泥。香嫩适口,肥而不腻。

45、煸白肉:将煮熟的猪肉切成薄片,沥净水分,下热油锅加酱油煸炒,即成煸白肉。

46、砂锅白肉:满族风味菜肴。将猪膘肉切成薄片,和切好的酸菜丝(或白菜)置入砂锅,加盐河海米,添满汤,烧沸后改用慢火,直炖至柔菜篮书,起锅加点香菜。冬季食之,香鲜去寒。

47、血肠:杀牲时用盆接血,用手将凝成血饼的血攥碎灌进洗净的猪肠扎紧,放入锅中煮熟即成血肠。

48、坛肉:将去骨带皮的五花肉切成小片。先将猪油加糖略炒,再下肉块佐以面酱、葱、姜、酱油煸炒,最后加水和盐煮沸,倒在坛中加盖封严,慢火煨至肉块酥烂。汁浓味美。

49、虎皮肉:又名“红剪子”取带皮去骨的猪肉一块,皮面割出与肉皮同厚的“井”字形花纹,水焯后加葱、姜水煮半熟,捞出将肉擦净,抹以糖色,用熟油将皮面炸成金黄,再加佐料入锅煮烂,浇汁食用。因其型、其色如同虎皮,故名虎皮肉。

50、烀肘子:将猪肘子(蹄膀)叉在铁杈上,用炭火将皮燎的金黄,放入湿水中略泡片刻,刮洗洁净,辅以佐料,煮成熟。吃食蘸辣椒油、韭菜花酱,肥嫩不腻。

51、炸丸子:将猪肉剁成泥,和以鸡蛋清、面粉、葱、姜和盐拌匀,用手挤成葡萄大小圆球,用热油炸至金黄。食用时佐以老虎酱,外焦里嫩,干香适口。

52、猪肉炖粉条:把切成四棱形状的带皮猪肉条,据食者喜好,也可以切厚片肉。在肉炖至将熟时放入粉条一起炖熟。也可将粉条单独煮熟后掺入炖熟的猪肉锅内,少顿片刻(为了粉条入味)即可。据食者喜好,炖肉中也可少放些冻豆腐泡、鲜豆腐、豆制丸子等。

53、火锅:满族最喜好在秋冬寒冷季节吃火锅,且喜用砂锅、铜锅保原味,锅底放海带丝,豆腐丝、丸子、酸菜丝、葫芦条等,面上铺满一层以过油炸的猪肉片,开锅即可食用。

54、涮火锅:过去用砂锅、铜锅,现在改用电锅不等,白水放入佐料待烧沸后将生肉片等喜吃食品每次少许放入锅内,煮熟后捞出蘸佐料(如麻酱、海鲜汁等)吃。

55、烤鹿肉:将鲜嫩的鹿肉切成片,加酱油等佐料拌匀,把专用的铁丝篦子放在炭火上,排肉片在篦子上翻动烧烤。也有不加佐料,待鹿肉烤熟再蘸佐料。不仅味美,而且大补。

56、炒雪花:用做豆腐挤出的豆渣子拌葱花、喜爱吃的小菜沫等和少许盐,入油锅煸炒后入盘,色白点绿。

57、炒香白花:做法与“炒雪花”相同,但不用挤出豆浆的豆渣子,而是用磨好的生豆浆,通过兑开水煮沸后点卤压成豆腐块儿,不出豆渣子的这种原浆豆腐,民间称为“渣豆腐”,用这种渣豆腐炒出的菜,比起“炒雪花”更香甜可口,故此称为“炒香白花”。

58、肉丝炒酸菜:酸菜芯与瘦肉丝方在一起炒。

59、炒山野:山中各种野菜素炒或放肉炒。

60、炸豆腐干:将豆腐切成小块蘸盐水凉半干切成丝,用时过油炸膨胀。

61、拌豆腐干:将豆腐切成小块蘸盐水凉半干,用时切成丝加葱丝、酱油、香油等调料。

四、汤茶类

满族人有晨起饮茶饭前喝汤的习惯,有句俗语“饭前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饭前先引杯茶,喝几口汤或自做的“糊米茶”有利健身。

