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士隐居者翻译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全文翻译: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有人间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拜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速。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 “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全文翻译: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有人间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拜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速。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 “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展开全部
贤士隐居者
原文
士子修己笃学[1],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2],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3]。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4],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5]。高抑崇闶居明州城中,率[6]一岁四五访其庐[7]。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8],相对小室,极意[9] 讲论,自昼竟夜[10],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惓惓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闶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11] 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刻意[12]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13]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14]云。气象严重[15],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16]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17]。廉介有常[18],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19]。至于践履[20]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21],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22],随所言酬之[23]。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24],不事交游。里中有不安其分、武断强忮[25]者,相与讥之,曰:“汝岂顾主簿耶?”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26]贫,常终日绝食[27],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28],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29]。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无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30]等耳,傥[31]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汪圣锡亦知其贤,以为近于古之所谓独行者[32]。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
注释:
[1] 士子:学子。修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笃学:专心治学。
[2] 人亦莫能知者:别人也不能了解他。莫,不。
[3] 所至或有之:能达到这样(上文所述)的也有。无传:没有见于记载。
[4] 鄙王氏之学:鄙薄王安石的学问。王氏,王安石。
[5] 闭门穷经:闭门不出,在家考究经书。不妄与人接:不轻易与人接触。
[6] 率:经常。
[7] 访其庐:到他家去拜访。
[8] 必倒屣出迎:因为急着出去迎接他,将鞋子都穿倒了。
[9] 极意:尽情,肆意。
[10] 自昼竟夜:从白天到晚上。
[11] 扣:拜访。
[12] 刻意:一心一意,用尽心思。
[13] 邃:深邃,精深。
[14] 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出有传注的那些人。
[15] 气象严重:气质谨严持重。
[16] 进而未已:一直有所精进。
[17] 南渡后寓于慈溪:宋高宗南渡后他也到慈溪寓居。
[18] 廉介有常:保持廉洁的操守。
[19] 不蕲人之知:不希求别人知道他。
[20]践履:穿鞋。
[21] 平旦起:天明起床。平旦,清晨,天明。
[22] 直几何:值多少钱。
[23] 随所言酬之:按照别人(卖菜者)所说的价格给人家报酬。
[24] 玩心坟典:专心研究典籍著作。
[25] 强忮:刚愎自用。
[26] 至:非常,极端。
[27] 绝食:没有吃的。
[28] 纸裘:像纸一样薄的棉裘。
[29] 耸然:端正尊敬的样子。
