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要预习?怎么预习才有效
2022-03-07
一名学生学习新课的第一步是什么?
预习。
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答案。
可是向众多学生的学习节奏与习惯望去,向众多家长每晚陪伴孩子学习所做的事情望去,预习并没有被摆在必要的位置,甚至是被忽略掉了。
说到这里,有人就要“起义”了——孩子每晚作业写到那么晚,哪有时间预习?
好,不妨先在这个“起义”的问题上停留。
「孩子每晚作业写到那么晚,哪有时间预习?」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可以引发很多的思考。
其一:预习为什么要给写作业让步?难不成是因为老师会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不会检查预习的情况?
其二:作业为什么要写到很晚?是因为量多还是因为效率低下?
其三:难不成这些人的预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否则怎么会挤不出20分钟左右的预习时间?
其四:还是知道预习的必要性的,但无法转化为行动或习惯?
综上所思,其核心问题是对预习的定位出了差错、对预习的认知不够深入、对预习的方法不太了解。
什么是预习
预习是指在听老师讲课前,学生独立地对老师要讲的新课内容进行预先自学,以便带着问题听课、能跟上老师的思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培训机构在寒暑假所开设的“预习班”,都是老师带着学生把下学期要学的内容先学一遍,这样有效吗?
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这种课程还会产生两个后果:
一、在培训机构里预先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知道后续还要学一遍,并不会很认真。
二、在回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因为之前学过了一遍,不够好奇、有自满心理。
所以,这种课程不能叫做预习班,因为它不满足学生独立学习、生产上课时能够带着的问题等条件,更为确切的叫法应该是提前学习班。
提前学习,到了课堂上就是复习,这只是在整体上延长了学习的时间而已,并没有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有必要意识到——预习就是预习,不是提前学习,也绝不是拿出个把小时的整块时间来发奋苦读、靠一己之力来攻克所有新课知识点。
为什么要预习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预习的意义,那就是:预习,是为了降低总体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为什么预习有如此奇效?
它的作用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来分别阐述。
「课前」
作用一:复习巩固旧知
要理解新课的内容基本都要用到旧知识,这里的旧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一种是以前学过且与新课相关的知识。
为了能够不是一头雾水的跟新内容打交道,复习已经有所遗忘的旧知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预习的第一要务。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对旧知识的复习。
一来,复习旧知识就相当于巩固了旧知识,而且是有目的(为了理解新学内容)的复习,同时也是间隔复习,巩固效果极好。
好到什么程度?远远胜过考前临时抱佛脚,远远胜过集中时间大规模复习。
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魔咒,间隔复习才是王道。
学而时习之,那才叫学习;考前抱佛脚,那叫应付考试。
目的不同,结局也大有不同。
二来,新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与已有的旧知识相连接,才能更好的被理解,也才能长久的被记住。当为了理解新知识而去复习旧知识时,就是在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为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试想,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时,必然要用到学生之前学过的旧知识,因为这是讲授新知识的基本原理。
但如果这些旧知识又被学生遗忘了,那他还能听懂老师所讲授的新课嘛?
所以,预习看上去是每天每科多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而实际上,预习不但在复习上每天精进一点,大大节省了集中复习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复习的效果,还能大大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作用二:强化心理表征
何为表征?
