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问题

1、《药》标题的含义2、《祝福》标题的含义3、分析王利发人物形象4、分析葛朗台人物形象5、《雷雨》中的三对主要矛盾6茶馆中的主要矛盾7、分析杜丽娘的人物形象8、纪念刘和珍... 1、《药》标题的含义2、《祝福》标题的含义3、分析王利发人物形象4、分析葛朗台人物形象5、《雷雨》中的三对主要矛盾6茶馆中的主要矛盾7、分析杜丽娘的人物形象8、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线索9、鲁迅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呐喊的原因是什么?10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 展开
 我来答
qpwo713
2008-02-03 · TA获得超过87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药”,小说里指的是人血馒头,是老实愚昧的贫民华老栓为其儿子华小栓治病的药,是他用他们一家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辛苦钱从刑场上与刽子手康大叔那换来的。小说从华老栓半夜起身,为儿子买“药”入笔,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华老栓去刑场买“药”、华小栓服“药”、众茶客议论“药”、直到华大妈去上坟。简洁的概括就是四个部分:取“药”、吃“药”、谈“药”、结局。整篇小说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药”来写,“药”贯穿全文,是本篇小说的行文线索。

小说以“药”为标题,不仅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去阅读、去思考:这是什么药,治什么病的药,围绕这药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同时也符合了文章标题要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原则。鲁迅自己也曾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药》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是“容量”极大,题目虽只有一个字,可含义非同一般。在我印象中,现代文学作品中也以一字作为短篇小说题目的佳作,好象也只有叶绍钧的《夜》而已。看来想以一字作为文章标题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这足可见鲁迅的文学功底的深厚。

2《祝福》起于“况福”,终于“祝福”。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中。鲁迅先生用“祝福”做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

3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像他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剧本通过这个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日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
4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参考资料:http://news.mdbchina.com/sections/news/20060928/316877.html

6再看情节。这一幕没有统一的剧情,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的。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

7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家庭里充斥着浓重的封建礼教气氛。她的家庭是个封建官僚家庭,父母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关心备至。她的父亲杜宝是个儒生出身的太守,是传统道德的代表人物,为官忠于职守,为人坚持礼教,而母亲甄氏则是个夫唱妇随的贤妻良母式的女子。作者特别写了他们对杜丽娘的教育。杜丽娘因为春日昼长,白日犯困小憩,杜宝也要训斥她;而甄氏因为杜丽娘去了自家花园,衣裙上绣了一对花,一双鸟,也大惊失色,生怕女儿因此而学坏,并且还给她安排了丫环和道学先生,前者监视她的行动,后者负责她的教育。因此,他们的爱带上了深深的社会功利色彩,目的是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封建社会所要求的模范淑女。作者如此描绘杜丽娘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物,深刻地揭示了她所面临的对手不是某些单个人物,而是由这些人物所代表着的整个正统意识和正统社会势力。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私自游园。杜丽娘准备游春,先是梳妆打扮。这时对镜,内心进入恍惚痴想状态,明明是为自己的美色自豪,但又不好意思。打扮本是为人看,但她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燕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又怕被人看见。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状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惊>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剧中杜丽娘日常的行为举止,丝毫不违背她作为名门闺秀的身份,她在作品开始时,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少女,带有贵族小姐普遍的特点,温柔、驯顺、稳重。她本人也打算严格地用礼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她幼小心灵中,充满了封建礼教。她去游玩空寂无人的花园,还想到“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是现实环境造成的她的性格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当杜丽娘独处深思时,却不由自主地发出对“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的倾慕;在更深的一层,当完全摆脱现实束缚进入梦境时,她的潜在欲望便充分地活跃起来。 主人公杜丽娘在礼教束缚下的复杂细腻的哀愁和坚定执着的反抗性格,被作者以文采瑰丽的妙笔,描绘得淋漓尽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数百年来,为人们唱得口角生香.《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8,从追悼会写起,然后叙及对刘和珍过去的印象,她被害的经过,她和战友之死的影响、作者的评价等,虽夹叙夹议,但全文以“三•一八”惨案作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作者对烈士们的怀念和讴歌,是以纵式结构为框架。

