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为什么落后于内陆?
NO.01 作者 l 潘文肖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之中,沿海经济带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经济发展程度一般 远超内陆 ,像以广东、江苏、山东等为代表的沿海省份,其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实力便大幅度领先内陆地区。
但同样是沿海省份的广西,以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三城市组成的沿海经济带,有着 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港口条件优良,毗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又靠近东盟的广阔市场。
但出人意料的是,广西沿海在广西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却毫不出众,即使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钦州市和北海市,在广西仅处于 中游的水平 ,防城港的发展水平甚至处于 末流水平 。三个沿海城市组成的沿海经济带发展水平远不及以南宁为中心的内陆经济带,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到军事因素的影响,广西全境的发展都很缓慢,这是地区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为统筹全局,广西实行了 均衡发展 的经济战略,经济布局的重点是广西西部和西北部的河池、宜州、百色、田阳等地,广西沿海地区则 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
在分散化布局和均衡发展的策略下,广西全省的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桂西、桂西北,这直接导致投入的资金未得到最大的收益,最终影响到广西经济发展的全局。而广西沿海由于 缺乏资金的支持 ,工业发展则极其缓慢,港口建设也严重滞后,这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广西适时调整发展的战略,开始注重宏观经济效益,着眼于各地区的 区位优势 ,逐步推行 非均衡发展的策略 ,开始侧重经济整体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工业基础雄厚的南宁、柳州等内陆地区开始在广西经济格局中崭露头角,工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而以北海为中心的广西沿海地区,工业基础本就薄弱,港口建设又滞后,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便开始落后。
更为重要的是,广西在1978年-1990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重点依然倾斜在桂西北地区,实际对广西沿海的投资 没有形成持续性 ,这和国家发展沿海战略特征不一致。在有限的投资中,以北海为中心的广西沿海地区又没有合理利用资金,引进加工制造业和加强港口建设,从而使有限的投资未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导致广西沿海经济发展的滞后。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广西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距开始拉大。
坐拥大西南出海口的广西沿海地区,自始至终从来就不缺乏发展的机遇。1984年,广西的北海成为 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享受与广州、上海等地相似的政策红利。
虽然,北海的经济腹地、基础设施、港口建设远不及广州、上海等地,但是,如果措施得当,依然可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北海条件类似的厦门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厦门与北海一样,都曾处于边防前沿, 工业基础也十分薄弱 , 港口的建设滞后 、港口经济腹地狭小。1980年10月,厦门获批准设立经济特区,到1984年,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此后,福建将很大一部分资源都集中到厦门,并开始吸引投资和承接来自港台等地的产业转移。经过福建全省的持续性投入和多年的发展,厦门一举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重镇之一。
反观北海在确立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并未合理利用来自广西的投资,实体工业的发展止步不前。而且,广西在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围绕桂林修建的,而北海则 被排斥在外 。另一方面,相较于广东,广西沿海吸引的外部投资也相对较少,工业基础薄弱、总人口数量多少,也不能有效的承接来自香港、台湾等地的产业转移,北海在港口建设严重滞后的同时,工业始终没有起色。
在此形势之下,北海的发展之路异常艰难。北海经济发展的落后,便难以发挥出其辐射和带头作用,防城港和钦州的经济也便难有突破,这意味着广西沿海因此错失改革开放初期的巨大机遇,同时也丧失了赶超内陆城市的机会。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广西成为 唯一一个划入到西部地区 的沿海省份,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西部大开发对于广西来说虽是一个机遇,但广西却忽视了近在咫尺的珠三角的带动作用,开始全力经营“ 大西南出海口 ”的战略布局,试图将广西沿海打造成连接西南各省和东盟的海上通道。
此时的广东,早已经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对接广东,承接来自广东的产业转移是周边省份的主要发展战略。但是,广西却逆势而行,在经营“大西南出海口”的同时,却开始刻意 减少广东对广西的影响力 ,试图借助于西南各省的广阔腹地,融入西南的经济带,以实现经济的崛起。
但是,广西此举却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融入西南经济带的战略,便意味着 缺乏发达地区的带动 ,对广西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也就无从谈起。
而且,云南、贵州等省对于从广西出海的积极性也不大,“大西南出海口”的战略最后也就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在2000年前后,防城港、北海、钦州三地的港口吞吐量 甚至不及内河河港贵港 的吞吐量。在“大西南出海口”战略之下,广西沿海地区的经济并未实现跨越式发展,同以南宁为中心的内陆经济带之间的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
交通的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修建连接主要经济区之间的高速公路,是很多省份发展经济的普遍做法:例如,广东省最先修通广州至深圳、广州至佛山的高速公路,最终形成"珠三角"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福建优先修通了泉州市至厦门市的高速,再修通厦门市至政治省会福州市的高速公路;山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修通经济省会青岛市至政治省会济南市,再连接另外一个经济城市烟台市;辽宁省第一条高速为经济省会大连至政治省会沈阳之间。
反观广西高速公路建设 历史 ,却严重违反经济规律。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先修通内地柳州市至桂林市的高速公路,接着修通南宁市到柳州市的高速公路,最后修通南宁市到北部湾的高速公路。而且,广西沿海三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网络 最开始也没有形成网络 ,并远远落后于以南宁为中心的内陆地区。
另一方面由于 历史 原因,两广之间高速公路的修建各自为战,高速公路网络 没有对接 ,形成“断头路”,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发展。交通的滞后,使广西沿海在最初缺乏连接珠三角的交通要道,这直接导致广西沿海经济带减少了同珠三角的联系,也致使广西难以有效承接来自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交通的建设的相对滞后,也就成为沿海地区落后于广西内陆的重要因素。在 历史 和现实的多重作用下,广西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带的差距逐渐拉大。
但是,广西也在做着相应的改变。2015年7月,《广西北部湾沿海港口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发布,全面启动沿海港口 一体化改革 试点工作。当年10月,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正式成立,原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政府承担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全面整合归属自治区层面。一体化整合北部湾港口资源,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明智之举,要解决港口间的 内耗现象 ,从根本上 避免三港同质化 ,恶性竞争,不仅要统一规划、建设、运营,还需统一行政管理,才能实现港口良性持续发展。此举增强了广西沿海地区的竞争力。
2019年,广西出台 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 ,试图全面融入粤港澳经济区。而且,近些年来连接两广之间的高速公路也形成网络,两广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在新的发展战略之下,广西沿海经济带注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资料:浅析广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官慧;广西经济发展质量评估.白雪源;广西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体现和应对策略.梁君 王蒙;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区域发展与工农业发展的考察.范林 朱其现;广西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快乐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