[30] 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量器名。
[31] 傥:倘若。
[32] 独行者:唯一能够保持操守者。
译文:
学子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己,不求被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了解他,能达到这样的人是有的,我时常痛惜他们没有流传,近见上虞(今属浙江)李孟传录载有四件事,因此谨慎书写他们的事迹。
其一说,慈溪(今浙江宁波)人蒋季庄,当宋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轻易和人接触。高抑崇居住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城中,通常一年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由于急于迎客把鞋子都穿倒了,二人相对坐在小屋,尽情讲论,自白天一直达到夜里,废寝忘食。高抑崇告辞时必送出数里之外,二人相得甚欢。有人问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别人交际,而单独看重你,你也诚恳地对待他,愿听其中的缘由。”高抑崇说:“我终年读书,或有疑问而不能决定的,与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都积累数十条,即一次拜访他,没有不迎刃而解的。”而蒋季庄的长处,其他的人未必能知道。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善学问,使他经商用以糊口,而自己则用尽心思读书,轻易不出门,更精深于《周易》一书。沈焕为明州通判时,曾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出有传注的那些人。气质谨严持重,看他所得到的知识,大概是进而未止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士,宋高宗南渡之后他也南渡寓居于慈溪。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为人处事,虽是小事也一丝不苟。天明即起,等卖菜的过门时,问了菜价多少钱,随其所说而付给菜钱。他的饮食穿的布帛也是这样。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之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好交游。里中有不安分守己、武断刚愎的人,相互讥笑他,说:“你难道是顾主簿吗?”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品行节操都很廉洁,被同乡的人所尊敬。他开门教授生徒,自己仅仅够满足自己需要,不义之财一毫不取。家中极其贫穷,经常整天断绝吃食,邻里有时用微薄的东西相馈赠。家中时时不能(满足需要)继续(生活),宁愿和妻子儿女忍饥挨饿,也终不求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衣,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延请接纳。观察他的容貌,聆听他的议论和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给他一套衣服,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恳切至诚地想要给您,接受它没有什么伤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优厚的俸禄一样,如若没有正当的名义就接受它,是我不能分辨礼义的大事。”最终还是推辞掉了。汪圣锡也知道他贤能,认为是近于古代的能独持操守的人。
这四位君子,真可以写进史书里。
原文
士子修己笃学[1],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2],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3]。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4],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5]。高抑崇闶居明州城中,率[6]一岁四五访其庐[7]。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8],相对小室,极意[9] 讲论,自昼竟夜[10],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惓惓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闶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11] 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刻意[12]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13]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14]云。气象严重[15],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16]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17]。廉介有常[18],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19]。至于践履[20]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21],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22],随所言酬之[23]。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24],不事交游。