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是在什么区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在南通市。
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南与通州区为邻,西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位于北纬32°12′—32°36′,东经120°42′—121°22′之间,陆域面积19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58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02.59千米,约占全省的1/9。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东进掘港。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并以白蒲经丁堰至柴湾河以东为界,将原如皋县一分为二,河东为如皋县(如皋东乡),河西称如皋西南行政公署,后升格为如西县政府。
1941年3月后,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1945年9月22日,如皋县易名如东县,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东县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翌年秋,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1949年后,如东县隶属于苏北行政区南通专区。1953年后,为江苏省南通专区。1968年后,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扩展资料
截至2018年,如东县下辖14个镇、6个功能区。如东县人民政府驻富春江中路1号。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栟茶镇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乃千年历史名镇,总面积95.7平方公里,镇区规划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栟茶镇卫海北路,在县政府驻地西北36公里处,距洋口港30公里,距洋口渔港15公里,距海安火车站35公里。
2、洋口镇(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小洋口旅游度假区)位于如东县西北部的小洋口地区,区域总面积36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0平方公里,滩涂100平方公里、外沙68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24公里。
3、长沙镇,是江苏省重点镇,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位于如东县东南南部,濒临南黄海,建设有黄海沿岸重要深水港口洋口港,长沙镇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总规划面积达216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如东县人民政府-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东县
全县辖15个镇,3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居民委员会,218个村民委员会,面积1872平方公里。 全县有31个少数民族,人口3646人,分布在15个镇,其中侗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总数36.5%。少数民族有侗族1694人、苗族1310人、土家族100人、水族74人、布依族73人、白族63人、壮族60人、回族48人、彝族44人、瑶族42人、朝鲜族22人、蒙古族21人、满族20人、藏族9人、仡佬族9人、傣族7人、维吾尔族6人、黎族6人、仫佬族6人、畲族4人、达尔族4人、高山族3人、土族3人、僳僳族2人、鄂伦春族2人、哈尼族1人、毛南族1人、普米族1人、鄂温克族1人、京族1人、独龙族1人,其它未识别民族8人。根据《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统计,全县常住人口在2010年底达99.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25人,其中出生人口5701人,死亡人口6863人,人口出生率 5.39‰,人口死亡率8.01‰,人口自然增长率-2.01‰。 如东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季风明显,温和湿润。境内地势平衍,林木繁茂,土地肥沃,田园葱茏。全县有农用地14.33万公顷,建设用地3.13万公顷,水域面积1.70万公顷。境内水资源丰富,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5亿立方米,年引长江水5.9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分布面广,水量丰富,水质上乘。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棉花为主,兼有油料、蔬菜、瓜果等。如东曾3度突破皮棉总产百万担大关,在全省独领风骚,享誉全国,受到国务院表彰。如东还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先进县,全国山羊板皮出口先进县。如东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和出口基地。2007年,如东县被评为全国海鲜之乡。近海内有各种浅水贝类50余种,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年出口6000多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还有“西施舌”、竹蛏、泥螺、蚶子、蛤蜊、相思螺、角螺等。常见鱼类则有百种以上,而以黄鱼、鲳鱼、马鲛鱼、鳓鱼、鲻鱼、鮸鱼、刀鱼、板鱼、箭头、河豚等最为知名。虾蟹类出名的则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及梭子蟹、大青蟹、关公蟹等。被誉为“软黄金”的鳗鱼苗以及以海产为原料深加工的紫菜、烤鳗、虾米、文蛤干(粉)、“醉八鲜”等则更是风靡海内外。在如东绵长的海岸线上,大汛海潮直抵岸脚,海水水质在2.7~3.8波美度之间,一立方米海水可产盐27.5公斤。全县1.6万亩盐田,年产高品质原盐3万吨 。20世纪80年代,开辟“海上迪斯科”(滩涂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滩涂放风筝)两个特色旅游项目。15万~20万吨级的洋口港,是江苏境内优良的深水港资源。如东是驰名中外的狼山鸡故乡,狼山鸡被列为世界八大名鸡之首,曾参与育成不少国际知名鸡种奥品顿、澳洲黑等。1872年,被引入英国,为国际标准鸡种,世界家禽业的宝贵基因,入选世界优良鸡种标准图谱。在野生动物中,有黄鼠狼、狗獾、水獭。20世纪60年代,黄鼠狼皮出口名列全国第二。可入药的枸杞子、龟板、蟾酥、地龙等野生生物有200多种,如东大米名闻遐迩,还有优质蚕茧、蔬菜、家禽等。 全县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6项(其中国家24项,省69项,市53项),立项74项(其中国家13项,省28项,市33项),争取上级无偿拨款496万元,科技专项贷款1.32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2.56亿元,同比增长69.3%。新培植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星火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国家级火炬计划3项,国家星火计划3项,省级火炬计划7项,省级星火计划5项,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奖15项,培植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40家,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项目37个,组织星火培训2146人次。863科技成果项目和国家重点星火计划项目落户如东实现零的突破,启动建设科技创业园新园。被列入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全县申请专利476件,授权专利116件。全县企业开发新产品248个。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历史上开始设立如皋县,它曾包括今天的如东县及海安县的部分地区(古代的如东地域原属泰州如皋县东乡)。 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载:东晋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五县。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605年改为江都郡)。唐朝大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泰州。北宋初,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军。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到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 如东古为海洋,唐代时逐渐成为陆地,唐将薛仁贵在此驻兵,是马塘镇得名的由来。北宋始设栟茶、丰利二镇,范仲淹所修“范公堤”贯穿全境,至明代逐渐繁荣,掘港有“十里小扬州”之称,佛教兴盛,庙宇众多,至满清始废。 1940年冬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挺进通(南通)、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同时将原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县(如皋东乡)。1941年起,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1945年秋,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皋县易名如东县,隶属南通市管辖。[3]
南通市下辖地区总共有: 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海安县、如东县。
跟港闸区,崇川区不一样。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晓得你还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