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到十八般兵器,为什么棍是百兵之祖?
五兵到十八般兵器为什么棍是百兵之祖?
自古武林有“棍为百兵之祖”的说法:棍是最原始的兵器,一个不会武术的人在自卫防身中,往往也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棍子,棍子作为兵器真是太普遍了,故称之为“百兵之首”。棍棒是打击为主的钝器,成本不是很高,但是极其精妙,棍棒高手也比比皆是。
棍是以木制居多,兼有金属制的长兵钝器。北方称棒或杆,而南方习惯称竿或条。因受地域和习惯的影响,还有“殳、棒、秆、杆、竿、白挺、金吾、车辐、棓、杵、长剑、棍、杖、把、杠子”等称呼。无论如何称呼,它的产生,与生产、生活、狩猎、战争密切相关。从战争中由“五兵”到“十八般兵器”的发展过程来看,便知一二。
史书与兵书上记载的“五兵”,“五兵”又称为“五刃、五戎”,泛指夏商周时期兵械的总称。在此之前棍都是以生产生活工具出现的,“五兵”的出现则开辟了棍的军事价值。考察认为:《世本》有:“蚩尤作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这是“五兵”的最早记载,其中“殳”就是后期的“棍”。
殳既是长兵,分离工具,又是攻防皆能的击打兵器。在秦穆公率军攻打晋国的时候,被晋惠公的士兵用长殳击中,结果秦穆公身着的六层铠甲竟然被穿透,可见其威力惊人。
“五兵”中的兵器变化无非是长器械和短器械的变化,由于作战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作战半径也受到了影响,所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五兵内容就有了不同的记载。如“车之五兵”:
《谷梁传》中的五兵为:“矛、戟、钺、盾、弓矢”;《公羊传》中的五兵为:“矛、戟、剑、盾、弓弩”;《周书》中的五兵为:“弓、戟、矛、剑、盾”;《国语》中的五兵为:“刀、剑、矛、戟、矢”;《汉书》中的五兵为:“矛、戟、弓、剑、戈”。
上述“五兵”主要包括长兵器与短兵器两种类型。研究认为在长兵器中如戈、矛、戟等都是用棍棒作为柄,这样在军旅中携带方便,作战时使用灵活,技法于棍也有相似之处。如刺法就是棍法中的点,挑法就是棍法中的揭。短器械如刀、剑等中的劈砍就与棍法中的抡扫技法有相似之处。
另外,“五兵”的众多说法之中并非尽有“殳”的记载,说明“殳”使用时间较短就被其他兵器所代替。这与当时战争的现实条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五兵”孕育演绎为“十八般兵器”,“五兵”孕育了上千年,出现了“十八般兵器”,它是兵器的总称。最早出现“十八般兵器”一词,要算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二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与枪、扒,一一学的精熟。”这些兵器是该书记述的主要兵器。
武谚有:古人制艺,必立一意。如刀类,长于破斩;枪类,利于挑刺;棍类,易于抽打;斧钺,重在压劈;锤类,讲究敲砸;鞭涧,妙在绞拦;盾牌,用在遮挡;弓箭,能在标射;流星,意在追袭。
每种兵器都有自身的功用,若再与另一种兵器相交,都是以制约与反制约、进攻与防守、防守与进攻的相互转换。实用主义决定了凡事有利便会发生兴趣,正是“利之所在,人必趋之”。而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也就是武术器械不断推陈出新的内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