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先声夺人看开篇
开篇最忌讳的是一下笔就给人离题的感觉,它直白地告诉阅卷老师作者没有审准题意,作文评分就会大打折扣。请看2004年广东高考几篇作文的开头。
例1《由语言与沟通想起》:“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初春明媚的阳光,透露了夏日的气息;盛夏繁茂的绿装,昭示着秋日的丰收;金秋累累的果实,昭示着冬日的萧瑟。四季轮回,秋去冬来,自然界万事万物各自演绎精彩。倘若没有经过严冬的洗礼,又怎能盼来初春的希望?我们的人类社会也好比自然界,没有了语言的联系,没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又怎能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搭起沟通的桥梁?”这个开头比喻失当,前面的比喻部分没有在相似点上进行很好地铺垫。为什么这样说?语言与沟通是前提和结果的关系,而“绿装”与“丰收”、“果实”与“萧瑟”哪里存在这种关系呢?特别是“倘若没有经过严冬的洗礼,又怎能盼来初春的希望”一句反问更是无法接近话题。
例2《心灵互动》:“大树从不讥笑小草的弱小,小草虽然弱小,却增添了草原的苍绿;牡丹从不讥笑野花的朴素,野花虽然朴素,却带给大地无限生机。大树与小草,牡丹与野花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有了互相的沟通,有了心灵互动。”这个开头在往话题上靠拢的时候,同样没有找准相似点,显得牵强附会。
例3《语言与沟通》:“语言是一棵小草,沟通则是一片绿阴;语言是一朵白云,沟通则是一片云彩;语言是一朵鲜花,沟通则是一片花海。”这个开头将“语言”与“沟通”处理成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同样是没有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以上三例都是为了增加文采而通过比喻的方式切入话题的写法,这也是许多考生的惯常写法。如果考生对于话题题意没有准确的把握,一开篇就上了岔道,就会严重影响得分。下面这个例子就比较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语言的作用。
例4《沟通从语言开始》:“语言是桥梁,沟通此岸与彼岸;语言是瀑布,沟通溪流与深潭;语言是彩虹,沟通天空与大地。只有语言得到准确的表达,沟通才能成功。如果语言失误,那就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那怎样才能使语言得到准确的表达,促进沟通成功呢?”
所以,开篇写得好不好,核心问题还是在审题;审好题意破题时,先求准确,再求形象。以下介绍开篇的诸多方法。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 (《问世间情为何物》)
②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
(《圣者与小偷》)
③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2、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三国英雄开会》)
②梁山泊的聚义厅里,现在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百单八位好汉都齐聚在这里,大伙儿都在争吵不休。他们在争吵什么呢?原来梁山泊最近要评选打虎英雄。这个荣誉称号评上就了不得,谁评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众好汉齐聚在此,争论不休。(《谁是打虎英雄》)
4、巧用修辞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如2002年《心灵选择》的开头写道:“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一一牢笼。”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前后形成对比,既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促人赏读。此外,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一一永远的绿卡》一文开头写道:“诚信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风从远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引起无限的牵挂;如冬天里飘飞的雪花,为麦田覆盖上一层层厚棉被。”开头运用比喻加排比,状写诚信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对诚信的渴望。
5、抒情法。
即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的主旨。常用的抒情法有假设式抒情、对比式抒情和烘托式抒情三种。如2001年的高考佳作《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选择的足音》的开头写道:“是什么,倏忽划过心头,留下瞬间华彩?是什么,静静浇灌心田,培植甘甜记忆?是什么,轻轻叩动心扉,带来永恒美丽?是什么,让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一齐奏响那壮美的乐章?一一就是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选择,就是那一次次艰难美丽的选择,就是那一曲曲高唱自己选择的歌儿……”开篇以四个排比问句,引发人们的深思,表达选择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抒写了作者的感情。
6、开门见山法。
