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的发表有什么重要意义?
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旗帜。
雨果出生在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在法国大革命时投身革命,屡立战功,后成为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母亲是天主教忠实的信徒,是拥护波旁王朝的保皇党人。父母迥然对立的性格在雨果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可以说,雨果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人,这种天性伴随了他一生,雨果从小喜爱读书,尤其是酷爱文学。雨果进入中学后,勤奋学习之余就开始尝试着写作诗歌和戏剧,被同学称为“小诗迷”。
受母亲思想的影响,早年的雨果是个保皇派。1820年他的诗歌《哀悼贝利公爵之死》的受到路易十八的称赞。1822年,他以处女诗集《短歌集》向文坛进军,引起法国文坛的注意,得到当时红极一时的诗人夏多布里昂的赏识。随后他写作了剧本《阿密·罗布萨夫》、小说《冰岛魔王》、《布格·雅尔加》等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他保皇主义的信仰倾向,在思想艺术上都有欠缺。
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出现了转变。1827年,雨果发表了诗剧《克伦威尔》,在序言中从正面提出了发展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张,公开反对保守的古典主义艺术。这篇序言标志着雨果从保皇主义转变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从古典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是雨果思想发展的里程碑。由此,雨果也就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在新的文学主张的指导下,雨果创作出了具有鲜明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作品,如戏剧《玛里·德·洛尔美》、诗集《东方集》、小说《死囚末日》等。
1830年,戏剧《爱尔那尼》问世。这是雨果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雨果也成为浪漫派名副其实的领导人物。这段时期是雨果创作上的旺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强烈反封建、反教会思想的作品,以1831年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为最著名,被誉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
19世纪30~40年代,雨果的政治立场一度发生动摇,这一时期他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低谷。1851年路易·波拿巴宣布恢复君主制,雨果对此坚决反对,为此遭到迫害,流亡海外达19年之久。
在海外流亡期间,雨果继续用文学为武器和拿破仑三世作斗争。1853年,雨果创作了充满革命气势的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怀着满腔怒火揭露拿破仑三世的专横独裁、滥杀无辜。
1859年,拿破仑三世宣布赦免雨果,允许他回国,却被诗人坚决拒绝了。雨果这段时期仍然笔耕不辍,其中有讴歌人道主义的长篇巨作《悲惨世界》、被誉为法国最伟大的叙事诗的《诸世纪的传说》等。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雨果始终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道主义思想,描写穷苦人民的悲惨处境,把矛头指向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雨果的作品情节引人入胜,在艺术上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1870年,法王举起白旗,第三共和国正式成立。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返回祖国,受到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国后不顾年事已高,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反对普鲁士入侵的战斗。
1873年,年逾古稀的雨果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部巨著。写作这部作品历时11年,在这期间雨果连遭不幸,连续经历了丧女、丧子、丧妻之痛。即使是受到这样沉重的打击,雨果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直到晚年仍埋头创作。
1885年,一代文豪雨果在巴黎逝世,噩耗一传出,法兰西共和国举国哀悼。法国人民为自己的作家举行了国葬,这是法国惟一一次将这个殊荣给予一位文学家,这也是对雨果最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