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们的沟通模式会被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控制型、表现型、谨慎型和温和型。为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用四个动物形象——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来标注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物,都可以“分门别类”地用这些动物形象来表示。
一,怎样识别
老虎
第一类人,如老虎一般强势、有力量。这类人的特点鲜明且外露,能“打仗”,但掌控欲强。
观察一个人是不是老虎型人有两个小技巧:
第一,留意他的沟通特点。如果这个人习惯说祈使句,喜欢下指令,即便职位不是特别高,表达也非常直接,总想快速进入“说正事”的环节,那他很可能是老虎型的人。
第二,关注他在集体活动时的表现。比如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坐在餐桌前点菜时,经常会相互谦让。如果某个人“啪”地抓起菜单就开点,那他多半是老虎型人。因为老虎型人掌控感特别强,无法忍受这种乱作一团的情况出现。所以,不管是不是他请客,他都会率先打破这样的局面。
老虎型人的目标感极强,总是当机立断,因此非常容易被识别出来。
孔雀
孔雀的形象非常适合表现型的人:努力开屏,展现自己,高度在意感受。他们沟通的第一个特点是“自来熟”,跟任何陌生人见面,都不需要过渡就可以很快熟络起来。在沟通过程中,他们经常把“关系维护”放在第一位,不自觉地取悦对方,希望对方喜欢自己,而具体沟通的事项可能就被搁置了。
虽然孔雀型人有时候会“为了关系,忘了事情”,但这不见得是缺点,而是他们沟通的特点。很多以对外联络为职责的岗位就需要这个类型的人。比如,孔雀型人特别胜任公关的工作。
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孔雀型人的第二个鲜明特点是,他们非常愿意跟别人发生肢体接触。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研究过人际交往的距离,他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从亲密到生疏”划分为4个类别。陌生人初次见面,通常在霍尔所说的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1.2米~3.6米)。这很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二人往往要相熟以后,才会慢慢靠近,从社交距离进入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乃至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孔雀型人则“不走寻常路”。他们还没真正跟你熟络起来,就可以搂着你肩膀去食堂吃饭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社交距离的障碍。相反,如果你特别不喜欢跟别人有肢体接触,那你大概率不是孔雀型人。
猫头鹰
猫头鹰型人处事周全,讲求事实依据。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人一种“聊天兴致不高”的感觉。你可以试着在集体活动中观察:有的人表态特别慢,甚至让你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对话。但事实上,他们没有走神,只是在细心观察,那么这类人大概率是猫头鹰型人。
猫头鹰型人非常谨慎。他们在对一件事表态之前会收集足够多的证据,即便表现出“兴致不高”的抽离感,也是因为他们正调动感官,观察周遭的人或者事。
关于如何识别身边的猫头鹰型人,我还有一个经验:猫头鹰型人迷恋结构、系统、流程,经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严谨系统的崇拜。所以,他们大多也是操作Excel的高手。
考拉
最后是考拉。回想一下挂在桉树上啃叶子的呆萌小兽模样,你就知道考拉型人的特点了——缓慢、温和、友好。孔雀型人也是友好的,但他们看见人就往前扑,表现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友好。考拉型人则相对被动,不会主动和人拉近关系,总展露出毫无攻击性的善意。
考拉型人经常挂在嘴上的是“随便、我都行、听你们的”,不争不抢,不愿意得罪人。
发现没有?这四种风格的人,都有非常显著的沟通特质。老虎和孔雀是主动型的,只是主动的动机不一样——老虎主要是为了掌控局面,会不由自主地成为控场者;孔雀并没有主持意识,只想表现自己,取悦对方。
猫头鹰和考拉虽然都经常表现得非常被动,但考拉的初衷是不得罪人,猫头鹰则是为了收集足够多的证据,决定接下来怎么做。猫头鹰虽然被动,但不见得是温和的;收集完证据以后,他可能摇身变成最坚定的反对派。
