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历法大体可分为三种。
1、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2、太阴历
太阴历又叫阴历,也就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的阴历,它的每一个历月都近似等于朔望月,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另19年是平年。纯粹的阴历,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的变化,但无法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实际没有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最早人们都是采用阴历的,这是因为朔望月的周期,比回归年的周期易于确定。后来,知道了回归年,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多改用阳历或阴阳历。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3、阴阳历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它的缺点是历年长度相差过大,制历复杂,不利于记忆。我国的农历就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
我国的历法在几千年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充实、完善,逐渐演变为现在所用的农历。农历实质上就是一种阴阳历,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同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1、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2、太阴历
太阴历又叫阴历,也就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的阴历,它的每一个历月都近似等于朔望月,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另19年是平年。纯粹的阴历,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的变化,但无法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实际没有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最早人们都是采用阴历的,这是因为朔望月的周期,比回归年的周期易于确定。后来,知道了回归年,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多改用阳历或阴阳历。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3、阴阳历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它的缺点是历年长度相差过大,制历复杂,不利于记忆。我国的农历就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
我国的历法在几千年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充实、完善,逐渐演变为现在所用的农历。农历实质上就是一种阴阳历,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同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2019-02-01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由前面的叙述可以知道,历法是人类进入农牧业社会以后的产物。当然世界上究竟哪一个民族制订了第一部历法,现在很难考证,但从有文字以来,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制订了自己的历法。不过,如果将古今中外所使用过的种种历法加以分析不难发现,不论这些历法如何花样翻新,就其实质来说,不外乎三种,即阴历、阳历和阴阳合历。现在分别加以介绍。
阴历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阴历又有太阴历之称。
在朔望月一节中已经指出,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大约是29.5306日(相当于29日12小时44分3秒),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字用起来当然很不方便。为了简化问题而且适用,就必须使历法的每个月(称为历月)只包含整数的天数。那么接近29.5306日的整数,显然只有9和30。如果取29H为1个月,它将短于朔望月大约半天,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这样的弊病,即朔的时刻(即新月)每月逐渐推迟;而如果取30日为历月的长度,它又比朔月大约长了半天,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出现朔的时刻逐月提前的情形,时间长了还会出现一个月的月初和月末都是朔的错乱现象。为了使历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朔望月的长度,而且还要使历月只包含整天数,古代的编历家们便在历法中交替采用四日和30日作为历月的长度。这方法实在巧妙,它既避免了繁琐,又保证了朔必发生在每月的初一。
