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国教育体系可分为 Primary School 小学教育 (一年级到六年级)、Secondary School 中学教育 (七年级到十二年级)、Postsecondary School 中学后教育 (大专院校)。Secondary School 中学教育有细分为 Middle High School (六年级至八年级)、Junior High School (七年级到九年级)、Senior High School (九年级到十二年级,或十年级至十二年级)。
核心课程:
每所中学所安排的课程不尽相同,但是一般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核心课程如下:
英文 四年 (写/作文、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历史 三年 (世界历史、美国历史、欧洲历史)
第二外语 三年
数学 三年 (几何学、代数 I、代数 II)
音乐/艺术 因校而异
科学 三年 (地球/环境科学、生物、化学)
学年:
‧ 依学校而异,学校可能八月中或八月底开学,也有学校九月中才开学。
‧ 五月中或六月底学年结束。
‧ 有些私立中学采学期制 (semester system):秋季九月至十二月、春季一月至六月,十二月、一月期间有三至四周的假期。
‧ 有些中学则采三学期制 (trimester system):秋季八月至九月、冬季十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每学期间有一个礼拜的假期,但十二月、一月的假期较短,仅一至两周的假期。
考试、成绩、报告:
每所中学所举办的考试都不太一样、且亦会因课程不同而有不同的方试。但一般而言,不同于亚洲和欧洲学校,美国中学老师打成绩不会只依据一场考试或测验,老师通常会依据学生整个学期的报告、作业、课堂表现、随堂小测验、期中期末考来打成绩。在美国,学生的义务教育是到十六岁,通常学生必须pass 所有的必修课程才能毕业。学生会在每学期结束后得知每堂课的成绩,老师给学生成绩评量的方法如下:
A = Excellent (优)
B = Above Average (平均以上)
C = Average (普通)
D = Below Average (平均以下)
F = Failure (当掉:必修科目如果当掉,学生必须重修。)
中学毕业后,申请就读美国大专院校:
虽然每所大专院校的入学条件不同,但一般大学院校都会看学生中学所修的课程、中学 GPA 成绩、SAT 成绩、写作、或者安排与学生面谈。学生中学 GPA 成绩 (High school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代表学生的学年总成绩平均表现,一般美国采用之计分法如下:
A = 4 点 90 - 100
B = 3 点 80 - 89
C = 2 点 70 - 79
D = 1 点 60 - 69
F = 0 点 0 - 59
全美统一的考试是大专院校入学考 SAT 考试,主要是测验学生的英文程度、数学推理能力、在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成绩的参考资料。公元 1970 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中学生毕业后继续升学念大学。现今,约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中学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详细的申请办法,请参阅教育博览会「申请准备文件」专题报导。
美国中学教学一瞥
--------------------------------------------------------------------------------
文/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一、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
1.提问。提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上而不是讲授上。提问的第一个技巧不是问“为什么”,而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易导致学生们消极、抵触的应付;而“是什么”的问题则会鼓励学生在不必进行裁决的情况下细致地观察,并乐于开放式讨论。如“你看见什么?”“你听到什么?”“你常这样做吗?”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认知技巧,而且可以帮他们恰当地、健康地分析处理各种行为模式。第二个提问技巧是把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回答的异同点上。如:“还有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吗?”之类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分享别人的情感和想法,创造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承认彼此的差异,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2.对话。在美国人眼里,交流是一种目标。学生常常就一个建设性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对话经常围绕出现在孩子们生活中一些事情展开,如生日、和朋友们发生的争执或其它引起他们关心的新闻。讨论不需要大人督促,老师只作为辅助者来启发思路。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去倾听别人的讲话,并且会去思考如何以一种有益的方式来响应别人或问一个能够加深讨论度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去想轮到他们应该怎么发言。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变成某个人的机会。这个方法可以让参与者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处理问题的其它方法,并以此来发现结果。学生们先自己表演自己,然后再观看其它同学怎样去扮演自己,从而获得对自我的了解。
4.社会实践。实践包括观察现象、资料收集、报告结果和得出结论几部分。例如,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组卡片,要求是“用这些卡片搭一个三层的房子,注意内部相互间的关系”。
5.模拟。模拟是一种娱乐方式,使学生们对某一问题产生经验,从而展开讨论。当学生来到学校,老师可能会说:“今天长着棕色眼睛的同学要受到特殊照顾,他们排在队伍的最前面,首先选择体育器械。而长着蓝眼睛的同学则要最后选择,并且,只有在学校的加餐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加餐,在休息期间还要把房间打扫干净。”然后在整整一天时间内,老师和同学都在进行这种模拟活动。自然,这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强烈感受,他们急于要讨论一下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展开了关于公正、偏见和歧视的话题。老师问:“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有这种经历?如果你必须天天像这样生活你会怎么样?其它还有什么地方有这种事情发生?对于偏见和歧视我们能做些什么?”
