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产生的故事 40
展开全部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比较多,耐心看)
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Games 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Olympiakoi Agones),简称“奥运会”,是一个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三次,分别为公元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每届会期不超过16天。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而得名。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历经293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邪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法国贵族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目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共设28个大项和302个小项。最近一届冬奥会是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84个小项。下一届奥运会是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
一、古代奥运会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的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
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
传说
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Zeus)的儿子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发起和兴盛(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
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衰落(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
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消亡(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在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从此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二、复苏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1896年雅典奥运会
1875年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亚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后来被人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首次公开了他恢复奥运会的设想。1891年1月,顾拜旦以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秘书长的身份,向全世界几乎每个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发出邀请——参加于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1894年6月16日,会议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如期召开。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就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当时,顾拜旦成为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
三、现代奥运会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其产生有以下的背景。
六大时代背景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14-18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3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主要思想障碍,迎来了思想解放、人才辈出和科学繁荣的时期。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需要的新的思想文化和新的科学艺术纷纷产生,同时,新的体育思想一一近代体育思想也应运而生。
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一大批伟大人物与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基督教禁欲主义针锋相对,他们痛斥禁欲主义违反人性,指出人的欲望是正当的人生目的,认为必须在灵魂和肉体之间建立和谐,主张重视身体和精神的统一,注重身体的均衡与协调发展,重视身体的健康和健美,使人们重新发现了体育的价值,认识到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这种思想的兴起和确立,使传统的道德标准和美与丑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发掘和整理了古代希腊体育的丰富遗产,如古代奥运会和其他祭礼竞技、古代雅典体育和斯巴达体育、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体育的多种运动手段和方式等。人文主义者认为古希腊体育符合"人性',重视个人幸福,因而大力宣传,并在近代体育思想和实践中,继承古希腊体育遗产,在很大程度上使近代体育在定期举办运动会、注重身体全面发展、运动项目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受到古希腊体育的影响。
2.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近代体育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由于工业化社会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促使人们努力寻求新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改善人的身体本身,体育因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要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文艺复兴时代起,资产阶级的教育家就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以大力提倡,不仅恢复了古希腊的体育制度,还进一步制定了锻炼身体的各种措施,积极研究各种运动方法,努力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1423年,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托里诺创立了一所新式学校,仿效古希腊的体育馆,称之为"体育宫"。该校实行体育、德育和智育并重的方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教育的代表。维托里诺的教育思想和体育实践,促使体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使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而开始在学校实施。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对教育的探索更加确立了体育的地位。资产阶级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就主张体育应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捷克教育家考美纽斯按照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对学校体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将体育以较成熟的形式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他主张学校应设宽敞的运动场,应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身心健康发展。夸美纽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学校体育之父"。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其"绅士教育"体系中,明确地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3部分,指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使体育正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独立的组成部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他要求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自然法则进行体育教育,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