9,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10“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
总是少年行乐处
2008-02-03 · TA获得超过17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药》即唤醒愚昧的国民的一剂药
《祝福》是鲁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再现是一个时代悲剧。这里有他对中国、对国民的祝福和对四叔四婶一类人的讽刺。
葛朗台---虽然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伴随贪婪和吝啬而来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另外,时常故意装做口吃和耳聋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虽然使他实现了大量聚敛财物的目的,但是他却丧失了人的情感,异化成一个只知道吞噬金币的"巨蟒",并给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雅典猪
2008-02-03 · TA获得超过98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0.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作家笔下有过无数反叛女青年形象。而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是一个很丰满的形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善良又质朴对亲人细致体贴;原本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她希图官府保护她的清白,支持她对地痞无赖的抗争。但是,无情的拷打使窦娥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她由对封建官吏“明如镜,清如水”的幻想变为“覆盆不照太阳晖”的斥责,由“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的无奈叹息变为对天地,实质上是对整个不合理社会的愤怒控诉。窦娥思想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关汉卿本人思想的不断深化,它以一个平凡善良女子的觉醒揭示了封建社会“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严酷现实,指出产生窦娥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
关汉卿写了窦娥三个誓愿的实现,并让窦娥以鬼魂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为苦难者伸张正义的迫切愿望。然而,这些情节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倘若没有这些超乎寻常的现象和窦娥鬼魂的不懈斗争,这起平常的冤案将决然得不到平反,就连窦娥的亲生父亲窦天章也三次把有关此案的卷宗压到底下,这就是耐人寻味的一笔。这些浪漫色彩的情节,孕含着深刻的含义,说明封建势力吃人已到了极点,这为窦娥的反叛,营造更加特殊的恶劣的环境.
《窦娥冤》全文共分四折,环环相扣,步步把窦娥为反叛张驴儿父子的情节引向潮,同时也是反叛封建势力一个由低谷到高潮的过程。本文将从四折文章中,逐折透析窦娥的反叛精神。
第一折,蔡婆婆为讨债到赛卢医家中,险遭毒手,偶然撞见此事的张驴儿父子遂以救命恩人自居,蔡婆婆才脱狼口,又落虎穴,张驴儿父子企图霸占蔡婆婆和窦娥婆媳俩,蔡婆婆在说明张驴儿父子阴谋后,便遭窦娥严辞拒绝:“‘青哥儿’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划的便巧画蛾眉配偶?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蚤晚羹粥,寒署衣裘,满坐你鳏寡孤独,无捱无罪,母子每到白头。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当窦娥听说张驴儿父子不怀好意时,就和婆婆讲道理,让婆婆回忆回忆当初与夫君一起创下现有的基业,和当时公公对婆婆的嘱托之辞,靠家业母子都能活到白头,让婆婆能回心转意进行反抗,和自己站到一条战线上。可蔡婆婆做为一名和窦娥同样的封建势力压榨下的受害者——小资产阶级妇女,在张驴儿父子的威逼诱迫下甘于屈服,同时,为了保存自己的一点颜面,利用自己封建家长的地位,更无耻的说:〔小儿云〕孩儿也,再不要说我了。他爷儿两个都在门前等候,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蔡婆婆不耐烦的打断了窦娥的劝说,让窦娥和自己一起纳张驴儿父子为婿。当窦娥听到蔡婆婆这句“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时破天惊的话,火冒三丈,原本娇弱无力的一介女子,平时对和自己相依为命的蔡婆婆百依百顺的窦娥再也无法压抑住满腔的怒火,对蔡婆婆说道:你要招你自己招,我当然不要女婿。在蔡婆婆无耻的要求窦娥和她一起纳婿时,窦娥便敢做敢为的提出了“我当然不要张驴儿为夫,我是有夫之妇,如何做得起愧对先夫,有辱门风的事,怎能把张驴儿父子这对恶狼引入室内,后患无穷。”便向封建势力提出正式的挑战,在窦娥的强烈反对下,张驴儿父子没能得逞,同时,也为后面张驴儿计毒蔡婆婆埋下了伏笔。窦娥的反叛精神也在同蔡婆婆的对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至,窦娥不甘屈辱,勇于反抗,在第一折中锋芒初露。
第二折,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以逼迫窦娥就犯,促成一桩无耻婚姻买卖,进一步吞食蔡氏资产,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料反而毒死了张老头。在张驴儿的淫威面前窦娥强烈反抗,誓死不从,张驴儿见要挟窦娥不成功,便转儿诬告窦娥害死张老头。公堂上,张驴儿用银子疏通贪官,要窦娥用命来偿还父亲的命。窦娥受尽贪官的拷打,但善良的窦娥,看到一边战战栗栗、不停发抖的蔡婆婆,不由得想到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缺银两,把自己买给蔡婆婆为儿媳,想到自己的先夫,想到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由婆婆一手把她拉扯大以及儿时与婆婆玩闹的情景,不由浮现在眼前。已近六十岁的老人,又如何经受得起这群如狼似虎衙役的拷打?如果,让婆婆受到这般酷刑,我又怎么能对得起我那死去的丈夫!善良的窦娥,自己虽然正在倍受酷刑的折磨,心里还在考虑着她面前唯一的亲人——蔡婆婆。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拷打,窦娥牙根一咬把毒杀张老头的罪刑揽了下来:“我做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宜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到如今能怎的?