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个因两个故事而名留史册:一个是让国之事,当初孤竹君临死前立下遗命,让叔齐继承王位,而叔齐则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最后他们先后逃到了周国。还有一个是“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之事,他们因此被人们尊为圣人、抱节守志的典范。
首先评价他们“让国之事”需要考虑他们让国的初衷。因为他们都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所以不愿与之合作,于是逃到了渤海之滨。他们没有因王位而争,而是几番谦让,这种美德值得传颂。其实除谦让外,还应看到他们重视道德、不愿屈服的气节。因不愿与暴虐的商纣王同流合污而放弃荣华富贵的王位,这种重道德的操守也值得褒奖。
评价他们“耻食周粟”一事则需要辩证来看。首先,他们认为周武王带着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师讨伐商纣王,不仅不孝,而且弑杀君王也是不忠不仁。于是他们耻于归顺西周、吃周朝的米而饿死。这的确是一种坚守“忠孝仁义”的气节、特立独行的风尚,甘愿付出生命来与不孝不仁之流做对抗。后世都对他们“求仁得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精神大为赞颂。
不过从另一角度而言,他们似乎在僵化地固守“道德仁义”之标准。当时的商纣王统治残暴、百姓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君主还要坚守“君臣仁义”似乎有些不懂变通了。周武王携带周文王棺材进行讨伐也何尝不是鼓舞军心、趁军心未散而抓住时机伐纣的智慧之举。所以可以说,他们的仁义道德的信念其实是固执地建立在忠心维护统治者统治基础上的,不因统治者的暴虐而造反,只避而远之,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