6.有意识地幻想。幻想是一个用脑子创造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形象的过程。幻想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情、能力和潜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看法。
7.艺术表达。艺术是另一种交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折纸、画画、雕像、音乐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布置作业
都说美国学生的作业很少,都说美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我们看看美国老师都布置给学生什么样的作业,再看看学生怎样完成它们。
(一) 史学科作业
1.关于“公民权利”要求:在3到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 T.WASHI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马丁·路德·金),MALCOLM X(马尔科姆·X)。在你的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在你的文中还必须加入贴切的材料。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2.关于南北战争
(1)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役的声明?解释。
(2)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他们为自由而战?
(3)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解释。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做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6)构造一个争论,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下面的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别不可避免的结果
下一页
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与启示
黄长虹
内容提要: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特点是不断适应社展、核心课程与多元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方面发展、强调诊断性评价;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业水平仍然不够理想.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对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高中教育;得失;启示
高中教育在美国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也往往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战以后,美国的高中教育因为社会背景的变化,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以不断适应变化的世界,这也使得美国的高中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关系问题、课程设置、学生发展以及学业评估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美国高中教育迥异于其它国家的优势和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和经验。
一、美国高中教育的特点
(一)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面向实际,不断满足发展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国防教育法》的实施,还是20世纪 80年代美国高质量委员会文件《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表,表面上是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检讨,实际上都是美国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反省,要求教育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1987年,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欧内斯特博耶提出了现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四大基本目标:(1)帮助全体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借助语言进行有效交际。 (2)帮助全体学生认识自我、人类遗产和他们生活于其间的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3)帮助全体学生准备接受终身教育和劳动就业。(4)帮助全体学生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公民义务。其中对交际能力的强调、对人与社会的相处能力和社会职责的提倡,对终身教育的关注,反映出教育面对社会变化的调整。
1988年,当时的教育部长贝内特在致里根总统的《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中写道:不管我们的中学毕业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要他们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技能、既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又有文明素养的人。其中综合性人才理念的渗透,仍然可以看出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而在1997年以后,美国把教育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放在全纳教育的理念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放在个人的幸福和社会、时代的一致上。如199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在《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中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为他们将来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继续学习和富有产出性的就业作好准备。”2001年1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报告,要求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在2001年10月美国的“高中高年级学生年”里,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提出了响亮的口号:“放远我们的目光,绝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并在发表的题为《高中高年级学生年——国家的使命》中说:“中学后教育在农业文明时代,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黄粱美梦;在工业文明时代,只是少数人的天赋特权,到了太空时代,对很多人都很平常;而在今天,对任何人都成为常识。”报告认为高中教育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乐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为中学后教育作好充分的准备。2.要培养各方面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而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的独立生活做准备。4.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历史的知识(包括美国的和全世界的)以及丰富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一个生活有品位的现代的文明人。该报告指出,当前美国高中学校面临三大任务,即完善学校联盟、提高学业成就和提供多样选择。
(二)核心课程与多元课程相结合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最能充分体现教育目的和办学宗旨。美国高中课程门类繁多是一个显著特点,一个学校可以开设几十甚至上百门课程。这种多元化的特点是由综合中学的性质及其办学宗旨所决定的。美国的综合中学集升学准备、职业训练、公民教育于一体,这样自然开设了很多职业或技术方面的选修课,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和能力模式,这样自然创设了精英学术流、职业技术流以及普通学历流的教育环境导向。在综合中学内部一般分为3个方向:学术科,目标是为大学培养合格的新生;普通科,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文明素养,做社会良好的公民;博雅科,目标是满足既不升学也不就业的学生。
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民主思想在美国当今的高中教育中也得到了明确的体现。既然中学是“民主的熔炉”、“人民的学院”,那么,中学课程的开设应该是多功能和多元的,它应该面向所有青少年,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既然要面向所有学生的所有需要,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就不能不繁多,除了一般基础文化课程,如英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美国中学还为有志升学的学生开设学术性课程,为不打算升学的学生开设各类职业训练课程。此外,还为既不打算升学也不打算接受职业训练的学生开设满足他们兴趣和需要的课程。美国高中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学分后就可取得毕业文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必修课课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选修学术科、职业科和其它课程。所以美国高中学生在选课方面有相当大的自主性,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因此每个学生的课程计划都可能与他人不同。
