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勤政的皇帝是谁
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最勤政的皇帝是雍正。
中国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开始登基称号,至公元1912年清宣统溥仪退位,共历时2132年。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相继421人当皇帝。在中国封建皇帝中,有开国之君,有守成之君,有亡国之君。有明君,有庸君,有昏君,有暴君。最勤政的皇帝,当数清世宗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继位,1735年病亡,在位13年,终年58岁。雍正皇帝勤于政务,从他朱批奏折就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奏折是清代特有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一种机密文书,皇帝亲自朱笔批示后发回呈奏者执行。这是一套严密的行政指令传达制度,始于康熙二十年前后,当时总共才有137名亲信官员有此资格,所奏内容十分局限,因而没有形成严格的奏折制度。雍正朝,扩大范围,有资格写奏折的官员达1200以上,所奏之事无所不具。雍正在位期间共处置各种题本192000余件,平均每年达14700件,亲自朱批41600多件奏折,有的批语,竟1000多字,比奏折本身内容还要多。他在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字数达1000多万字。他几乎每天都劳作到深夜,而且每天的睡眠还不够4个小时。一年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休息,可谓日理万机。他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从历史资料看,雍正现存仅朱批奏折就达35000多件,其总字数以雍正执政13年相除,平均每天是8000多字!即使比之用上电脑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做到在13年中平均每天写8000多字?更何况一个“日理万机”的政权首脑?雍正把他批阅过的奏折选择一部分编成《雍正朱批谕旨》,装订的线装本足有半米厚,收录奏折7000余件,这是一代勤勉之王勤于政务的真实记录。这充分说明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罕见的勤政皇帝。雍正的勤奋不仅是过去皇帝,就算在现代领导人,也没有几个可以跟他媲美的。
雍正皇帝在13年中,励精图治,日理万机。他曾在一折批语中说,“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堂,披览诸处奏章,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千数百言,”他写的两首七律,《暮春有感》:“ 虚窗帘卷曙光新, 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 对时惟望雨丝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 夕场朝乾自体仁。 风纪兮颁虽七度, 民风深愧未能淳。 ” 《夏日勤政殿观新月作》:“勉思解愠鼓虞琴,殿壁书悬大宝箴。 独览万几凭溽暑, 难抛一寸是光阴。 丝纶日注临轩语, 禾黍常期击壤吟。 恰好碧天新吐月, 半轮为启戒盈心。 ”诗中的 “听政每忘花月好”、 “宵衣旰食非干誉”、“ 难抛一寸是光阴”、“丝纶日注临轩语”四句,很能说明他的勤政程度。
雍正皇帝在13年中,是清朝继康熙之治后进一步强盛的13年。他是以务实精神治天下的。“自古圣贤为治,皆尚实政,最恶虚名。”雍正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务实的思想。雍正深谙“上行下效”这句古话,他的一生一直以身作则振作朝纲,呕心沥血继往开来。这不仅在清朝十帝中首屈一指,就是在古代四百多位皇帝里也是首当其冲。雍正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他这种安邦治国务实求真的精神,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康熙晚年国库中仅有家底700万两银,堂堂大清帝国,竟是一副空架子。经过雍正励精图治,骤增到5000万两,这正是雍正“振数百年之颓风”,整饬吏治的成果。而奠定“康乾盛世”真正经济基础的,起到承上启下中间最核心的关键人物自然是雍正。“康乾盛世”虽无“雍”字,但绝不能无视雍正实实在在存在的独特作用,非常贡献,雍正才实为盛世的缔造者。由是可以说,“康乾盛世”绝对要说成“康雍乾盛世”才公正。
中国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开始登基称号,至公元1912年清宣统溥仪退位,共历时2132年。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相继421人当皇帝。在中国封建皇帝中,有开国之君,有守成之君,有亡国之君。有明君,有庸君,有昏君,有暴君。最勤政的皇帝,当数清世宗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继位,1735年病亡,在位13年,终年58岁。雍正皇帝勤于政务,从他朱批奏折就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奏折是清代特有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一种机密文书,皇帝亲自朱笔批示后发回呈奏者执行。这是一套严密的行政指令传达制度,始于康熙二十年前后,当时总共才有137名亲信官员有此资格,所奏内容十分局限,因而没有形成严格的奏折制度。雍正朝,扩大范围,有资格写奏折的官员达1200以上,所奏之事无所不具。