历月的长短问题算是解决了,历年(即历法上采用的年长)是历法家必须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历法家们自然会考虑到历年长度应尽量接近回归年的长度,因为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应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根据这个原则,经过反复观测发现,12个朔望月累加起来的天数最接近回归年的天数,请看事实:
29.5(日)×11=324.5(日)比回归年约少41天。
29.5(日)×12=354(日)比回归年约少11天。
29.5(日)×13=383.5(日)比回归年约多18天。
这样,编历家们就将阴历的历年定为12个月,其中6个大月。(每月30日)6个小月(每月29日),共计354日。但是,还有问题,因为朔望月的实际长度为29.5306日,而阴历年的实际长度为29.5306(日)×12=354.3671(日),这个数字与354日相差0.3671,所以实际使用时,每过3年新月(即朔)又不在初一了。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就把第3年12月的29日改为30日,并称这一年为闰年。闰年有7个大月,5个小月,共计355日。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阴历还是有其特点的。比如阴历的基本周期——朔望月,是月相变化的周期。阴历的日期表示着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新月);十五、十六是满月(望);初七、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等,这对于古人凭借月相判断日期是很方便的。
阳历
阳历是按照太阳的运动来编算的,它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这就是说阳历的一年以回归年为依据,但又不是简单地取回归年的长度为阳历年的长度。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相当于365日5小时48分46秒),如果直接把它作为阳历的历年长度,就会发生如下现象:比如1979年从1月1日半夜零时开始,到了1981年就不是从1月1日半夜零时开始了,而是推迟了5小时48分46秒,即1980年是从1月1日早上5时48分46秒开始了。到了1981年将是从1月1日上午11时37分32秒开始。依此类推,连连累加,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简便适用,制历家们只取回归年的整天数(即365日)为历年的长度,并称为平年。可能读者会发问,那5小时48分46秒就弃而不要了吗?当然不是,历年多余的5小时48分46秒,累积四年就是23小时15分4秒,几乎等于1天了,因此就做了1条规定,即每经过4年要多算1天,这1年共计为366日,并称为闰年。4年增加1天还有问题,就是它又比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多算了44分56秒。这个数字初看起来很小,但不要忘记“积少成多”这句名言,只要具体一算就会发现,积400年就要差3日呢!显然这样大的误差不容忽视。编历家们经过周密思考,一丝不苟地计算之后,想出了第2条措施:每满100年少闰1次,到第枷年再闰。这样规定之后,每400年中总共有97个闰年,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日5时49分12秒,与回归年之长仅有26秒的差误,累积3300年才差1日,可见精度是很高的了。
话说至此读者可能又会发问,又是4年一闰,又是400年置97闰,怎么知道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这个问题容易解决。具体说来就是,凡是公元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如1964、1972、1980年)就都是闰年,不能被4除尽的年(如1979、1981、1983年)都是平年。但是遇到世纪的年,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600、2000、2400年)才是闰年,不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700、1800、1900年)仍为平年。
以上讲的是阳历的历年。阳历的历月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阳历的历月数,大家都知道是12个月,但这种取法与朔望月毫无瓜葛,它只是承袭了阴历的办法也把一年分成12个月罢了。按平均分配的办法,历月长度应该为(365.2422÷12=)30.4368天。为了避免小数,阳历的历月也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7个大月,5个小月;闰年6个大月、6个小月。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的历月是:1、3、5、7、8、10、12月是大月31天;4、6、9、11月是小月30天;唯独二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这种参差不齐的安排难道其中有什么奥妙吗?尤其是2月为什么又是如此特殊呢?要将这个问题说清楚话可就长了,因为它涉及到阳历的由来。
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即阳历)起源于古罗马。据说古罗马最先使用的历法,分1年为10个月,共计304天,后来由于受希腊历法的影响,才将10个月增为12个月,全年354天,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为了消除差数,使历法的日期和节令符合,规定每两年增加1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只有22天或23天,将它安插在合适的地方。但是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僧侣却滥施权力,随心所欲地安插闰月,结果使得历法极端混乱,甚至寒暑颠倒,四时无序,所以有人曾幽默地讽刺说:“罗马人常打胜仗,但不知道胜仗是在哪一天打的。”这种不堪设想的混乱局面一直到公元前46年才结束,这年罗马执政官(即最高统治者)儒略·凯撒宣布了新历。
