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时候的皇帝,就是天,就是法律,他的个人意志,臣子必须绝对服从,不服从就是不忠,不忠于君主的臣子,等同于大逆不道。
这是汉朝董仲舒根据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的说法所提出的思想,“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简化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原文:
《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白话文释义:
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事奉君王,依什么原则?”孔子回答说:“君王差使臣下要依礼相待,臣下事奉君王以真心无欺为准。”
所以古代的皇帝如果叫一个臣子去死,他不敢不死,因为不死就是不忠,不忠,就可以株连九族,与其整个家族被株连,还不如自己乖乖领死来得痛快。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五常”之一。最早记载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其实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这句话同样和三纲五常思想挂钩,它就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听起来有些霸道。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者,一直强调忠君思想,孔子曾说:“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这句话被后世逐渐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句话的正版表述应该是:“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这样一来,皇帝们再也不担心有人闹事,我有着叫你死的权利,别闹啦,好好过你的日子去吧!百姓也乐得安居生机。
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君王的权力大于一切,君王的威严不仅仅有关国家的治理,同时也事关一个国家的尊严,而君王的权力最基本的表现则显示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一个国家的帝王拥有无上权力,自然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唯一而不可忤逆的话语权,这也就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由来。
在一般人来看,君主臣次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实君王对臣子的依赖性是极强的,甚至在很多时候由于君王的无限放权从而导致了某些权臣的权倾朝野,削弱了君王的绝对权力。
虽说如此,但是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自君王自身,和臣子想要身居高位必须一步步谨言慎行爬上来不同,古代皇位的世袭制,君王从小就掌握了无上权力,没有经历过各种磨砺,这有就造成了尽管不少帝王确实很聪明,但是见识和阅历却远不能和身居高位的臣子比。
一个国度唯一的帝王和数不清的臣子相比,自然是孤独了,倘若是聪明绝顶的王自然能让臣子派别分类,两相制约达到平衡,但是愚笨的君王却常常成为众多臣子的对立面,与伴君如伴虎相对的是伴臣如伴蛇。那为何史上的功臣又常常被君王所杀,这也是君王为了臣子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人的本性所在,倘若自己的权力大了就往往飘了,开始不满足于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于是对于君王来说直接杀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中国古代阶级最主要还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在古代除了皇权之外还有诸侯权、相权、侯权等诸多权力阶级,这些权力阶级共同组成了古代的统治阶级。
一、原文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二、翻译
皇上让我死,我不想死,但我听皇上的话,我就得去死。
三、出处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二、赏析
其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说法最早也只不过是出现在清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说法的出现直至妇孺皆知,只不过是奴才们为讨好主子欢心,卖力宣扬的结果。
满清入关后,为了维护其满清部族统治,奴隶制残余,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毫无顾忌的肆意歪曲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为其所用。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作者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
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
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推荐于2017-09-17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皇上让我死,我不想死,但我听皇上的话,我就得去死。
2、赏析
其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说法最早也只不过是出现在清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说法的出现直至妇孺皆知,只不过是奴才们为讨好主子欢心,卖力宣扬的结果。满清入关后,为了维护其满清部族统治,奴隶制残余,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毫无顾忌的肆意歪曲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为其所用。
3、出处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然而实则不然。真正孔子的儒家宣扬的不是这种愚忠,而是「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皇帝对大臣好,大臣才会对皇帝尽忠。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以往的朝代更替,王朝兴衰。
这句话其实是满清故意曲解儒家经典忽悠目不识丁的汉人百姓而说出来的鬼话,并非儒家本身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