雍正在位期间共处置各种题本192000余件,平均每年达14700件,亲自朱批41600多件奏折,有的批语,竟1000多字,比奏折本身内容还要多。他在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字数达1000多万字。他几乎每天都劳作到深夜,而且每天的睡眠还不够4个小时。一年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休息,可谓日理万机。他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从历史资料看,雍正现存仅朱批奏折就达35000多件,其总字数以雍正执政13年相除,平均每天是8000多字!即使比之用上电脑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做到在13年中平均每天写8000多字?更何况一个“日理万机”的政权首脑?雍正把他批阅过的奏折选择一部分编成《雍正朱批谕旨》,装订的线装本足有半米厚,收录奏折7000余件,这是一代勤勉之王勤于政务的真实记录。这充分说明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罕见的勤政皇帝。雍正的勤奋不仅是过去皇帝,就算在现代领导人,也没有几个可以跟他媲美的。
雍正皇帝在13年中,励精图治,日理万机。他曾在一折批语中说,“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堂,披览诸处奏章,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千数百言,”他写的两首七律,《暮春有感》:“ 虚窗帘卷曙光新, 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 对时惟望雨丝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 夕场朝乾自体仁。 风纪兮颁虽七度, 民风深愧未能淳。 ” 《夏日勤政殿观新月作》:“勉思解愠鼓虞琴,殿壁书悬大宝箴。 独览万几凭溽暑, 难抛一寸是光阴。 丝纶日注临轩语, 禾黍常期击壤吟。 恰好碧天新吐月, 半轮为启戒盈心。 ”诗中的 “听政每忘花月好”、 “宵衣旰食非干誉”、“ 难抛一寸是光阴”、“丝纶日注临轩语”四句,很能说明他的勤政程度。
雍正皇帝在13年中,是清朝继康熙之治后进一步强盛的13年。他是以务实精神治天下的。“自古圣贤为治,皆尚实政,最恶虚名。”雍正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务实的思想。雍正深谙“上行下效”这句古话,他的一生一直以身作则振作朝纲,呕心沥血继往开来。这不仅在清朝十帝中首屈一指,就是在古代四百多位皇帝里也是首当其冲。雍正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他这种安邦治国务实求真的精神,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康熙晚年国库中仅有家底700万两银,堂堂大清帝国,竟是一副空架子。经过雍正励精图治,骤增到5000万两,这正是雍正“振数百年之颓风”,整饬吏治的成果。而奠定“康乾盛世”真正经济基础的,起到承上启下中间最核心的关键人物自然是雍正。“康乾盛世”虽无“雍”字,但绝不能无视雍正实实在在存在的独特作用,非常贡献,雍正才实为盛世的缔造者。由是可以说,“康乾盛世”绝对要说成“康雍乾盛世”才公正。
展开全部
我认为是雍正,勤政,是雍正区别于其他帝王的一个显著特征。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像雍正那样勤政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
绝对是2.崇祯
崇祯是个亡国皇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之君。且看看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亡国之君。汉末的汉献帝,软弱无能。陈后主陈叔宝,是个荒淫无耻有了名的皇帝。隋炀帝杨广,不说了,暴君的名气可与秦始皇并列。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识过干戈?虽有一手的好词,却是以三千里江山为代价,最后做了违命候,连个小周后都保不住,生日都过不了。北宋二帝,徽宗与李煜差不离。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骂名多于同情(李煜因词而幸免)。
但崇祯不一样。先看看造了他十几年反的李自成是怎么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登极诏》)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却说的客气之极,分明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文雅说法。连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清张廷玉在《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事实上,明朝早在崇祯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实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真是没一个说的过去的,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有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喜欢封自己做什么将军、什么侯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有死于红丸的皇帝,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真是一蹋胡涂到了极致,整个二十五史,没有这么胡闹的朝代。
