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当时如果不全力进攻关中,慢慢经营南中的话,会那么快覆灭吗?
公元228年,诸葛亮在斜谷设下疑兵,他自己率大军攻打祁山,开启了蜀汉对曹魏的第一次北伐。只可惜马谡失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彻底失败,诸葛亮只能撤兵回汉中。公元262年十月,姜维起兵攻魏,当时蜀军已经攻入洮阳境。只可惜这一次曹魏派出征西将军邓艾率兵迎战,蜀军大败而归,死伤无数,就此蜀汉的北伐落下帷幕。
可以说,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62年,诸葛亮与姜维两人先后进行了十六次北伐。而也是这么多次的北伐,导致蜀汉实力衰颓,蜀中民不聊生,最终在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时,刘禅只能出城投降,蜀汉就此灭亡。试想当初诸葛亮和姜维没有倾举国之力讨伐曹魏,而是将重心放在经营南中,那蜀汉会不会灭亡得更晚一些呢?
事实上,在诸葛亮去世后,到费祎去世前,蜀汉的重心就没有放在北伐曹魏,而是经营南中。要知道费祎在世时,姜维手中的兵力不超过一万,因此即便姜维出兵北伐也往往无功而返,直到费祎于公元253年遇刺身亡后,姜维才领兵征战,开启了姜维时代的北伐之路。可以说,自诸葛亮去世的公元234年,到费祎去世的公元253年,这二十年中,蜀汉的重心是放在南中。因为在诸葛亮的军队刚刚离开时,南中就乱了,只不过当时李恢能力出众,出兵平定了叛乱,才使得诸葛亮北伐时后方的安定。
由于在诸葛亮去世前,南中先后发生了两次叛乱,为了保证蜀汉不至于在内部崩塌,当时朝堂上将目光一致对内,开始安心治理南中,在此期间,驻扎建宁的马忠与其部下张嶷对南中的蛮夷进行了多次的镇压,也就是说,在这段期间里,蜀汉对南中的治理是全力支持的。也正因为马忠等人对南中的治理,才让南中逐渐安稳下来。只可惜蜀汉这二十年的维稳期间,曹魏除掉了鲜卑轲比能,平定了公孙渊,司马懿还顺利的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蜀汉也错失了北伐的最佳时机。
笔者认为,蜀汉专心经营南中,或许灭亡的时间会向后再拖延一些,但蜀汉注定是要灭亡的,因为固步自封,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国力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就只能等死。只有蜀汉北伐成功后,还有一丝胜利的希望,或许这就是诸葛亮和姜维一直坚持北伐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