只要把握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有共性的特质,有意识地观察、总结,就可以识别出身边的人到底属于什么类型。
别被这些抽象的描述吓着了。我们可以通过同事们一起约着去吃饭这个常见的沟通场景,来看看上述四种沟通风格的人会如何表现。你可以边看边代入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老虎会率先掏出手机,打开大众点评App,告诉大家:“我已经看好了,排行榜第一名,咱们走吧。”老虎总是最先拿定主意的那个人。当然,决定去哪家餐厅未必一定是排名第一这个理由,但他们总是目标明确。
但这个时候,孔雀会跳出来说:“哎呀,我去过一家餐厅,特别好,我还认识他们家老板,咱们要不要去那儿?”没错,孔雀会在取悦同伴的同时表现自己。
那猫头鹰呢?他会等大家发表完意见之后提醒一句:“等一下,咱们看看评论。排名第一,可能是便宜,也可能是店家刷榜。”猫头鹰永远是那个提醒大家控制风险的人。他甚至会补充一句:“咱们看看高德地图,去这家是不是堵车。”除了风险控制,猫头鹰还会特别谨慎地计算,看决策是不是最合适的。
而人群中毫无存在感的,通常就是考拉。等到大家想起他的时候,他才弱弱地跟上一句:“我都行,看你们。”
二,怎样沟通
光识别出人群中的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还不够,我们要利用这种认知能力,和他们展开更有效的沟通。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承认两个既定事实:
第一,不同沟通风格的人是均衡分布的。在一个沟通环境里,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类型的人。
第二,不同沟通风格的人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拿慢热的猫头鹰和“自来熟”的孔雀为例:猫头鹰还在小心观察周围环境时,孔雀猛地扑上来要跟他拥抱,他肯定受不了。所以,猫头鹰“天生”对孔雀持有偏见,觉得孔雀咋咋呼呼,不靠谱。
但掌控欲强的未必就喜欢听话的——老虎其实特别受不了考拉的磨叽和随便。如果你的领导是考拉,而你是老虎,那你肯定瞧不起你的领导:“这么点事怎么还磨磨叽叽、毫无作为呢?”
而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的老虎和孔雀,经常合作的话也会产生矛盾。比如,孔雀点餐时会习惯地拿着菜单问一圈:“小杨你想吃啥?小李你想吃啥?”这可就把老虎急死了——还不点菜,在这唠啥呢?老虎控制欲强,会不自觉地打压孔雀的自我表现。
举这几个例子,不是想要挑拨离间,而是想传达一则重要的信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会遇见各种沟通风格的人,和他们打照面时,要先摘除“喜欢/不喜欢”的偏见,并通过学习,掌握“对他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老虎型沟通
如前文介绍的,老虎喜欢直切主题、掌控局面,目标感也特别强。正因如此,老虎害怕那种毫无目标的失控感。如果出现“包饺子没几个会擀皮的,逛公园没几个会认门的”这种情况,老虎就会抓狂。
结合这些特性,和老虎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老虎既然喜欢直切主题,沟通时就别做过多铺垫,或在那儿“循序渐进”。这些都不重要。你要争取在一个回合里把他的疑惑解释清楚。
第二,别让老虎觉得你是一个“黑箱”,要给他足够的掌控感。如果你的上级是老虎,让他知道你的工作进度非常重要。但请注意,进度同步不等于天天向上汇报,老虎也很烦来回沟通;和他约定一个时间,定期汇报即可。相反,如果你的下属里有老虎,你需要给他清晰明了的指令,告诉他目标是什么。具体过程可以不用管,因为老虎并不喜欢被控制。
第三,老虎的目标感特别强,但反过来,如果老虎和你沟通时,你发现他既没设立目标,又不下达指令,那只意味着一件事:他在跟你客气。老虎虽然喜欢直接,但不见得情商低呀,当然也会佯装客气。只是,老虎的客气,真的就是客气一下而已,他们是在出于各种考虑憋着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一发现老虎在假客气,你就要马上让他提提意见,请求他把目标说出来——这才算真正听懂了一只老虎“无声的呐喊”。放心,他会说的。
怎样和孔雀型沟通
孔雀在沟通中好“对付”,也“不好对付”。好对付是因为,只要表达对孔雀的喜爱,就能让他特别满意。不好对付则是因为,要坚持不懈地表达喜爱。所以,与他们共事、生活,并不容易。
我有位大作家朋友,他的妻子做得一手堪比米其林三星的好菜,而且每天换着花样做,常常看得大家垂涎三尺。但是有一天,作家朋友在与我们闲聊时说到他的妻子:“唉,我也有我的难处。”
大家一听,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能有什么难处呢?
