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去了哪里
展开全部
一、王羲之是谁
我觉得我和大家普及:王羲之是谁这个问题,会显得自己很白痴。因为王羲之这位中国文人的男神的事迹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史的象征之一。他的飘逸豪爽,他的努力奋进,他的气质装备,他的儿子们,他的一娉一笑已经成为中国文人追古的标准。
东床快婿
右军画扇
羲之爱鹅书黄庭
兰亭集序
魏晋风流
这点点滴滴树立了王羲之,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会再关心王羲之是谁,他有什么故事。因为他就是故事,而他也成了符号,一个ID。
而今天我将分享他封神的作品,和这件作品的前世今生。
兰亭序
二、兰亭序怎么写出来的
其实《兰亭序》的正式名称叫做《兰亭集序》,由题目可以知道《兰亭序》是一篇序文,为了一本叫做《兰亭集》的诗集。这本诗集是王羲之在上巳节(三月三日,传统郊游节日)相约一帮当时的文豪和大学者们的一次聚会,在一个叫兰亭的地方。这里茂林修竹、小溪潺潺(普及小知识:中国古典地名不一定说起一个名字这里就一定要有某种建筑。好比不会说兰亭就一定会有亭子,不是说某某住在某某草卢人家就真的住在茅房。)。刚好合适搞一种高级游戏——曲水流觞。
这种游戏有酒喝也有天聊,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把自己扔到自然的怀抱里,每喝一杯从上游飘下的羽觞杯中酒的时候就要即兴赋诗一首,因为这次王羲之要请的都是当时一时无两的文豪大家,所以这些被童子们记录的诗成为了一部诗集。
当大家酒酣肝胆喝的起劲时候,有人请东道主——王羲之留下今天的诗集的序文,做个见证。
王羲之喝的醉醺醺的提起笔在一张并不名贵的纸上写下了:文学性和艺术性都堪称旷古烁今的名作——《兰亭集序》,王羲之此文此书都印证了兰亭序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氏拿出了前古未有的豪情与飘逸,成就了文、书、人三个维度的大融合,中国历史上第一件被全民知道并广为传唱的名作诞生了。当王羲之醒了以后发现自己真的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了,感叹了半天真是神来之笔(从此中国文人写字画画与喝酒就被天然的放在了一起。)
兰亭序的艺术成就简单用八个字形容就是:直书胸臆,技臻极简。可以简单理解成:首先王羲之怎么想的,他的一切的心理路径与心理感受,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了文字与书法之间;而且他的技法特别简单直率,但是里面却蕴含了王羲之惊人天分下的自律与基本功。(可以找本现代仿写的兰亭序,不忍直视啊。)
而他的地位在诞生的那一刻,《兰亭序》就牢牢占据了中国书法第一位,完全没有人能捍卫它的存在,就算现在流传的兰亭序是一本唐代的复印本和几块刻在石头上的仿真件。
三、兰亭序在哪里
兰亭序在哪里这是一个千古之谜,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珍贵的晋代书法真迹。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的大动乱时代,但是那个时候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中国艺术史从石头上进入纸张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诞生了:卫夫人、钟繇、陆机、王羲之、王献之、王珣、谢安、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贤等一批伟大的艺术家,留了不少东西,但是从南北朝到现代将近1300年又有多少东西留下呢。
不幸的告诉大家只有两件真正的晋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留存于世,一件是陆机的《平复帖》,一件是王珣的《伯远帖》,其他全部都是唐宋或是什么时候的仿本,包括大家熟悉的《兰亭序》《历代帝王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等标榜晋人真迹的东西。
唐代王羲之与其同时代的名家作品东西已经非常难得,王羲之的重要墨迹基本都给唐太宗弄走了,后来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左右的几个皇帝只能搞一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信稿件了。后来这些被收集起来的作品一部分给各位唐代皇帝陪葬了,一部分被女真人在抢劫开封城的时候一把大火烧掉了。
之后人间流传的各种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绝大多数就是《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绛贴》这样的拓印作品了,连破破烂烂的《玉版十三行》这样的石刻拓片也变得尤为珍贵。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说回王羲之,当时唐代王羲之贵成什么样子?
