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无依原文译文拼音
秦风无依原文译文拼音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诗经介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的编排和分类,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情感和繁杂心境,或慷慨激昂,或晏然自得,或忧郁烦闷,或明快放达,或无奈厌倦,粗犷、轻快、豪放。
国风按国家地区分类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十八《国风》。《国风》收集的是周朝至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
诗经“六义”比《三百篇》“六义”多了一个“颂”。“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颂”也可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今存《诗经》为毛亨、毛苌所传,因此把毛亨、毛苌所传诗称为“毛诗”。孔子整理的《诗经》共三百篇,由于《诗经》非常古老且经过传抄,有些篇章失落了,现存三百零五篇。孔子认为《关雎》为《诗经》的开端之作,后世视其为中国诗歌传统之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