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静宁县的历史,人文,地理,经济,人口,商贸,教育,等 2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东界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县境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68.75公里,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东距平凉110公里,西至兰州220公里,312国道横穿腹地,古为关陇要冲,称咽喉之地。素有“陇口要地”之称。“静宁”一词,取“宁静安谧”之意。静宁县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社会事业同样发展迅猛,民俗文化丰富。静宁县人杰地灵,出现过过众多知名历史人物。
该县域自汉置成纪县、阿阳县,宋置德顺军、陇干县以来,境内多处置县,自元代后,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即古之成纪。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遗址位于现在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和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之间(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论》),后经历两汉、三国、西晋、十六国至北魏时废,至北周宇文化时复置成纪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成纪县治移到秦安显亲川,北宋初年,又由显亲川迁徙至天水,这才是秦州天水成纪。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就诞生于此。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国势力达到县境,秦长城经过县境西北,这里被正式纳入秦朝版图。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成纪县设置时间未见于记载,但据古城内出土文物考证,建城时间不晚于战国,作为县,始见于西汉初。 西汉时,在今静宁县域置成纪、阿阳二县。成纪在南,治所在今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南约半公里处;阿阳在北,治所在今静宁县城南附近。此后成纪县历东汉、三国和西晋、十六国时期,北魏时一度被废,到北周复置,中经隋代和唐初,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秦州地震,秦州州治由上邽(今天水)移至敬亲川(今秦安县北),成纪县治也由静宁县移徙敬亲川,与州治同城。汉唐时期,地处边境的静宁(即当时的阿阳、成纪二县)的兴衰盛败,同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浑为 静宁县城
一体。一方面民族纷争,战火频仍,西汉有匈奴,东汉有羌人,十六国有“五胡”,隋唐有吐蕃,先后在西北地区与中原王朝逐鹿争雄,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另一方面,随着中原王朝国力的强大,边境各族人民的和睦往来和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经济文化又有过相对发展的时期。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中线由长安西行,经甘肃的泾川、平凉、定西,过兰州,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南线由长安向西南经甘肃临洮、临夏地区到青海,再由青海扁都口进入河西到敦煌。静宁县地处“丝绸之路”东段之中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影响很大。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举兵北伐,灭了远在太原的北汉政权,统一了北方。但是雄踞于陕甘北部边境的西夏政权却与宋王朝南北对峙,始终是宋朝在北方的劲敌。地处边境的静宁,其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外之笼干川修筑陇干城(今隆德县城),作为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于南市城(即唐南使城)置静边寨。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泾原路安抚使王尧臣奏准,以山外(指今六盘山)通边、静边、隆德、得胜四寨建为德顺军,以陇干城为军治。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置陇干县于外底堡(今静宁县城),并将德顺军治移陇干县,军、县同治一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庄浪为县,和隆德县同隶静宁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德县直隶平凉府,静宁州唯领庄浪一县。清顺治五年(1648年),庄浪县直隶平凉府,此后静宁无领县。康熙三年(1664年),裁撤前明苑马寺,将安定监六营之地并入静宁州。雍正六年(1728年),因通渭地震,县治移安定监,遂割安定监属地隶通渭县。其时,静宁州下设二坊十二里。二坊即阜民坊、养民坊;十二里为泰安、乐土、遵教、仁和、义和、通化、广城、勤农、务本、从政、治安、更名里。 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全县分为5区,辖123村,隶书属泾原道。民国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全县划为6区、294保。1940年撤区,改为18个乡镇、164个保。1942年,静宁南8镇(通野、章麻、良邑、水洛、焦韩店,朱家店、宁阳和计都)划归庄浪县,将庄浪县广盈乡、云翠乡部分地区划归静宁。当时静宁有城关镇和威戎、仁和、新民、仁当、治平、甘沟、红寺、高界、单磑、云翠、殷平等12个乡镇、105个保。 1935年9、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后途经静宁,毛泽东和一方面军总部在静宁界石铺曾作短暂停留。次年10月,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静宁,在界石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部分部队会师,进入陕甘根据地。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解放了静宁,属定西专员公署。1950年5月25日划归平凉专区。1958年11月撤庄浪县并于静宁县。1961年12月与庄浪县分设,隶属平凉专员公署至今。2002年平凉专员公署撤地设市,静宁县隶属平凉市。