表征,意思是代表、象征。即一物代表另一物,或是一种信号代表一物。
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讲,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立于学习主体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一是反应外部信息的学习主体认知结构。
前者称为外部表征,后者称为内部表征,即心理表征。——张向阳
外部信息未进入大脑进行加工的就是外部表征,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项课程等等。
外部信息进入大脑,经过加工,形成一种大脑中的储存,可能是一种生物电,或是其他形式,暂且叫它内部表征,即心理表征。
诸如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项课程等等的外部表征,是独立于学生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当外部表征进入大脑以后,就会有一部分被加工成内部表征。
到底有多少外部表征会被加工成心理表征,这要取决于学生原本具备的心理表征。
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同样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百听不懂。
这也是为什么跟一个没学过导数的学生讲导数,他会一头雾水。
因为学生与学生的心理表征是不同的。
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表征是知识的过滤器。
也就是说,老师讲了9个知识点,学霸的心理表征能够听懂所有的知识点。
而学弱,由于心理表征不够强大,可能只能听懂其中的4个甚至更少。
长此以往,两者之间心理表征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像极了长在同一片地方而大小不一的两棵树苗,大一点的那棵根系与叶子都比较繁茂,面对同样的光照、水分、营养,它们的吸收能力却不一样,因此生长速度也不一样。
此时,预习的作用就展现出来了。
由于预习时需要复习旧知识,这就相当于在构建强化心理表征。
此外,预习新知识也相当于在生成新的心理表征。“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本难懂的书,看一遍会觉得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当看到第二遍、第三遍时,不明白的点会越来越少。
这是因为,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新的心理表征渐渐地不断生成,进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外部表征。
预习有着同样的作用。
「课中」
作用一:增加心智带宽
何为心智带宽?
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是对人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坚持计划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衡量。
心智带宽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
当心智带宽降低时,认知力、行动力与自控力都会大大减弱,这个时候,就会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心智带宽何时会降低?
注意力被俘获时。
只要注意力被俘获,心智带宽就会降低。
如果不预习,很多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点——哪怕之前学过也会有所遗忘。
如果遇到一个知识点听不懂,大脑是不会立刻停下来的,为啥?
因为不懂这个知识点意味着这个知识是稀缺的,一旦该知识是稀缺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到该知识上,学生瞬间就会去全力思考这个知识。
而高水平老师的讲课速度是在照顾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因此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暂时没听懂一个知识点而做过多停留(这还是在遇到高水平老师的前提下,如果遇到不顾及学生理解速度和参与质量的老师,只顾自己讲课舒服——讲得感天动地,又或是整节课一个语调节奏下来的老师,你就呵呵吧)。
此时,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情况就如下图所示。
其他同学都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知识点三的学习了,这位学生还把注意力放到知识点一上,他也想去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走,但因为知识点一的稀缺还会把该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去,直到他完成对知识点一的闭环后,才会有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此时,老师可能已经讲到知识点四了。
这只是危害之一。
还有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这一个接一个的“新”知识点,不断高强度俘获着该生的注意力,导致他的心智带宽降低,即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下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渐渐走向课堂的舒适区——走神、小动作、交头接耳、看小说等等。
如果预习了呢?
吸引他的注意力的,更多的是那些他预习之后依然不懂的知识,这些不懂的知识就会俘获他的注意力,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而且,由于他预习过了,对于不懂的知识也不是全然不懂,大概率是在某一两个小点上不懂。此时经过老师的讲解,可能很快就懂了,进而完成真实闭环,跟随老师的节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哪怕,这个不懂的点没能因为老师的讲解而得到快速解决,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俘获,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下一个知识点很可能就是他会了的点——因为他预习过。
作用二:合理分配精力
一节课45分钟,学生是没有办法做到整节课都是百分百集中精力去听课的,好一点的学生能够持续专注25分钟就很不错了。
如果学生有预习,就会产生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自发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原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好奇心——因为自己在预习的时候没有弄明白,也就在大脑里播下了对这个问题好奇的种子。
没有哪个人的大脑喜欢不确定的东西,因为不确定就意味着大脑还需要去思考,而思考就会浪费能量,浪费能量这件事,大脑十分不喜欢——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一旦学生产生“我明白了”的想法,也就是得到了确定,他的大脑就会闭环,不再去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提前学习(不是指预习)会让学生没有太大的兴趣在课堂上去好好听课的原因,倒不是学生不想去好好听课,而是提前学习让大脑产生了“我明白了”的想法,无法很好的再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那些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牢牢占据了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了重要的事情上,从而使学生那有限的精力在课堂上得到了合理的分配。