情愿认罪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窦娥在考虑到婆婆年老力衰,不能受酷刑,自己便认了罪。表面是窦娥向贪官和张驴儿一班封建势力低了头,其实质上,是窦娥选择的另一种斗争方式——韧性斗争 。在窦娥过堂这一折中,窦娥表现出了无畏的精神,刚上堂窦娥心中还存在一种幻想:“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虑实。”但被张驴儿收买的贪官可不管你说了几句好听话,就手下留情。一顿无情棍棒,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窦娥魄散魂飞。在事实面前,窦娥清醒的认识到封建官府的实质:“衙门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酷刑之下窦娥道出:“天哪!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从心里说出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百姓有冤难伸。这一折通过窦娥不畏贪官酷吏和怜悯蔡婆婆之心,违心认罪,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淫残暴,视民如草芥,随意生杀;同时也树立了窦娥性格的两面性,既倔强又善良,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窦娥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品性进一步得到展现。
第三折:窦娥在临死前,怨天责地,并发下三桩誓愿:“〔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二煞」你道是署气喧,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对这个黑暗的社会提出了愤怒控诉。同时,也正式向封建势力宣布决裂。当临刑前,窦娥脖戴长枷,脚带镣铐走上刑场,窦娥走一步想一步,想想自己从小没爹娘,爹爹为了考取功名,把自己卖给了蔡婆婆为儿媳。原本小俩口结了婚好好的过日子,可是先夫因病不几日就去了,便和婆婆相影相随,终老此生。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哪该死的赛卢医不还钱就是了,却又心存歹念,想害死婆婆。怎的婆婆生不逢时,刚脱出狼爪又掉进虎穴,把张驴儿这对该杀的引进家门,引得这一身的官司,难道我命中注定就这么苦嘛!就应该做无头鬼吗?不!这都是那为恶的张驴儿,黑心的贪官相互勾结造成的。这个天是昏暗无日月的天,这个地是脏烂不堪的地,这世界“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都无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边走边想,窦娥抬头一看,已来到自己家住的街道,为了免让婆婆看见身赴刑场心里难过,央求刽子手绕过家门,临死不忘顾及他人,这样的好人却要被问斩了,这个世界是何等的黑暗,何等污浊不堪,不言而喻。面临死亡,窦娥想到没有什么留给这个世界!只留下三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来咀咒这个黑暗的社会,警示后人,把整个剧目推向高潮,同时,窦娥敢做敢为,勇于反抗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来。
第四析:窦天章出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吏,窦娥的鬼魂向父亲诉冤,她的冤屈终于得伸雪。窦娥借鬼魂在堂上追打张驴儿,要向封建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和贪官讨回公道。这一折显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希望正义得到伸张的迫切愿望,用浪漫主义色彩把窦娥神话。
翻开人类文明史,从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直到现代,整个人类文明史大都分就是男性的发展史。长时间以来女性“历史性”的失落,淹没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之中,尤其是东方女性,在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和儒道佛合流的意识形态因素作用下,形成克制、坚忍、含蓄、凝重的传统气质,这种气质因社会环境造成,又被社会封建礼教纲常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经”,沉淀在男性和女性的意识形态中,成为对女性评判的标准。在这种论理道德相对应,女性的自然性别特征则成为一种诱惑,一种罪恶。女人也因其自然属性,成为男人实用对象,当张驴儿见到指若葱根,唇若朱丹,耳垂明月铛,动若弱柳扶风,静似鲜花照水,美貌绝伦的窦娥时,淫心顿起,利用各种无耻手段逼迫蔡婆婆,窦娥二人成亲,一为财,二为色。蔡婆婆由于胆小怕事中了张驴儿父子的圈套。相比而言,敢于反抗,至死不屈的窦娥抵抗住了张驴儿的“性骚扰”。但是她的反抗始终没能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认可,最终血溅白练。单纯的个性解放无法达到解放妇女的目的,社会革命也一样不能彻底解放妇女,革命成功后妇女走过了属于男人的社会,在法律上获得了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如果把这些当作妇女解放的终极,只能说明一点;女性雄化,女性观向男性观认同从而抹杀了男女性别的差异,把女人简单的等同于“人”或等同于“男人”。妇女参政及社会权利的获得“就妇女解放而言,又是宛同一个新的惑人的骗局。”
无论从文学、文学史,还是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看关汉卿创作都有重要意义,“窦娥”就是像焦仲卿妻刘兰枝、“娜拉”一样成为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标志。妇女解放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是一个历史任务,任何一个作家都有他的艰巨性,正如鲁迅关注娜拉走后会怎样的问题一样,窦娥以身捐躯妇女解放了,而今后的妇女又该如何解放自己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db7621
2008-02-03 · TA获得超过170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张家萍
药 首先揭示了主题。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革命者的脱离群众,这些都不是救中国的良药。还概括了文章的情节,华家的卖药,吃药,谈药,又吃药。最后要还连接线索。华夏两家的明暗线。

