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常给小学生更换班主任和代课老师(基本上每年都更换),这样做有什么弊端?
频繁更换教师,不利于班级成绩的提升。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是打基础的年级,更换老师要特别慎重。
1、更换老师后,新老师的知识传授方式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换人造成脱节,会使所学知识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前一个老师和后一个老师教学思路的差异,会使学生知识连贯性和知识的有序提高出现脱离断层现象。
2、不同的授课方法,授课风格需要学生有个转换接受的过程。之前的老师长期跟学生在一起,彼此熟悉,感情日深,特别是学生已经熟悉了老师的教学的方式。
而一旦换老师,学生需要花很长时间,重新去熟悉、去适应,对一些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常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原因
一、是代课老师到了退休年龄,只能换新老师。
二、是学校在编老师少,很多都是非在编老师。非在编老师流动性大,因为学校给的待遇低,没有协议限制,只要找到条件好的学校,就辞职走人。
三、是由于学校扩班,造成主课老师少,只能让其他代课老师临时带课。
四、是有的老师怀孕生孩子的、请病假的、各种突发情况的,造成孩子还没有熟悉当前代课老师,又要再熟悉新来的老师。
小学生还都是小孩子,事实上代课老师和班主任对这些小孩来说都像朋友或家长,他们之间不可能没有什么感情吧。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进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的地位。二千多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