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了新历。新历完全不考虑月亮的圆缺变化,只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为准则,所以它已经是一部纯粹的阳历了。由于新历是儒略·凯撒颁发的,故又称新历为“儒略历”。
儒略历规定全年分12个月,共计365天。每4年一闰,每个月逢单为大月31天,逢双为小月30天,这样全年就不是姬天而是366天了,需要去掉1天。应该从哪个月中去掉1天呢?据说古罗马时代,被判处死刑的人一律在二月份处决,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月,希望它快快过去,这样就从2月中减去了1天,于是2月就只有9天了,只有闰年才是30天。至于2月份变为28天则还有一段故事。
据传说,儒略·凯撒的生日在7月份,而7月份又是大月,所以他常常以此而引为自豪,并夸耀自己的非凡。不料儒略·凯撒在改历后1年便遭暗算一命呜呼了。他的侄子屋大维于公元前27年继位后,一跃而成了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并享有奥古斯都的盛名(奥古斯都是“神圣”的意思,这是当时罗马人对他的尊称)。不幸的是,儒略·凯撒规定的“每隔3年一闰”的法则,被僧侣们误解为“3年一闰”了,这样从公元前42年置闰到公元前9年再闰的时候,竟已经置了闰年12次之多。比原规定多了3个闰年。令人庆幸的是,此时的奥古斯都如梦初醒,发觉现行闰法是对儒略历的误解,于是他果断地宣布,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后4年不再置闰。从公元后8年重新施行儒略·凯撒“每隔3年一闰”的科学规定。从这一点来看,奥古斯都是拨乱反正了。但他却以此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竟滥用权力又从2月份拿出1天,加在他的出生月8月上,并洋洋得意表示自己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可以与儒略·凯撒媲美了。从此8月就成了31天,2月则变成了28天,逢闰年也只有29天。又由于8月改成了大月,所以干脆从8月开始逢双都为大月,逢单都为小月了。
“儒略历”的平均历年长度是365天6小时(即365.25天),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400年就多出3天多,可见“儒略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到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发了改革历法的命令,命令有两条措施:(1)把1582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2)那些世纪年号不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700、1800年)不再算作闰年。只有世纪年号能被400除尽的年才算闰年,如1600、2000年都是。
这两条规定十分重要。第一,“儒略历”施行后,在公元325年曾规定3月21日为春分日,但到公元1582年格里高利颁布新历时,春分日实际上已经赶到3月11日了,与规定差了10天,就是说在从公元325年到公元1582年的1257年间,儒略历的节气和实际节气脱节了10天。新历的第一条措施便消除了这一矛盾。把春分日重新回复到了公元325年规定的3月21日。第二,新历的第二条措施把“儒略历”400年中置100个闰年的规定,改为400年中97闰年,这样新历的平均年长是(〔365×400+97〕÷400=)365.2425日,比回归年仅长0.0003日(即26秒)。可见新历经过3300多年才有一日的误差,新历与“儒略历”相比当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新历叫“格里历”。由于它很精确,所以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因而“格里历”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习惯上也叫“阳历”。我国于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使用公历,其他一些国家采用公历的时间如表4所示;
在介绍公历由来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产生一个疑问,即公历是在公元1582年由格里高利宣布实行的,那么公历纪元的“公元”是如何确定的呢?
纪元就是记载年代的起始点,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纪年法。我国古代采用的是所谓“王位纪年法”,即某个皇帝即位的那1年为第1年,以后为第2年,第3年……当更换了皇帝之后,纪年又重新开始。例如清代康熙于公元1662年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公元1662年即称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为康熙二年,依此类推。在西欧古罗马帝国控制的地区内,或用与我国古代类似的纪年法(它似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时为纪年的开始),或用“罗马建国”作为纪年的开始(罗马何时建国很难考证)。公元1世纪的时候,欧洲地区兴起了基督教,其势力和影响与日俱增,在所谓“罗马建国”后1284年,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基督教僧侣——狄奥尼西,他提出基督教徒不应该用“异邦”的纪年法,必须改由“基督诞生”的那1年算起。据他称(当然是编造)基督是在距当时532年以前诞生的,所以下1年应该是基督诞生后的533年。这种新的纪年法最初在教会中使用,到了15世纪中叶,在教皇发布的文告中就已经普遍采用了。当1582年格里高利颁发新历的时候,这种纪年法已经沿用成习了,因此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是从公元532年开始的,而不是从公元第1年开始的。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年)。