作家朋友说:“我夫人什么都好,还会做饭。但她的性格吧,是个大孔雀,需要强烈的赞美。所以,我每天吃顿饭比写本小说还难,因为人家菜不重样,我赞美的话当然不能重样。”
这就是跟孔雀沟通的难处。你得绞尽脑汁,变着花样赞美。当然,我这朋友两口子也是天作之合:一个是作家,特别懂得描述和赞美;一个是孔雀美食家,乐此不疲地干活。
如果你的另一半也是孔雀,就多多夸奖、赞美吧。别找借口,说一家人那么客气干啥。想要过好日子,就得使用对他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第一时间发现他的情绪,肯定他,赞美他。
反过来,如果孔雀与你对话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开屏”表现自我,那就赶紧问他:“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不是问有什么想法、建议,而是问感受。孔雀对任务、目标都不敏感,唯独对感受敏感。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他的感受被忽略。
可以说,“人人都需要被看见”,孔雀则特别需要被看见。面对孔雀,要探寻、回应他的感受,并表达对他的感受的重视。这就是对孔雀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猫头鹰型沟通
跟慢热、研究型的猫头鹰打交道,一定要非常主动,主动为他提供信息、流程和规则,推动他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猫头鹰不会轻易表扬人。对他们来说,得出“一个人是否靠谱”的结论,要建立在足够多的“证据”之上。如果猫头鹰没表扬你,不代表他不喜欢你,他只是还在收集信息。
猫头鹰还会经常提出负面反馈。对此,如果我们直接说:说啥都不行,你说个行的?沟通就难以为继了。事实上,猫头鹰作为风险谨慎型的人,会不断指出任务中潜在的风险点。这般“唱反调”,猫头鹰并不认为自己在反对你,他只是觉得你还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让他相信眼前方案的可行性。只要你给足正面证据,用它们来“覆盖”负面反馈,猫头鹰就会马上改变态度相信你。
也就是说,猫头鹰只是看起来特别难沟通——不轻易夸人,还总提反对意见——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规矩。了解这一点以后,双方沟通起来并不费劲。
但如果反过来,猫头鹰对一件事情特别积极,比如,你话音刚落就率先表态,这通常不会是他的真实意图。他可能是迫于生活经验,在跟你客气,也可能是想尽快结束对话。出现这种情况时,你要重新找个时间与他沟通,解决潜在的问题,别让他在收集完证据以后成为你坚定的反对派。
怎样和考拉型沟通
考拉在组织里的存在感不强,很难在高层领导者里发现这类人。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目标感,其次是因为他们怕得罪人,而这恰恰是领导必须避免的特质。但温和、适应能力强的考拉可以是很好的助手;如果你要聘用秘书或者助理,考拉会是很好的选择。
考拉好说话,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己的性格。考拉害怕变化,他们之所以努力适应所有人,配合所有人,就是因为惧怕“适应不了,配合不了”带来的矛盾与变数。
也就是说,嘴上挂着“我都行”的好好先生考拉,肯定不是怎么都行的!他可能每分钟都在内心呐喊:“我好害怕!我压力好大!”所以,考拉是特别需要去维护和关照的一类人。当你和考拉沟通某项工作变动时,一定要意识到,他说“都行”的时候,可能没讲真心话,也一定要去探寻那句“都行”背后的压力和顾虑。
但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是考拉,你也要知道自己的那句“都行”,是会让别人,特别是老虎抓狂的。别人适应你的同时,你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做出调整。
了解了四种类型的沟通风格之后,我们要明白:一方面,与他人沟通时,要承认任何一种沟通类型的合理性,用最有效的方式与之沟通;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修炼,学会在各种风格间切换,不让沟通能力“偏科”——需要我当孔雀时,我可以冲出来扮演孔雀,哪怕这样让我很有压力;该当老虎时,也可以当机立断,虽然这么做可能“违背”了我的本性。