19世纪以后,英国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以阿诺尔德在拉格比公学的改革最为成功。他创立了"竞技运动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功能。通过该项改革,拉格比公学的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上,自己管理自己,不仅锻炼了强壮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公平竞争、团结友爱、遵守规则、勇敢顽强的思想品德,使校风校纪大为改观。阿诺尔德的改革牢固地树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确立了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3.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热烈歌颂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使人们再度回想起泯灭久远的古希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向往,英、法、德等国的学者都希望进入希腊寻找古代奥运会的遗迹,但由于土耳其人的封锁,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直到1766年,英国学者钱德勒才被允许进入希腊实地考察,他发现了古代奥运会的遗址。1828年支援希腊反抗土耳其侵略的法国兵团中的随军学者在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随后将一批珍贵的文物运到法国卢浮宫展览。
1852年1月10日,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库尔提乌斯在遍访伯罗奔尼撒半岛回国后,发表了有关古代奥运会的长篇演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1871年,德国与希腊达成全面发掘古代奥运会遗址的条约。1875-1881年,由库尔提乌斯率领的德国学者对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发掘。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1887年,在柏林展出从奥林匹亚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激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人们期望奥运会尽快回到现实中来。
4.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民族间的壁垒被打破,体育也超越国界,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由于国际体育竞赛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些国际性的单项体育组织相继诞生。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1892年国际赛艇联合会和滑冰联盟相继成立。国际体育组织的产生,使运动竞赛摆脱了原来的地方传统,具有了国际性。在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不断成立和国际单项体育竞赛蓬勃开展的基础上,人们又迫切要求组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现代奥运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国际体育交流的增多,一个协调各体育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的诞生就成了必然。
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19世纪初期,欧美一些国家为复兴奥运会进行了各种尝试。19世纪30年代,瑞典伦德大学的斯卡图教授曾组办过两次被当地报纸称作"奥运会"的比赛活动。从1849年起,每年一届,英国布鲁克斯博士组办过长达几十年的"奥林匹克节"。
19世纪中叶以后,希腊人渴望借复兴古代奥运会来重振古希腊文明。在希腊国王奥托的支持下,一个名叫扎帕斯的希腊人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组织召开了第1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在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又先后举行了4次泛希腊奥运会。由于组织不善和仅限希腊人参加,泛希腊奥运会没能继续得到发展,但对欧洲各国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报纸对这几次运动会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从而引起了远比希腊本土更大的反响,它从正反两方面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
6.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个新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威廉二世统治的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想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
在此阶段,德国要求复兴奥运会的呼声很高,一些别有用心的德国人想通过发起奥运会,来扩大影响,为称霸世界服务。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如果德国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到法国人民身上。法国人民强烈反对战争,渴望保持世界和平,古代奥运会和平、友谊的精神,恰好符合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复兴奥运会,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德国称霸世界的斗争。复兴奥运会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落在了法国人的肩上。
顾拜旦让奥林匹克运动变成了现实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188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体育训练大会,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的动态,他认为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于是产生了复兴奥运会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想法,顾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创办《体育评论》杂志,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在庆祝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5周年大会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在演说中,顾拜旦阐明: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有所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1893年,顾拜旦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性体育协调会议,团结国际体育人士,讨论创办奥运会的问题。翌年,他还将自己的倡议写成公开信, 寄给许多国家的体育俱乐部,得到不少体育俱乐部的支持。
在国际上各种因素的促进和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创办奥运会的各种准备工作终告就绪。1894年6月16日—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 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又先后有21个国家致函,向大会表示支持和祝贺。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从79名正式代表中选出15人任第1届国际奥委会委员。大会还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于首届奥运会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因此希腊委员维凯拉斯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大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游泳、赛艇、帆船、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1896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虽然组织很不完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
1894年6月16日,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第一部由顾拜旦倡议和制定的《奥林匹克宪章》。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宗旨、原则及其他有关事宜。1921年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会议中,制定了奥林匹克法,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奥林匹克议会规则等5部分。数十年来,奥林匹克法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在第二届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还作出许多规定。