至于公历的年首,则是人为的。地球绕太阳旋转是一圈又一圈,没有开头与结尾的,人们特意规定一个起点,来作为年首。按照古代的习惯,选取冬至(太阳正午高度最低的一天)后10天作为元旦(1月1日)。后来就沿用下来了。
阴阳合历
在报纸的刊头上和日历上,除了注明公历的年、月、日、星期几外,还注有农历的年、月、日、节气等等,这里的农历就是这一节要谈的阴阳合历。
我国上自秦、汉以前,下至清代末年,仅名家历法就有100余种,它们都属于阴阳合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报刊上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是由于我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的原因吧。
众所周知,阴历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阳历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而阴阳合历,顾名思义是兼顾阳历和阴历的一种历法。进一步说,阴阳合历把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即朔望月)作为一个月,它又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作为一年。这种历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历月,的日期代表着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为朔,满月则正当月中;另一方面它又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协调。但是制订阴阳合历的最大困难在于,朔望月和回归年没有公约数,所以一年安排几个月最为合理,就成了编历家们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1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它比12个朔望月多11天左右(29.5306天×12=354.3672天)。如果每年都是12个月,累积下去就会发生错乱现象,比如1980年春节在2月份,16年之后的1996年的春节就赶在8月份了,这是多么不方便呀!古人在实践中想到,1年大约差11天,3年就是33天,于是就规定每过3年多加1个月,这样的年称为闰年。这样虽然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精心观测和周密计算,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发现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年中设置7个闰年(闰年每年13个月),其余12个年头为平年(每年12个月)。采用了这个巧妙的办法之后,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就相差无几了。请看具体计算:
1个朔望月=29.5306(日)
12×19+7=235(个朔望月)
235个朔望月=29.5306×235=6939.69(日)
1个回归年=365.2422(日)
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日)
计算结果表明,19个回归年和235个朔望月的天数仅有0.09天之差(合2小时9分36秒)。显而易见,这一发现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使得阴历和阳历比较好地调和起来了,同时历的季节月令和实际天时也基本符合了。顺便指出,这一规律首先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所发现,当希腊发现这一周期时,我国已经成功地运用了160年之久。
南北朝时代,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订了颇有革新的“大明历”,大明历创立了比“19年7闰”更为精确的“391年144闰”的方法,即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年。
在介绍“农历”的时候,有一点应该提醒,即平时有人称农历为阴历是错误的。3种历法的原理到此已经都介绍完了。我们再回顾一下,阴历仅仅与月亮的运动相关,而农历是兼顾了阳历和阴历的基本特点,它与阴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原则差别,所以不能称农历为阴历。至于农历有旧历之称,大概是相对于公历而言。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采用农历,而辛亥革命以后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于是人们习惯地称公历为“新历”,相形之下农历自然就有旧历之称了,可见新历与旧历之称只是习惯而已。
由上所述可知,阴阳合历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设置闰月,但是为什么有时闰三月,有时闰五月,又有时闰八月呢?这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的问题。
阴历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阴历又有太阴历之称。
