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 生态文明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展开全部
倡导生态文明
发展绿色科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系统,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发展绿色科技,就要正确认识理解绿色科技,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第一,绿色科技要求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均要符合生态化的方向。生态价值观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观念,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要在科研活动中恪守这一信念。也就是说,在发展农业、牧业、冶金、建筑、化工、交通、制造等行业的科学技术时,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又要看到其生态效果,竭力排除有经济价值却无生态学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各行业中的滥用。
第二,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即危害生态环境的因素已经存在,发展这类科技的目的是抑制和减少其危害,如治沙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医疗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如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
第三,生物科技已成为绿色科技的主体。主要有生物高科技,如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的医学、制药、农业等高科技;传统生物科技,如围绕农、林、牧及其产品的育种、种植、保护、提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生物科技作为绿色科技的主体,已成为21世纪科技的重点学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环保、材料、能源和制药业等领域也受到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经济社会规律作用使然。
发展绿色科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系统,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发展绿色科技,就要正确认识理解绿色科技,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第一,绿色科技要求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均要符合生态化的方向。生态价值观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观念,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要在科研活动中恪守这一信念。也就是说,在发展农业、牧业、冶金、建筑、化工、交通、制造等行业的科学技术时,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又要看到其生态效果,竭力排除有经济价值却无生态学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各行业中的滥用。
第二,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即危害生态环境的因素已经存在,发展这类科技的目的是抑制和减少其危害,如治沙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医疗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如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
第三,生物科技已成为绿色科技的主体。主要有生物高科技,如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的医学、制药、农业等高科技;传统生物科技,如围绕农、林、牧及其产品的育种、种植、保护、提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生物科技作为绿色科技的主体,已成为21世纪科技的重点学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环保、材料、能源和制药业等领域也受到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经济社会规律作用使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
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
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
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
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
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
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
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
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
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
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
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
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
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
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
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
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
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
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
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5-06-11
展开全部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
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
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
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
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
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
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
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
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
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
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
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
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
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
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
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
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
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
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
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
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