当我们可以为了某个沟通任务,扮演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时,我们的沟通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上个台阶:怎样和复合型人沟通
掌握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的沟通特点后,我们再来增加一点学习难度,看看如何与“复合型人”沟通。
所谓“复合型人”,是指他可能既有老虎的特征,也有猫头鹰的特征;或者既是孔雀,又是考拉。
一个人复合的沟通风格,大多是后天环境使然。比如,老虎为了获得更多的掌控感,渐渐培养出了煽动周遭人的“孔雀特征”。再比如,猫头鹰难以忍受混乱,把自己逼成了老虎。这些“变异”都有可能发生。
在沟通场合遇到这种复合特征的人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也可以用复合的方式去回应他们。
举个例子,遇到孔雀和考拉的复合型人,赞美他、不要让他处在变动中就可以了。
遇到老虎和孔雀的复合型人(如果老虎身上有了孔雀的沟通特质,在跟人沟通的时候就会柔和一点),要让对方在自我表现的同时获得掌控感。
老虎和猫头鹰的复合型人可能是最难“对付”的,因为他们既要目标,又追求过程。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就要严格按照对方的目标和路线行事,不在细节上出纰漏。
要特别提醒你的是,面对一个职位很高、年龄偏大、经验又非常丰富的领导时,你其实很难读出他的沟通风格。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对方随着“战斗值”的提升,把自己修炼成了非常均衡的风格,随机应变,顺势而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目标。
摘自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
一,怎样识别
老虎
第一类人,如老虎一般强势、有力量。这类人的特点鲜明且外露,能“打仗”,但掌控欲强。
观察一个人是不是老虎型人有两个小技巧:
第一,留意他的沟通特点。如果这个人习惯说祈使句,喜欢下指令,即便职位不是特别高,表达也非常直接,总想快速进入“说正事”的环节,那他很可能是老虎型的人。
第二,关注他在集体活动时的表现。比如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坐在餐桌前点菜时,经常会相互谦让。如果某个人“啪”地抓起菜单就开点,那他多半是老虎型人。因为老虎型人掌控感特别强,无法忍受这种乱作一团的情况出现。所以,不管是不是他请客,他都会率先打破这样的局面。
老虎型人的目标感极强,总是当机立断,因此非常容易被识别出来。
孔雀
孔雀的形象非常适合表现型的人:努力开屏,展现自己,高度在意感受。他们沟通的第一个特点是“自来熟”,跟任何陌生人见面,都不需要过渡就可以很快熟络起来。在沟通过程中,他们经常把“关系维护”放在第一位,不自觉地取悦对方,希望对方喜欢自己,而具体沟通的事项可能就被搁置了。
虽然孔雀型人有时候会“为了关系,忘了事情”,但这不见得是缺点,而是他们沟通的特点。很多以对外联络为职责的岗位就需要这个类型的人。比如,孔雀型人特别胜任公关的工作。
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孔雀型人的第二个鲜明特点是,他们非常愿意跟别人发生肢体接触。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研究过人际交往的距离,他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从亲密到生疏”划分为4个类别。陌生人初次见面,通常在霍尔所说的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1.2米~3.6米)。这很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二人往往要相熟以后,才会慢慢靠近,从社交距离进入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乃至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孔雀型人则“不走寻常路”。他们还没真正跟你熟络起来,就可以搂着你肩膀去食堂吃饭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社交距离的障碍。相反,如果你特别不喜欢跟别人有肢体接触,那你大概率不是孔雀型人。