里中有不安其分、武断强忮[25]者,相与讥之,曰:“汝岂顾主簿耶?”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26]贫,常终日绝食[27],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28],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29]。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无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30]等耳,傥[31]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汪圣锡亦知其贤,以为近于古之所谓独行者[32]。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
注释:
[1] 士子:学子。修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笃学:专心治学。
[2] 人亦莫能知者:别人也不能了解他。莫,不。
[3] 所至或有之:能达到这样(上文所述)的也有。无传:没有见于记载。
[4] 鄙王氏之学:鄙薄王安石的学问。王氏,王安石。
[5] 闭门穷经:闭门不出,在家考究经书。不妄与人接:不轻易与人接触。
[6] 率:经常。
[7] 访其庐:到他家去拜访。
[8] 必倒屣出迎:因为急着出去迎接他,将鞋子都穿倒了。
[9] 极意:尽情,肆意。
[10] 自昼竟夜:从白天到晚上。
[11] 扣:拜访。
[12] 刻意:一心一意,用尽心思。
[13] 邃:深邃,精深。
[14] 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出有传注的那些人。
[15] 气象严重:气质谨严持重。
[16] 进而未已:一直有所精进。
[17] 南渡后寓于慈溪:宋高宗南渡后他也到慈溪寓居。
[18] 廉介有常:保持廉洁的操守。
[19] 不蕲人之知:不希求别人知道他。
[20]践履:穿鞋。
[21] 平旦起:天明起床。平旦,清晨,天明。
[22] 直几何:值多少钱。
[23] 随所言酬之:按照别人(卖菜者)所说的价格给人家报酬。
[24] 玩心坟典:专心研究典籍著作。
[25] 强忮:刚愎自用。
[26] 至:非常,极端。
[27] 绝食:没有吃的。
[28] 纸裘:像纸一样薄的棉裘。
[29] 耸然:端正尊敬的样子。
[30] 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量器名。
[31] 傥:倘若。
[32] 独行者:唯一能够保持操守者。
译文:
学子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己,不求被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了解他,能达到这样的人是有的,我时常痛惜他们没有流传,近见上虞(今属浙江)李孟传录载有四件事,因此谨慎书写他们的事迹。
其一说,慈溪(今浙江宁波)人蒋季庄,当宋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轻易和人接触。高抑崇居住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城中,通常一年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由于急于迎客把鞋子都穿倒了,二人相对坐在小屋,尽情讲论,自白天一直达到夜里,废寝忘食。高抑崇告辞时必送出数里之外,二人相得甚欢。有人问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别人交际,而单独看重你,你也诚恳地对待他,愿听其中的缘由。”高抑崇说:“我终年读书,或有疑问而不能决定的,与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都积累数十条,即一次拜访他,没有不迎刃而解的。”而蒋季庄的长处,其他的人未必能知道。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善学问,使他经商用以糊口,而自己则用尽心思读书,轻易不出门,更精深于《周易》一书。沈焕为明州通判时,曾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出有传注的那些人。气质谨严持重,看他所得到的知识,大概是进而未止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士,宋高宗南渡之后他也南渡寓居于慈溪。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为人处事,虽是小事也一丝不苟。天明即起,等卖菜的过门时,问了菜价多少钱,随其所说而付给菜钱。他的饮食穿的布帛也是这样。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之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好交游。里中有不安分守己、武断刚愎的人,相互讥笑他,说:“你难道是顾主簿吗?”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品行节操都很廉洁,被同乡的人所尊敬。他开门教授生徒,自己仅仅够满足自己需要,不义之财一毫不取。家中极其贫穷,经常整天断绝吃食,邻里有时用微薄的东西相馈赠。家中时时不能(满足需要)继续(生活),宁愿和妻子儿女忍饥挨饿,也终不求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衣,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延请接纳。观察他的容貌,聆听他的议论和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给他一套衣服,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恳切至诚地想要给您,接受它没有什么伤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优厚的俸禄一样,如若没有正当的名义就接受它,是我不能分辨礼义的大事。”最终还是推辞掉了。汪圣锡也知道他贤能,认为是近于古代的能独持操守的人。