因为这种开头直截了当,能直入文题,一下子进入写人叙事的场景,或者一下子抓住议论的本质,所以适用于多种文体。如2002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选择中华魂》一文开头“翻看昔日的历史,寻找心灵的无悔选择”,以下便分小标题:1、英雄的选择。2、王者的选择。3、科学家的选择。这样一开头便三言两语直接引入下文。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智慧和思想一一我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在完成中学学业之后,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神圣的选择。”作者直截了当,言简意赅,以总述引起下文,为下文自己如何在“财富大学”、“权力大学”、“智慧大学”三者之间进行抉择作了总引入。
7、描写法。
描写法即借助于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这种方法对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尤为有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深深的围墙,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的心里缓缓辗过。”文章开头用了四个偏正式的短语,形式工整,用词雅致,描写人物性状的修饰语,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特征,为下文昭君明智的心灵选择作了渲染和烘托,使开头的描写和文中的事件有着很好的映衬。又如1997年的全国大作文,有人在题为《白云,水滴》的文章中写道:“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白云里是一颗颗的小水滴,是谁让白云高高飘起?是那些小水滴,你挽着我,我挽着你,共同营造那一份自由和飘逸。”文章以比喻开篇,拟人相衬,设问提起,语段极富诗意,为下文比喻我们的社会是一片白云,每个成员是白云中的一个分子张本,启示我们应该共同营造美好的环境。
8、承接话题法。
即文章开头沿着话题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延伸。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如2001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诚信走访记》开头写道:“好烦闷啊,‘诚信’一直都很烦恼,便不时地发出感叹,为什么要抛弃我?难道时代不同,我也跟着没用吗?不行,我要去找好朋友,让他们评评理去!”尔后,文章编述“诚信”走访“金钱”的故事,揭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金钱交易、权色交易,就连文明纯洁的文化净土也出现了“文钱交易”。开头的巧妙设计,为下文的故事作了科学周密的导入。
9、人物亮相法。
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为感召读者,有时可运用特写镜头,让人物自我亮相,以收到未见其行先见其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目的。如2001年的高考佳作《岂可抛弃我——诚信自述》的开头写道:“在下姓诚名信,字不欺。伴宇宙而生,赖人心而存,上可溯古,下可耀今,远可助邦交,近可亲友朋。”文章开头毛遂自荐,交待姓氏、出生背景和独特个性,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借道白表达内心,点化文章主旨。
10、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②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2000元;赞助费,15000元。”(《全能学校》)
11、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题记
蝶曾是个美丽善舞的女孩。她一头披肩的长发,她窈窕的舞姿,曾给她带来了如雷的掌声与无数的鲜花,她曾被别人赞为中国将来的邓肯……然而,一切结束了,命运之神永远将她按在了轮椅里。生命暗淡了,寂静了,“白天鹅”变为无人关心的丑小鸭。多少次,她梦见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继续她的追求,可醒来时只听见“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漠秋风。(《星星夜话》)
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 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题记
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12、巧用解题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13、巧用名人作问答
①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魂一个支点》)
14、巧用诗文显诗意
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身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②美是什么?我知道,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的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鲍姆嘉通同意我的说法,并补充道:“美是感性认识,研究美学即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可康德却愤怒地瞪着我说:“片面,美是人类纯形式的主观感受,与事物本身毫无关系。我劝你还是看一看我的《判断力批评》。”我很虚心,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关于情感的美学著作。我正在为我的玄虚而洋洋自得时,黑格尔却泼给我一盆冷水:“不对,美应该是人类本质的外化。”接着,他就洋洋自得地谈起了他的美学理论。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马克思在我旁边耳语道:“别听他的,他乾坤颠倒,是非不分,你千万别掉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美其实应该是人类本质与自由形式的统一。”美究竟是什么?我决定离开莫衷一是的欧洲,去一趟东方文明的古国,寻找美的答案。(《美是什么》)
