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选择、遗传漂移、迁移。
1、突变
在生物学中,突变是指生物体、病毒或染色体外DNA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改变。突变是由于DNA复制(特别是减数分裂)出错或DNA损伤(如暴露于辐射或致癌物引起)后错误地修复造成的。
2、选择
选择是指在细胞分化中,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有选择表达的现象,其结果是形成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
生物体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通过基因水平、转录水平等的调控,表达基因组中不同的部分,其结果是完成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指在细胞分化中,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有选择表达的现象。
3、遗传漂移
遗传漂移是小的群体中,由于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个体数有所变动而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所生子女数目不尽相同,致使子代的等位基因数发生改变,在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的小群体中会产生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4、迁移
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这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
基因频率的基本定义: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概念。群体中某一特定基因的频率可以从基因型频率来推算演变。
而相应的表型是M、MN和N,而且比例是1/4M、1/2MN和1/4N。这个原理可以推广到一般群体内婚配,如以群体中MN表型的具体样本数被所观察到总数相除即可得到相对频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