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朱清时教授谈量子科学和佛学
1.意识是量子物理现象
意识很可能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你面前出现了一朵花,这时有两种可能的状态:
一个没有任何分别心的人,“对境无心”,看花不是花,此时他的意识处于自由的状态,他没看到花是不是红的,好不好看,他看它并不是花,他根本就不动念头。这种状态是南怀瑾老师在《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中讲的“昭昭灵灵,一灵不昧,清清楚楚,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就是一念不生,你无论看到什么东西,你都不生念头,这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在唐代张拙的诗中写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乘起信论》中:“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看到一个物体,不生任何念头,对境无心。所以看花不是花,这时候意识处于很自由的状态。这个自由状态与刚才所说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怎么可以比较起来呢?就是电子这些东西,在你没有测量的时候,它处处都存在,也处处不存在,一旦你测量,电子就有个固定状态出来了。
意识也是这样,如果你看到这朵花,一下子动念头了,动念头实质上就是作了测量。你用鼻子作了测量发现是香的,你眼睛进行测量发现是红色的而且美丽,你动意念去测量它,发现它很令人愉快。于是这些测量的结果,也就是念头的结果,一下子使你产生了进一步的念头:这是一朵玫瑰花,就认出它来了。人意识的发动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动念进行测量,然后产生念头。这时候念头产生出来了,实质是通过测量得出的几个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这时意识不再自由,它突然坍塌到一个概念“玫瑰花”上。因此是念头产生了“客观”,念头就是测量,客观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念头造成的。
所以我们说人的念头和量子力学的测量很类似,意识在不测量的时候是空空灵灵的、清清楚楚的、没有产生任何妄想杂念、是对境无心的,看花不是花。但是一旦你产生念头了,对它进行测量了,于是花就固定为一种形态而跳出来了,你就认出它是花了。这就是人的意识。这就是意识和量子力学测量的类似之处。
说得更深一步,《楞严经》讲“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解释是我根据南怀瑾老师所讲的笔记归纳的:宇宙本体如来藏本是清净本然,元自灵明,因为明极了,而忽生妄念,想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就动了念头了,就发生照明感觉的作用。这个后天妄动的感觉照明,就形成有所为的动用。这个有所为的妄动生变动,就形成了物质世界。这就是说,整个物质世界的产生,实际上在意识形成之初,宇宙本体本来是清净本然的,一旦动了念头想去看它了,这念头就是一种测量,一下子就使这个“清净本然”变成一种确定的状态,这样就生成为物质世界了。《楞严经》最早、最清楚地把意识和测量的关系说出来了。
下面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佛学和量子力学对物质和意识测量之间关系的阐述。
量子物理严格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基本粒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是没有确定的状态的。
佛学中的意识是:意识的本体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面对所有事物都对境无心,这时意识处于不确定状态,不住相。如来的法身其实不在任何具体的空间,不住相,又存在于任何地方;不在某处又存在于任何一处。人的意念也是不住相,没有任何具体的色相。
在量子物理中,这种没有确定的状态,一被观测,也就是人的意识一参与,基本粒子的波函数就开始坍缩了,电子就会出现在个确定的位置,就出现某种客观实在,所以客观实在产生于意识参与的测量。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是由测量而产生的,而起心动念的实质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测量。起心动念的时候意识本身就不再自由了,它突然就坍缩到个具体的概念之上了。
这就是科学与佛学的比较。作这个比较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开始把意识现象当作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来看待了。把意识当作量子力学现象看待,这个时候的意识就是量子意识,量子意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前沿,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它。
2.佛学和自然科学最终会在山顶汇合吗?