猫头鹰
猫头鹰型人处事周全,讲求事实依据。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人一种“聊天兴致不高”的感觉。你可以试着在集体活动中观察:有的人表态特别慢,甚至让你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对话。但事实上,他们没有走神,只是在细心观察,那么这类人大概率是猫头鹰型人。
猫头鹰型人非常谨慎。他们在对一件事表态之前会收集足够多的证据,即便表现出“兴致不高”的抽离感,也是因为他们正调动感官,观察周遭的人或者事。
关于如何识别身边的猫头鹰型人,我还有一个经验:猫头鹰型人迷恋结构、系统、流程,经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严谨系统的崇拜。所以,他们大多也是操作Excel的高手。
考拉
最后是考拉。回想一下挂在桉树上啃叶子的呆萌小兽模样,你就知道考拉型人的特点了——缓慢、温和、友好。孔雀型人也是友好的,但他们看见人就往前扑,表现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友好。考拉型人则相对被动,不会主动和人拉近关系,总展露出毫无攻击性的善意。
考拉型人经常挂在嘴上的是“随便、我都行、听你们的”,不争不抢,不愿意得罪人。
发现没有?这四种风格的人,都有非常显著的沟通特质。老虎和孔雀是主动型的,只是主动的动机不一样——老虎主要是为了掌控局面,会不由自主地成为控场者;孔雀并没有主持意识,只想表现自己,取悦对方。
猫头鹰和考拉虽然都经常表现得非常被动,但考拉的初衷是不得罪人,猫头鹰则是为了收集足够多的证据,决定接下来怎么做。猫头鹰虽然被动,但不见得是温和的;收集完证据以后,他可能摇身变成最坚定的反对派。
只要把握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有共性的特质,有意识地观察、总结,就可以识别出身边的人到底属于什么类型。
别被这些抽象的描述吓着了。我们可以通过同事们一起约着去吃饭这个常见的沟通场景,来看看上述四种沟通风格的人会如何表现。你可以边看边代入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老虎会率先掏出手机,打开大众点评App,告诉大家:“我已经看好了,排行榜第一名,咱们走吧。”老虎总是最先拿定主意的那个人。当然,决定去哪家餐厅未必一定是排名第一这个理由,但他们总是目标明确。
但这个时候,孔雀会跳出来说:“哎呀,我去过一家餐厅,特别好,我还认识他们家老板,咱们要不要去那儿?”没错,孔雀会在取悦同伴的同时表现自己。
那猫头鹰呢?他会等大家发表完意见之后提醒一句:“等一下,咱们看看评论。排名第一,可能是便宜,也可能是店家刷榜。”猫头鹰永远是那个提醒大家控制风险的人。他甚至会补充一句:“咱们看看高德地图,去这家是不是堵车。”除了风险控制,猫头鹰还会特别谨慎地计算,看决策是不是最合适的。
而人群中毫无存在感的,通常就是考拉。等到大家想起他的时候,他才弱弱地跟上一句:“我都行,看你们。”
二,怎样沟通
光识别出人群中的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还不够,我们要利用这种认知能力,和他们展开更有效的沟通。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承认两个既定事实:
第一,不同沟通风格的人是均衡分布的。在一个沟通环境里,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类型的人。
第二,不同沟通风格的人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拿慢热的猫头鹰和“自来熟”的孔雀为例:猫头鹰还在小心观察周围环境时,孔雀猛地扑上来要跟他拥抱,他肯定受不了。所以,猫头鹰“天生”对孔雀持有偏见,觉得孔雀咋咋呼呼,不靠谱。
但掌控欲强的未必就喜欢听话的——老虎其实特别受不了考拉的磨叽和随便。如果你的领导是考拉,而你是老虎,那你肯定瞧不起你的领导:“这么点事怎么还磨磨叽叽、毫无作为呢?”