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国际奥委会设计了奥林匹克会旗,白底无边,中央有5个相互套连的圆环,环的颜色为天蓝、黄、黑、绿、红,五环象征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上会旗首次使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在运动场上升起第一面五环会旗,这以后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和升旗仪式。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顾拜旦提议,1913年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1908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在其布道词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顾拜旦对这句话极为赞赏,以后多次引用,因此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实施运动员宣誓。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又增加裁判员宣誓。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在主体会场点燃象征光明、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火焰。此后这一活动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奥运会开始前,在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之妻)庙旁用凹面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后,进行火炬接力,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运动员接最后一棒点燃塔上火焰,闭幕式时火焰熄灭。
青少年奥运会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一届。夏季青奥会最长12天,将于仲夏举办。
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运动员的年龄需在14至18岁之间,首届举行的时间为2010年8月间。
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Games 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Olympiakoi Agones),简称“奥运会”,是一个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三次,分别为公元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每届会期不超过16天。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而得名。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历经293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邪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法国贵族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目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共设28个大项和302个小项。最近一届冬奥会是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84个小项。下一届奥运会是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
一、古代奥运会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的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
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
传说
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Zeus)的儿子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发起和兴盛(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
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衰落(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
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消亡(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在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从此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二、复苏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1896年雅典奥运会
1875年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亚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后来被人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首次公开了他恢复奥运会的设想。1891年1月,顾拜旦以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秘书长的身份,向全世界几乎每个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发出邀请——参加于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1894年6月16日,会议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如期召开。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就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当时,顾拜旦成为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
三、现代奥运会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其产生有以下的背景。
六大时代背景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14-18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3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主要思想障碍,迎来了思想解放、人才辈出和科学繁荣的时期。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需要的新的思想文化和新的科学艺术纷纷产生,同时,新的体育思想一一近代体育思想也应运而生。
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一大批伟大人物与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基督教禁欲主义针锋相对,他们痛斥禁欲主义违反人性,指出人的欲望是正当的人生目的,认为必须在灵魂和肉体之间建立和谐,主张重视身体和精神的统一,注重身体的均衡与协调发展,重视身体的健康和健美,使人们重新发现了体育的价值,认识到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这种思想的兴起和确立,使传统的道德标准和美与丑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中,人文主义者发掘和整理了古代希腊体育的丰富遗产,如古代奥运会和其他祭礼竞技、古代雅典体育和斯巴达体育、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体育的多种运动手段和方式等。人文主义者认为古希腊体育符合"人性',重视个人幸福,因而大力宣传,并在近代体育思想和实践中,继承古希腊体育遗产,在很大程度上使近代体育在定期举办运动会、注重身体全面发展、运动项目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受到古希腊体育的影响。