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立足于满足所有学生,体现了“满足所有学生所有需要”的办学宗旨。学分制、选修课以及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个性化教育,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但是,其课程设置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课程名目繁多,土次不分,过分强调实用,使大量非学术性课程冲淡了基础文化课程,被批评为“大杂烩”和“自助餐”课程。由于实行学分制且毕业要求降低,有些学生避难就易,尽量挑选服务性或娱乐性的课程,因此,降低了中学毕业生的标准。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确保学生的竞争力和美国国家的优势,防止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水平的下降,核心课程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加以实施,全国核心课程标准也得以形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里根总统提倡、老布什总统传承、克林顿总统坚持的新联邦主义在美国兴起,在其它方面都主张简政放权,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但在教育方面,这几届政府却都在努力实现美国教育的国家化,加强国家对全国教育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对全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认定及严格推行上。
1983年,以著名学者加德纳为首的全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每个中学生都要学习4年英语、3年数学、3年自然科学、3年社会科学和半年计算机科学。198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确立了联邦普通教育的标准,并指出“课程标准虽然只有一个,但教学方法却应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还补充了2年外语、2年体育和半年艺术为必修课。这样,中学必修的核心课程增加到8门。1990年,拟定了2000年美国教育的六大目标,发表了《2000年美国——教育改革战略》,提出了“新的世界标准”,1994年克林顿政府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报告获得通过。
(三)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方面发展
美国现当代的高中教育明显受到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进步主义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室中心、教材中心、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全儿童”的概念,反对唯智主义。可以说,强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多方面的发展是美国高中教育的又一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校生活的组织、教学的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许多方面。美国学校较少教师权威,课堂教学多采用讨论式,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课堂气氛很宽松,除了课堂设置上考虑了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外,美国中小学在教学的组织和方式上也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搞一刀切,提倡个性化教育,比如按程度编班,实行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力图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轻得多,不仅上课日程短,而且每天在校时间短,因此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国中小学生能够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和进步主义的教育观、人才观密切相关。在美国,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并不过分看重分数,更不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更普遍看中学生的实际才干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样,用人单位聘用人员并不主要看重应聘者的学历或在校成绩,而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方面发展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土壤。
(四)强调诊断评价和多元评价
在美国,虽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形成了美国基础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地方分权管理的特殊模式,但美国历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对教育的管理,以便对教育进行监控、诊断和调整。在美国,有全国统一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试,美国每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既是对学生素质的考核,也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一次检查;同时,在美国现有许多官方和非官方的团体与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国各地的中学教育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估。合格者可以继续得到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几次综合评估不合格者将被定为“失败学校”,不能再享有资助,甚至还会被关闭或重组。另外,各州和地区还每隔3年举行一次检查性的考试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必修的核心课程所要求的基本内容,以及时把握高中各年级学生对共同的核心课程的掌握情况。
从这些评估中,可以看出美国教育评价的特点:诊断和多元。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诊断评价可以把握各学校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可以把握一所学校学习环境建设的质量,也可以把握该学校办学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从而采取继续扶持或限期改正甚至关闭重组的措施。
(五)学生学业水平不够理想
学生学业水平不够理想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美国高中教育的一个问题,也使得美国高中教育屡屡受到批评和指责。无论是以冷战为背景的50年代,还是以激烈国际竞争为背景的80年代,两次大的辩论都是由于学生学业水平问题引发的。尤其是80年代的著名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把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利归结为基础教育,认为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表现远远落后于其它工业国家。这些批评主要表现在:在各种国际学业比赛中,美国学生几乎总是最后几名,功能性文盲大量增加,不少高中毕业生缺乏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等等。
美国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低下与美国平时高中教育中的“四无”现象,即无统一课程标准、无教师权威、无作业、无考试密切相关。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一是普遍提高了高中学生的学业标准,有了明确的硬性的学分要求。在《高中高年级学生年——国家的使命》报告中要求每一位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32学分,而不是过去的24学分,同时还要求学生完成过一项高质量的项目,在定点的工作单位见习过,在社区服务和大学课程准备方面完成过一项研究计划;二是确定了核心课程,除了传统的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外,还增加了外国语、艺术作为核心课程;三是建立了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和学业评估制度,并在《2000年的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加以法律化,可见美国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二、美国高中教育的启示
如前所述,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1.中国的高中教育在知识的传输方面具有美国高中教育所不及的优势,同时也有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太多地面向过去的缺陷,这使得中国的高中教育往往不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生活。如何使中国的高中教育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人才,是中国高中教育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要求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重建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用综合技能代替单一职业技能。这是国际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也在美国的高中教育中有了明显的反映。所谓核心技能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指阅读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软技能指普遍的公民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重视核心技能的培养应成为中国高中教育与国际高中接轨的重中之重。3.渗透职业教育是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主要途径,主要形式是课程衔接,即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综合中学兼顾升学和就业的课程设置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借鉴,但同样值得借鉴的是普通高中教育渗透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4.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诊断评价和多元评价的理念,真正贯彻以学论教的理念。在这方面,美国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多元标准,美国高中学生关于学生作业的理念,美国高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举措,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1世纪的竞争将首先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又将首先是基础教育的竞争。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的成败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吸收和借鉴别国高中教育的长处,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主题: 美国教育何以失败?