而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的老虎和孔雀,经常合作的话也会产生矛盾。比如,孔雀点餐时会习惯地拿着菜单问一圈:“小杨你想吃啥?小李你想吃啥?”这可就把老虎急死了——还不点菜,在这唠啥呢?老虎控制欲强,会不自觉地打压孔雀的自我表现。
举这几个例子,不是想要挑拨离间,而是想传达一则重要的信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会遇见各种沟通风格的人,和他们打照面时,要先摘除“喜欢/不喜欢”的偏见,并通过学习,掌握“对他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老虎型沟通
如前文介绍的,老虎喜欢直切主题、掌控局面,目标感也特别强。正因如此,老虎害怕那种毫无目标的失控感。如果出现“包饺子没几个会擀皮的,逛公园没几个会认门的”这种情况,老虎就会抓狂。
结合这些特性,和老虎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老虎既然喜欢直切主题,沟通时就别做过多铺垫,或在那儿“循序渐进”。这些都不重要。你要争取在一个回合里把他的疑惑解释清楚。
第二,别让老虎觉得你是一个“黑箱”,要给他足够的掌控感。如果你的上级是老虎,让他知道你的工作进度非常重要。但请注意,进度同步不等于天天向上汇报,老虎也很烦来回沟通;和他约定一个时间,定期汇报即可。相反,如果你的下属里有老虎,你需要给他清晰明了的指令,告诉他目标是什么。具体过程可以不用管,因为老虎并不喜欢被控制。
第三,老虎的目标感特别强,但反过来,如果老虎和你沟通时,你发现他既没设立目标,又不下达指令,那只意味着一件事:他在跟你客气。老虎虽然喜欢直接,但不见得情商低呀,当然也会佯装客气。只是,老虎的客气,真的就是客气一下而已,他们是在出于各种考虑憋着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一发现老虎在假客气,你就要马上让他提提意见,请求他把目标说出来——这才算真正听懂了一只老虎“无声的呐喊”。放心,他会说的。
怎样和孔雀型沟通
孔雀在沟通中好“对付”,也“不好对付”。好对付是因为,只要表达对孔雀的喜爱,就能让他特别满意。不好对付则是因为,要坚持不懈地表达喜爱。所以,与他们共事、生活,并不容易。
我有位大作家朋友,他的妻子做得一手堪比米其林三星的好菜,而且每天换着花样做,常常看得大家垂涎三尺。但是有一天,作家朋友在与我们闲聊时说到他的妻子:“唉,我也有我的难处。”
大家一听,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能有什么难处呢?
作家朋友说:“我夫人什么都好,还会做饭。但她的性格吧,是个大孔雀,需要强烈的赞美。所以,我每天吃顿饭比写本小说还难,因为人家菜不重样,我赞美的话当然不能重样。”
这就是跟孔雀沟通的难处。你得绞尽脑汁,变着花样赞美。当然,我这朋友两口子也是天作之合:一个是作家,特别懂得描述和赞美;一个是孔雀美食家,乐此不疲地干活。
如果你的另一半也是孔雀,就多多夸奖、赞美吧。别找借口,说一家人那么客气干啥。想要过好日子,就得使用对他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第一时间发现他的情绪,肯定他,赞美他。
反过来,如果孔雀与你对话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开屏”表现自我,那就赶紧问他:“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不是问有什么想法、建议,而是问感受。孔雀对任务、目标都不敏感,唯独对感受敏感。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他的感受被忽略。
可以说,“人人都需要被看见”,孔雀则特别需要被看见。面对孔雀,要探寻、回应他的感受,并表达对他的感受的重视。这就是对孔雀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猫头鹰型沟通
跟慢热、研究型的猫头鹰打交道,一定要非常主动,主动为他提供信息、流程和规则,推动他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猫头鹰不会轻易表扬人。对他们来说,得出“一个人是否靠谱”的结论,要建立在足够多的“证据”之上。如果猫头鹰没表扬你,不代表他不喜欢你,他只是还在收集信息。