2.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近代体育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由于工业化社会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促使人们努力寻求新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改善人的身体本身,体育因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要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文艺复兴时代起,资产阶级的教育家就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以大力提倡,不仅恢复了古希腊的体育制度,还进一步制定了锻炼身体的各种措施,积极研究各种运动方法,努力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1423年,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托里诺创立了一所新式学校,仿效古希腊的体育馆,称之为"体育宫"。该校实行体育、德育和智育并重的方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教育的代表。维托里诺的教育思想和体育实践,促使体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使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而开始在学校实施。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对教育的探索更加确立了体育的地位。资产阶级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就主张体育应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捷克教育家考美纽斯按照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对学校体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将体育以较成熟的形式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他主张学校应设宽敞的运动场,应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身心健康发展。夸美纽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学校体育之父"。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其"绅士教育"体系中,明确地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3部分,指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使体育正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独立的组成部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他要求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自然法则进行体育教育,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
19世纪以后,英国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以阿诺尔德在拉格比公学的改革最为成功。他创立了"竞技运动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功能。通过该项改革,拉格比公学的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上,自己管理自己,不仅锻炼了强壮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公平竞争、团结友爱、遵守规则、勇敢顽强的思想品德,使校风校纪大为改观。阿诺尔德的改革牢固地树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确立了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3.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热烈歌颂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使人们再度回想起泯灭久远的古希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向往,英、法、德等国的学者都希望进入希腊寻找古代奥运会的遗迹,但由于土耳其人的封锁,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直到1766年,英国学者钱德勒才被允许进入希腊实地考察,他发现了古代奥运会的遗址。1828年支援希腊反抗土耳其侵略的法国兵团中的随军学者在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随后将一批珍贵的文物运到法国卢浮宫展览。
1852年1月10日,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库尔提乌斯在遍访伯罗奔尼撒半岛回国后,发表了有关古代奥运会的长篇演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1871年,德国与希腊达成全面发掘古代奥运会遗址的条约。1875-1881年,由库尔提乌斯率领的德国学者对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发掘。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1887年,在柏林展出从奥林匹亚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激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人们期望奥运会尽快回到现实中来。
4.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民族间的壁垒被打破,体育也超越国界,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由于国际体育竞赛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些国际性的单项体育组织相继诞生。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1892年国际赛艇联合会和滑冰联盟相继成立。国际体育组织的产生,使运动竞赛摆脱了原来的地方传统,具有了国际性。在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不断成立和国际单项体育竞赛蓬勃开展的基础上,人们又迫切要求组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现代奥运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国际体育交流的增多,一个协调各体育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的诞生就成了必然。
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19世纪初期,欧美一些国家为复兴奥运会进行了各种尝试。19世纪30年代,瑞典伦德大学的斯卡图教授曾组办过两次被当地报纸称作"奥运会"的比赛活动。从1849年起,每年一届,英国布鲁克斯博士组办过长达几十年的"奥林匹克节"。
19世纪中叶以后,希腊人渴望借复兴古代奥运会来重振古希腊文明。在希腊国王奥托的支持下,一个名叫扎帕斯的希腊人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组织召开了第1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在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又先后举行了4次泛希腊奥运会。由于组织不善和仅限希腊人参加,泛希腊奥运会没能继续得到发展,但对欧洲各国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报纸对这几次运动会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从而引起了远比希腊本土更大的反响,它从正反两方面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
6.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个新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威廉二世统治的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想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
在此阶段,德国要求复兴奥运会的呼声很高,一些别有用心的德国人想通过发起奥运会,来扩大影响,为称霸世界服务。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如果德国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到法国人民身上。法国人民强烈反对战争,渴望保持世界和平,古代奥运会和平、友谊的精神,恰好符合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复兴奥运会,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德国称霸世界的斗争。复兴奥运会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落在了法国人的肩上。
顾拜旦让奥林匹克运动变成了现实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188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体育训练大会,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的动态,他认为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于是产生了复兴奥运会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想法,顾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创办《体育评论》杂志,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在庆祝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5周年大会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在演说中,顾拜旦阐明: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有所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1893年,顾拜旦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性体育协调会议,团结国际体育人士,讨论创办奥运会的问题。翌年,他还将自己的倡议写成公开信, 寄给许多国家的体育俱乐部,得到不少体育俱乐部的支持。