以至于想要雕刻一个想用王羲之的字合成的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都要按照一个字千金的价格购买。
期间最重要的作品《兰亭序》就被唐太宗用非常阴损的招数弄到了自己手里,爱不释手就叫几个厉害的仿造高手、书法家和石刻匠人,临摹、仿写与制作了一些兰亭文本流传到民间去,市面上流行抄写兰亭序的风尚(中国现代仿写的开端),这也就是——碑帖学中有名的《兰亭五种》。
为什么唐太宗要搞如此众多的兰亭序副本呢?难道他想普及文化与艺术?
别做梦了。
唐太宗只想拿真的《兰亭序》给自己陪葬,又怕真的消失世人在背后骂他绝户断后,所以才想出这样的:流传拓本的方法。
之后唐太宗死了,兰亭序也传说给他当至宝陪葬了。
但是,后来出了一个比唐太宗更过分的人物,这个人叫做——温韬(晚唐五代时期地方军阀),他为了打仗扩军,也为了享受,就盗取了唐太宗的昭陵。一千余人组成的搬运大队,人搬马拉了三个月才将昭陵搬完,但是世人并没有发现兰亭序(因为盗掘昭陵陪葬目录上并没有兰亭序的记载)。
兰亭序哪里去了?
也成为了一个公案。一是有人说是盗墓贼觉得兰亭序太过珍贵,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并没有记录;还有一个我支持的可能就是:兰亭序其实是给当时的太子李治(唐高宗,武则天的老公)截胡了,并且被武则天陪葬在了他们的陵墓乾陵。
兰亭序已经消失了,但是他也没有消失,他代表的王羲之的文人风骨与中国艺术之魂一直流传在我们的血液里。兰亭就像一个文化的符号已经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里,代表了:天人合一、追求飘逸的美感、追寻那转瞬即逝的美好、珍贵的文化情结等等........
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去哪里了?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了答案了吧。
其实有没有真的兰亭序对于我们其实并不重要,就像维纳斯的手臂对于断臂维纳斯并不重要一样。
梁越 于2020年2月28日草书于珠海得山堂
我觉得我和大家普及:王羲之是谁这个问题,会显得自己很白痴。因为王羲之这位中国文人的男神的事迹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史的象征之一。他的飘逸豪爽,他的努力奋进,他的气质装备,他的儿子们,他的一娉一笑已经成为中国文人追古的标准。
东床快婿
右军画扇
羲之爱鹅书黄庭
兰亭集序
魏晋风流
这点点滴滴树立了王羲之,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会再关心王羲之是谁,他有什么故事。因为他就是故事,而他也成了符号,一个ID。
而今天我将分享他封神的作品,和这件作品的前世今生。
兰亭序
二、兰亭序怎么写出来的
其实《兰亭序》的正式名称叫做《兰亭集序》,由题目可以知道《兰亭序》是一篇序文,为了一本叫做《兰亭集》的诗集。这本诗集是王羲之在上巳节(三月三日,传统郊游节日)相约一帮当时的文豪和大学者们的一次聚会,在一个叫兰亭的地方。这里茂林修竹、小溪潺潺(普及小知识:中国古典地名不一定说起一个名字这里就一定要有某种建筑。好比不会说兰亭就一定会有亭子,不是说某某住在某某草卢人家就真的住在茅房。)。刚好合适搞一种高级游戏——曲水流觞。
这种游戏有酒喝也有天聊,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把自己扔到自然的怀抱里,每喝一杯从上游飘下的羽觞杯中酒的时候就要即兴赋诗一首,因为这次王羲之要请的都是当时一时无两的文豪大家,所以这些被童子们记录的诗成为了一部诗集。
当大家酒酣肝胆喝的起劲时候,有人请东道主——王羲之留下今天的诗集的序文,做个见证。
王羲之喝的醉醺醺的提起笔在一张并不名贵的纸上写下了:文学性和艺术性都堪称旷古烁今的名作——《兰亭集序》,王羲之此文此书都印证了兰亭序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氏拿出了前古未有的豪情与飘逸,成就了文、书、人三个维度的大融合,中国历史上第一件被全民知道并广为传唱的名作诞生了。当王羲之醒了以后发现自己真的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了,感叹了半天真是神来之笔(从此中国文人写字画画与喝酒就被天然的放在了一起。)
兰亭序的艺术成就简单用八个字形容就是:直书胸臆,技臻极简。可以简单理解成:首先王羲之怎么想的,他的一切的心理路径与心理感受,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了文字与书法之间;而且他的技法特别简单直率,但是里面却蕴含了王羲之惊人天分下的自律与基本功。(可以找本现代仿写的兰亭序,不忍直视啊。)