陈相宜
关于《药》作为主题:我认为作者用"药"作为题目,首先是因为"药"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以华老拴买药开启了这篇小说,又以"药"的来历引出了余下的故事;其次,"药"既是指医治华小拴的病的药,,又是指医治普通群众的愚昧,冷漠,麻木不仁的药,是拯救中国社会的药。

黄河
能够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的一种东西~!!~!

覃筱丹
这个标题一语双关,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体质需要"药"来治,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也要需要"药"的"医治"。而这"药"就是拯救一个民族危亡的精神,一个能激起全民族民族意识的,奋起反抗精神动力。

郑聪: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昏暗无知的社会里,人们麻木愚昧。本文以药为题,一方面是说华老栓为了自己的儿子的病能痊愈,而四处寻找治病良药,但是却由于无知,最后竟用被杀革命党人的血来作药。一方面,是为了说明当时中国的麻木愚昧的状况,中国要走出这个"可怕"的社会,就必须用一种"药"来救治中国的人们,使他们精神上的疾病得到痊愈。

李冰
有双关的意思,在当时社会,治病的药,救中国的药。

周婷芳
a. 治愈小栓咳嗽的药;
b.中国一些麻木不仁之士的良效药。
吴桦
"药"有揭示主题的作用。"人血馒头"不是治病的良药,而资产阶级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也不是挽救中国的良药。--

