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不大修长城,难道是觉得长城没有防御价值吗?

 我来答
旅行者说文史
2021-10-02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行者说文史
采纳数:2 获赞数:1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从战国开始,赵国和秦国为了防御北部的匈奴,燕国为了防御北部的东胡,燕昭王、赵武灵王、秦昭王下令在万里边境线上仿照国都的样子修筑城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更是倾全国之力,在黄河以北构筑了亭障,修筑了城堡,还将燕、赵、秦三国修筑的长城加以修改巩固并且连接起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确发挥了一定的防御能力,犹如中华民族的性格一样,自古以来,就不会或不愿扩张疆域,主动去侵略他国。但是,如果我们翻开历史,却发现,这种防御其实是极其脆弱的,再雄伟的城墙也挡不住提着弯刀,乘风而来的游牧民族。而中原王朝更多的时候也不是输给了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而是输给了内患。秦朝仅二世而亡,不是亡于匈奴的铁骑,而是亡于陈涉在大泽乡的一声高呼;天子世代守国门的大明朝,也不是亡于女真和蒙古,而是亡于李自成这个政府失业人员;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又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前朝旧臣的关系,导致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宁愿背负“汉奸”的骂名归顺异族,也不愿意为李自成效力。

清朝入关以后,反对“华夷之辩”,力主“中外一家”、“满汉一体”,强调在一个政权下统一治理全国,无内外之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康熙皇帝颁布了不修长城的谕旨,至此,为历代所依赖的这座长达数万里的人工建筑,正式废除。这不仅是清朝的防御观念的彻底转变,更标志着清朝完全对中国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

那么,康熙皇帝颁旨不修长城,他就不害怕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继续南下侵扰中原吗?

女真祖地成为真空

满清入关以后,为了保护它的“龙兴之地”,不仅严禁内地人进入东北破坏它的风水,对土著居民也进行了迁徙,导致今天的黑、吉、辽三省被厉行封禁长达200年左右,一度成为了真空。这就使得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省区中处于特殊地位,特别是在辽宁省还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及先祖的陵寝,驻有中央的八旗军历代守护,所以,不管是汉民族,还是其他民族,想在东北地区有所动作,必须会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蒙古诸部无法再被统一

明朝朱元璋攻陷元大都以后,元朝出长城北迁,散居于长城以北沿线的广大地区,与明朝时刻保持对峙状态。朱元璋为了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多次北伐蒙古,特别是捕鱼儿海一战以后,北元政权遭到重创,再也没有能力与明朝政府对抗。

明朝除了担心北元势力死灭复燃,对散居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也不放心,虽然,明初的女真人还不成气候。

明朝统治者视蒙古为主要劲敌,实行以“东夷制北虏”的国策,即用女真人来牵制蒙古人。然而,到了明朝中叶,女真人自蒙古帝国兴起,大金国被消灭后,蛰伏200余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再次崛起。与此同时,四分五裂的北元政权虽然在达延汗时期有过短暂的中兴,但是,随着达延汗的离世,蒙古内部又出现了纷争。甚至当时的蒙古大汗库登汗也被迫东迁,移牧于兴安岭东南半部。库登汗东迁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令北元流亡政权又陷入了与明朝长期反复、激烈地厮杀,损失惨重,最终是两败俱伤。而当时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则隐藏于赫图阿拉地区,暗自发展,渐成气候。

北元政权到了林丹汗时期,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蒙古大汗只能支配辽河一带的察哈尔部,仅被漠南诸部奉为名义上的共主。林丹汗壮大以后,立志要恢复成吉思汗的霸业,对蒙古诸部不断用兵,导致蒙古诸部与林丹汗离心离德,宁愿归顺异族女真人,也不愿被同族的林丹汗统治。

林丹汗败亡青海以后,漠南蒙古诸部于1636年齐聚盛京(今沈阳),奉皇太极为蒙古诸部的共主,给皇太极上尊号“博格达彻辰汗”。

那么,清廷是如何来管理归附的蒙古诸部呢?

1、封爵:清廷就将归附的漠南蒙古诸部编旗设扎萨克(旗长),在漠南蒙古先后设置了六部四十九旗,并赐以爵位,世袭罔替。

此时的漠南蒙古诸部的封建主们,看似富贵无比,实际上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只能在自己的封地之上吃喝等死,即使想离开封地也需要得到清廷的许可。

2、联姻:清廷自建国以来,就出台了“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民族政策。清廷为了进一步统治和麻痹蒙古人,一改汉唐以来的和亲政策,采取“联姻”政策来巩固双方的关系。清廷一方面将蒙古诸部首领的女儿娶回皇宫,另一方面也将清王室宗女嫁到蒙古诸部。比如: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时,册封的五宫后妃全部都来自蒙古诸部,其中就有孝庄文皇后;顺治皇帝的两位皇后也均来自蒙古的科尔沁部。

3、宗教:清廷除了封爵和联姻外,还在蒙古地区大建喇嘛庙,利用宗教统治蒙古各部。清廷规定,凡兄弟八人者,七人必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必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以娶妻生子。凡当喇嘛者,就有红缎子穿,还可以享受优厚的俸禄,不承担国家的兵役和劳役。就这样,造成了蒙古人的急速下降,部落首领即使想造反,征兵都是极其困难的。乾隆皇帝曾经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时,想起利用宗教统治蒙古人民时,挥笔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结语

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极其有限的,中原王朝强盛之际,也正是草原游牧民族之时,比如强汉盛唐,何须长城来抵御外强!当中原王朝衰弱之时,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外强还没有提兵南下,王朝内部早已乱成了一团糟,此时的长城又怎么能抵挡住游牧民族的金戈铁马?

所以,康熙皇帝看清了这一点,修长城不如定人心,唯有铁血长城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众志才能成城!

大个讲文化

2021-12-01 · 身高虽不够,搭配可来凑
大个讲文化
采纳数:26 获赞数:45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最开始修建长城的时候,是因为担心外来入侵,当时清朝的时候,觉得国力强大,没有外患之忧,所以不打算大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活跃答主

2021-10-04 · 非职业答题人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不是的,因为他们觉得修长城是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他们的国家发展是不太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阿星96
活跃答主

2021-10-04 · 来这里与你纸上谈兵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不是的。长城有防御价值,清朝不修长城是因为修筑长城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很多的财力,所以并不是因为没有防御价值不修长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柯珈蓝福0K0
2021-10-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清朝武力征服了长城内外困扰中原汉人王朝几千年的游牧民族,长城内外都被纳入了版图还需要修什么长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