该县域自汉置成纪县、阿阳县,宋置德顺军、陇干县以来,境内多处置县,自元代后,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即古之成纪。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遗址位于现在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和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之间(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论》),后经历两汉、三国、西晋、十六国至北魏时废,至北周宇文化时复置成纪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成纪县治移到秦安显亲川,北宋初年,又由显亲川迁徙至天水,这才是秦州天水成纪。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就诞生于此。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国势力达到县境,秦长城经过县境西北,这里被正式纳入秦朝版图。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成纪县设置时间未见于记载,但据古城内出土文物考证,建城时间不晚于战国,作为县,始见于西汉初。 西汉时,在今静宁县域置成纪、阿阳二县。成纪在南,治所在今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南约半公里处;阿阳在北,治所在今静宁县城南附近。此后成纪县历东汉、三国和西晋、十六国时期,北魏时一度被废,到北周复置,中经隋代和唐初,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秦州地震,秦州州治由上邽(今天水)移至敬亲川(今秦安县北),成纪县治也由静宁县移徙敬亲川,与州治同城。汉唐时期,地处边境的静宁(即当时的阿阳、成纪二县)的兴衰盛败,同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浑为 静宁县城
一体。一方面民族纷争,战火频仍,西汉有匈奴,东汉有羌人,十六国有“五胡”,隋唐有吐蕃,先后在西北地区与中原王朝逐鹿争雄,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另一方面,随着中原王朝国力的强大,边境各族人民的和睦往来和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经济文化又有过相对发展的时期。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中线由长安西行,经甘肃的泾川、平凉、定西,过兰州,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南线由长安向西南经甘肃临洮、临夏地区到青海,再由青海扁都口进入河西到敦煌。静宁县地处“丝绸之路”东段之中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影响很大。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举兵北伐,灭了远在太原的北汉政权,统一了北方。但是雄踞于陕甘北部边境的西夏政权却与宋王朝南北对峙,始终是宋朝在北方的劲敌。地处边境的静宁,其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外之笼干川修筑陇干城(今隆德县城),作为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于南市城(即唐南使城)置静边寨。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泾原路安抚使王尧臣奏准,以山外(指今六盘山)通边、静边、隆德、得胜四寨建为德顺军,以陇干城为军治。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置陇干县于外底堡(今静宁县城),并将德顺军治移陇干县,军、县同治一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庄浪为县,和隆德县同隶静宁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德县直隶平凉府,静宁州唯领庄浪一县。清顺治五年(1648年),庄浪县直隶平凉府,此后静宁无领县。康熙三年(1664年),裁撤前明苑马寺,将安定监六营之地并入静宁州。雍正六年(1728年),因通渭地震,县治移安定监,遂割安定监属地隶通渭县。其时,静宁州下设二坊十二里。二坊即阜民坊、养民坊;十二里为泰安、乐土、遵教、仁和、义和、通化、广城、勤农、务本、从政、治安、更名里。 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全县分为5区,辖123村,隶书属泾原道。民国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全县划为6区、294保。1940年撤区,改为18个乡镇、164个保。1942年,静宁南8镇(通野、章麻、良邑、水洛、焦韩店,朱家店、宁阳和计都)划归庄浪县,将庄浪县广盈乡、云翠乡部分地区划归静宁。当时静宁有城关镇和威戎、仁和、新民、仁当、治平、甘沟、红寺、高界、单磑、云翠、殷平等12个乡镇、105个保。 1935年9、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后途经静宁,毛泽东和一方面军总部在静宁界石铺曾作短暂停留。次年10月,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静宁,在界石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部分部队会师,进入陕甘根据地。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解放了静宁,属定西专员公署。1950年5月25日划归平凉专区。1958年11月撤庄浪县并于静宁县。1961年12月与庄浪县分设,隶属平凉专员公署至今。2002年平凉专员公署撤地设市,静宁县隶属平凉市。
2012-03-21
展开全部
德顺小学真奇怪,教师裤头穿在外,同事之间搞婚外,我是校长课不帯,一周两会把家庭坏,形式花样翻新快,成绩不高语数外,这样的学校家长怪!关键毁了下一代!家长请客烧了脸,不是皮厚真危险,呼吁部门多督查,孩子未来算个啥?去掉形式把学生抓!师者本该传授解,搞了形式把力卸,建议重点抓质量,心思放在学生上,面子工程都不爽,这样才能对起党!
这基本就是教育现状的写照
这基本就是教育现状的写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