赵博文 ZOBEN
《药》其实并不是课文中可以医治身体疾病的药而是一种心灵上的药。只有这种药才可以医治中国人真正的疾病。那不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试剂。是对麻木不仁最好唯一的医治还是唤醒中国人坚决斗争的力量源泉。药是必须的革命也要继续进行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8-02-03
展开全部
麦高,太多了,可以出两张考研卷了!从古代史到现当代,再到外国文学,一应俱全啊!去看看古代,现当代,及外国文学史吧,那上面所有的问题都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yalait
2008-02-03 · TA获得超过3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药》标题的含义
小说的标题为何取一个“药”字?看过小说,品味思之,方知“药”字之妙。它不仅只是实指华老栓愚昧 地把“人血馒头”当作治儿子痨病的“良药”,而且更有作者匠心独运的暗示的寓意:当今急于要治的“病” 不是华小栓肉体上的痨病,而是整个国民的“精神病”,因此华老栓的药不是治病的“良药”;夏瑜的个人奋 斗也不是“治病”的“良药”;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是推翻黑暗社会、拯救国民的“良药”。可见由于《药》的暗示艺术,便表达了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2、《祝福》标题的含义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起到线索的作用。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是小说的社会背景。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3、分析王利发人物形象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4、分析葛朗台人物形象
葛朗台:

资产阶级吝啬鬼的典型。
葛朗台的剥削方式兼具农业资本家、工商业企业家、高利贷资本家的特点。他赚钱的手段比高布赛克单纯的高利贷方式要高明。。他懂得在流通中求得资金的增殖,他不仅顺应时势,而且能巧妙地利用时势来以权谋私,体现出资产阶级罪恶的发迹史,代表着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由原始积累时期过度到自由资产阶级竞争时期的发展过程。

性格特征: 贪婪、吝啬、狡猾
葛朗台生活的时代是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此时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利润财富已经变得十分野蛮凶恶,为了占有黄金不择手段。巴尔扎克选择许多典型的细节,表现他对金钱的贪婪吝啬,"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当查理为了父亲的死而大哭时,葛朗台无情地说:"可是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的比钱还重。"当他得知欧也妮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查理后,竟然将自己唯一的骨肉打如了冷宫,直到从公证人那得知女儿将继承母亲的遗产时,才与欧也妮言归于好。为的是将欧也妮应得的计在自己的账上,在葛朗台的身上,人的正常情感已经荡然无存。当葛朗台看到查理给欧也妮的梳妆匣时,"老头子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对金钱的贪欲是他成了冷酷的恶魔,成了一个凶猛的吞钱兽,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去关心将要孤身一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女儿,而是关心他的金子。甚至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吝啬:对金钱的追逐欲、占有欲使他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作为千万富翁的他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楼梯的踏板被虫蛀坏了。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当他的侄子从巴黎来到他家时,他竟自己亲自下厨,为的是节省食物。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说:"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莫城抢光呢,侄儿。"他和所有作品中的吝啬鬼一样,灭绝人性,而其他吝啬鬼和他相比都不及他"亲切","崇高",都不及他工于心计、恶毒和有社会性。他是一个活在一个观点上的人,机警、狡猾、孤家寡人,利用一切机会发财,因此,他成了吝啬鬼中的吝啬鬼。他的吝啬使他的妻子过早谢世,女儿也失去了幸福,终生过着寂寞的生活。
狡猾:为了更好地控制金钱,榨取金钱,口吃和耳聋是他狡猾的典型表现。他利用这套本领,在生意上教敌人不耐烦,逼得对方老是替他这方面打主意,而忘掉了他自己的观点,平时耳聪目明,口齿清楚的葛朗台,一到关键时刻就变得耳聋口吃,,装疯卖傻莫名其妙地兜圈子,把自己的思想藏起来。
形象意义:巴尔扎克指出了发财的欲望怎样使葛朗台心灵空虚,禽兽的本能又怎样在他身上蔓延并把他身上人类的感情摧残殆尽。对金钱的贪婪吝啬使他成了吝啬鬼中的吝啬鬼,他的发迹正是资产阶级爆发户的血腥罪恶史。

