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与控制心身疾病的发生?
2019-01-05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看成与精神科相关,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
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的分类如下:①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②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③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④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偏头痛、雷诺病。⑤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⑥泌尿生殖系统的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⑦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⑧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⑨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梅尼埃综合征、喉部异物感。⑩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口腔科的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癌症和肥胖症等。
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情绪影响下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