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寂寞的意韵》)
④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15、巧用听课笔记
听课时间: 2000年9月15日
听课目的: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示范,研究探讨“诚实做人”,以《诚实的孩子》为内容,教育孩子“诚实做人”。
听课内容:……�(《听课记录》)
下面重点谈一谈高考议论性散文如何入题。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很自由的写作空间,每年的高考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文,在各种文体的优秀作文中最为出彩的要属议论性散文了。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但是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并非易事,不少考生在写作此类文章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入题较慢。入题较慢当然不算离题,但却往往使整篇文章显得扣题不紧,中心不够突出,这样的作文自然不容易获得高分。下面围绕“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选取2003年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中几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性散文的作文开头,简要介绍几种快速入题的方法。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象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
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底蕴说白了就是积累,走上考场的时候,你该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积累的东西不只是为了那道仅值4分的名句填空题吧。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
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是不是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编后语:实际上,一篇作文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回
开篇最忌讳的是一下笔就给人离题的感觉,它直白地告诉阅卷老师作者没有审准题意,作文评分就会大打折扣。请看2004年广东高考几篇作文的开头。
例1《由语言与沟通想起》:“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初春明媚的阳光,透露了夏日的气息;盛夏繁茂的绿装,昭示着秋日的丰收;金秋累累的果实,昭示着冬日的萧瑟。四季轮回,秋去冬来,自然界万事万物各自演绎精彩。倘若没有经过严冬的洗礼,又怎能盼来初春的希望?我们的人类社会也好比自然界,没有了语言的联系,没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又怎能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搭起沟通的桥梁?”这个开头比喻失当,前面的比喻部分没有在相似点上进行很好地铺垫。为什么这样说?语言与沟通是前提和结果的关系,而“绿装”与“丰收”、“果实”与“萧瑟”哪里存在这种关系呢?特别是“倘若没有经过严冬的洗礼,又怎能盼来初春的希望”一句反问更是无法接近话题。
例2《心灵互动》:“大树从不讥笑小草的弱小,小草虽然弱小,却增添了草原的苍绿;牡丹从不讥笑野花的朴素,野花虽然朴素,却带给大地无限生机。大树与小草,牡丹与野花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有了互相的沟通,有了心灵互动。”这个开头在往话题上靠拢的时候,同样没有找准相似点,显得牵强附会。
例3《语言与沟通》:“语言是一棵小草,沟通则是一片绿阴;语言是一朵白云,沟通则是一片云彩;语言是一朵鲜花,沟通则是一片花海。”这个开头将“语言”与“沟通”处理成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同样是没有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以上三例都是为了增加文采而通过比喻的方式切入话题的写法,这也是许多考生的惯常写法。如果考生对于话题题意没有准确的把握,一开篇就上了岔道,就会严重影响得分。下面这个例子就比较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语言的作用。
例4《沟通从语言开始》:“语言是桥梁,沟通此岸与彼岸;语言是瀑布,沟通溪流与深潭;语言是彩虹,沟通天空与大地。只有语言得到准确的表达,沟通才能成功。如果语言失误,那就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那怎样才能使语言得到准确的表达,促进沟通成功呢?”