作用三:舒适区边缘学习
上面说过,如果不预习,很多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点——哪怕之前学过也会有所遗忘。
面对高密度的“新”知识,学生就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
而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
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高效成长,必须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停滞。
通过预习,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处在舒适区边缘(即拉伸区)。
「课后」
听课质量高,作业质量与效率就会高,学生用于娱乐、阅读、与父母交流、专注于自己的爱好等的时间就多了起来,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如何进行预习
由于不同学科的预习方法不尽相同,但总体原则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一、限时。自由散漫的预习,一来让孩子停留在舒适区,太舒适就无法集中注意力,预习效果差;二来,每天晚上也没有大量的时间用来预习。
预习时间一定不要太长,不然就违背初衷。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预习的时候慢一点,可能要10分钟;后来熟悉了,每一科3-5分钟就好了,一般高中生需要预习的科目每天不超过3科,也就是,每天预习的时间,顶多15-20分钟。
二、标记。把不明白或遗忘的地方用铅笔以显眼的符号标记出来。
三、查写。去翻阅以前学过的资料、查阅工具书,把查阅的结果以及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写在不明白的地方。
四、练习。试着在大脑中过一遍课后习题,看看是否有思路。如果时间允许,动手做一下更好。一下子做不出来的,就不要管它了,因为这是预习,这个不懂的题已经准备好在明天的课堂上俘获学生的注意力了——这是一件好事。
如何知道自己的预习是否有效
一个最简单的检查标准就是,是否产生了明确的问题和疑惑?问题够具体够清晰吗?
写在文末
预习非常重要,然而,还有许多的家长却在作业中与孩子较劲——除了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家长还买来卷子,让学生大量做题。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较差。
一是因为家长不能精确的帮助孩子选题——专项练习——尤其是新学一个知识,专项练习才能称得上是复习——如果孩子对某个知识点不懂,你让他每次都做不一样的题,而且这些题目中还有综合题——要用到一些与该知识点无关的知识——发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那叫复习吗?
二是因为这样做有些本末倒置了,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预习没搞好,听课效果差,复习习惯也没有,却在作业上较劲,岂不是本末倒置?
其次预习完以后再跟随课堂学习一次,相当于复习一遍。所谓:温故而知新,有些不理解的地方跟随课堂可以化解,一个知识点熟悉以后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积蓄的知识越来越多,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之间互相碰撞便可达到融会贯通,再学其它知识的时候就能触类旁通。
再者量变引起质变,有一种说法:一件事情你坚持做一万小时你就是专家。同理预习就是多学习一遍,预习第一遍很多问题,上课学习一遍就少了很多不懂得地方,考试之前再复习一次,基本上问题就没有了。
其次预习完以后再跟随课堂学习一次,相当于复习一遍。所谓:温故而知新,有些不理解的地方跟随课堂可以化解,一个知识点熟悉以后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积蓄的知识越来越多,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之间互相碰撞便可达到融会贯通,再学其它知识的时候就能触类旁通。
再者量变引起质变,有一种说法:一件事情你坚持做一万小时你就是专家。同理预习就是多学习一遍,预习第一遍很多问题,上课学习一遍就少了很多不懂得地方,考试之前再复习一次,基本上问题就没有了。
还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上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上学,所以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习的首要任务,课前预习就能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
还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上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上学,所以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习的首要任务,课前预习就能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
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对预习不够重视,行动上不到位,预习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深,最终导致学生弱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致使学生不重视预习的因素固然有多种,但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的结果不能进行及时检测,以及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是导致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的主要起因。学生认为预习跟不预习差别不大,所以也就缺乏了预习的动力。鉴于这种情况,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专注,作好预习的指导更显得非常重要。
一、指导设问。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继续。当发现学生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的,一定要在预习中设计温故环节,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扫除绊脚石。另一方面教师应立足学情,围绕“探究”设置系统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性问题,让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教材通读,引导学生把重要内容和感到疑惑的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如用“1、2、3、……”标出重要步骤,用“△”标出关键字,用“”画出主要内容,用“?”标出疑难之处,等等。这样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
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要求学生边做边思考,并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既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每小组设1名组长,每班分8-10个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5人。在课前组长检查组员预习情况,教师检查组长预习情况,每天一汇总一总结,形成小组合作预习法。