Lvyuan 张贴于2000-09-20 18:46
美国教育何以失败?(香港明报 2000-09-20)
究竟哪一种制度比较好?康奈尔大学的约翰·比索教授对美国学生的成绩做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美国中学生的毕业率比很多国家低(只有3/4左右)。其次,在一些国际性认可的考试中,美国中学生的成绩明显比很多国家差,但美国经济却表现强劲,所以教育的"成败"可能不足为惧。但比索教授指出,我们要明白,美国,尤其在大学及研究院,吸引大量外国学生,亦吸收大量移民,因此,可弥补一部分经济损失,美国的成功,主要依靠一些科研天才,不断革新,保持在生产力上的国际领导地位。比索教授预测,到2010年,美国每年因教育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超过2000亿美元。
美国的教育何以失败?原因之一是美国学生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比很多先进国家多一倍以上,而美国父母对子女的满意程度又偏偏较其它国家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很多学生在校内成绩都不错。美国大学录取学生,除了一般性科目可以依赖SAT之外,很多都依赖学生的校内成绩。于是,校长们便给老师压力,要减低不及格率,增"甲等"比例。美国校内人人成绩"优异",但在国际性大赛中,却有很多人不及格。
比索教授还发现,由于学生将来入大学,颇受校内成绩影响,刻苦读书的人,将会被同学排挤。这种现象,是因为失去了公开考试,改用校内成绩而产生的。
总括而言,美国因为取消"压力巨大"的公开考试,而在教育和经济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个经验,或者很值得我们借鉴。 另类书生
杨振宁博士在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的特邀报告现场记录整理(摘自广州网易)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将有自己不同的道路.美国教育出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常居后列,但美国的经济在最近,特别是新经济发展很成功。以前觉得日本能在经济上赶上美国,但经济危机后,到现在日本还没有恢复元气。现在有个看法:美国经济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考试不及格。这个看法有道理吗??有,但不全是,有一定的道理。
今后三十年,面临的新事物、新形势,亚洲的教育哲学要从美国的教育哲学中吸取自己所缺少的长处,是中国人更具有进取心、更活跃、更自信,面对21世纪的挑战。
小草
美国是一个以保障个人自由,尊重个人意志为立国宗旨宪法精神的国家。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体系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基本上放任自流的传统。美国的教育在物质环境,设施设备方面堪称一流。然而在小学、中学阶段对学生不施加半点压力、不鞭策,不树立榜样,不提倡效仿先进的宽松式精神,其结果只能是贻误大多数孩子的前程。
但是,美国的教育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美国的中等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发展,能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注意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竞争性、适应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重视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尽量多的激励学生的思考。
lvyuan
不错,中美两国的教育各有长处,我们应当学习人家先进科学的方面,但同时要防止照抄,要吸取当年学老大哥的教训。
全世界最艰辛的职业--目击美国中小学.加利福尼亚某地法庭受理一项官司,学生家长控告学校校长老师。该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辱骂老师校长,并且恐吓要采取某种极端行动,破坏学校。此文章被老师发现,告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很生气,处罚该名学生停课一日。学生自己无所谓,家长可不答应了,告上地方法庭。而且另外还有别的家长加入此名家长的控告,厉责老师校长反应过度,不该如此处罚学生。法庭辩论之后,法官把老师校长学生各打五十板了事。结果辱骂老师校长声言
核心课程:
每所中学所安排的课程不尽相同,但是一般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核心课程如下:
英文 四年 (写/作文、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历史 三年 (世界历史、美国历史、欧洲历史)
第二外语 三年
数学 三年 (几何学、代数 I、代数 II)
音乐/艺术 因校而异
科学 三年 (地球/环境科学、生物、化学)
学年:
‧ 依学校而异,学校可能八月中或八月底开学,也有学校九月中才开学。
‧ 五月中或六月底学年结束。
‧ 有些私立中学采学期制 (semester system):秋季九月至十二月、春季一月至六月,十二月、一月期间有三至四周的假期。
‧ 有些中学则采三学期制 (trimester system):秋季八月至九月、冬季十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每学期间有一个礼拜的假期,但十二月、一月的假期较短,仅一至两周的假期。
考试、成绩、报告:
每所中学所举办的考试都不太一样、且亦会因课程不同而有不同的方试。但一般而言,不同于亚洲和欧洲学校,美国中学老师打成绩不会只依据一场考试或测验,老师通常会依据学生整个学期的报告、作业、课堂表现、随堂小测验、期中期末考来打成绩。在美国,学生的义务教育是到十六岁,通常学生必须pass 所有的必修课程才能毕业。学生会在每学期结束后得知每堂课的成绩,老师给学生成绩评量的方法如下:
A = Excellent (优)
B = Above Average (平均以上)
C = Average (普通)
D = Below Average (平均以下)
F = Failure (当掉:必修科目如果当掉,学生必须重修。)
中学毕业后,申请就读美国大专院校:
虽然每所大专院校的入学条件不同,但一般大学院校都会看学生中学所修的课程、中学 GPA 成绩、SAT 成绩、写作、或者安排与学生面谈。学生中学 GPA 成绩 (High school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代表学生的学年总成绩平均表现,一般美国采用之计分法如下:
A = 4 点 90 - 100
B = 3 点 80 - 89
C = 2 点 70 - 79
D = 1 点 60 - 69
F = 0 点 0 - 59
全美统一的考试是大专院校入学考 SAT 考试,主要是测验学生的英文程度、数学推理能力、在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成绩的参考资料。公元 1970 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中学生毕业后继续升学念大学。现今,约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中学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详细的申请办法,请参阅教育博览会「申请准备文件」专题报导。
美国中学教学一瞥
--------------------------------------------------------------------------------
文/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一、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
1.提问。提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过程上而不是讲授上。提问的第一个技巧不是问“为什么”,而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易导致学生们消极、抵触的应付;而“是什么”的问题则会鼓励学生在不必进行裁决的情况下细致地观察,并乐于开放式讨论。如“你看见什么?”“你听到什么?”“你常这样做吗?”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认知技巧,而且可以帮他们恰当地、健康地分析处理各种行为模式。第二个提问技巧是把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回答的异同点上。如:“还有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吗?”之类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分享别人的情感和想法,创造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承认彼此的差异,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2.对话。在美国人眼里,交流是一种目标。学生常常就一个建设性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对话经常围绕出现在孩子们生活中一些事情展开,如生日、和朋友们发生的争执或其它引起他们关心的新闻。讨论不需要大人督促,老师只作为辅助者来启发思路。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去倾听别人的讲话,并且会去思考如何以一种有益的方式来响应别人或问一个能够加深讨论度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去想轮到他们应该怎么发言。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变成某个人的机会。这个方法可以让参与者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处理问题的其它方法,并以此来发现结果。学生们先自己表演自己,然后再观看其它同学怎样去扮演自己,从而获得对自我的了解。
4.社会实践。实践包括观察现象、资料收集、报告结果和得出结论几部分。例如,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组卡片,要求是“用这些卡片搭一个三层的房子,注意内部相互间的关系”。
5.模拟。模拟是一种娱乐方式,使学生们对某一问题产生经验,从而展开讨论。当学生来到学校,老师可能会说:“今天长着棕色眼睛的同学要受到特殊照顾,他们排在队伍的最前面,首先选择体育器械。而长着蓝眼睛的同学则要最后选择,并且,只有在学校的加餐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加餐,在休息期间还要把房间打扫干净。”然后在整整一天时间内,老师和同学都在进行这种模拟活动。自然,这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强烈感受,他们急于要讨论一下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展开了关于公正、偏见和歧视的话题。老师问:“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有这种经历?如果你必须天天像这样生活你会怎么样?其它还有什么地方有这种事情发生?对于偏见和歧视我们能做些什么?”
