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资料
展开全部
德昂族
原名“崩龙族族正”,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她就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弯纤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兆闹悔别具风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为主食。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9、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2、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3、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14、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15、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所有人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编辑本段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住灶神之嘴,免得灶神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台湾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编辑本段江苏春节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编辑本段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鞭炮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不使人间遭殃。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鞭炮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鞭炮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大年初一清晨,人们争相早起开门,用热烈的爆竹声来迎接财神爷爷的光临。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小孩们给大人拜年,大人要给小孩们压岁钱。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子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狮子拜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
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
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
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
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鸡。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在热闹的拜年中,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包括灯笼、堂屋的大红烛等一律通明,待十六日早放了鞭炮送走家神才全部熄灭。
原名“崩龙族族正”,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她就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弯纤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兆闹悔别具风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为主食。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9、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2、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3、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14、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15、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所有人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编辑本段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住灶神之嘴,免得灶神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台湾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编辑本段江苏春节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编辑本段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鞭炮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不使人间遭殃。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鞭炮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鞭炮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大年初一清晨,人们争相早起开门,用热烈的爆竹声来迎接财神爷爷的光临。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小孩们给大人拜年,大人要给小孩们压岁钱。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子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狮子拜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
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
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
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
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鸡。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在热闹的拜年中,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包括灯笼、堂屋的大红烛等一律通明,待十六日早放了鞭炮送走家神才全部熄灭。
展开全部
德昂族
原名“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卖册搭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中拿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姿败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9、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2、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3、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14、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15、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所有人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编辑本段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部分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原名“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卖册搭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中拿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姿败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9、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2、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3、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14、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15、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所有人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编辑本段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部分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2-03-02
展开全部
德昂族
原名“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卖册搭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中拿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姿败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9、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2、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3、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14、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15、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所有人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编辑本段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部分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原名“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卖册搭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中拿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姿败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9、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2、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3、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14、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15、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所有人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编辑本段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部分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肢档”。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30时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会倒。。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的!(云南风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世饥睁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搜岁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由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因各朝代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节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需同时考虑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故确定元旦时,需首先确定它在某个季节,然后再选定与这个季节相近的朔月作为元旦。由于一岁与12个阴历并行不相等,相差约11天,故每隔3年需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季节。中国上古的天文学家曾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月序与季节的关系,这就是以傍晚时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方起向东转,将地面划分为12个方位,傍晚时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该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一、十二、正月。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肢档”。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30时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会倒。。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的!(云南风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世饥睁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搜岁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由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因各朝代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节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需同时考虑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故确定元旦时,需首先确定它在某个季节,然后再选定与这个季节相近的朔月作为元旦。由于一岁与12个阴历并行不相等,相差约11天,故每隔3年需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季节。中国上古的天文学家曾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月序与季节的关系,这就是以傍晚时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方起向东转,将地面划分为12个方位,傍晚时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该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一、十二、正月。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乎胡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基蠢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招待跟来的小伙。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连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搏顷陪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就是祝人们步步高升了。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乎胡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基蠢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招待跟来的小伙。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连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搏顷陪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就是祝人们步步高升了。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