在国际上各种因素的促进和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创办奥运会的各种准备工作终告就绪。1894年6月16日—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 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又先后有21个国家致函,向大会表示支持和祝贺。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从79名正式代表中选出15人任第1届国际奥委会委员。大会还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于首届奥运会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因此希腊委员维凯拉斯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大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游泳、赛艇、帆船、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1896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虽然组织很不完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
1894年6月16日,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第一部由顾拜旦倡议和制定的《奥林匹克宪章》。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宗旨、原则及其他有关事宜。1921年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会议中,制定了奥林匹克法,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奥林匹克议会规则等5部分。数十年来,奥林匹克法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在第二届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还作出许多规定。
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国际奥委会设计了奥林匹克会旗,白底无边,中央有5个相互套连的圆环,环的颜色为天蓝、黄、黑、绿、红,五环象征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上会旗首次使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在运动场上升起第一面五环会旗,这以后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和升旗仪式。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顾拜旦提议,1913年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1908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在其布道词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顾拜旦对这句话极为赞赏,以后多次引用,因此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实施运动员宣誓。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又增加裁判员宣誓。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在主体会场点燃象征光明、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火焰。此后这一活动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奥运会开始前,在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之妻)庙旁用凹面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后,进行火炬接力,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运动员接最后一棒点燃塔上火焰,闭幕式时火焰熄灭。
青少年奥运会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一届。夏季青奥会最长12天,将于仲夏举办。
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运动员的年龄需在14至18岁之间,首届举行的时间为2010年8月间。
展开全部
1981年,金晶出生在安徽。漂亮的小女孩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惜在9岁那年,悲剧却降临到她身上。由于腿部产生恶性肿瘤,金晶的右腿进行了截肢手术。妈妈刘华瑶回忆,年幼的金晶在手术后非常坚强,“手术后是长达一年的化疗,一周一次小剂量,半个月一次大剂量。每次化疗,金晶由于全身痉挛缩成一团,一边吐一边喝水。一般人都承受不了,谁也不相信她能坚持下来,没想到她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这天,金晶正式加入了上海残疾人击剑队。从小喜欢《佐罗》的她终于有机会一圆自己的剑客梦了。七年的击剑生涯,金晶到世界各地参加了各种比赛,获得了许多奖牌,唯独缺少一块金牌。一心想着参加2004年雅典残奥会的她却在队内选拔中失利,错失了机会。事后,这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女孩还是忍不住躲在屋里哭了一场。退役之后,金晶还是没有放弃对奥运会的憧憬。她报名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选拔赛中,她以一段精彩的轮椅舞赢得在场所有评委的好评。就这样,她以火炬接力手的身份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
巴黎塞纳河畔,金晶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奥运火炬的那一幕,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一夜之间,这位美丽、勇敢的残疾姑娘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孩.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这天,金晶正式加入了上海残疾人击剑队。从小喜欢《佐罗》的她终于有机会一圆自己的剑客梦了。七年的击剑生涯,金晶到世界各地参加了各种比赛,获得了许多奖牌,唯独缺少一块金牌。一心想着参加2004年雅典残奥会的她却在队内选拔中失利,错失了机会。事后,这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女孩还是忍不住躲在屋里哭了一场。退役之后,金晶还是没有放弃对奥运会的憧憬。她报名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选拔赛中,她以一段精彩的轮椅舞赢得在场所有评委的好评。就这样,她以火炬接力手的身份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
巴黎塞纳河畔,金晶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奥运火炬的那一幕,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一夜之间,这位美丽、勇敢的残疾姑娘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郭文珺
1997年,13岁的郭文珺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举起了心仪已久的手枪,但在最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2003年城运会上,发挥欠佳的她仅打了个第九名,文珺顿时心灰意冷,再加上她的年龄也不适合再继续打青少年比赛,队里就让她先休息调整一段时间。郭文珺在家里没呆多久,就出去打工了。在开元商场里的一个卖体育服装的柜台,郭文珺找到了一份售货的工作。打工不易,对于从8岁起便一直在队里过训练生活的郭文珺来说更是如此。上班不能迟到,下班不能早退,对老板要言听计从,对顾客还要赔上笑脸。艰辛的打工生活让小郭感觉到——训练虽然枯燥,但也是一种幸福。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有多么爱它。既然是真的热爱射击,那又为什么要放弃呢?”这样的念头反复在郭文珺的脑海中回荡。最终,度过近一年的打工生涯后。在家人和恩师黄彦华的鼓励下,郭文珺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再度举起了心爱的手枪。
再度踏进市军体校的射击馆,带着“既然决定回来,就一定要打出个名堂来!”的誓言,埋头苦练的郭文珺,很快便显示出了超人的射击天赋。对此,当了她八年教练的黄彦华深有感触。“这孩子不管从技术上还是比赛的状态上,都很不错,特别是心理素质上,自我控制特别好。各方面都是个练射击的好苗子。”
2006年3月,刚刚入选国家队不到半年,郭文珺便一鸣惊人,一举夺得气手枪团体金牌、个人银牌,首次出国参赛就赢得满堂彩。以至于王义夫竟然公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孩子,就是一块射击的料,她是一百年才会出一个的射击天才。”
王总教练的眼光果然独到。2008年8月10日,入选国家队仅2年多,首次亮相奥运会的郭文珺,便在队友任洁失手的不利情况下,时隔八年重新为中国夺回女子气手枪金牌,也写下了西安奥运历史上一页辉煌的新篇章。 来源《西安晚报》
张湘祥
张湘祥从8年前悉尼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奖牌的色彩更加灿烂,王者回归。每个奥运冠军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张湘祥也是如此。 一个只有25岁的老将,从17岁一战成名到后来因伤昏迷两天两夜,举重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成为了张湘祥挥之不去的噩梦。好在,风雨过去见彩虹。因为热爱,举重带给张湘祥的果然还是快乐。一枚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这一刻,张湘祥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小顽童17岁成名