而且,明朝自始至终,外有边患,蒙古、瓦剌、满州相继而起,战事纷纷。内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宗贤、王承恩,相继把持朝政,而且自从有了奸宦的擅权,就有了阉党与朝党之间的党争,正邪之争、门户之见,都使朝政内耗于此。
所以崇祯帝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了。这样的国家接了手,已无机会可言。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没有学他的祖先们,登基伊始,他就体现了他高出明朝皇帝的地方。一是果断,二是勤政。
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崇祯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看到了明朝的希望。(但是他随后又继续宠信宦官王承恩,和以前的皇帝犯了同样的错)。
至于他的勤政,《明史.本记第二十四》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而且,从崇祯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为的,他在位十七年,动辄下《罪已诏》来安抚民心,所用之言都极尽自责之能事。
如在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皇帝是如此说的。
“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明季北略》卷十三)
但就这样一个果断、勤政、爱民的皇帝,为什么会亡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崇祯的果断是有据可查的,诛魏氏,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辉的事情。之后,他的果断就用错了地方。
怀疑+果断,是皇帝给所有忠臣良将最大的毒药。袁崇焕,一个打死了努尔哈赤的功臣,一个让所的满州人心惊胆寒的军人,一个赤胆忠心,一心想学岳飞的人,最终与岳飞有了同样的下场,死在了最低劣的抄袭来的反间计上,自毁长城,是崇祯的果断。“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袁崇焕传》)。
崇祯的疑心是明朝皇帝中最大的一人。在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的不信任大臣,在他的任上,究竟杀了多少封疆大吏,罢了多少内阁首相,没数过,但若算算年平均数的话,尤其是他在位的最后几年,可能没有人能比的上他。
如果一个皇帝在政事上是这般的果敢,那么,亡国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至于他的爱民,他的《罪已诏》,他动辄就下的“减膳、撤乐”的命令,那真是“汲汲于誉”,掩人耳目。崇祯年间,边患纷扰,流贼频仍,战事纷起十余年,北方大旱十余年,百姓无以为生,已到了易子为食的地步,国库无钱。显而易见。
在崇祯九年,其实就有人提出了解决财政空虚的方案,《明季北略》卷十二载有《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便是这件事情:“ 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臣宰助饷。”学士钱士升拟下之法司,不听。士升上言:‘ 比者借端幸进,实繁有徒。而李琎者乃倡为缙绅豪右报名输官,欲行手实籍没之法。此皆衰世乱政,而敢陈于圣人之前,小人无忌惮一至于此!且所恶于富者兼并小民耳,郡邑之有富家,亦贫民衣食之源也。以兵荒之故归罪富家而籍没之,此秦始皇所不行于巴清,汉武帝所不行于卜式者也。此议一倡,亡命无赖之徒,相率而与富家为难,大乱自此始矣。’已而温体仁以上欲通言路,竟改拟。”
绝对是2.崇祯
崇祯是个亡国皇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之君。且看看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亡国之君。汉末的汉献帝,软弱无能。陈后主陈叔宝,是个荒淫无耻有了名的皇帝。隋炀帝杨广,不说了,暴君的名气可与秦始皇并列。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识过干戈?虽有一手的好词,却是以三千里江山为代价,最后做了违命候,连个小周后都保不住,生日都过不了。北宋二帝,徽宗与李煜差不离。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骂名多于同情(李煜因词而幸免)。
但崇祯不一样。先看看造了他十几年反的李自成是怎么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登极诏》)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却说的客气之极,分明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文雅说法。连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清张廷玉在《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事实上,明朝早在崇祯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实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真是没一个说的过去的,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有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喜欢封自己做什么将军、什么侯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有死于红丸的皇帝,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真是一蹋胡涂到了极致,整个二十五史,没有这么胡闹的朝代。