在朔望月一节中已经指出,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大约是29.5306日(相当于29日12小时44分3秒),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字用起来当然很不方便。为了简化问题而且适用,就必须使历法的每个月(称为历月)只包含整数的天数。那么接近29.5306日的整数,显然只有9和30。如果取29H为1个月,它将短于朔望月大约半天,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这样的弊病,即朔的时刻(即新月)每月逐渐推迟;而如果取30日为历月的长度,它又比朔月大约长了半天,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出现朔的时刻逐月提前的情形,时间长了还会出现一个月的月初和月末都是朔的错乱现象。为了使历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朔望月的长度,而且还要使历月只包含整天数,古代的编历家们便在历法中交替采用四日和30日作为历月的长度。这方法实在巧妙,它既避免了繁琐,又保证了朔必发生在每月的初一。
历月的长短问题算是解决了,历年(即历法上采用的年长)是历法家必须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历法家们自然会考虑到历年长度应尽量接近回归年的长度,因为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应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根据这个原则,经过反复观测发现,12个朔望月累加起来的天数最接近回归年的天数,请看事实:
29.5(日)×11=324.5(日)比回归年约少41天。
29.5(日)×12=354(日)比回归年约少11天。
29.5(日)×13=383.5(日)比回归年约多18天。
这样,编历家们就将阴历的历年定为12个月,其中6个大月。(每月30日)6个小月(每月29日),共计354日。但是,还有问题,因为朔望月的实际长度为29.5306日,而阴历年的实际长度为29.5306(日)×12=354.3671(日),这个数字与354日相差0.3671,所以实际使用时,每过3年新月(即朔)又不在初一了。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就把第3年12月的29日改为30日,并称这一年为闰年。闰年有7个大月,5个小月,共计355日。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阴历还是有其特点的。比如阴历的基本周期——朔望月,是月相变化的周期。阴历的日期表示着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新月);十五、十六是满月(望);初七、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等,这对于古人凭借月相判断日期是很方便的。
阳历
阳历是按照太阳的运动来编算的,它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这就是说阳历的一年以回归年为依据,但又不是简单地取回归年的长度为阳历年的长度。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相当于365日5小时48分46秒),如果直接把它作为阳历的历年长度,就会发生如下现象:比如1979年从1月1日半夜零时开始,到了1981年就不是从1月1日半夜零时开始了,而是推迟了5小时48分46秒,即1980年是从1月1日早上5时48分46秒开始了。到了1981年将是从1月1日上午11时37分32秒开始。依此类推,连连累加,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简便适用,制历家们只取回归年的整天数(即365日)为历年的长度,并称为平年。可能读者会发问,那5小时48分46秒就弃而不要了吗?当然不是,历年多余的5小时48分46秒,累积四年就是23小时15分4秒,几乎等于1天了,因此就做了1条规定,即每经过4年要多算1天,这1年共计为366日,并称为闰年。4年增加1天还有问题,就是它又比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多算了44分56秒。这个数字初看起来很小,但不要忘记“积少成多”这句名言,只要具体一算就会发现,积400年就要差3日呢!显然这样大的误差不容忽视。编历家们经过周密思考,一丝不苟地计算之后,想出了第2条措施:每满100年少闰1次,到第枷年再闰。这样规定之后,每400年中总共有97个闰年,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日5时49分12秒,与回归年之长仅有26秒的差误,累积3300年才差1日,可见精度是很高的了。
话说至此读者可能又会发问,又是4年一闰,又是400年置97闰,怎么知道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这个问题容易解决。具体说来就是,凡是公元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如1964、1972、1980年)就都是闰年,不能被4除尽的年(如1979、1981、1983年)都是平年。但是遇到世纪的年,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600、2000、2400年)才是闰年,不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700、1800、1900年)仍为平年。
以上讲的是阳历的历年。阳历的历月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阳历的历月数,大家都知道是12个月,但这种取法与朔望月毫无瓜葛,它只是承袭了阴历的办法也把一年分成12个月罢了。按平均分配的办法,历月长度应该为(365.2422÷12=)30.4368天。为了避免小数,阳历的历月也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7个大月,5个小月;闰年6个大月、6个小月。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的历月是:1、3、5、7、8、10、12月是大月31天;4、6、9、11月是小月30天;唯独二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这种参差不齐的安排难道其中有什么奥妙吗?尤其是2月为什么又是如此特殊呢?要将这个问题说清楚话可就长了,因为它涉及到阳历的由来。
