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般应从那些方面去判断学生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问题?
1、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般应从那些方面去判断学生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问题?如果你班上的某些学生真的存在心理问题,你会怎么做?2、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些人应当成...
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般应从那些方面去判断学生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问题?如果你班上的某些学生真的存在心理问题,你会怎么做?
2、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些人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角,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两道都答 展开
2、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些人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角,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两道都答 展开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根据发展心理学,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那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何特点呢?国际心理学的文献往往是从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的。我国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特点的研究,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特点而展开的。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讨论青少年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变化特点,为未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变化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时快时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称“人生的两次高峰”。
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而又十分显猜裂著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熟等三类变化,总称为“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都具有可塑性。如果以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研究指标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不仅提高了2.1cm,男、女青少年性成熟的平均年龄提前了近两岁,而且脑电波α波的发展也明显超过60年代的水平。就平均频率而言,90年代6岁被试α波的平均频率就达到了60年代10岁被试的发展水平;9—10岁的被试则达到了12—13岁被试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表现出超前趋势。
(一)身体外形剧变薯兆培(略)
(二)生理机能,特别是脑和神经的变化(略)
(三)性器官与性功能的成熟(略)
二、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发展到底有哪些特 点?按我们自己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
什么叫抽象逻数唯辑思维?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五是思维能跳出旧框框。任何思维方式都可以导致新的假设、理解和结论,其中都可以包含新的因素。从青少年开始,由于上述五个变化,思维必然更有新意,即跳出旧框框。于是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青年初期的思维过程中,它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思维的过渡型,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于是,抽象与具体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抽象逻辑思维也获得高度的发展。
这种转化的关键期在初中二年级,约十三四岁。从初二开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即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了高中二年级,约十六七岁,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青少年的思维或认知趋向成熟。所谓思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种思维成分或认知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2)个体差异水平,包括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等,都趋于定型;(3)成熟前,思维或认知发展变化的可塑性大,成熟后则可塑性小,与其成年期的思维或认知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尽管也有一些进步。
青少年阶段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构成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初中二年级是青少年认知或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既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认知基础,又可能成为引起学生思想道德变化的认知机制,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高中一年级的认知或智力表现和学习成绩变化的可塑性还是较大的,道德认识和思想变化也是起伏不定的,而高二、高三的学生则比较稳定,因为其基础高中二年级是认知发展的成熟期,所以,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
(二)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的辩证思维是怎样发展的?我们的研究发现:初一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为低下,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初三学生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二学生得分中的正确率已超过半数,这表明他们的辩证思维已趋于优势地位,但谈不上成熟(离成熟指标——统计上的第三四分点,即75%还有一定的距离)。青少年在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三种形式中,其发展趋势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性: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的发展,似乎是同步的,在每个年级中,两者几乎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而辩证推理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即使到了高二阶段,其正确率的百分数也远远地不足一半(仅37.10%)。这既表现了这三种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概况,又说明辩证思维发展中诸成分之间明显地存在着不平衡性。
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固然是由中学阶段知识学习所奠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它是认识或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发展的滞后性也是必然的。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不足,不仅影响其看问题的方法,即影响思想方法的全面性,易带盲目性,而且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价值观,都还是个谜。所以,加强对他们辩证思维技能的训练,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维品质的各成分及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构成了思维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其思维品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表现。
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里,我们常常会发现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二是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是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发展呈现出的问题。
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是其年龄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对他们的缺点,采取嘲笑的或者斥责的态度是不对的,同样的,采取放任不管或者认为年龄大一点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三、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一)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ego),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二)青少年友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友谊更具交互性。对亲密、忠诚和共享的重视,标志着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谊的过渡。青少年朋友之间亲密程度的加强,不仅反映了其认知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绪的发展。这个时候,青少年更善于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他们也更善于顾及他人的观点,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与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倾诉秘密的过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过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标的过程,是确认其自我价值的过程。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即道德品质,迅速发展,他们处于伦理观形成的时期。在少年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伦理道德观已开始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而青年初期的伦理道德观则带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他们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伴之而来的是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1.青少年个体的伦理道德行为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以遵守道德准则并运用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这种品德具有六方面的特征:
(1)青少年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从中学阶段开始,青少年个体逐渐掌握这种伦理道德,而且还能独立、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我们所说的独立性就是自律,即服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我们所讲的自觉性,也就是目的性,即按照自觉的道德动机去行动,以便符合某种伦理道德的要求。
(2)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在青少年的道德动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理想形成,并开始用道德信念和理想指导自己行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信念和理想在青少年个体的道德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更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这是人的人格或个性发展的新阶段。
(3)青少年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的明显化。这一特点从青少年开始就越来越明显,它既是道德行为自我强化的基础,又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所以,自我调节品德心理的全过程是自觉道德行为的前提。
(4)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品德发展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训练的重要手段。因此,与道德伦理相适应的道德习惯的形成,又是道德伦理培养的重要目的。
(5)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一致的。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其人格、个性、品德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当他们的世界观萌芽和形成的时候,它不仅受主体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制约,而且又赋予其道德伦理以哲学基础,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致的。
(6)青少年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其表现为:其一,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不仅按照自己的准则规范定向,而且通过逐渐稳定的个性,产生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其二,青少年在具体的道德环境中,可以用原有的品德结构定向系统对这个环境作出不同程度的同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同化程度也在增加;还能作出道德策略,决定出比较完整的道德策略是与他们独立性的心理发展相关的;同时能把道德计划转化为外观的行为特征,并通过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达到自己的道德目的。最后,随着青少年反馈信息的扩大,他们能够根据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满足道德的需要。
2.青少年品德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
(1)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动荡的。从总体上看,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备了伦理道德的特征,但仍旧是不成熟,不稳定的,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少年期品德动荡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是:道德动机逐渐理想化、信念化,但又有敏感性、易变性;他们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具体经验的特点;他们的道德情感表现得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而不拘小节;他们的道德意志虽已形成,但又很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地行动,但是愿望与行动又有一定距离。所以,这个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生在这个时期。究其原因,是前文曾经论述的三个因素:第一,生理发生剧变,特别是外形、机能的变化和性发育成熟了,然而心理发育却跟不上生理发育,这种状况往往使少年期容易产生笨拙感和冲动性;第二,从思维品质发展方面分析,少年期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他们好怀疑、反抗、固执己见、走极端;第三,从情感发展上分析,少年期的情感时而振奋、奔放、激动,时而又动怒、怄气、争吵、打架;有时甚至会泄气、绝望。总之,他们的自制力还很薄弱,易产生动摇。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便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
(2)青年初期是品德逐步趋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运用信念来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阶段。所以,青年初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成熟的指标有两个:一是能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二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形成道德行为的观念体系和规则,并促使其发展进取和开拓精神。
然而,这个时期不是突然到来的。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继而初中升高中,开始向成熟转化。其实在初二之后,一些少年在许多品德特征上已经逐步趋向成熟。而在高中初期,却仍然明显地保持许多少年期动荡性的年龄特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变化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时快时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称“人生的两次高峰”。
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而又十分显猜裂著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熟等三类变化,总称为“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都具有可塑性。如果以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研究指标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不仅提高了2.1cm,男、女青少年性成熟的平均年龄提前了近两岁,而且脑电波α波的发展也明显超过60年代的水平。就平均频率而言,90年代6岁被试α波的平均频率就达到了60年代10岁被试的发展水平;9—10岁的被试则达到了12—13岁被试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表现出超前趋势。
(一)身体外形剧变薯兆培(略)
(二)生理机能,特别是脑和神经的变化(略)
(三)性器官与性功能的成熟(略)
二、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发展到底有哪些特 点?按我们自己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
什么叫抽象逻数唯辑思维?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五是思维能跳出旧框框。任何思维方式都可以导致新的假设、理解和结论,其中都可以包含新的因素。从青少年开始,由于上述五个变化,思维必然更有新意,即跳出旧框框。于是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青年初期的思维过程中,它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思维的过渡型,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于是,抽象与具体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抽象逻辑思维也获得高度的发展。
这种转化的关键期在初中二年级,约十三四岁。从初二开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即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了高中二年级,约十六七岁,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青少年的思维或认知趋向成熟。所谓思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种思维成分或认知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2)个体差异水平,包括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等,都趋于定型;(3)成熟前,思维或认知发展变化的可塑性大,成熟后则可塑性小,与其成年期的思维或认知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尽管也有一些进步。
青少年阶段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构成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初中二年级是青少年认知或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既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认知基础,又可能成为引起学生思想道德变化的认知机制,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高中一年级的认知或智力表现和学习成绩变化的可塑性还是较大的,道德认识和思想变化也是起伏不定的,而高二、高三的学生则比较稳定,因为其基础高中二年级是认知发展的成熟期,所以,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
(二)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的辩证思维是怎样发展的?我们的研究发现:初一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为低下,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初三学生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二学生得分中的正确率已超过半数,这表明他们的辩证思维已趋于优势地位,但谈不上成熟(离成熟指标——统计上的第三四分点,即75%还有一定的距离)。青少年在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三种形式中,其发展趋势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性: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的发展,似乎是同步的,在每个年级中,两者几乎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而辩证推理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即使到了高二阶段,其正确率的百分数也远远地不足一半(仅37.10%)。这既表现了这三种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概况,又说明辩证思维发展中诸成分之间明显地存在着不平衡性。
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固然是由中学阶段知识学习所奠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它是认识或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发展的滞后性也是必然的。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不足,不仅影响其看问题的方法,即影响思想方法的全面性,易带盲目性,而且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价值观,都还是个谜。所以,加强对他们辩证思维技能的训练,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维品质的各成分及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构成了思维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其思维品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表现。