猫头鹰还会经常提出负面反馈。对此,如果我们直接说:说啥都不行,你说个行的?沟通就难以为继了。事实上,猫头鹰作为风险谨慎型的人,会不断指出任务中潜在的风险点。这般“唱反调”,猫头鹰并不认为自己在反对你,他只是觉得你还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让他相信眼前方案的可行性。只要你给足正面证据,用它们来“覆盖”负面反馈,猫头鹰就会马上改变态度相信你。
也就是说,猫头鹰只是看起来特别难沟通——不轻易夸人,还总提反对意见——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规矩。了解这一点以后,双方沟通起来并不费劲。
但如果反过来,猫头鹰对一件事情特别积极,比如,你话音刚落就率先表态,这通常不会是他的真实意图。他可能是迫于生活经验,在跟你客气,也可能是想尽快结束对话。出现这种情况时,你要重新找个时间与他沟通,解决潜在的问题,别让他在收集完证据以后成为你坚定的反对派。
怎样和考拉型沟通
考拉在组织里的存在感不强,很难在高层领导者里发现这类人。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目标感,其次是因为他们怕得罪人,而这恰恰是领导必须避免的特质。但温和、适应能力强的考拉可以是很好的助手;如果你要聘用秘书或者助理,考拉会是很好的选择。
考拉好说话,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己的性格。考拉害怕变化,他们之所以努力适应所有人,配合所有人,就是因为惧怕“适应不了,配合不了”带来的矛盾与变数。
也就是说,嘴上挂着“我都行”的好好先生考拉,肯定不是怎么都行的!他可能每分钟都在内心呐喊:“我好害怕!我压力好大!”所以,考拉是特别需要去维护和关照的一类人。当你和考拉沟通某项工作变动时,一定要意识到,他说“都行”的时候,可能没讲真心话,也一定要去探寻那句“都行”背后的压力和顾虑。
但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是考拉,你也要知道自己的那句“都行”,是会让别人,特别是老虎抓狂的。别人适应你的同时,你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做出调整。
了解了四种类型的沟通风格之后,我们要明白:一方面,与他人沟通时,要承认任何一种沟通类型的合理性,用最有效的方式与之沟通;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修炼,学会在各种风格间切换,不让沟通能力“偏科”——需要我当孔雀时,我可以冲出来扮演孔雀,哪怕这样让我很有压力;该当老虎时,也可以当机立断,虽然这么做可能“违背”了我的本性。
当我们可以为了某个沟通任务,扮演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时,我们的沟通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上个台阶:怎样和复合型人沟通
掌握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的沟通特点后,我们再来增加一点学习难度,看看如何与“复合型人”沟通。
所谓“复合型人”,是指他可能既有老虎的特征,也有猫头鹰的特征;或者既是孔雀,又是考拉。
一个人复合的沟通风格,大多是后天环境使然。比如,老虎为了获得更多的掌控感,渐渐培养出了煽动周遭人的“孔雀特征”。再比如,猫头鹰难以忍受混乱,把自己逼成了老虎。这些“变异”都有可能发生。
在沟通场合遇到这种复合特征的人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也可以用复合的方式去回应他们。
举个例子,遇到孔雀和考拉的复合型人,赞美他、不要让他处在变动中就可以了。
遇到老虎和孔雀的复合型人(如果老虎身上有了孔雀的沟通特质,在跟人沟通的时候就会柔和一点),要让对方在自我表现的同时获得掌控感。
老虎和猫头鹰的复合型人可能是最难“对付”的,因为他们既要目标,又追求过程。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就要严格按照对方的目标和路线行事,不在细节上出纰漏。
要特别提醒你的是,面对一个职位很高、年龄偏大、经验又非常丰富的领导时,你其实很难读出他的沟通风格。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对方随着“战斗值”的提升,把自己修炼成了非常均衡的风格,随机应变,顺势而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目标。
摘自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