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信仰的“神”那么多呢?这些“神”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神话体系能够像我国这般有趣!有趣在哪里?神仙为人服务!在很多三大教信仰之国中,最高神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它”遍布于各处,游走在思想中。最高神的代理先知所提的一切要求都被当成是命令。人需要为神服务,神是人间的统治者。这就是许多宗教国家的普遍状态。但是我国不一样,因为历史太过深厚的缘故,使得我们本土的传统神话比较混乱,没有非常严格的体系,也没有凌驾于一切,说一不二的最高神。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传统神话是由上古先秦神话、道教神话、民间神话以及文学神话共同组成的。这四个不同的体系之间有共通也有不同。共同点都是基于华夏的文化历史而创造的,不同点就是各自崇尚的至高神不一样。先秦神话的至高神是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以及东皇太一。道教神话的至高神是三清、太上老君以及六御。民间神话的至高神是姜太公、真武大帝等。
而小说神话则又是复杂万分,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至高神,中古时期是赤松子,近古时期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至于近代和现代又出来了创始元灵。总之,至高神很多,但像国外能号令一切的这种还真没有。至于为什么我国神话体系的至高神这么特殊?看一看他们的由来以及背景你可能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先秦神话至高神
相传伏羲和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皆为人首蛇身。女娲创造了人族,而伏羲则教会人族捕鱼狩猎,衍生八卦。他们一个给了人族生命,一个给了人族文明。因此在楚帛书中被尊为创世始祖,福佑社稷之正神。
其实伏羲和女娲之所以被造为神,皆是因为当时的文明需要一个“根”,一个出处。人生有三大问:我从哪里来?要做什么?最后要到哪里去?而伏羲和女娲就刚好解释了这个第一问:我从哪里来?来自于女娲的“泥巴”。我要做什么?最后要到哪里去?建功立业,百世流芳。而后飞升天界,享不灭之寿元。
人族部落的首领黄帝统战南北,兼容天下,建立不世功勋,开创人族繁荣。这便是所做之极致。这在后世人看来绝非易事,当乃有天助。于是为了加固统治和宣扬黄帝的功绩,第一代天界之神西王母、东王公以及东皇太一由此诞生。黄帝得西王母相助,兼炎帝,破蚩尤,位列仙班,功绩盖天,是为主神。凡人得功勋,利人族,得飞升天界,先见西王母,后觐东王公。入东皇太一之下得不尽之寿元。所以先秦神话至高神的特点就是:人生需要起源、过程和未来,面对这些不可知不可察的问题,那便创造神灵来解决。
道教神话至高神
道教至东汉建立,在至高神的营造上面比之先秦时期无疑要高级得多。这个时候文明从萌发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人性的缺点也被极度放大。贪欲带来的战争使人间生灵涂炭,赤地千里。百姓浑浑噩噩,朝不保夕,行为好坏未曾明确辨识,心之善恶常在一念之间。因此,道教得以建立,尊道家创始人老子为祖,倡导无为,推崇修道。给当时迷茫的人指引了一条“看似羊肠,实际十分坦途”的道路。
既然世道混乱,人心动荡,那便修身养性,不贪不争,以不变应万变。因此道教神话至高神的创立原因其实很明确:以修行为绳,锁住杂乱且贪欲的内心,树立一个无为不争,上善若水的至高神,重新抚平世间。
民间神话至高神
至于民间神话的至高神,则就非常有意思了。总归就两个特点:名声大,应世灵。管你是为了加固统治还是为了宣扬自身的出身,那都是你们官方自己的事。我们民间的百姓如果要遵从信仰神灵,那也必须得选一个既出名又非常灵的神灵,最好是接地气,且万事都掌管的。于是民间开始推崇姜太公和真武大帝。姜太公助周得天下,而后开启数百年姜齐之文化,这名声自然在民间是顶了天的。而且他原本就是布衣出身,非显贵,非王公,从出身来讲又极为接地气。最重要的是受封神小说的影响,民间认为姜太公既然可以敕封众神,自然本身就是极为高贵的神祇,所统率的事情也包罗万象。
至于真武大帝,则更加趋向的是灵验。笔者本人没去武当山拜过,但是听坊间传闻以及周边信徒所言,武当真武大帝十分灵验,山上卦签也很准,所以前来烧香请愿的人络绎不绝,所求之事也十分繁杂。于是民间将这两位名声极大的神祇都尊成了至高神,为了突出他们的万能之处,信仰者都变成了下面这样:
驱邪镇宅拜一下;
求姻问缘拜一下;
前程文路拜一下;
生意兴隆拜一下;
求子繁荣拜一下;
财物失窃拜一下;
房屋动土拜一下;
婚丧嫁娶拜一下;
远程出门拜一下;
动土搬迁拜一下;
小说神话至高神
志异洪荒小说一直都是受众最广的玄幻题材,它以丰富且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为大众所追捧。不讲究过多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只着重于情节剧情和逻辑。
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许仲琳的《封神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梁恭辰的《池上草堂笔记》、以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都算是神话志异小说的典型代表。这些志异小说当中的神仙体系因为其历史跨度太长的原因,吸收了许多不同体系当中的神祇,既有先秦神话,又有道教神话,而民间神话自然也是杂糅其中。将这三种神话体系掺杂在一起,再在其上树立一个根据自己喜好而设定的最高神。就这样构成了小说神话体系。
早先上古至中古时期受先秦神话影响比较多,所以那时候的志异小说是赤松子为至高神,在那时候的小说中,赤松子替代了西王母,传授黄帝文化,助其打败蚩尤。到了近古时期则又受道教影响最深,整体神祇体系偏向于道教,但依旧特立独行,树立了自己喜欢的神灵为最高神,比如《西游记》中,道祖太上老君从最顶端成为了二线神灵,而原本二线的玉皇大帝成了一切的主宰。又如《封神记》中,三清成了听都没听过的鸿钧老祖的弟子。
至现代网文志异小说横行,为了标新立异,又或者是“打倒旧有神灵”,各大神话小说纷纷独自造神,最出名的莫过于创始元灵这一位至高神,连三清、盘古、陆压、女娲等众创世神都属于它的徒子徒孙。由此来看,小说神话体系创造至高神也很明确:我喜欢,我乐意,我张扬,为了表示和旧有的不同,因此我要造出全新的至高神。
从先秦神话、道教神话、民间神话以及小说神话体系的至高神不难看出国人的信仰习惯:神,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让世人唯命是从的,至少在中国人这里,神和人皆是平等。这么多至高神的出现其实正是古人和今人对于精神信仰的追求,有需求故有神,故能随意创造神。
所以,八年的抗战,未有国人苦苦哀求神仙救世,有的只是用自己的血肉去重铸新的中华。这才是中国人的信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