所以,开篇写得好不好,核心问题还是在审题;审好题意破题时,先求准确,再求形象。以下介绍开篇的诸多方法。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 (《问世间情为何物》)
②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
(《圣者与小偷》)
③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2、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三国英雄开会》)
②梁山泊的聚义厅里,现在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百单八位好汉都齐聚在这里,大伙儿都在争吵不休。他们在争吵什么呢?原来梁山泊最近要评选打虎英雄。这个荣誉称号评上就了不得,谁评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众好汉齐聚在此,争论不休。(《谁是打虎英雄》)
4、巧用修辞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如2002年《心灵选择》的开头写道:“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一一牢笼。”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前后形成对比,既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促人赏读。此外,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一一永远的绿卡》一文开头写道:“诚信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风从远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引起无限的牵挂;如冬天里飘飞的雪花,为麦田覆盖上一层层厚棉被。”开头运用比喻加排比,状写诚信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对诚信的渴望。
5、抒情法。
即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的主旨。常用的抒情法有假设式抒情、对比式抒情和烘托式抒情三种。如2001年的高考佳作《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选择的足音》的开头写道:“是什么,倏忽划过心头,留下瞬间华彩?是什么,静静浇灌心田,培植甘甜记忆?是什么,轻轻叩动心扉,带来永恒美丽?是什么,让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一齐奏响那壮美的乐章?一一就是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选择,就是那一次次艰难美丽的选择,就是那一曲曲高唱自己选择的歌儿……”开篇以四个排比问句,引发人们的深思,表达选择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抒写了作者的感情。
6、开门见山法。
因为这种开头直截了当,能直入文题,一下子进入写人叙事的场景,或者一下子抓住议论的本质,所以适用于多种文体。如2002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选择中华魂》一文开头“翻看昔日的历史,寻找心灵的无悔选择”,以下便分小标题:1、英雄的选择。2、王者的选择。3、科学家的选择。这样一开头便三言两语直接引入下文。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智慧和思想一一我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在完成中学学业之后,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神圣的选择。”作者直截了当,言简意赅,以总述引起下文,为下文自己如何在“财富大学”、“权力大学”、“智慧大学”三者之间进行抉择作了总引入。
7、描写法。
描写法即借助于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这种方法对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尤为有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深深的围墙,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的心里缓缓辗过。”文章开头用了四个偏正式的短语,形式工整,用词雅致,描写人物性状的修饰语,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特征,为下文昭君明智的心灵选择作了渲染和烘托,使开头的描写和文中的事件有着很好的映衬。又如1997年的全国大作文,有人在题为《白云,水滴》的文章中写道:“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白云里是一颗颗的小水滴,是谁让白云高高飘起?是那些小水滴,你挽着我,我挽着你,共同营造那一份自由和飘逸。”文章以比喻开篇,拟人相衬,设问提起,语段极富诗意,为下文比喻我们的社会是一片白云,每个成员是白云中的一个分子张本,启示我们应该共同营造美好的环境。
8、承接话题法。
即文章开头沿着话题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延伸。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如2001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诚信走访记》开头写道:“好烦闷啊,‘诚信’一直都很烦恼,便不时地发出感叹,为什么要抛弃我?难道时代不同,我也跟着没用吗?不行,我要去找好朋友,让他们评评理去!”尔后,文章编述“诚信”走访“金钱”的故事,揭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金钱交易、权色交易,就连文明纯洁的文化净土也出现了“文钱交易”。开头的巧妙设计,为下文的故事作了科学周密的导入。
9、人物亮相法。
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为感召读者,有时可运用特写镜头,让人物自我亮相,以收到未见其行先见其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目的。如2001年的高考佳作《岂可抛弃我——诚信自述》的开头写道:“在下姓诚名信,字不欺。伴宇宙而生,赖人心而存,上可溯古,下可耀今,远可助邦交,近可亲友朋。”文章开头毛遂自荐,交待姓氏、出生背景和独特个性,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借道白表达内心,点化文章主旨。
10、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②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2000元;赞助费,15000元。”(《全能学校》)
11、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题记
蝶曾是个美丽善舞的女孩。她一头披肩的长发,她窈窕的舞姿,曾给她带来了如雷的掌声与无数的鲜花,她曾被别人赞为中国将来的邓肯……然而,一切结束了,命运之神永远将她按在了轮椅里。生命暗淡了,寂静了,“白天鹅”变为无人关心的丑小鸭。多少次,她梦见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继续她的追求,可醒来时只听见“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漠秋风。(《星星夜话》)
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 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题记
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12、巧用解题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13、巧用名人作问答
①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魂一个支点》)
14、巧用诗文显诗意