5、《雷雨》中的三对主要矛盾
周朴园为代表的上层人物与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凌辱与被凌辱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周朴园与繁漪夫妻之间的封建专制与反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带有社会性的。

6茶馆中的主要矛盾
《茶》则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这些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家联系。

7、分析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家庭里充斥着浓重的封建礼教气氛。她的家庭是个封建官僚家庭,父母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关心备至。她的父亲杜宝是个儒生出身的太守,是传统道德的代表人物,为官忠于职守,为人坚持礼教,而母亲甄氏则是个夫唱妇随的贤妻良母式的女子。作者特别写了他们对杜丽娘的教育。杜丽娘因为春日昼长,白日犯困小憩,杜宝也要训斥她;而甄氏因为杜丽娘去了自家花园,衣裙上绣了一对花,一双鸟,也大惊失色,生怕女儿因此而学坏,并且还给她安排了丫环和道学先生,前者监视她的行动,后者负责她的教育。因此,他们的爱带上了深深的社会功利色彩,目的是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封建社会所要求的模范淑女。作者如此描绘杜丽娘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物,深刻地揭示了她所面临的对手不是某些单个人物,而是由这些人物所代表着的整个正统意识和正统社会势力。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私自游园。杜丽娘准备游春,先是梳妆打扮。这时对镜,内心进入恍惚痴想状态,明明是为自己的美色自豪,但又不好意思。打扮本是为人看,但她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燕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又怕被人看见。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状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惊>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剧中杜丽娘日常的行为举止,丝毫不违背她作为名门闺秀的身份,她在作品开始时,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少女,带有贵族小姐普遍的特点,温柔、驯顺、稳重。她本人也打算严格地用礼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她幼小心灵中,充满了封建礼教。她去游玩空寂无人的花园,还想到“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是现实环境造成的她的性格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当杜丽娘独处深思时,却不由自主地发出对“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的倾慕;在更深的一层,当完全摆脱现实束缚进入梦境时,她的潜在欲望便充分地活跃起来。 主人公杜丽娘在礼教束缚下的复杂细腻的哀愁和坚定执着的反抗性格,被作者以文采瑰丽的妙笔,描绘得淋漓尽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数百年来,为人们唱得口角生香.《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8、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线索
《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悲愤的情感

9、鲁迅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呐喊的原因是什么?
你说这是呐喊呢,还是叹气? 当然,鲁迅在“五四”前后发表的最重要的文字,还是小说。从《狂人日记》到《白光》,他四年间一气写下了十多篇。他自己说,他写这些小说是意在“呐喊”,你顺着这个角度去读,也果然会从中听出启蒙的呼叫

