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病机制:马尾神经损伤属于中医“经筋”范畴,主要是脾胃不和、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经髓阻滞是发病机制,《黄帝内经》中《素问痿论》说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痹论》说到:“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篇》说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等。也就是说,经筋主要对关节屈伸和肌肉运动起作用,故其证候主要表现在运动功能障碍: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急抽搐、强直以及弛缓、瘫痪等。
赵大夫根据历代医家总结遵从《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痿独取阳明”原则,认为“独取阳明”重在调理脾胃,脾胃虚者益其损,脾胃实者调其气,以强阳明之脉,达到补后天脾胃之本 ,充气血生化之源,以润养筋肉。阳明又有宗筋之长,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因此,“治痿独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重要治疗原则。在痿证的各个治疗阶段都应顾及脾胃,切不可伤及脾胃。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胃津得复,脏腑气血功能旺盛,经脉得以濡养。“治痿独取阳明 ”的原则。充分说明了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过程中保护脾胃的重要性。
再者从滋肝补肾、温阳化瘀、益气活血、疏经通络来使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本病患者多由正气不足导致,寒湿之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而发。在络脉瘀阻的情况下温阳化瘀使其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马尾神经损伤后经筋离断,经隧阻滞,必然瘀阻于内,而气则因瘀而滞,故本病血瘀重于气滞,由于气血不能连续,损伤之处瞬间失去气的温煦与血的濡养,最后阶段以益气活血来使气持续不断地鼓动与温养,直到气血正常流通,气行血活从而会使病人症状得到恢复健康生活。
第一个方面是对于括约肌的能力恢复
括约肌影响着马尾神经损伤病人的哪些症状呢?第1个就是膀胱的收缩力、第2个是肠胃的蠕动、第3个就是性功能的减退以及丧失。
通过中药从内部调理,从而促进膀胱收缩力提升,让病人首先从尿量上得到增加,这样膀胱逐渐有了收缩以后,对膀胱长期充盈、尿潴留的病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膀胱因为尿道尿量的增加,收缩起伏比之前的频率更加频繁,收缩力能力逐渐提升,控制尿流的力量就会逐渐恢复,自主排尿、控尿能力就会得以好转;
肠胃的蠕动增加则是因为中药对肠胃积滞的消除以及消化功能的增强作用,可以让腹胀纳差暖气便秘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排空,在促进肠胃蠕动的同时,保留了大肠的水分,增加了肠容积,软化了大便、还缓解了腹胀,治疗了便秘;
膀胱收缩力、肠胃蠕动、肛门收缩的功能性提升和恢复可以让病人对括约肌的支配能力渐渐恢复成上涨趋势,从而重新获得性功能的支配传导,让性功能逐渐恢复及提升。
第二个方面是对于感知障碍的症状治疗
为什么很多患者反映会有麻木、疼痛甚至是各种发沉、发紧、发僵或者是上热下冷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是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
因为在马尾神经损伤或者受压后,手术的病人由于手术后长期的卧床习惯,加上期间对身体的创伤,导致大部分的经络阻滞出现。而术前的病人更是因为受压而传导异常,导致经络中的气血遇阻从而经络不通。而经络不通,遇阻就会造成肌皮失养,而肌皮失养的话长期得不到滋养就会麻木,经络不通则痛,然后会出现麻、木、疼、紧、僵、沉、冷等感知障碍。而长期的不受血液流通的滋养,肌肉自然会逐步萎缩。
中医药疗法理从疏经通络、益气养血为准则,首先疏通病人长期受阻的经络,让经络得以贯通后,再益气清理其中的垃圾,滋养出新鲜的血液,配上气的疏通逐渐造成血液中养分的循环,而之前长期不受养的筋经得到滋养后会逐步回升气血之力,待气血恢复,血液流通,萎缩的肌肉,麻木疼痛、感知异常自然而然会得以缓解,逐渐好转。
生经益气汤对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讲究因时因地、望闻问切、四诊八纲,从理、法、方、药上结合四诊合参来随症施治,一人一方的针对性进行用药治疗。部分病人反映,当药物用完以后,不再服用各类其他药物,反而会感觉身体比之前恢复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