这四位君子,真可以写进史书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16
展开全部
隐居的士人修养身心潜心做学问,只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不渴求为世人所了解,世人也不了解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能有这类人,我每每惋惜这些隐士没有传记流传。以前得到的上、虞、李、孟四人的传记讲了四个人的故事,因此恭谨地记录下来。
第一个人是,慈溪的蒋季庄,在宣和年间(1119-1125),蒋季庄蔑视王氏的学说,不参与科举考试,独自关门读书,不随便和人交往。高闶住在明州城里,每一年都四五次拜访蒋季庄的茅庐。蒋季庄听说他来了,一定会急急忙忙(倒屐)出来迎接,和他在小屋里对坐,兴高采烈的和他,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几乎忘记吃饭睡觉。高闶向他告辞他就会远送几里路,两人相处的很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蒋先生不喜欢和人交往,却只亲厚您,而你也对他时分眷慕,我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抑崇(估计是专用名词,比如他的号)说:“我整年地读书,每有疑问不能明晰,或者理解不完整有没达到的地方,问题经常堆积到数十个,蒋季庄一一解读,全都迎刃而解。”然而蒋季庄的专长,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世人所说“知己”就是这样的吧?
第二个人是王茂刚,住在明州林村一处深壑的山沟里,有一个弟弟不喜欢读书做学问,王茂刚就让他学习谋生的手段以生存,而他自己只专心读书,从不随便出门,尤其精通周易。沈焕是担任通盘州事,曾经去拜访他。他的智趣远远超出了书本典籍的记录。王茂刚做学问气势庄严,考究他做学问所得,似乎是刚刚有收获,求学的过程还没结束呢。
第三个人是顾主簿,不知道是什么人,南渡(南渡长江,南宋)后寄居在慈溪。以清廉坚贞为准则,安于贫穷卑贱,不为世人了解却不悲观。但对于日常生活,即使做小事也一丝不苟。平时早晨起床,等买菜的人从门前经过,问一捆菜值多少钱,按照菜贩所说给钱。其他的买饮食、衣裳也如此。久了人们都相信他佩服他,不忍心欺骗。如果一天的用度足够了,就静心翻阅古籍,不与人交往游玩。乡邻中有不安分守职、武断地强加自己意愿于别人的人,大家都讥笑他说:“难道你是顾主簿吗?”(顾主簿这么受人尊敬的人都安分守己,你算哪根葱)
第四个人叫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守行为固执而廉洁,受到了邻里的尊敬。周日章开学堂教授徒弟,只收取足够自己使用的费用,不符合规矩的钱一分不收。周家很贫穷,经常整天没有吃的,有时邻居送他们一些东西。赠送的东西经常接不上他家的用度,周日章宁愿和妻子忍饿,终究不去请求他人。深冬时穿着纸糊的衣服,有客人来拜访,也高兴的请进来。望着他的面容表情,听他的议论,大家都很惊诧。县尉谢先生送他一件衣服,对他说:“您不曾要求帮助,我自己希望向您表达敬意,接受无妨。”周日章笑着回答到:“一件衣服和一万钟粮食是一个概念,如果我无故接受礼物,这是不明辨礼仪的。”最终推辞了。汪圣锡也知道他的贤德,认为周日章像古代所谓的“独行者”。
这四个人,实在应该写进史书啊。
第一个人是,慈溪的蒋季庄,在宣和年间(1119-1125),蒋季庄蔑视王氏的学说,不参与科举考试,独自关门读书,不随便和人交往。高闶住在明州城里,每一年都四五次拜访蒋季庄的茅庐。蒋季庄听说他来了,一定会急急忙忙(倒屐)出来迎接,和他在小屋里对坐,兴高采烈的和他,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几乎忘记吃饭睡觉。高闶向他告辞他就会远送几里路,两人相处的很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蒋先生不喜欢和人交往,却只亲厚您,而你也对他时分眷慕,我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抑崇(估计是专用名词,比如他的号)说:“我整年地读书,每有疑问不能明晰,或者理解不完整有没达到的地方,问题经常堆积到数十个,蒋季庄一一解读,全都迎刃而解。”然而蒋季庄的专长,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世人所说“知己”就是这样的吧?
第二个人是王茂刚,住在明州林村一处深壑的山沟里,有一个弟弟不喜欢读书做学问,王茂刚就让他学习谋生的手段以生存,而他自己只专心读书,从不随便出门,尤其精通周易。沈焕是担任通盘州事,曾经去拜访他。他的智趣远远超出了书本典籍的记录。王茂刚做学问气势庄严,考究他做学问所得,似乎是刚刚有收获,求学的过程还没结束呢。
第三个人是顾主簿,不知道是什么人,南渡(南渡长江,南宋)后寄居在慈溪。以清廉坚贞为准则,安于贫穷卑贱,不为世人了解却不悲观。但对于日常生活,即使做小事也一丝不苟。平时早晨起床,等买菜的人从门前经过,问一捆菜值多少钱,按照菜贩所说给钱。其他的买饮食、衣裳也如此。久了人们都相信他佩服他,不忍心欺骗。如果一天的用度足够了,就静心翻阅古籍,不与人交往游玩。乡邻中有不安分守职、武断地强加自己意愿于别人的人,大家都讥笑他说:“难道你是顾主簿吗?”(顾主簿这么受人尊敬的人都安分守己,你算哪根葱)
第四个人叫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守行为固执而廉洁,受到了邻里的尊敬。周日章开学堂教授徒弟,只收取足够自己使用的费用,不符合规矩的钱一分不收。周家很贫穷,经常整天没有吃的,有时邻居送他们一些东西。赠送的东西经常接不上他家的用度,周日章宁愿和妻子忍饿,终究不去请求他人。深冬时穿着纸糊的衣服,有客人来拜访,也高兴的请进来。望着他的面容表情,听他的议论,大家都很惊诧。县尉谢先生送他一件衣服,对他说:“您不曾要求帮助,我自己希望向您表达敬意,接受无妨。”周日章笑着回答到:“一件衣服和一万钟粮食是一个概念,如果我无故接受礼物,这是不明辨礼仪的。”最终推辞了。汪圣锡也知道他的贤德,认为周日章像古代所谓的“独行者”。
这四个人,实在应该写进史书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