10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作家笔下有过无数反叛女青年形象。而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是一个很丰满的形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善良又质朴对亲人细致体贴;原本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她希图官府保护她的清白,支持她对地痞无赖的抗争。但是,无情的拷打使窦娥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她由对封建官吏“明如镜,清如水”的幻想变为“覆盆不照太阳晖”的斥责,由“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的无奈叹息变为对天地,实质上是对整个不合理社会的愤怒控诉。窦娥思想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关汉卿本人思想的不断深化,它以一个平凡善良女子的觉醒揭示了封建社会“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严酷现实,指出产生窦娥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
关汉卿写了窦娥三个誓愿的实现,并让窦娥以鬼魂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为苦难者伸张正义的迫切愿望。然而,这些情节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倘若没有这些超乎寻常的现象和窦娥鬼魂的不懈斗争,这起平常的冤案将决然得不到平反,就连窦娥的亲生父亲窦天章也三次把有关此案的卷宗压到底下,这就是耐人寻味的一笔。这些浪漫色彩的情节,孕含着深刻的含义,说明封建势力吃人已到了极点,这为窦娥的反叛,营造更加特殊的恶劣的环境.
《窦娥冤》全文共分四折,环环相扣,步步把窦娥为反叛张驴儿父子的情节引向潮,同时也是反叛封建势力一个由低谷到高潮的过程。本文将从四折文章中,逐折透析窦娥的反叛精神。
第一折,蔡婆婆为讨债到赛卢医家中,险遭毒手,偶然撞见此事的张驴儿父子遂以救命恩人自居,蔡婆婆才脱狼口,又落虎穴,张驴儿父子企图霸占蔡婆婆和窦娥婆媳俩,蔡婆婆在说明张驴儿父子阴谋后,便遭窦娥严辞拒绝:“‘青哥儿’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划的便巧画蛾眉配偶?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蚤晚羹粥,寒署衣裘,满坐你鳏寡孤独,无捱无罪,母子每到白头。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当窦娥听说张驴儿父子不怀好意时,就和婆婆讲道理,让婆婆回忆回忆当初与夫君一起创下现有的基业,和当时公公对婆婆的嘱托之辞,靠家业母子都能活到白头,让婆婆能回心转意进行反抗,和自己站到一条战线上。可蔡婆婆做为一名和窦娥同样的封建势力压榨下的受害者——小资产阶级妇女,在张驴儿父子的威逼诱迫下甘于屈服,同时,为了保存自己的一点颜面,利用自己封建家长的地位,更无耻的说:〔小儿云〕孩儿也,再不要说我了。他爷儿两个都在门前等候,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蔡婆婆不耐烦的打断了窦娥的劝说,让窦娥和自己一起纳张驴儿父子为婿。当窦娥听到蔡婆婆这句“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时破天惊的话,火冒三丈,原本娇弱无力的一介女子,平时对和自己相依为命的蔡婆婆百依百顺的窦娥再也无法压抑住满腔的怒火,对蔡婆婆说道:你要招你自己招,我当然不要女婿。在蔡婆婆无耻的要求窦娥和她一起纳婿时,窦娥便敢做敢为的提出了“我当然不要张驴儿为夫,我是有夫之妇,如何做得起愧对先夫,有辱门风的事,怎能把张驴儿父子这对恶狼引入室内,后患无穷。”便向封建势力提出正式的挑战,在窦娥的强烈反对下,张驴儿父子没能得逞,同时,也为后面张驴儿计毒蔡婆婆埋下了伏笔。窦娥的反叛精神也在同蔡婆婆的对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至,窦娥不甘屈辱,勇于反抗,在第一折中锋芒初露。
第二折,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以逼迫窦娥就犯,促成一桩无耻婚姻买卖,进一步吞食蔡氏资产,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料反而毒死了张老头。在张驴儿的淫威面前窦娥强烈反抗,誓死不从,张驴儿见要挟窦娥不成功,便转儿诬告窦娥害死张老头。公堂上,张驴儿用银子疏通贪官,要窦娥用命来偿还父亲的命。窦娥受尽贪官的拷打,但善良的窦娥,看到一边战战栗栗、不停发抖的蔡婆婆,不由得想到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缺银两,把自己买给蔡婆婆为儿媳,想到自己的先夫,想到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由婆婆一手把她拉扯大以及儿时与婆婆玩闹的情景,不由浮现在眼前。已近六十岁的老人,又如何经受得起这群如狼似虎衙役的拷打?如果,让婆婆受到这般酷刑,我又怎么能对得起我那死去的丈夫!善良的窦娥,自己虽然正在倍受酷刑的折磨,心里还在考虑着她面前唯一的亲人——蔡婆婆。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拷打,窦娥牙根一咬把毒杀张老头的罪刑揽了下来:“我做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宜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到如今能怎的?情愿认罪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窦娥在考虑到婆婆年老力衰,不能受酷刑,自己便认了罪。表面是窦娥向贪官和张驴儿一班封建势力低了头,其实质上,是窦娥选择的另一种斗争方式——韧性斗争 。