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因为对编辑过程中对稿件的删减不满意,作者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在网络上与编辑团队进行沟通,作为责编的我破天荒地遇到这样一位作者,当然感到不快。对作者“你们只能改明显的语法、误字、误词等错误”的要求,在内部会议上,对这种外行只有一句话:“这样自信就不用编辑了,直接过一下黑马(一种校对错字的软件)就可以出版了。”
双方面的对立情绪都是很明显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作者直接提出要到公司来当面一页一页地沟通稿子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这不仅涉及信任的问题,还会影响我们其他工作的进度。但作者极力要求,甚至把外地邀请他去讲课的邀请函截图发过来,说自己为了稿件问题,把工作都推掉了。
这一刻,突然对作者的求真态度有了一点感动。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新书出版,推掉日进斗金的讲课,是真的把这本书的出版当作重要的事来办的。一个人只要认真,即使有些时候偏执,也让人觉得值得尊重。
大家约好时间下午一点半开始,一点多一点的时候作者就来到公司。开始大家极力照顾彼此情绪的样子稍显尴尬。但随着作者讲他书稿的理念和希望时,我们渐渐被他的教育革命梦想和情怀打动了。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中人生导师的作用和意义的书,不同于市面上的励志鸡汤或拼凑组合,这本书建立在作者数千个“人生导师育人”的成功案例之上。为了写就这本书,作者读了两百多本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书籍,并在多年的授课实践中将这套理论方法成功应用,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实现了这些受教者的人生飞跃和再造。
对于自己此次的著书立说,作者是兴奋而骄傲的,能传播自己的理念和学说是每个知识分子的梦想。一个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认真的样子会激发周围人的同理心和认可。当你不能用言语说服别人认同时,努力展现自己的激情和梦想会是另一个不错的方式。
因为作者的这种激情,大家都很受感染,慢慢都放下戒备、对立的情绪,开始从头看稿子。对于每一处的改动,作者会问为什么,我们会给他解释这么改的原因。有时候他能点头称是,有时候会连连摇头,“这个案例是我亲历的,学员家属请我参加晚宴是真的,不能把‘晚宴’两个字去掉,改掉就没有那个情境了。”“那个财富家庭中也不能删掉‘财富’两个字。”……
我发现,作者特别关注案例中的那些细节。开始我对他的意见有点抗拒,因为这是一本教育理论为主的书,案例简洁,能够有助于分析观点即可,而作者却揪着这些细节不放,甚至要再给我们讲一遍案例里的当时情景。这不是太啰嗦了吗?
在作者不断认可我们所坚持的非改不可之处时,我突然对他对那些案例细节的坚持也有了认同感,一本书就是作者的一个孩子,关于这个孩子的一切都是值得被记住的。在别人看来啰嗦的地方,对他来说,是值得骄傲的每一个瞬间。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之所以能以简介明晰为主线大刀阔斧地调整删减,是因为,我们缺少作者的那种感情,那种一切细节都不想放弃的感情。而作者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的心血,都浸满了他的赤子之情,因为有感情,所以任何一个字都不想放弃。
因为理解,那些在我们看来可有可无的文字又被找了回来;因为沟通,彼此放下心中的不快,愉快地共同解决问题。在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解决完所有问题后,我们握手道别,真诚地感谢彼此。
生活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放在那不会自动消失,只会不断发酵腐败,直到难以收拾,两败俱伤。若我们能积极地面对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问题就会成为彼此成长的动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同理心,换位思考,就会从自己的思维圈子里跳出来,获得双赢的解决方案。
双方面的对立情绪都是很明显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作者直接提出要到公司来当面一页一页地沟通稿子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这不仅涉及信任的问题,还会影响我们其他工作的进度。但作者极力要求,甚至把外地邀请他去讲课的邀请函截图发过来,说自己为了稿件问题,把工作都推掉了。
这一刻,突然对作者的求真态度有了一点感动。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新书出版,推掉日进斗金的讲课,是真的把这本书的出版当作重要的事来办的。一个人只要认真,即使有些时候偏执,也让人觉得值得尊重。
大家约好时间下午一点半开始,一点多一点的时候作者就来到公司。开始大家极力照顾彼此情绪的样子稍显尴尬。但随着作者讲他书稿的理念和希望时,我们渐渐被他的教育革命梦想和情怀打动了。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中人生导师的作用和意义的书,不同于市面上的励志鸡汤或拼凑组合,这本书建立在作者数千个“人生导师育人”的成功案例之上。为了写就这本书,作者读了两百多本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书籍,并在多年的授课实践中将这套理论方法成功应用,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实现了这些受教者的人生飞跃和再造。
对于自己此次的著书立说,作者是兴奋而骄傲的,能传播自己的理念和学说是每个知识分子的梦想。一个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认真的样子会激发周围人的同理心和认可。当你不能用言语说服别人认同时,努力展现自己的激情和梦想会是另一个不错的方式。
因为作者的这种激情,大家都很受感染,慢慢都放下戒备、对立的情绪,开始从头看稿子。对于每一处的改动,作者会问为什么,我们会给他解释这么改的原因。有时候他能点头称是,有时候会连连摇头,“这个案例是我亲历的,学员家属请我参加晚宴是真的,不能把‘晚宴’两个字去掉,改掉就没有那个情境了。”“那个财富家庭中也不能删掉‘财富’两个字。”……
我发现,作者特别关注案例中的那些细节。开始我对他的意见有点抗拒,因为这是一本教育理论为主的书,案例简洁,能够有助于分析观点即可,而作者却揪着这些细节不放,甚至要再给我们讲一遍案例里的当时情景。这不是太啰嗦了吗?
在作者不断认可我们所坚持的非改不可之处时,我突然对他对那些案例细节的坚持也有了认同感,一本书就是作者的一个孩子,关于这个孩子的一切都是值得被记住的。在别人看来啰嗦的地方,对他来说,是值得骄傲的每一个瞬间。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之所以能以简介明晰为主线大刀阔斧地调整删减,是因为,我们缺少作者的那种感情,那种一切细节都不想放弃的感情。而作者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的心血,都浸满了他的赤子之情,因为有感情,所以任何一个字都不想放弃。
因为理解,那些在我们看来可有可无的文字又被找了回来;因为沟通,彼此放下心中的不快,愉快地共同解决问题。在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解决完所有问题后,我们握手道别,真诚地感谢彼此。
生活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放在那不会自动消失,只会不断发酵腐败,直到难以收拾,两败俱伤。若我们能积极地面对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问题就会成为彼此成长的动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同理心,换位思考,就会从自己的思维圈子里跳出来,获得双赢的解决方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