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身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②美是什么?我知道,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的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鲍姆嘉通同意我的说法,并补充道:“美是感性认识,研究美学即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可康德却愤怒地瞪着我说:“片面,美是人类纯形式的主观感受,与事物本身毫无关系。我劝你还是看一看我的《判断力批评》。”我很虚心,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关于情感的美学著作。我正在为我的玄虚而洋洋自得时,黑格尔却泼给我一盆冷水:“不对,美应该是人类本质的外化。”接着,他就洋洋自得地谈起了他的美学理论。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马克思在我旁边耳语道:“别听他的,他乾坤颠倒,是非不分,你千万别掉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美其实应该是人类本质与自由形式的统一。”美究竟是什么?我决定离开莫衷一是的欧洲,去一趟东方文明的古国,寻找美的答案。(《美是什么》)
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寂寞的意韵》)
④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15、巧用听课笔记
听课时间: 2000年9月15日
听课目的: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示范,研究探讨“诚实做人”,以《诚实的孩子》为内容,教育孩子“诚实做人”。
听课内容:……�(《听课记录》)
下面重点谈一谈高考议论性散文如何入题。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很自由的写作空间,每年的高考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文,在各种文体的优秀作文中最为出彩的要属议论性散文了。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但是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并非易事,不少考生在写作此类文章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入题较慢。入题较慢当然不算离题,但却往往使整篇文章显得扣题不紧,中心不够突出,这样的作文自然不容易获得高分。下面围绕“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选取2003年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中几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性散文的作文开头,简要介绍几种快速入题的方法。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象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
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底蕴说白了就是积累,走上考场的时候,你该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积累的东西不只是为了那道仅值4分的名句填空题吧。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
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是不是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编后语:实际上,一篇作文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回
展开全部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 这就告诉我们写好开头很重要,又很难.难是难,但并不是不能写好.问题在于是否明确要求,抓住规律,掌握技巧.
好的开头应有哪些要求呢 这就是简洁,优美,新奇.
总结起来,包括:①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提示中心.②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_③运用倒叙或引起读者共鸣的动机.④把引人的情节,有关的景物描写或事物的矛盾放在开头.⑤以回忆,联想或交待写作动机引起正文.⑥引用名句(名言,警句,格言,歌诗词,名句,谚语).7,_重点解释一下(运用倒叙,追溯法,引用名言)
"爷爷和奶奶吵架了.我呆呆地站在一旁,不时地用眼睛看一看爷爷那张气得通红,青筋迸出的脸庞儿."这又是一位同学以《发生在我家中的一件事》为题写的作文的开头.这个起句写得很新奇,一开始就把矛盾摆在读者面前,吸引读者急着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 吵架的经过和结果如何 这样就非读下去不可.起句新颖,奇特,不落俗套,能使读者"一见而惊",给人以新鲜之感.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 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
这运用了吸引读者的设问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做事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我国古代作家对文章的开头都很讲究,所以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传说中的凤凰的头,色彩斑斓,引人注目,给人以美的感觉.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写得好,写得漂亮,让人愿看,要看,想看下去.
回眸一笑百媚生
——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
良好的开端,圆满的结束是我们办好事情的起码要求.我们写事也要善始善终,既要有个好开头,也要有个好结尾.古人称它为"豹尾",意思是说,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一篇文章的结尾自然,生动,有力,不仅能突出文章主题,而且能深化主题,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
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有的同学对文章的结尾不重视,草草了事.因而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三种主要的"常见病":
一,结尾以空洞的口号或表决心结尾,看上去慷慨激昂,其实苍白无力.
二,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力不讨好.
三,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结尾时草草收兵,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写好写事文章的结尾,能为读者对文章留下一个完整鲜明的印象,给读者以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
要让读者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广阔,更深入地认识生活.
此法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①结尾饱含感情,甚至充满哲理,委婉含蓄,使人深深思索,回味无穷;
②结尾写明作者的感受和态度,或表示作者的希望和号召,加深读者感染;
③结尾由点及面,由小见大,使读者的认识不停留在文中所述的事物之中而有进一步的提高;
④_照应开头,扣题法(_巧用省略_,自然收束_,引用阐发,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格言稍加阐发,增加文采,抒情议论_)
一,启迪人心的结尾
在结尾处写出自己发自肺腑的看法,或是充满激情的呼吁,或是富有哲理的启迪.这样的结尾一般精练而有力度,寥寥数语,掷地有声.