6.有意识地幻想。幻想是一个用脑子创造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形象的过程。幻想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情、能力和潜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看法。
7.艺术表达。艺术是另一种交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折纸、画画、雕像、音乐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布置作业
都说美国学生的作业很少,都说美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我们看看美国老师都布置给学生什么样的作业,再看看学生怎样完成它们。
(一) 史学科作业
1.关于“公民权利”要求:在3到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 T.WASHI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马丁·路德·金),MALCOLM X(马尔科姆·X)。在你的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在你的文中还必须加入贴切的材料。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2.关于南北战争
(1)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役的声明?解释。
(2)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他们为自由而战?
(3)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解释。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做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6)构造一个争论,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下面的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别不可避免的结果
下一页
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与启示
黄长虹
内容提要: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特点是不断适应社展、核心课程与多元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方面发展、强调诊断性评价;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业水平仍然不够理想.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对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高中教育;得失;启示
高中教育在美国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也往往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战以后,美国的高中教育因为社会背景的变化,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以不断适应变化的世界,这也使得美国的高中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关系问题、课程设置、学生发展以及学业评估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美国高中教育迥异于其它国家的优势和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和经验。
一、美国高中教育的特点
(一)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面向实际,不断满足发展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国防教育法》的实施,还是20世纪 80年代美国高质量委员会文件《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表,表面上是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检讨,实际上都是美国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反省,要求教育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1987年,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欧内斯特博耶提出了现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四大基本目标:(1)帮助全体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借助语言进行有效交际。 (2)帮助全体学生认识自我、人类遗产和他们生活于其间的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3)帮助全体学生准备接受终身教育和劳动就业。(4)帮助全体学生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公民义务。其中对交际能力的强调、对人与社会的相处能力和社会职责的提倡,对终身教育的关注,反映出教育面对社会变化的调整。
1988年,当时的教育部长贝内特在致里根总统的《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中写道:不管我们的中学毕业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要他们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技能、既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又有文明素养的人。其中综合性人才理念的渗透,仍然可以看出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而在1997年以后,美国把教育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放在全纳教育的理念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放在个人的幸福和社会、时代的一致上。如199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在《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中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为他们将来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继续学习和富有产出性的就业作好准备。”2001年1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报告,要求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在2001年10月美国的“高中高年级学生年”里,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提出了响亮的口号:“放远我们的目光,绝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并在发表的题为《高中高年级学生年——国家的使命》中说:“中学后教育在农业文明时代,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黄粱美梦;在工业文明时代,只是少数人的天赋特权,到了太空时代,对很多人都很平常;而在今天,对任何人都成为常识。”报告认为高中教育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乐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为中学后教育作好充分的准备。2.要培养各方面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而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的独立生活做准备。4.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历史的知识(包括美国的和全世界的)以及丰富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一个生活有品位的现代的文明人。该报告指出,当前美国高中学校面临三大任务,即完善学校联盟、提高学业成就和提供多样选择。
(二)核心课程与多元课程相结合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最能充分体现教育目的和办学宗旨。美国高中课程门类繁多是一个显著特点,一个学校可以开设几十甚至上百门课程。这种多元化的特点是由综合中学的性质及其办学宗旨所决定的。美国的综合中学集升学准备、职业训练、公民教育于一体,这样自然开设了很多职业或技术方面的选修课,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和能力模式,这样自然创设了精英学术流、职业技术流以及普通学历流的教育环境导向。在综合中学内部一般分为3个方向:学术科,目标是为大学培养合格的新生;普通科,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文明素养,做社会良好的公民;博雅科,目标是满足既不升学也不就业的学生。
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民主思想在美国当今的高中教育中也得到了明确的体现。既然中学是“民主的熔炉”、“人民的学院”,那么,中学课程的开设应该是多功能和多元的,它应该面向所有青少年,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既然要面向所有学生的所有需要,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就不能不繁多,除了一般基础文化课程,如英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美国中学还为有志升学的学生开设学术性课程,为不打算升学的学生开设各类职业训练课程。此外,还为既不打算升学也不打算接受职业训练的学生开设满足他们兴趣和需要的课程。美国高中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学分后就可取得毕业文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必修课课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选修学术科、职业科和其它课程。所以美国高中学生在选课方面有相当大的自主性,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因此每个学生的课程计划都可能与他人不同。