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即阳历)起源于古罗马。据说古罗马最先使用的历法,分1年为10个月,共计304天,后来由于受希腊历法的影响,才将10个月增为12个月,全年354天,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为了消除差数,使历法的日期和节令符合,规定每两年增加1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只有22天或23天,将它安插在合适的地方。但是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僧侣却滥施权力,随心所欲地安插闰月,结果使得历法极端混乱,甚至寒暑颠倒,四时无序,所以有人曾幽默地讽刺说:“罗马人常打胜仗,但不知道胜仗是在哪一天打的。”这种不堪设想的混乱局面一直到公元前46年才结束,这年罗马执政官(即最高统治者)儒略·凯撒宣布了新历。
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了新历。新历完全不考虑月亮的圆缺变化,只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为准则,所以它已经是一部纯粹的阳历了。由于新历是儒略·凯撒颁发的,故又称新历为“儒略历”。
儒略历规定全年分12个月,共计365天。每4年一闰,每个月逢单为大月31天,逢双为小月30天,这样全年就不是姬天而是366天了,需要去掉1天。应该从哪个月中去掉1天呢?据说古罗马时代,被判处死刑的人一律在二月份处决,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月,希望它快快过去,这样就从2月中减去了1天,于是2月就只有9天了,只有闰年才是30天。至于2月份变为28天则还有一段故事。
据传说,儒略·凯撒的生日在7月份,而7月份又是大月,所以他常常以此而引为自豪,并夸耀自己的非凡。不料儒略·凯撒在改历后1年便遭暗算一命呜呼了。他的侄子屋大维于公元前27年继位后,一跃而成了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并享有奥古斯都的盛名(奥古斯都是“神圣”的意思,这是当时罗马人对他的尊称)。不幸的是,儒略·凯撒规定的“每隔3年一闰”的法则,被僧侣们误解为“3年一闰”了,这样从公元前42年置闰到公元前9年再闰的时候,竟已经置了闰年12次之多。比原规定多了3个闰年。令人庆幸的是,此时的奥古斯都如梦初醒,发觉现行闰法是对儒略历的误解,于是他果断地宣布,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后4年不再置闰。从公元后8年重新施行儒略·凯撒“每隔3年一闰”的科学规定。从这一点来看,奥古斯都是拨乱反正了。但他却以此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竟滥用权力又从2月份拿出1天,加在他的出生月8月上,并洋洋得意表示自己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可以与儒略·凯撒媲美了。从此8月就成了31天,2月则变成了28天,逢闰年也只有29天。又由于8月改成了大月,所以干脆从8月开始逢双都为大月,逢单都为小月了。
“儒略历”的平均历年长度是365天6小时(即365.25天),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400年就多出3天多,可见“儒略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到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发了改革历法的命令,命令有两条措施:(1)把1582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2)那些世纪年号不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700、1800年)不再算作闰年。只有世纪年号能被400除尽的年才算闰年,如1600、2000年都是。
这两条规定十分重要。第一,“儒略历”施行后,在公元325年曾规定3月21日为春分日,但到公元1582年格里高利颁布新历时,春分日实际上已经赶到3月11日了,与规定差了10天,就是说在从公元325年到公元1582年的1257年间,儒略历的节气和实际节气脱节了10天。新历的第一条措施便消除了这一矛盾。把春分日重新回复到了公元325年规定的3月21日。第二,新历的第二条措施把“儒略历”400年中置100个闰年的规定,改为400年中97闰年,这样新历的平均年长是(〔365×400+97〕÷400=)365.2425日,比回归年仅长0.0003日(即26秒)。可见新历经过3300多年才有一日的误差,新历与“儒略历”相比当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新历叫“格里历”。由于它很精确,所以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因而“格里历”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习惯上也叫“阳历”。我国于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使用公历,其他一些国家采用公历的时间如表4所示;
在介绍公历由来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产生一个疑问,即公历是在公元1582年由格里高利宣布实行的,那么公历纪元的“公元”是如何确定的呢?