1,今天我不再哭泣,明天我不会哭泣,我心里只响着一个声音:"如果你认为你行,你就一定行!" ——《战胜脆弱》
2,郭小川说"记忆属于死神",而未来的命运真真切切地在我们手中,拥有自己的记忆财富,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不要移植的记忆!
——《不要移植的记忆》
二,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三,诗情画意的结尾
优秀作文在结尾处展开想像,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佳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样的结尾一般要求与文章的风格基本一致,要写得自然生动,切忌矫揉造作.
1,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瑟……
——《冷香飞上语文》
四,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五,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六,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七,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
《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的结尾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去创新.采用怎样的结尾,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而定.总的原则是,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富有文采,更有创新意识,因此也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在高考时,千万不要忽略这"回眸一笑"!
好的开头应有哪些要求呢 这就是简洁,优美,新奇.
总结起来,包括:①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提示中心.②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_③运用倒叙或引起读者共鸣的动机.④把引人的情节,有关的景物描写或事物的矛盾放在开头.⑤以回忆,联想或交待写作动机引起正文.⑥引用名句(名言,警句,格言,歌诗词,名句,谚语).7,_重点解释一下(运用倒叙,追溯法,引用名言)
"爷爷和奶奶吵架了.我呆呆地站在一旁,不时地用眼睛看一看爷爷那张气得通红,青筋迸出的脸庞儿."这又是一位同学以《发生在我家中的一件事》为题写的作文的开头.这个起句写得很新奇,一开始就把矛盾摆在读者面前,吸引读者急着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 吵架的经过和结果如何 这样就非读下去不可.起句新颖,奇特,不落俗套,能使读者"一见而惊",给人以新鲜之感.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 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
这运用了吸引读者的设问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做事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我国古代作家对文章的开头都很讲究,所以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传说中的凤凰的头,色彩斑斓,引人注目,给人以美的感觉.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写得好,写得漂亮,让人愿看,要看,想看下去.
回眸一笑百媚生
——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
良好的开端,圆满的结束是我们办好事情的起码要求.我们写事也要善始善终,既要有个好开头,也要有个好结尾.古人称它为"豹尾",意思是说,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一篇文章的结尾自然,生动,有力,不仅能突出文章主题,而且能深化主题,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
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有的同学对文章的结尾不重视,草草了事.因而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三种主要的"常见病":
一,结尾以空洞的口号或表决心结尾,看上去慷慨激昂,其实苍白无力.
二,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力不讨好.
三,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结尾时草草收兵,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写好写事文章的结尾,能为读者对文章留下一个完整鲜明的印象,给读者以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
要让读者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广阔,更深入地认识生活.
此法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①结尾饱含感情,甚至充满哲理,委婉含蓄,使人深深思索,回味无穷;
②结尾写明作者的感受和态度,或表示作者的希望和号召,加深读者感染;
③结尾由点及面,由小见大,使读者的认识不停留在文中所述的事物之中而有进一步的提高;
④_照应开头,扣题法(_巧用省略_,自然收束_,引用阐发,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格言稍加阐发,增加文采,抒情议论_)
一,启迪人心的结尾
在结尾处写出自己发自肺腑的看法,或是充满激情的呼吁,或是富有哲理的启迪.这样的结尾一般精练而有力度,寥寥数语,掷地有声.
1,今天我不再哭泣,明天我不会哭泣,我心里只响着一个声音:"如果你认为你行,你就一定行!" ——《战胜脆弱》
2,郭小川说"记忆属于死神",而未来的命运真真切切地在我们手中,拥有自己的记忆财富,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不要移植的记忆!
——《不要移植的记忆》
二,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三,诗情画意的结尾
优秀作文在结尾处展开想像,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佳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样的结尾一般要求与文章的风格基本一致,要写得自然生动,切忌矫揉造作.