而且,明朝自始至终,外有边患,蒙古、瓦剌、满州相继而起,战事纷纷。内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宗贤、王承恩,相继把持朝政,而且自从有了奸宦的擅权,就有了阉党与朝党之间的党争,正邪之争、门户之见,都使朝政内耗于此。
所以崇祯帝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了。这样的国家接了手,已无机会可言。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没有学他的祖先们,登基伊始,他就体现了他高出明朝皇帝的地方。一是果断,二是勤政。
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崇祯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看到了明朝的希望。(但是他随后又继续宠信宦官王承恩,和以前的皇帝犯了同样的错)。
至于他的勤政,《明史.本记第二十四》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而且,从崇祯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为的,他在位十七年,动辄下《罪已诏》来安抚民心,所用之言都极尽自责之能事。
如在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皇帝是如此说的。
“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明季北略》卷十三)
但就这样一个果断、勤政、爱民的皇帝,为什么会亡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崇祯的果断是有据可查的,诛魏氏,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辉的事情。之后,他的果断就用错了地方。
怀疑+果断,是皇帝给所有忠臣良将最大的毒药。袁崇焕,一个打死了努尔哈赤的功臣,一个让所的满州人心惊胆寒的军人,一个赤胆忠心,一心想学岳飞的人,最终与岳飞有了同样的下场,死在了最低劣的抄袭来的反间计上,自毁长城,是崇祯的果断。“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袁崇焕传》)。
崇祯的疑心是明朝皇帝中最大的一人。在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的不信任大臣,在他的任上,究竟杀了多少封疆大吏,罢了多少内阁首相,没数过,但若算算年平均数的话,尤其是他在位的最后几年,可能没有人能比的上他。
如果一个皇帝在政事上是这般的果敢,那么,亡国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至于他的爱民,他的《罪已诏》,他动辄就下的“减膳、撤乐”的命令,那真是“汲汲于誉”,掩人耳目。崇祯年间,边患纷扰,流贼频仍,战事纷起十余年,北方大旱十余年,百姓无以为生,已到了易子为食的地步,国库无钱。显而易见。
在崇祯九年,其实就有人提出了解决财政空虚的方案,《明季北略》卷十二载有《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便是这件事情:“ 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臣宰助饷。”学士钱士升拟下之法司,不听。士升上言:‘ 比者借端幸进,实繁有徒。而李琎者乃倡为缙绅豪右报名输官,欲行手实籍没之法。此皆衰世乱政,而敢陈于圣人之前,小人无忌惮一至于此!且所恶于富者兼并小民耳,郡邑之有富家,亦贫民衣食之源也。以兵荒之故归罪富家而籍没之,此秦始皇所不行于巴清,汉武帝所不行于卜式者也。此议一倡,亡命无赖之徒,相率而与富家为难,大乱自此始矣。’已而温体仁以上欲通言路,竟改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武帝刘彻 明成祖朱棣
唐太宗李世民 唐玄宗(他统治前期成为开元盛世,但后期,迷恋杨贵妃,怠于政事,国家乱了,爆发了安史之乱)。元世祖忽必烈,他曾说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先。 还有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这个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唐玄宗(他统治前期成为开元盛世,但后期,迷恋杨贵妃,怠于政事,国家乱了,爆发了安史之乱)。元世祖忽必烈,他曾说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先。 还有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这个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考的 秦始皇和雍正,可谓办公最为认真的
秦朝那时还没有纸,全是木片编的书和笔记,前始皇每天读过的文献,比他的体重还要多 可以说秦始皇是活活把自己累死的
雍正就更加搏命,在位十二年,朱批文件近5万,大家可以算一算,一天是多少
秦朝那时还没有纸,全是木片编的书和笔记,前始皇每天读过的文献,比他的体重还要多 可以说秦始皇是活活把自己累死的
雍正就更加搏命,在位十二年,朱批文件近5万,大家可以算一算,一天是多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推雍正和朱元璋,这两人应该并列第一,再接着就是李世民,康熙,崇祯等等这些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