五、检查预习反馈情况,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或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让评价多元化并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教师将预习提纲层次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在传授课程的过程中让他们展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课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抓好预习环节,课堂上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敢于发言,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新课的效率。
2018-11-02
0
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对预习不够重视,行动上不到位,预习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深,最终导致学生弱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致使学生不重视预习的因素固然有多种,但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的结果不能进行及时检测,以及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是导致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的主要起因。学生认为预习跟不预习差别不大,所以也就缺乏了预习的动力。鉴于这种情况,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专注,作好预习的指导更显得非常重要。
一、指导设问。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继续。当发现学生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的,一定要在预习中设计温故环节,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扫除绊脚石。另一方面教师应立足学情,围绕“探究”设置系统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性问题,让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教材通读,引导学生把重要内容和感到疑惑的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如用“1、2、3、……”标出重要步骤,用“△”标出关键字,用“”画出主要内容,用“?”标出疑难之处,等等。这样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
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要求学生边做边思考,并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既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每小组设1名组长,每班分8-10个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5人。在课前组长检查组员预习情况,教师检查组长预习情况,每天一汇总一总结,形成小组合作预习法。
五、检查预习反馈情况,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或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让评价多元化并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教师将预习提纲层次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在传授课程的过程中让他们展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课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抓好预习环节,课堂上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敢于发言,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新课的效率。
2018-11-02
0
2022-03-07
第一步:快速阅读。
任何一门学科的预习首先应该从阅读开始,换句话说,就是把将要学的内容快速阅读一遍。
有的同学在实行这个步骤时非常简单,往往是把文章通读一遍就完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阅读并不仅仅盆眼睛,在阅读的同时,你的大脑也必须参与进来。文章的知识脉络是什么样的、本章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知识与已学知识有联系、哪些知识基本是陌生的.这些都是你在快速阅读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光是张嘴阅读而不思考,即使读了儿遍、几十遍,甚至是几百遍,也无济于事,一点效果也没有。而边阅读边思考,即使只通读一遍,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二步:圈点勾划。
在预习时,你应该做到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
“划.就是划层次、划贡点。对于一个章节,如果读了一段,你还看不出层次,抓不住重点,这就说明你没有读进去.就需要再读几遍。
“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验证了。
“写”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在预习语文时,会遇到很多生字和生僻的词;在预习英语时,会在某个单词上“卡壳”,或者是一些以前没学过的语法;在预习数学时,会遇到一些难懂的概念、公式或者搞不明白的证明题;在预习化学时,对某个实验的步骤弄不清楚……
如何应对这些横在你面前的“拦路虎”呢?只需要把问题记下来,或者做下记号即可。首先查查参考书,或翻翻字典,争取弄明白。实在不懂的,就带到第二天的课堂上,在老师的讲解之下,问题肯定能迎刃而解。
记住:千万不要存有一根筋思想,遇到“拦路虎”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弄清楚,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除了让你对学习产生厌恶之外别无好处。
第三步:提问。
在预习时,提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步骤。为什么这么说呢?提问能够迫使你集中注意力以及敏锐、直接和有选择地观注你所阅读的字句。如果你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你的眼睛只是略过段落中所有的字句而不会认识到就是这些字句包含了各种答案。没有问题,又哪来的答案?要是那样,预习也就失去了功效。
如何预先提出问题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办法,就是将每一个标题变成问题。例如:文章的标题是" Ini忆的组织”,那么就可将之变为“如何组织回忆,’;文章的标题是“记忆的踪迹”,可变为呀i-么是记忆的踪迹”。把标题变成问题后,就会为了回答问题而去阅读下面的材料。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起到的作用却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