62、“棒米茶”:用本文第40项的做法,进一步稀化,不加窝瓜片(条),适量加白糖,就是一种香甜型汤;如加盐,变成淡咸型汤。

63、“糊米茶”: 把高粱或玉米炒熟熬(沏)水可当茶饮。喜欢甜饮可放白糖(不可以用红糖)。

64、“湖米奶茶”做法同本节第60项相同,只是将炒熟的米粉同奶一起熬(沏)成后饮用。

65、蚁蛋酸菜汤:做法与第41项同,比“蚁蛋粥”要是量加水稀化既是汤。

参考资料: http://www.easytour.com.cn/app/NewsControls/19297.html

liqiang_07
2007-10-27 · TA获得超过17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民族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①白肉血肠。
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
③酸汤子9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
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咸萝卜干的杂
2023-05-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鲁菜基本就能涵盖吉林菜,吉林菜基本就代表了东北土菜.。。鲁菜其实就是贫瘠版本的东北菜。
,吃鲁菜,不喝茶。配点山野菜,自家菜园子的,和蘸酱菜,绝不吃辣椒,就是满族传统饮食口味了。
居住在400毫米降水线以内,半山区,传统农耕区,农业为主,喜好采野菜采山货,所以饮食有季节性。春季山野菜,夏季菜园子,秋季蘑菇,冬季冬储菜(包括干菜),
就是东北土菜,小豆腐(一种豆羹),大酱,蘸酱菜,各种小咸菜,汆白肉血肠,鸡肉炖蘑菇,炒酸菜粉丝(粉条),大白菜,萝卜,豆腐,主食 小米和黄黏米(做成粘面糕点),少大米 ,在古代,大米只在吉林省中部能种植。
几乎不吃辣椒,绝不喝茶。冬天睡热炕,喝凉水,吃雪糕。就这么点特点,其余和鲁菜很类似。
汆白肉,就是热菜的代表,,大酱蘸酱菜就是凉菜的代表,山野菜就是高品位的代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4-05-30
展开全部
说到满族美食,它以其独特风味和浓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满族人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其饮食习惯深受游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风格。
满族美食的特点之一是口味鲜美,喜用葱姜蒜等调味料。这源于满族人长期以牛羊肉为主食,这些调味料可以去除肉类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鲜美度。例如,锅包肉、酸菜白肉等都是满族美食的代表菜品,它们都以鲜嫩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著称。
满族美食还讲究色香味俱全。满族人认为,菜肴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更要闻起来香。因此,满族人非常注重菜品的摆盘和造型,常常用蔬菜、水果等食材进行装饰,使菜肴色泽鲜艳,美观大方。
满族美食的烹饪技法也十分丰富。满族人善于使用各种烹饪方法,如炒、炸、炖、烤等,其中尤以烤制技艺最为出众。满族人酷爱烤肉,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烤肉文化。他们使用传统的烤炉,用炭火烤制羊肉、牛肉等肉类,烤出来的肉外焦里嫩,香气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美食的食材也很丰富多样。除了牛羊肉外,满族人还喜欢使用各种蔬菜、水果、菌类等食材。满族人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土豆等,这些蔬菜经过烹饪后,清脆爽口,营养丰富。满族人还喜欢吃野味,如狍子肉、鹿肉等,这些野味肉质鲜嫩,风味独特。
值得一提的是,满族美食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奶制品。满族人自古就有养牛养马的传统,他们将牛马奶加工成各种奶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皮子等。这些奶制品营养丰富,口感酸爽,是满族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满族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益身体健康。满族人长期以牛羊肉为主食,这些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满族人还喜欢吃各种蔬菜、水果和奶制品,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人体补充各种营养元素,促进身体健康。
时至今日,满族美食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许多满族美食已经走出东北,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如果您有兴趣品尝满族美食,可以去专门的满族餐厅,也可以自己在家烹制。满族美食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您可以在网上找到详细的食谱和教程,亲自动手体验满族美食的独特魅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zhanlu
高粉答主

2015-07-04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646万
展开全部
  菜包子:春、夏、秋满族农家常做的主食之一。什么面做皮都行,什么菜都能做馅,就连春季的各种野菜也行,用热水焯了后再凉水投,切碎拌入佐料,有肉更好,无肉拌鸡蛋也行,光拌豆油、猪油也行,包完用锅帘蒸熟即可食用。
  花花饼子:即菜饼子。用小米面或苞米面等与各种菜末合在一起烙成的饼子,即花花饼子,成品黄绿相间,很好吃。
  黏火勺:即黄面饼子。是满族人家三季忙时的主要食品。制法是:先将黄米拉磨成面,再烀小豆或芸豆做馅,用油锅烙成饼子即可食用。
  黏豆包:同黏火勺制法相同,只是包成豆包用锅蒸熟蘸猪油和白糖食用。
  高粱米面饺子:高粱米面用热水烫了有筋道,可以用来包菜馅大饺子吃。
  菠萝叶饽饽:一般在农历六月初六日吃,采摘山上菠萝叶子(二年生最好),擦净叶上白毛,抹上豆油,铺上黄面,中间夹豆馅,可手一合即成,装满锅烧开捂一会,食时蘸荤油、白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