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的“二泉”是指两汪清泉吗?
惠山有九龙十三泉,声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关于“二泉”,写得最有情致的诗句应该是东坡先生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月与泉、人与泉、水与茶构筑的画面、意境、情境令人沉醉,倘若直言“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则情味尽失。然而让此泉真正名扬天下的,却并非这样的佳句,而是一首名曲——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宝库中,《二泉映月》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但是这首乐曲的诞生却历经坎坷。它的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从小接受其养父严格的道教音乐训练,掌握了琵琶、二胡等各种乐器的演奏。
阿炳在十六岁时已经成为无锡道教界的有名乐师,而在中年双目失明之后,他走上了卖艺、乞讨之路,成为中国普通百姓命运最悲惨的一类人。不过,他仍是无锡城里技艺最出众的艺人,启用艺名“瞎子阿炳”行世。
在流浪卖艺的生涯中,阿炳逐渐将江南丝竹、常锡滩簧等音乐元素融汇在一起,创制出一首首从其内心流淌而出的音乐作品。上世纪50年代,著名音乐研究者杨荫浏先生前往无锡进行抢救性的音乐采风,灌制了一系列钢丝录音。
其中阿炳拉的一首二胡曲深深打动了他。他一听之下连忙问阿炳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阿炳却说这只是随意拉的曲子而已。杨荫浏斟酌良久,在征得阿炳同意后,将无锡的著名景点惠山泉——这也是阿炳常演奏该曲的地方,与《三潭印月》的曲名相杂糅,将此曲命名为《二泉映月》。
总结:我们今天仍然能够听到阿炳《二泉映月》的原声,虽然受时代久远、录音条件不佳等因素的影响,音质不够清晰,但它既凄婉又柔美、既恬静又苍劲的格调足以使我们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月下的惠山泉边独自演奏着二胡,静静的月色映在他憔悴的脸上,让听者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