纪元就是记载年代的起始点,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纪年法。我国古代采用的是所谓“王位纪年法”,即某个皇帝即位的那1年为第1年,以后为第2年,第3年……当更换了皇帝之后,纪年又重新开始。例如清代康熙于公元1662年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公元1662年即称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为康熙二年,依此类推。在西欧古罗马帝国控制的地区内,或用与我国古代类似的纪年法(它似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时为纪年的开始),或用“罗马建国”作为纪年的开始(罗马何时建国很难考证)。公元1世纪的时候,欧洲地区兴起了基督教,其势力和影响与日俱增,在所谓“罗马建国”后1284年,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基督教僧侣——狄奥尼西,他提出基督教徒不应该用“异邦”的纪年法,必须改由“基督诞生”的那1年算起。据他称(当然是编造)基督是在距当时532年以前诞生的,所以下1年应该是基督诞生后的533年。这种新的纪年法最初在教会中使用,到了15世纪中叶,在教皇发布的文告中就已经普遍采用了。当1582年格里高利颁发新历的时候,这种纪年法已经沿用成习了,因此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是从公元532年开始的,而不是从公元第1年开始的。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年)。
至于公历的年首,则是人为的。地球绕太阳旋转是一圈又一圈,没有开头与结尾的,人们特意规定一个起点,来作为年首。按照古代的习惯,选取冬至(太阳正午高度最低的一天)后10天作为元旦(1月1日)。后来就沿用下来了。
阴阳合历
在报纸的刊头上和日历上,除了注明公历的年、月、日、星期几外,还注有农历的年、月、日、节气等等,这里的农历就是这一节要谈的阴阳合历。
我国上自秦、汉以前,下至清代末年,仅名家历法就有100余种,它们都属于阴阳合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报刊上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是由于我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的原因吧。
众所周知,阴历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阳历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而阴阳合历,顾名思义是兼顾阳历和阴历的一种历法。进一步说,阴阳合历把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即朔望月)作为一个月,它又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作为一年。这种历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历月,的日期代表着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为朔,满月则正当月中;另一方面它又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协调。但是制订阴阳合历的最大困难在于,朔望月和回归年没有公约数,所以一年安排几个月最为合理,就成了编历家们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1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它比12个朔望月多11天左右(29.5306天×12=354.3672天)。如果每年都是12个月,累积下去就会发生错乱现象,比如1980年春节在2月份,16年之后的1996年的春节就赶在8月份了,这是多么不方便呀!古人在实践中想到,1年大约差11天,3年就是33天,于是就规定每过3年多加1个月,这样的年称为闰年。这样虽然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精心观测和周密计算,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发现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年中设置7个闰年(闰年每年13个月),其余12个年头为平年(每年12个月)。采用了这个巧妙的办法之后,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就相差无几了。请看具体计算:
1个朔望月=29.5306(日)
12×19+7=235(个朔望月)
235个朔望月=29.5306×235=6939.69(日)
1个回归年=365.2422(日)
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日)
计算结果表明,19个回归年和235个朔望月的天数仅有0.09天之差(合2小时9分36秒)。显而易见,这一发现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使得阴历和阳历比较好地调和起来了,同时历的季节月令和实际天时也基本符合了。顺便指出,这一规律首先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所发现,当希腊发现这一周期时,我国已经成功地运用了160年之久。
南北朝时代,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订了颇有革新的“大明历”,大明历创立了比“19年7闰”更为精确的“391年144闰”的方法,即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年。
在介绍“农历”的时候,有一点应该提醒,即平时有人称农历为阴历是错误的。3种历法的原理到此已经都介绍完了。我们再回顾一下,阴历仅仅与月亮的运动相关,而农历是兼顾了阳历和阴历的基本特点,它与阴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原则差别,所以不能称农历为阴历。至于农历有旧历之称,大概是相对于公历而言。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采用农历,而辛亥革命以后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于是人们习惯地称公历为“新历”,相形之下农历自然就有旧历之称了,可见新历与旧历之称只是习惯而已。
由上所述可知,阴阳合历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设置闰月,但是为什么有时闰三月,有时闰五月,又有时闰八月呢?这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的问题。
详情
- 官方电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2-07-14
展开全部
公元纪法 (阳历) 干支纪法(阴历) 阴阳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西方的太阳历(根据太阳活动周期推算的)就是现在我们用的公历,
东方的太阴历(根据月亮活动周期推算的)就是现在我们用的阴历,
东方的太阴历(根据月亮活动周期推算的)就是现在我们用的阴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