而他的地位在诞生的那一刻,《兰亭序》就牢牢占据了中国书法第一位,完全没有人能捍卫它的存在,就算现在流传的兰亭序是一本唐代的复印本和几块刻在石头上的仿真件。
三、兰亭序在哪里
兰亭序在哪里这是一个千古之谜,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珍贵的晋代书法真迹。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的大动乱时代,但是那个时候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中国艺术史从石头上进入纸张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诞生了:卫夫人、钟繇、陆机、王羲之、王献之、王珣、谢安、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贤等一批伟大的艺术家,留了不少东西,但是从南北朝到现代将近1300年又有多少东西留下呢。
不幸的告诉大家只有两件真正的晋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留存于世,一件是陆机的《平复帖》,一件是王珣的《伯远帖》,其他全部都是唐宋或是什么时候的仿本,包括大家熟悉的《兰亭序》《历代帝王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等标榜晋人真迹的东西。
唐代王羲之与其同时代的名家作品东西已经非常难得,王羲之的重要墨迹基本都给唐太宗弄走了,后来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左右的几个皇帝只能搞一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信稿件了。后来这些被收集起来的作品一部分给各位唐代皇帝陪葬了,一部分被女真人在抢劫开封城的时候一把大火烧掉了。
之后人间流传的各种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绝大多数就是《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绛贴》这样的拓印作品了,连破破烂烂的《玉版十三行》这样的石刻拓片也变得尤为珍贵。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说回王羲之,当时唐代王羲之贵成什么样子?
以至于想要雕刻一个想用王羲之的字合成的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都要按照一个字千金的价格购买。
期间最重要的作品《兰亭序》就被唐太宗用非常阴损的招数弄到了自己手里,爱不释手就叫几个厉害的仿造高手、书法家和石刻匠人,临摹、仿写与制作了一些兰亭文本流传到民间去,市面上流行抄写兰亭序的风尚(中国现代仿写的开端),这也就是——碑帖学中有名的《兰亭五种》。
为什么唐太宗要搞如此众多的兰亭序副本呢?难道他想普及文化与艺术?
别做梦了。
唐太宗只想拿真的《兰亭序》给自己陪葬,又怕真的消失世人在背后骂他绝户断后,所以才想出这样的:流传拓本的方法。
之后唐太宗死了,兰亭序也传说给他当至宝陪葬了。
但是,后来出了一个比唐太宗更过分的人物,这个人叫做——温韬(晚唐五代时期地方军阀),他为了打仗扩军,也为了享受,就盗取了唐太宗的昭陵。一千余人组成的搬运大队,人搬马拉了三个月才将昭陵搬完,但是世人并没有发现兰亭序(因为盗掘昭陵陪葬目录上并没有兰亭序的记载)。
兰亭序哪里去了?
也成为了一个公案。一是有人说是盗墓贼觉得兰亭序太过珍贵,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并没有记录;还有一个我支持的可能就是:兰亭序其实是给当时的太子李治(唐高宗,武则天的老公)截胡了,并且被武则天陪葬在了他们的陵墓乾陵。
兰亭序已经消失了,但是他也没有消失,他代表的王羲之的文人风骨与中国艺术之魂一直流传在我们的血液里。兰亭就像一个文化的符号已经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里,代表了:天人合一、追求飘逸的美感、追寻那转瞬即逝的美好、珍贵的文化情结等等........
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去哪里了?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了答案了吧。
其实有没有真的兰亭序对于我们其实并不重要,就像维纳斯的手臂对于断臂维纳斯并不重要一样。
梁越 于2020年2月28日草书于珠海得山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