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在什么背景下编写了《本草纲目》?
因为李时珍发现旧版“本草”有很多漏洞,甚至还有很多出错的地方,于是李时珍决定要写出一本更加详细且没有错误的药物学著作。之后李时珍阅读研究了上百本药书,并走遍多个地方,亲自尝试药物,总结药物特性,再分门别类详细记载,最终完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父亲是医生,幼时李时珍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喜欢读一些医学方面的书籍。长大后的李时珍子承父业,也成为了当地名医。李时珍一边给病人看病,一边阅读大量的医学书籍。他发现旧“本草”谬误百出,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这个时候《本草纲目》的雏形已经深深地印在在了李时珍的脑海里。后来李时珍有幸进入了太医院工作,在这里,李时珍看到了很多典藏的药物书籍。但是李时珍发现书里面对一些药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的记载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后人能有完善的医学著作进行参考和学习,于是李时珍决定要编写出《本草纲目》。但是光靠目前书本上仅有的药物知识是不行的,必须亲自去采集药物,每一种药物都弄清楚,之后详细分类记载。
李时珍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寻找当地特产的药物,如果有不认识的草药,或者不确定这个草药的特性,就向当地的居民进行请教。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的足迹踏遍江西,江苏等许多省份,又经过夜以继日的编写和多次修改,终于李时珍在60岁的时候,将《本草纲目》编写成功了。
《本草纲目》一书当中记载药物总共是1892种,载入药方一万多个,并且还附带动植物图1100幅,涉及范围内之广,内容丰富。这部著作,至今也还是历代医生们重要的医学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