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私下给顾客打标签的行为,为了更好的服务还是侵犯隐私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私下给顾客贴标签,其中主要包含体貌特征和个性需求等。对于海底捞私下给顾客打标签的行为,虽然他们口上说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但我认为他们是侵犯了顾客的隐私。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消费者有权决定是否接受个性化服务,互联网上是如此,在线下享受服务体验也应当如此。企业推出个性化服务定制,应当基于满足客户知情权之上。类似为客户贴上个性化标签的行为,应在客户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海底捞私自为客户打上标签,很容易让人感觉隐私被窥探和记录,激起消费者的反感乃至愤怒。
尤其是,个性化服务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给顾客打标签,应紧紧围绕客户的餐饮需求来展开。体貌特征诸如发色、脸型等,与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不存在关联,海底捞记录这部分信息,实在不该。
2月24日上午,海底捞方面回应称,为了持续提升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门店管理人员可以在会员系统中对顾客就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补充(如麻辣锅去葱段、柠檬水加冰等)。海底捞表示,将持续秉承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友好、温暖、愉快用餐体验的初心,持续提升和优化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分析称,从法律来看,如果海底捞把消费者体貌特征和个性特征贴上标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如果海底捞对贴标签的顾客采取差异化措施,涉嫌对顾客构成歧视行为;如果贴上标签在企业内部共享,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权。
不论怎么说,海底捞这一事件,为所有服务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捞金不能无道。是否享受个性化定制服务,权利掌握在消费者个人手中,任何企业都不能自行其是,擅自为顾客“打标签”“画像”。保障好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是所有服务行业都应该坚守的底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