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里的"鞑虏"是指什么

 我来答
重重来处处处留l
2018-10-28 · TA获得超过12.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7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8万
展开全部

鞑虏又称鞑子是历史上汉人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的称呼。

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其时 东京 一路百姓,惧怕鞑虏,都跟随车驾南渡。”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同盟会的成立》:“以 孙中山 先生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清末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国后放弃该口号转为“五族共和”。

扩展资料

日本人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背后的目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纲领,这也代表了清末民主革命的几大目标。

所谓“鞑虏”,是当时对满洲人的一种不友好的称呼。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实际上代表了自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以来,许多人持有的一种观念——清朝为异族入侵,并非华夏正统。

在清初时,全国四处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活动,表明汉人对满洲为“蛮夷”的观念依然深入民心。

就连中国的属国朝鲜,也对清朝面服心不服。比如朝鲜派使臣朝拜明朝的资料记载,名为《朝天录》,而后来改朝换代后,朝鲜把向清朝进贡的记载改成了《燕行录》等等。

为了改变这种观念,清朝的统治者们一方面加强对百姓的教化,另一方面也鼓励满汉融合,让民众逐渐接受了清朝也是华夏正统的思想。

不过,尽管在清末,满汉融合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大厦将倾之时,华夷之辨的历史问题,也一次又一次成为了反对者们攻击清朝的利器。

在国父孙中山之前,已经有人将“恢复华夏”作为推翻清朝的口号,一次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提出的,而另一次,竟是由日本人提出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就算我们要恢复中华,关你们日本人什么事?

实际上,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就真的强行掺和了进来。

由日本人宗方小太郎所写的檄文——《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中,提出了推翻满洲,恢复华夏的理念。

宗方小太郎写下这篇檄文的时间,发生在日本在牙山和丰岛袭击清军,正式挑起中日战争后不久。而宗方小太郎的企图,是利用清初以来满汉两族之间的历史矛盾,达到分化中国民众的目的。

因此,在《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中,宗方小太郎开篇写道:“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

接下来,宗方小太郎历数清政之失,“人主暗弱,乘帘弄权,官吏鬻职,军国渎货,治道衰颓,纲纪不振。”

清末之官场风气,确实腐朽堕落。战争中将士在前线舍生忘死,而大小贪官却在背后贪墨军费,以致屡战屡败,遭受一次次割地赔款之耻。宗方小太郎在华潜伏多年,对晚清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上述文字,也大多都是事实。

不过,写到后面,宗方小太郎渐渐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

在檄文中,日本人给“十八省之豪杰”打了个包票,说:“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所愿爱新觉罗氏,不及耸从士卒也。”挑拨离间的意味,昭然若揭。

另外,日本自诩和中国“同文同种”,号召中国民众集结义军,“逐满清氏于境外”、“复三代帝王之治”,还搬出明太祖朱元璋,俨然以华夏文明的继承人自居,口口声声说要帮中国人恢复华夏。

然而,战争结束后,日本却狮子大开口,恨不得将中国一口吞下,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所谓帮助中国恢复华夏,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妄想与日本合作,则是与虎谋皮,得不偿失了。

小海爱科学
高粉答主

2015-09-10 · 一起来感受自然科学的奥妙吧!
小海爱科学
采纳数:10495 获赞数:7117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鞑虏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蔑称。 清末同盟会曾有“驱逐鞑虏”等纲领,民国后放弃该口号转为“五族共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也属于中国人, 当今称呼是不恰当的,有违宪法中的民族团结精神,所以这个词在解放之后就禁止使用,并有相关颁布《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
背景: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确定“驱除鞑虏”为纲领之一,当年10 月孙中山即将此口号改为“民族主义”。1906 年10 月,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制订《军政府宣言》,再次提出“驱除鞑虏”口号, 但当年1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演说中不提“驱除鞑虏”,专述“民族主义”,还对民族复仇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从此以后,“驱除鞑虏”口号不再出现于革命派的言论之中。1911年底,孙中山宣布“五族共和”,又制定《临时约法》宣告:中国之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彻底放弃了“驱除鞑虏”口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出于蓝胜于
2007-12-01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2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203万
展开全部
鞑虏
是国民党(同盟会)最初的16字纲领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发展为三民主义:民生,民族,民权

鞑虏:鞑子,鞑靼,指的是塔塔儿人,就是鞑靼人。在蒙古兴起之前,蒙古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代称。塔塔儿人生活在大兴安岭西,阿尔泰山杭爱山以东,欧亚民族大迁徙时西迁。
蒙古人是将“鞑靼”此名继承下去的民族。在蒙古西侵时,罗斯的王公们依然不称之为蒙古人,而叫鞑靼人。后来在此地蒙古残存政权叫做喀山,其主体民族还是鞑靼人。以至南俄的一片草原叫做鞑靼草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nortons
2007-12-03 · TA获得超过6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原意"我不清楚,可能如上述回答所讲的蒙古族.但孙中山在这里讲的"鞑虏"指的是"满清政府".同盟会的16字纲领指的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满清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鞑虏"在这里是当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而就这16个字,则是专指"满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xsly20
2015-03-29 · TA获得超过499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658
采纳率:36%
帮助的人:1295万
展开全部
鞑虏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蔑称。
清末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鞑虏”特指清朝统治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