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女子怎么命名的

 我来答
百度网友2df815a
推荐于2017-11-28 · TA获得超过1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3万
展开全部
春秋时,同姓不婚,因此“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后面加后缀。
女、母、姬、媪、妪,母、姬等后缀不是女子的名字,它们大概的意思是:女子,女人。
大概有二种情况:
一、出嫁前,在姓氏加后缀,如孟姜,吴姬,晋姬,武姜。所以,“吴姬”的意思是:起彼落从吴地来的那个女子;“武姜”的意思是:姓武的那个美貌的女子(姜:女子貌美)。
二、出现嫁后,改为丈夫的姓氏,直接在前面加夫家的姓氏。如蔡智姬,赵庄姬。“蔡智姬”的意思是:嫁到蔡家(或蔡地)的那个智家的女子。而“赵庄姬”的意思是:嫁到赵地的庄地的女子。
海洋支配者
2012-06-17 · TA获得超过6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3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38.5万
展开全部
楼上说的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女人一般都叫什么什么姬例如:庄姬 虞姬(这个是秦末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人爱家
推荐于2018-04-12 · TA获得超过36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女、母、姬、媪、妪,母、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759a72e
2018-04-1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74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871万
展开全部

楼上胡说八道也要有限度

首先西周和春秋的女子留下记载的女子基本都是留下了表字而非名。按照周礼,女子出嫁要取表字,因此我们直到现在还有一个词叫“待字闺中”,就是待嫁。首先这个字和男子的字区别很大,基本上字都是有规律的,一般格式是“一个字+女子的姓”。因此我们看到的春秋时期的女子,他的名字后面的字就是姓。如“夏姬之乱”里面的夏姬,这个就很有意思,他和后来我们说的虞姬、甄姬的姬完全不同,它指的是夏姬的姓。所以注意夏姬不姓夏而是姓姬,至于姓前边这个字代表什么有多种不同的情况。

1,代表家中的排行,我们知道伯仲叔季代表男性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女子这个排行是通用的,不过一般来说女子会用孟来代表老大而非伯。如现在流行的《芈月传》里的的“孟嬴”即代表嬴姓长女,那并不是她的真名。还有著名的“孟姜女”其实也是姜姓长女的意思,还有晋文公宠儿的两个妾室“季隗”和“叔隗”。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就是“孟子”,首先就要把他和战国大思想家孟子作区分,孟子可以指的是子姓长女,而且历史上的确有一位叫做孟子的女子,她是鲁惠公的第一位夫人。不过女子用孟的比较多,但也有用伯的,如鲁宣公之女“伯姬”。不过这个用法属于周礼,到了战国中后期就逐渐不再使用,因此孟姜女这个名字不太像是秦代能出现的,现代很多学者把孟姜女故事的起源指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杞梁妻,因此孟姜这个名字很可能也是源自先秦。

2,来自其丈夫,一第一种方法虽然可以称呼一切女子,但是因为如果这么称呼一定会十分混乱。大家也知道前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多而姓少氏多。因此如果用上面这称呼,历史上那么多女性一定会混乱不堪,例如在出土的青铜礼器上有九个铭文中提到一个叫“孟姬”的女子,但其跨度超过300年,因此这九个孟姬肯定不能是一个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史书或者世人就用女子夫婿的一些称谓冠以女子。最著名的如“夏姬”,是郑国的公主,姬姓,她的丈夫是夏御叔,因此称夏姬。棠邑大夫棠公的妻子姓姜,所以称作“棠姜”;栾黡的妻子姓祁就称“栾祁”。还有一些女子会冠名以丈夫的谥号称呼,如卫庄公的夫人称“庄姜”;秦穆公的夫人称“穆姬”。还有如“王姚”,结合前面说的这个女子一定是姓姚而不是姓王,王是她的丈夫,而在周礼中也只有周天子能称为王,因此“王姚”是周天子的妻妾。

3,来自女子的祖国,一般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联姻,因此女子来自的国家冠名与其前面。最著名的就是烽火戏诸侯闻名的周幽王的王后“褒姒”,她来自褒国,姒姓,即为褒姒;还有息夫人“息妫”,来自息国,妫姓;骊姬,来自骊戎,姬姓;邓曼,来自邓国曼姓;燕姞,来自燕国姞姓。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比如楚穆王的妹妹姓芈,她嫁到了江国,后来楚穆王灭江国,他的妹妹回到楚国就被称为江芈,这是用她出嫁的国名冠之。

4,是女子自己的号或者谥号,这个也比较多见,大家也知道谥号都是死后定的,但其实有一些其实就是生前的称号,死后直接当谥号。比较出名的如“文姜”、“夷姜”、“声子”、“厉姒”、“成风”、“辰嬴”、“敬归”,其中”文、夷、声、厉、成、辰、敬”皆为谥号或者号,而“姜、子、姒、风、嬴、归”为姓。

5,最后,因为这样还是不能完全满足中国那么多女子的称呼,因此有了一些特殊的称呼。比如谥号与排行并用以区分其他的女子,如“声孟子”,以及国家和排行连用如“纪季姜”。还有在姓前面加上父亲的氏。这种用法后来逐渐成为主流,因为姓氏逐渐合为一体,一般称女子为X氏之女,后来直接简化为X氏,女子不再在独立称姓而是随父亲的氏,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他就是嬴姓赵氏而非姬姓,由此可见到了战国中后期,“姬”这个字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已经泛指女子而非姓。在春秋已经有冠以父氏称呼女子的用法,如棠姜又称“东郭姜”,是因为她是姜姓东郭氏。狐突的女儿叫狐季姬,狐季姬是姬姓狐氏。齐惠公的夫人“萧同叔子”,一般也认为其父为子姓萧氏,萧同是他父亲的名字,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她的父亲叫萧同叔。当然还有一些是把表字和名连在一起,如楚国的“季芈畀我”,“季芈”是字,即为芈姓四女,而“畀我”则是她的本命,其名见于礼器铭文。字名相连的用法在先秦时代男人也很常见到,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字叔梁名纥,秦国名将孟明视字孟明名视,楚国名相孙叔敖字孙叔名敖。

当然还有一些以上皆不是的,最著名的就是“南子”。南子是宋国的公主,因此她姓子,所以自然“子”是她的姓,那么“南”又是什么意思。民间常常会把“西施”的“西”字解释为住在村西,那么是否“南子”就解释为是住在城南?或者因为宋国在卫国南方,因此卫国人称来自南方的宋国公主为“南子”?这个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最后说先秦时期女子肯定是有自己的名字,但只不过鲜有流传下来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女子称字的比较多,到了战国时期逐渐有少数女子的名流传下来,如上面提到的“季芈畀我”,中山国的王后“阴简”,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