在窦娥过堂这一折中,窦娥表现出了无畏的精神,刚上堂窦娥心中还存在一种幻想:“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虑实。”但被张驴儿收买的贪官可不管你说了几句好听话,就手下留情。一顿无情棍棒,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窦娥魄散魂飞。在事实面前,窦娥清醒的认识到封建官府的实质:“衙门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酷刑之下窦娥道出:“天哪!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从心里说出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百姓有冤难伸。这一折通过窦娥不畏贪官酷吏和怜悯蔡婆婆之心,违心认罪,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淫残暴,视民如草芥,随意生杀;同时也树立了窦娥性格的两面性,既倔强又善良,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窦娥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品性进一步得到展现。
第三折:窦娥在临死前,怨天责地,并发下三桩誓愿:“〔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二煞」你道是署气喧,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对这个黑暗的社会提出了愤怒控诉。同时,也正式向封建势力宣布决裂。当临刑前,窦娥脖戴长枷,脚带镣铐走上刑场,窦娥走一步想一步,想想自己从小没爹娘,爹爹为了考取功名,把自己卖给了蔡婆婆为儿媳。原本小俩口结了婚好好的过日子,可是先夫因病不几日就去了,便和婆婆相影相随,终老此生。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哪该死的赛卢医不还钱就是了,却又心存歹念,想害死婆婆。怎的婆婆生不逢时,刚脱出狼爪又掉进虎穴,把张驴儿这对该杀的引进家门,引得这一身的官司,难道我命中注定就这么苦嘛!就应该做无头鬼吗?不!这都是那为恶的张驴儿,黑心的贪官相互勾结造成的。这个天是昏暗无日月的天,这个地是脏烂不堪的地,这世界“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都无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边走边想,窦娥抬头一看,已来到自己家住的街道,为了免让婆婆看见身赴刑场心里难过,央求刽子手绕过家门,临死不忘顾及他人,这样的好人却要被问斩了,这个世界是何等的黑暗,何等污浊不堪,不言而喻。面临死亡,窦娥想到没有什么留给这个世界!只留下三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来咀咒这个黑暗的社会,警示后人,把整个剧目推向高潮,同时,窦娥敢做敢为,勇于反抗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来。
第四析:窦天章出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吏,窦娥的鬼魂向父亲诉冤,她的冤屈终于得伸雪。窦娥借鬼魂在堂上追打张驴儿,要向封建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和贪官讨回公道。这一折显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希望正义得到伸张的迫切愿望,用浪漫主义色彩把窦娥神话。
翻开人类文明史,从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直到现代,整个人类文明史大都分就是男性的发展史。长时间以来女性“历史性”的失落,淹没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之中,尤其是东方女性,在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和儒道佛合流的意识形态因素作用下,形成克制、坚忍、含蓄、凝重的传统气质,这种气质因社会环境造成,又被社会封建礼教纲常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经”,沉淀在男性和女性的意识形态中,成为对女性评判的标准。在这种论理道德相对应,女性的自然性别特征则成为一种诱惑,一种罪恶。女人也因其自然属性,成为男人实用对象,当张驴儿见到指若葱根,唇若朱丹,耳垂明月铛,动若弱柳扶风,静似鲜花照水,美貌绝伦的窦娥时,淫心顿起,利用各种无耻手段逼迫蔡婆婆,窦娥二人成亲,一为财,二为色。蔡婆婆由于胆小怕事中了张驴儿父子的圈套。相比而言,敢于反抗,至死不屈的窦娥抵抗住了张驴儿的“性骚扰”。但是她的反抗始终没能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认可,最终血溅白练。单纯的个性解放无法达到解放妇女的目的,社会革命也一样不能彻底解放妇女,革命成功后妇女走过了属于男人的社会,在法律上获得了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如果把这些当作妇女解放的终极,只能说明一点;女性雄化,女性观向男性观认同从而抹杀了男女性别的差异,把女人简单的等同于“人”或等同于“男人”。妇女参政及社会权利的获得“就妇女解放而言,又是宛同一个新的惑人的骗局。”
无论从文学、文学史,还是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看关汉卿创作都有重要意义,“窦娥”就是像焦仲卿妻刘兰枝、“娜拉”一样成为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标志。妇女解放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是一个历史任务,任何一个作家都有他的艰巨性,正如鲁迅关注娜拉走后会怎样的问题一样,窦娥以身捐躯妇女解放了,而今后的妇女又该如何解放自己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