张湘祥从小就没吃过苦,练举重纯粹是因为身体条件太好了。
张湘祥出生在福建龙岩,他的父亲张雨和是做装潢生意的,家境算是不错。幸福的童年在欢笑中度过,张湘祥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力量。“八九岁的时候,他就能提得动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一桶水了,加上比较胆大调皮,因此从小就显得活泼,像个小顽童。”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说。
力气这么大,又调皮,得给他找个地方管起来。在启蒙教练朱日平的执著下,本来很心不甘情不愿的小张湘祥就这样走上了举重之路。从8岁进入龙岩少年体校练习举重,12岁时张湘祥就被北京体育大学的谢勇教练选入北体大竞技体校。1999年,张湘祥首次参加全国大赛一鸣惊人,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独揽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于是,他顺理成章进入国家队,并成为了国家举重队最年轻的选手。
一年后,2000年9月16日,年仅17岁的张湘祥踏上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他最终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铜牌。一战成名,张湘祥成为了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少年英雄多磨难
悉尼奥运会归来后,就在张湘祥的实力再次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时,一个让他至今都胆战心惊的意外发生了。
2003年,张湘祥备战雅典奥运会时在训练中腰部受伤,医生在为他打封闭时将药水打到了他的腰椎里,张湘祥立刻陷入了昏迷,而这一昏迷就是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才有知觉,算是保住了命。”张湘祥回忆说,“醒了之后,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心理那关是怎么也过不去。”张湘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
强势回归 再创辉煌
“举重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随着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了。我热爱举重,我要在举重台上证明自己,这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吗?”张湘祥说。
就这样,2006年,张湘祥重新出发。当年就获得了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亚军,2007年则拿到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奥运选拔赛。今年4月在泉州举行的选拔赛中,在自己的家乡父老前,张湘祥用3个第一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现在的我和8年前已经不同了,这些年经历了太多,而我也长大了。”张湘祥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也将有可能退役。”昨天比赛结束后,张湘祥这样说,“如果离开举重并不是我对举重没有感情,而是想知道自己除了举重还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
1997年,13岁的郭文珺进入了西安市军体校,举起了心仪已久的手枪,但在最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2003年城运会上,发挥欠佳的她仅打了个第九名,文珺顿时心灰意冷,再加上她的年龄也不适合再继续打青少年比赛,队里就让她先休息调整一段时间。郭文珺在家里没呆多久,就出去打工了。在开元商场里的一个卖体育服装的柜台,郭文珺找到了一份售货的工作。打工不易,对于从8岁起便一直在队里过训练生活的郭文珺来说更是如此。上班不能迟到,下班不能早退,对老板要言听计从,对顾客还要赔上笑脸。艰辛的打工生活让小郭感觉到——训练虽然枯燥,但也是一种幸福。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有多么爱它。既然是真的热爱射击,那又为什么要放弃呢?”这样的念头反复在郭文珺的脑海中回荡。最终,度过近一年的打工生涯后。在家人和恩师黄彦华的鼓励下,郭文珺终于重新鼓起勇气,再度举起了心爱的手枪。
再度踏进市军体校的射击馆,带着“既然决定回来,就一定要打出个名堂来!”的誓言,埋头苦练的郭文珺,很快便显示出了超人的射击天赋。对此,当了她八年教练的黄彦华深有感触。“这孩子不管从技术上还是比赛的状态上,都很不错,特别是心理素质上,自我控制特别好。各方面都是个练射击的好苗子。”
2006年3月,刚刚入选国家队不到半年,郭文珺便一鸣惊人,一举夺得气手枪团体金牌、个人银牌,首次出国参赛就赢得满堂彩。以至于王义夫竟然公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孩子,就是一块射击的料,她是一百年才会出一个的射击天才。”
王总教练的眼光果然独到。2008年8月10日,入选国家队仅2年多,首次亮相奥运会的郭文珺,便在队友任洁失手的不利情况下,时隔八年重新为中国夺回女子气手枪金牌,也写下了西安奥运历史上一页辉煌的新篇章。 来源《西安晚报》
张湘祥
张湘祥从8年前悉尼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奖牌的色彩更加灿烂,王者回归。每个奥运冠军的背后都有着让人动容的故事,张湘祥也是如此。 一个只有25岁的老将,从17岁一战成名到后来因伤昏迷两天两夜,举重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成为了张湘祥挥之不去的噩梦。好在,风雨过去见彩虹。因为热爱,举重带给张湘祥的果然还是快乐。一枚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这一刻,张湘祥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
小顽童17岁成名
张湘祥从小就没吃过苦,练举重纯粹是因为身体条件太好了。
张湘祥出生在福建龙岩,他的父亲张雨和是做装潢生意的,家境算是不错。幸福的童年在欢笑中度过,张湘祥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力量。“八九岁的时候,他就能提得动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一桶水了,加上比较胆大调皮,因此从小就显得活泼,像个小顽童。”张湘祥的母亲黄玉曼说。
力气这么大,又调皮,得给他找个地方管起来。在启蒙教练朱日平的执著下,本来很心不甘情不愿的小张湘祥就这样走上了举重之路。从8岁进入龙岩少年体校练习举重,12岁时张湘祥就被北京体育大学的谢勇教练选入北体大竞技体校。1999年,张湘祥首次参加全国大赛一鸣惊人,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独揽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于是,他顺理成章进入国家队,并成为了国家举重队最年轻的选手。
一年后,2000年9月16日,年仅17岁的张湘祥踏上了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他最终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铜牌。一战成名,张湘祥成为了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少年英雄多磨难
悉尼奥运会归来后,就在张湘祥的实力再次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时,一个让他至今都胆战心惊的意外发生了。
2003年,张湘祥备战雅典奥运会时在训练中腰部受伤,医生在为他打封闭时将药水打到了他的腰椎里,张湘祥立刻陷入了昏迷,而这一昏迷就是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才有知觉,算是保住了命。”张湘祥回忆说,“醒了之后,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心理那关是怎么也过不去。”张湘祥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
强势回归 再创辉煌
“举重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随着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了。我热爱举重,我要在举重台上证明自己,这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吗?”张湘祥说。
就这样,2006年,张湘祥重新出发。当年就获得了全国冠军赛62公斤级亚军,2007年则拿到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奥运选拔赛。今年4月在泉州举行的选拔赛中,在自己的家乡父老前,张湘祥用3个第一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现在的我和8年前已经不同了,这些年经历了太多,而我也长大了。”张湘祥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也将有可能退役。”昨天比赛结束后,张湘祥这样说,“如果离开举重并不是我对举重没有感情,而是想知道自己除了举重还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想了解这方面的东西有很多渠道啊,在这里提问没什么用,不可能把故事原文给你贴出来吧?即使那样也不一定就是有用的。
建议登录奥运相关网站查看,如:中国奥委会官网、北京奥组委官网。
最好的是找到相关书籍来看,肯定会让你满意的。
建议登录奥运相关网站查看,如:中国奥委会官网、北京奥组委官网。
最好的是找到相关书籍来看,肯定会让你满意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