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能力

 我来答
冰天的飞雪
2012-04-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万
展开全部
叶圣陶 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离不开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  
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为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度,使学生形成最初的对言语的理解,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让学生对言语文字感兴趣,适应语感直觉性的特点,范读至关重要。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等身体语言把课文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情感体验;同时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让学生一 边听 老师范读课文,一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使小兴安岭在他们心目中有个蒙眬的印象。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抓住“抽”、“嫩绿”、“融化”、“汇成”、“淙淙”、“散步”、“俯下”等词语,想像树木的长势、颜色以及小溪悦耳的声响,小鹿顽皮的动作、神态等,理解作者用词的精确,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品味小兴安岭的美丽、迷人,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好像步入小兴安岭美丽的画卷之中。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形象地感知。  
二、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首先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朗读。充分利用课堂的点滴时间让学生自由地朗读,或者一对一朗读,相互欣赏、指正,课后还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渐渐地,他们就会爱上朗读,有时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象古人那样摇头晃脑。这时候,教师再及时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激发起来,平时活动时都想把书读得更生动些。  
教师还要把握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寓言、古文等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节奏、音韵、气势,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  
如《学弈》一课“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四句短短的古文,写得通俗易懂、富有哲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棋圣把本领倾囊相授。一个徒弟专心致志,另一个三心二意,结果可想而知。美妙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进了情境,然后在画面的下端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1.帮助学生读准字音:鸿鹄(hú)、为是其智弗若与(fú)、援弓缴(zhuó),指导学生读准字音。2.根据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再配上轻柔的配乐,极具感染力。  
三、日常积累,厚积薄发。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语言材料积累多了,语言规律认识透了,感受经验多了,学生就能活化语言,在阅读文章时能够迅速产生迁移、展开联想、深刻领会文中之义、甚至是言外之义。如:勉励自己学习的名言警句,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写出的句子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难买寸光阴。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中我们感受到孩子已不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表面理解,而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深层次的语感。  
四、朗读教学,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地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船长》那份惊险、紧迫,《长江之歌》那种豪壮激情。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朗读基本点,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小金花的妈妈牺牲的噩耗传来时,小金花“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这是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同时说明了小金花的刚强性格。这样一个刚强的、平时很爱唱歌的孩子,在跟志愿军叔叔分别时却哭了,难过得歌也唱不起来了,伤心得大哭起来……说明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我们可以这样教授学生,第一步我们可以让学生读通顺,第二步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步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做出相关的动作,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入情入境的表演,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完成教学要求了。  
五.常抓习惯,提高效果。  
学生的朗读习惯,对于学生是否能读好课文也是一个关键。有的学生他读书的姿势根本不正确,还有的就是爱拖调,或是像在唱歌。这都能影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低年级,如果抓不好学生的读书习惯就会形成定性,以后就很难再改了。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种情况,应马上进行教育、指导,直到改掉这些“毛病”。这样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效果才能出来。  
六、多读多练,形式多变。  
朗读的提高需要通过多读多练,但是在实践中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反复读,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小组朗读、开火车读、领读、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竞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等,通过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学生的朗读水平肯定有所提高。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最终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没了。
再别康桥425058
2012-04-11 · TA获得超过250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5万
展开全部
鼓励好同学示范读,教师再指导,效果不错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