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立足于满足所有学生,体现了“满足所有学生所有需要”的办学宗旨。学分制、选修课以及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个性化教育,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但是,其课程设置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课程名目繁多,土次不分,过分强调实用,使大量非学术性课程冲淡了基础文化课程,被批评为“大杂烩”和“自助餐”课程。由于实行学分制且毕业要求降低,有些学生避难就易,尽量挑选服务性或娱乐性的课程,因此,降低了中学毕业生的标准。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确保学生的竞争力和美国国家的优势,防止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水平的下降,核心课程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加以实施,全国核心课程标准也得以形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里根总统提倡、老布什总统传承、克林顿总统坚持的新联邦主义在美国兴起,在其它方面都主张简政放权,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但在教育方面,这几届政府却都在努力实现美国教育的国家化,加强国家对全国教育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对全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认定及严格推行上。
1983年,以著名学者加德纳为首的全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每个中学生都要学习4年英语、3年数学、3年自然科学、3年社会科学和半年计算机科学。198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确立了联邦普通教育的标准,并指出“课程标准虽然只有一个,但教学方法却应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还补充了2年外语、2年体育和半年艺术为必修课。这样,中学必修的核心课程增加到8门。1990年,拟定了2000年美国教育的六大目标,发表了《2000年美国——教育改革战略》,提出了“新的世界标准”,1994年克林顿政府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报告获得通过。
(三)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方面发展
美国现当代的高中教育明显受到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进步主义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室中心、教材中心、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全儿童”的概念,反对唯智主义。可以说,强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多方面的发展是美国高中教育的又一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校生活的组织、教学的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许多方面。美国学校较少教师权威,课堂教学多采用讨论式,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课堂气氛很宽松,除了课堂设置上考虑了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外,美国中小学在教学的组织和方式上也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搞一刀切,提倡个性化教育,比如按程度编班,实行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力图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轻得多,不仅上课日程短,而且每天在校时间短,因此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国中小学生能够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和进步主义的教育观、人才观密切相关。在美国,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并不过分看重分数,更不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更普遍看中学生的实际才干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样,用人单位聘用人员并不主要看重应聘者的学历或在校成绩,而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方面发展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土壤。
(四)强调诊断评价和多元评价
在美国,虽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形成了美国基础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地方分权管理的特殊模式,但美国历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对教育的管理,以便对教育进行监控、诊断和调整。在美国,有全国统一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试,美国每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既是对学生素质的考核,也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一次检查;同时,在美国现有许多官方和非官方的团体与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国各地的中学教育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估。合格者可以继续得到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几次综合评估不合格者将被定为“失败学校”,不能再享有资助,甚至还会被关闭或重组。另外,各州和地区还每隔3年举行一次检查性的考试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必修的核心课程所要求的基本内容,以及时把握高中各年级学生对共同的核心课程的掌握情况。
从这些评估中,可以看出美国教育评价的特点:诊断和多元。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诊断评价可以把握各学校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可以把握一所学校学习环境建设的质量,也可以把握该学校办学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从而采取继续扶持或限期改正甚至关闭重组的措施。
(五)学生学业水平不够理想
学生学业水平不够理想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美国高中教育的一个问题,也使得美国高中教育屡屡受到批评和指责。无论是以冷战为背景的50年代,还是以激烈国际竞争为背景的80年代,两次大的辩论都是由于学生学业水平问题引发的。尤其是80年代的著名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把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失利归结为基础教育,认为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表现远远落后于其它工业国家。这些批评主要表现在:在各种国际学业比赛中,美国学生几乎总是最后几名,功能性文盲大量增加,不少高中毕业生缺乏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等等。
美国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低下与美国平时高中教育中的“四无”现象,即无统一课程标准、无教师权威、无作业、无考试密切相关。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一是普遍提高了高中学生的学业标准,有了明确的硬性的学分要求。在《高中高年级学生年——国家的使命》报告中要求每一位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32学分,而不是过去的24学分,同时还要求学生完成过一项高质量的项目,在定点的工作单位见习过,在社区服务和大学课程准备方面完成过一项研究计划;二是确定了核心课程,除了传统的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外,还增加了外国语、艺术作为核心课程;三是建立了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和学业评估制度,并在《2000年的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加以法律化,可见美国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二、美国高中教育的启示
如前所述,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1.中国的高中教育在知识的传输方面具有美国高中教育所不及的优势,同时也有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太多地面向过去的缺陷,这使得中国的高中教育往往不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生活。如何使中国的高中教育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人才,是中国高中教育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要求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重建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用综合技能代替单一职业技能。这是国际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也在美国的高中教育中有了明显的反映。所谓核心技能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指阅读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软技能指普遍的公民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重视核心技能的培养应成为中国高中教育与国际高中接轨的重中之重。3.渗透职业教育是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主要途径,主要形式是课程衔接,即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综合中学兼顾升学和就业的课程设置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借鉴,但同样值得借鉴的是普通高中教育渗透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4.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诊断评价和多元评价的理念,真正贯彻以学论教的理念。在这方面,美国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多元标准,美国高中学生关于学生作业的理念,美国高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举措,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1世纪的竞争将首先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又将首先是基础教育的竞争。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的成败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吸收和借鉴别国高中教育的长处,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主题: 美国教育何以失败?
