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国昌的个人经历
1959年,他从中央美院版画专业毕业,分到贵州,当时分配在贵州戏曲学校,搞舞台美术。那时的蒲国昌并不认为这和他的专业有什么不对口,相反,他把舞台美术当作学习机会,对戏剧脸谱、服装、表情、身段,对京剧、川剧等等,都从绘画的角度来看。这对他以后在绘画作品中常用“脸谱”来作为符号表现,从而形成“脸谱化”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初到贵州时,蒲国昌对贵州农民的“矮、小、瘦”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老是怀念北方农民的“高、大、壮”。可是随着生活的逐渐深入,他越来越喜欢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这些对他以后画人物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但如此,他还自称到了贵州后,“脱胎换骨”了,对北方的审美观念已不习惯,对江南的审美观念更是格格不入。所以,在他的早期彩墨画创作中,他把眼光对准了贵州极富特色的东西:高原少数民族的形貌、五彩斑斓的服饰、具有浓厚民族意味风物用品等等。选定这些题材除了人物形体和情貌的朴素和拙趣外,还一反画坛当中理想构造出来的那许多俏丽仕女的媚情容貌。比如《侗女》的朴拙容貌,还比如《过节》中苗女们奇诡的牛角梳头饰。这些对人物的种种夸张表现,在学术上解释为造型意识的转变之外,也可见蒲国昌对贵州高原风物倾心的一片赤诚。
或许是不能忘情于刀刻刃凿的木刻版画的乐趣,在初试彩墨画法的同时,蒲国昌仍然钟情于他所娴熟的版味和木韵。木刻版画的高低凸凹、刻痕凿迹似乎与他所发掘的民俗风情有着更加密切的亲缘,那些木肌刻纹,似乎更宜藏匿画家所知所感的高原深蕴。于是,蒲国昌再次拿起了刻刀,于是就有了一批以《召唤》为主的,在1985年的个展和《十人半截子美展》展出并引起极大反响的雕刻彩画。这一批风土题材的作品,既让人感受到山民形象淳厚笃实,又感觉刻痕的雄浑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