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讲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北宋时候,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总是在竹林里全神贯注的观察竹子。有一回,下起了暴风雨,文同不顾一切的奔向竹林想看看雨中竹子的姿态。
就这样日积月累的观察竹子,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扩展资料
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__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画竹子的时候,心中要有一幅竹子的样子。
示例:胸有成竹,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动手作画之前,应先在心里构思出要描绘的完整的形象,当审美意象在胸中孕育成熟,呼之欲出时,必须抓时机“振笔直遂”。
近义: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心中有数。
反义:心慌意乱、惊慌失措、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胸有成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