Lvyuan 张贴于2000-09-20 18:46
美国教育何以失败?(香港明报 2000-09-20)
究竟哪一种制度比较好?康奈尔大学的约翰·比索教授对美国学生的成绩做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美国中学生的毕业率比很多国家低(只有3/4左右)。其次,在一些国际性认可的考试中,美国中学生的成绩明显比很多国家差,但美国经济却表现强劲,所以教育的"成败"可能不足为惧。但比索教授指出,我们要明白,美国,尤其在大学及研究院,吸引大量外国学生,亦吸收大量移民,因此,可弥补一部分经济损失,美国的成功,主要依靠一些科研天才,不断革新,保持在生产力上的国际领导地位。比索教授预测,到2010年,美国每年因教育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超过2000亿美元。
美国的教育何以失败?原因之一是美国学生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比很多先进国家多一倍以上,而美国父母对子女的满意程度又偏偏较其它国家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很多学生在校内成绩都不错。美国大学录取学生,除了一般性科目可以依赖SAT之外,很多都依赖学生的校内成绩。于是,校长们便给老师压力,要减低不及格率,增"甲等"比例。美国校内人人成绩"优异",但在国际性大赛中,却有很多人不及格。
比索教授还发现,由于学生将来入大学,颇受校内成绩影响,刻苦读书的人,将会被同学排挤。这种现象,是因为失去了公开考试,改用校内成绩而产生的。
总括而言,美国因为取消"压力巨大"的公开考试,而在教育和经济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个经验,或者很值得我们借鉴。 另类书生
杨振宁博士在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的特邀报告现场记录整理(摘自广州网易)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将有自己不同的道路.美国教育出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常居后列,但美国的经济在最近,特别是新经济发展很成功。以前觉得日本能在经济上赶上美国,但经济危机后,到现在日本还没有恢复元气。现在有个看法:美国经济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考试不及格。这个看法有道理吗??有,但不全是,有一定的道理。
今后三十年,面临的新事物、新形势,亚洲的教育哲学要从美国的教育哲学中吸取自己所缺少的长处,是中国人更具有进取心、更活跃、更自信,面对21世纪的挑战。
小草
美国是一个以保障个人自由,尊重个人意志为立国宗旨宪法精神的国家。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体系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基本上放任自流的传统。美国的教育在物质环境,设施设备方面堪称一流。然而在小学、中学阶段对学生不施加半点压力、不鞭策,不树立榜样,不提倡效仿先进的宽松式精神,其结果只能是贻误大多数孩子的前程。
但是,美国的教育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美国的中等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发展,能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注意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竞争性、适应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重视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尽量多的激励学生的思考。
lvyuan
不错,中美两国的教育各有长处,我们应当学习人家先进科学的方面,但同时要防止照抄,要吸取当年学老大哥的教训。
全世界最艰辛的职业--目击美国中小学.加利福尼亚某地法庭受理一项官司,学生家长控告学校校长老师。该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辱骂老师校长,并且恐吓要采取某种极端行动,破坏学校。此文章被老师发现,告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很生气,处罚该名学生停课一日。学生自己无所谓,家长可不答应了,告上地方法庭。而且另外还有别的家长加入此名家长的控告,厉责老师校长反应过度,不该如此处罚学生。法庭辩论之后,法官把老师校长学生各打五十板了事。结果辱骂老师校长声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