1,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瑟……
——《冷香飞上语文》
四,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五,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六,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七,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
《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的结尾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去创新.采用怎样的结尾,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而定.总的原则是,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富有文采,更有创新意识,因此也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在高考时,千万不要忽略这"回眸一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凤头 豹尾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巧妙地运用比喻,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确实,作文开头平平淡淡,缺少吸引力,并不见佳;结尾拖沓,松散,无法给人强烈印象,也不可取。当然,究竟怎样开头和结尾,无不因文而异,全在于作文的人精心安排。
爆竹 撞钟
明代的谢榛对文章开头、结尾则用了另外两个比喻: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放爆竹一样,清脆响亮,贯通全篇;结尾要像撞击铜钟一样,清音袅袅,悠然不尽。实际上要求开头不同凡响,震撼人;结尾余意未尽,耐人寻味。比较起来,这一要求又比上面的“凤头”“豹尾”,似乎更加明确具体些。
见山 截马
也有人主张文章开头应当“开门见山”,不必拐弯抹角。这是总结欧阳修的作文方法而得出的。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改了又改,起初的开头有几十个字,最后只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开头,显得简洁明了。后人于是用“开门见山”来形容这种开头方法。
又有人要求文章结尾“如截奔马”,意思是文章浩浩荡荡,不可阻止,结尾时突然煞住,增强了文章的气一、 开好头的好处
二、 写好文章开头常见的方法
1、 用点明中心开头,如〈古井〉
2、 交代四要素开头,如《飞夺泸定桥》 《一夜的工作》
3、 用描写人物开头,如《金色的鱼钩》
4、 用描写环境开头,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5、 用提出问题开头,如《海底世界》
三、 写好文章结尾的具体做法:
第一,要使结尾段起到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第二,要考虑到文章全篇结构的完整,写清事情的结尾。
第三,要注意语言简洁,切合题意。
四、 写好结尾的常见形式
1、 以交代结局结尾,如《金华的双龙洞》。
2、 以总结中心结尾,如《养花》。
3、 以抒发感情结尾,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4、 运用含蓄结尾,如《彩色的翅膀》,〈小站〉。
5、 用首尾呼应结尾,如《小木船》。
五、互相交流各类文章的开头、结尾。(可举课本)
势,更见表达效果。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巧妙地运用比喻,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确实,作文开头平平淡淡,缺少吸引力,并不见佳;结尾拖沓,松散,无法给人强烈印象,也不可取。当然,究竟怎样开头和结尾,无不因文而异,全在于作文的人精心安排。
爆竹 撞钟
明代的谢榛对文章开头、结尾则用了另外两个比喻: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放爆竹一样,清脆响亮,贯通全篇;结尾要像撞击铜钟一样,清音袅袅,悠然不尽。实际上要求开头不同凡响,震撼人;结尾余意未尽,耐人寻味。比较起来,这一要求又比上面的“凤头”“豹尾”,似乎更加明确具体些。
见山 截马
也有人主张文章开头应当“开门见山”,不必拐弯抹角。这是总结欧阳修的作文方法而得出的。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改了又改,起初的开头有几十个字,最后只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开头,显得简洁明了。后人于是用“开门见山”来形容这种开头方法。
又有人要求文章结尾“如截奔马”,意思是文章浩浩荡荡,不可阻止,结尾时突然煞住,增强了文章的气一、 开好头的好处
二、 写好文章开头常见的方法
1、 用点明中心开头,如〈古井〉
2、 交代四要素开头,如《飞夺泸定桥》 《一夜的工作》
3、 用描写人物开头,如《金色的鱼钩》
4、 用描写环境开头,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5、 用提出问题开头,如《海底世界》
三、 写好文章结尾的具体做法:
第一,要使结尾段起到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第二,要考虑到文章全篇结构的完整,写清事情的结尾。
第三,要注意语言简洁,切合题意。
四、 写好结尾的常见形式
1、 以交代结局结尾,如《金华的双龙洞》。
2、 以总结中心结尾,如《养花》。
3、 以抒发感情结尾,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4、 运用含蓄结尾,如《彩色的翅膀》,〈小站〉。
5、 用首尾呼应结尾,如《小木船》。
五、互相交流各类文章的开头、结尾。(可举课本)
势,更见表达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固定的开头、结尾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