有很多人习惯说佛学是迷信,应该说不,佛学不是迷信,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就是意识。
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的。
3.科学和佛学认识真理的方法。
来比较一下,佛学和量子力学对物质和意识测量之间关系的阐述。
量子物理严格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基本粒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是没有确定的状态的。
佛学中的意识是:意识的本体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面对所有事物都对境无心,这时意识处于不确定状态,不住相。如来的法身其实不在任何具体的空间,不住相,又存在于任何地方;不在某处又存在于任何一处。人的意念也是不住相,没有任何具体的色相。
在量子物理中,这种没有确定的状态,一被观测,也就是人的意识一参与,基本粒子的波函数就开始坍缩了,电子就会出现在个确定的位置,就出现某种客观实在,所以客观实在产生于意识参与的测量。
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是由测量而产生的,而起心动念的实质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测量。起心动念的时候意识本身就不再自由了,它突然就坍缩到个具体的概念之上了。
这就是科学与佛学的比较。作这个比较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开始把意识现象当作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来看待了。
把意识当作量子力学现象看待,这个时候的意识就是量子意识,量子意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前沿,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它。
但是毫无疑问,物理学已经向佛学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方向的境界上又靠近一步了。
1.意识是量子物理现象
意识很可能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你面前出现了一朵花,这时有两种可能的状态:
一个没有任何分别心的人,“对境无心”,看花不是花,此时他的意识处于自由的状态,他没看到花是不是红的,好不好看,他看它并不是花,他根本就不动念头。这种状态是南怀瑾老师在《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中讲的“昭昭灵灵,一灵不昧,清清楚楚,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就是一念不生,你无论看到什么东西,你都不生念头,这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在唐代张拙的诗中写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乘起信论》中:“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看到一个物体,不生任何念头,对境无心。所以看花不是花,这时候意识处于很自由的状态。这个自由状态与刚才所说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怎么可以比较起来呢?就是电子这些东西,在你没有测量的时候,它处处都存在,也处处不存在,一旦你测量,电子就有个固定状态出来了。
意识也是这样,如果你看到这朵花,一下子动念头了,动念头实质上就是作了测量。你用鼻子作了测量发现是香的,你眼睛进行测量发现是红色的而且美丽,你动意念去测量它,发现它很令人愉快。于是这些测量的结果,也就是念头的结果,一下子使你产生了进一步的念头:这是一朵玫瑰花,就认出它来了。人意识的发动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动念进行测量,然后产生念头。这时候念头产生出来了,实质是通过测量得出的几个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这时意识不再自由,它突然坍塌到一个概念“玫瑰花”上。因此是念头产生了“客观”,念头就是测量,客观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念头造成的。
所以我们说人的念头和量子力学的测量很类似,意识在不测量的时候是空空灵灵的、清清楚楚的、没有产生任何妄想杂念、是对境无心的,看花不是花。但是一旦你产生念头了,对它进行测量了,于是花就固定为一种形态而跳出来了,你就认出它是花了。这就是人的意识。这就是意识和量子力学测量的类似之处。
说得更深一步,《楞严经》讲“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解释是我根据南怀瑾老师所讲的笔记归纳的:宇宙本体如来藏本是清净本然,元自灵明,因为明极了,而忽生妄念,想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就动了念头了,就发生照明感觉的作用。这个后天妄动的感觉照明,就形成有所为的动用。这个有所为的妄动生变动,就形成了物质世界。这就是说,整个物质世界的产生,实际上在意识形成之初,宇宙本体本来是清净本然的,一旦动了念头想去看它了,这念头就是一种测量,一下子就使这个“清净本然”变成一种确定的状态,这样就生成为物质世界了。《楞严经》最早、最清楚地把意识和测量的关系说出来了。
下面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佛学和量子力学对物质和意识测量之间关系的阐述。
量子物理严格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基本粒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是没有确定的状态的。
佛学中的意识是:意识的本体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面对所有事物都对境无心,这时意识处于不确定状态,不住相。如来的法身其实不在任何具体的空间,不住相,又存在于任何地方;不在某处又存在于任何一处。人的意念也是不住相,没有任何具体的色相。
在量子物理中,这种没有确定的状态,一被观测,也就是人的意识一参与,基本粒子的波函数就开始坍缩了,电子就会出现在个确定的位置,就出现某种客观实在,所以客观实在产生于意识参与的测量。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是由测量而产生的,而起心动念的实质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测量。起心动念的时候意识本身就不再自由了,它突然就坍缩到个具体的概念之上了。
这就是科学与佛学的比较。作这个比较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开始把意识现象当作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来看待了。把意识当作量子力学现象看待,这个时候的意识就是量子意识,量子意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前沿,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它。
2.佛学和自然科学最终会在山顶汇合吗?
有很多人习惯说佛学是迷信,应该说不,佛学不是迷信,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就是意识。
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的。
3.科学和佛学认识真理的方法。
来比较一下,佛学和量子力学对物质和意识测量之间关系的阐述。
量子物理严格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基本粒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是没有确定的状态的。
佛学中的意识是:意识的本体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面对所有事物都对境无心,这时意识处于不确定状态,不住相。如来的法身其实不在任何具体的空间,不住相,又存在于任何地方;不在某处又存在于任何一处。人的意念也是不住相,没有任何具体的色相。
在量子物理中,这种没有确定的状态,一被观测,也就是人的意识一参与,基本粒子的波函数就开始坍缩了,电子就会出现在个确定的位置,就出现某种客观实在,所以客观实在产生于意识参与的测量。
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是由测量而产生的,而起心动念的实质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测量。起心动念的时候意识本身就不再自由了,它突然就坍缩到个具体的概念之上了。
这就是科学与佛学的比较。作这个比较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开始把意识现象当作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来看待了。
把意识当作量子力学现象看待,这个时候的意识就是量子意识,量子意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前沿,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它。
但是毫无疑问,物理学已经向佛学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方向的境界上又靠近一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诚峰智造
2024-12-02 广告
2024-12-02 广告
诚峰智造20年等离子设备技术沉淀,主营:等离子表面处理机,等离子清洗机,等离子处理机,plasma清洗机,等离子电源,等离子喷枪,等离子活化....专注等离子技术自主研发!6大优势:1.专业的研发团队,公司拥有数名在等离子行业 工作十年经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诚峰智造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