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里,我们常常会发现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二是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是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发展呈现出的问题。
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是其年龄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对他们的缺点,采取嘲笑的或者斥责的态度是不对的,同样的,采取放任不管或者认为年龄大一点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三、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一)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ego),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二)青少年友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友谊更具交互性。对亲密、忠诚和共享的重视,标志着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谊的过渡。青少年朋友之间亲密程度的加强,不仅反映了其认知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绪的发展。这个时候,青少年更善于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他们也更善于顾及他人的观点,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与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倾诉秘密的过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过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标的过程,是确认其自我价值的过程。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即道德品质,迅速发展,他们处于伦理观形成的时期。在少年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伦理道德观已开始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而青年初期的伦理道德观则带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他们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伴之而来的是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1.青少年个体的伦理道德行为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以遵守道德准则并运用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这种品德具有六方面的特征:
(1)青少年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从中学阶段开始,青少年个体逐渐掌握这种伦理道德,而且还能独立、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我们所说的独立性就是自律,即服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我们所讲的自觉性,也就是目的性,即按照自觉的道德动机去行动,以便符合某种伦理道德的要求。
(2)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在青少年的道德动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理想形成,并开始用道德信念和理想指导自己行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信念和理想在青少年个体的道德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更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这是人的人格或个性发展的新阶段。
(3)青少年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的明显化。这一特点从青少年开始就越来越明显,它既是道德行为自我强化的基础,又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所以,自我调节品德心理的全过程是自觉道德行为的前提。
(4)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品德发展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训练的重要手段。因此,与道德伦理相适应的道德习惯的形成,又是道德伦理培养的重要目的。
(5)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一致的。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是其人格、个性、品德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当他们的世界观萌芽和形成的时候,它不仅受主体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制约,而且又赋予其道德伦理以哲学基础,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致的。
(6)青少年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其表现为:其一,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不仅按照自己的准则规范定向,而且通过逐渐稳定的个性,产生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其二,青少年在具体的道德环境中,可以用原有的品德结构定向系统对这个环境作出不同程度的同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同化程度也在增加;还能作出道德策略,决定出比较完整的道德策略是与他们独立性的心理发展相关的;同时能把道德计划转化为外观的行为特征,并通过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达到自己的道德目的。最后,随着青少年反馈信息的扩大,他们能够根据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满足道德的需要。
2.青少年品德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
(1)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动荡的。从总体上看,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备了伦理道德的特征,但仍旧是不成熟,不稳定的,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少年期品德动荡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是:道德动机逐渐理想化、信念化,但又有敏感性、易变性;他们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具体经验的特点;他们的道德情感表现得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而不拘小节;他们的道德意志虽已形成,但又很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地行动,但是愿望与行动又有一定距离。所以,这个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生在这个时期。究其原因,是前文曾经论述的三个因素:第一,生理发生剧变,特别是外形、机能的变化和性发育成熟了,然而心理发育却跟不上生理发育,这种状况往往使少年期容易产生笨拙感和冲动性;第二,从思维品质发展方面分析,少年期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他们好怀疑、反抗、固执己见、走极端;第三,从情感发展上分析,少年期的情感时而振奋、奔放、激动,时而又动怒、怄气、争吵、打架;有时甚至会泄气、绝望。总之,他们的自制力还很薄弱,易产生动摇。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便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
(2)青年初期是品德逐步趋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运用信念来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阶段。所以,青年初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成熟的指标有两个:一是能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二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形成道德行为的观念体系和规则,并促使其发展进取和开拓精神。
然而,这个时期不是突然到来的。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继而初中升高中,开始向成熟转化。其实在初二之后,一些少年在许多品德特征上已经逐步趋向成熟。而在高中初期,却仍然明显地保持许多少年期动荡性的年龄特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展开全部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我对您心存敬意。您是一名高尚的教师。
我是一名学生,只能就我个人观点作出解答,仅供参考。
1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最为直观的显然是行为与语言,就这个问题,也没有十分详细的划分,出格的行为或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但就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学生与您之间的交流未必就是坦诚直接的。去判断一个学生的心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
1 询问周围的同学,整理出他们最直观的感觉,许多学生会带不同的感情色彩,整理出客观的资料与条件。
2 联系学生家庭,这个是最复杂的,有的家庭确实非常麻烦,联系家长前,尽量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家长的态度。有的家长确实……唉,不好说。
3 看该学生的文章与各种隐秘的表达方式,越是心理偏颇或者情绪动荡的学生,他一般显得越敏感主观。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方式,通常他的文章里日记里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如果要我去面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会首先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我需要纠正该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为的什么?
是为了让其好好学生,面对应试教育,考个好分数。
还是为了他的成长,细心教导,为他树立一个正确的旦迅人生观,世界观。
目的不同,自然出发点就不一样。
找出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慢慢纠正,引导。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去慢慢感化,树立正确的态度,才是治本的方法。
2
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本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国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对国家新鲜血液的培养。从社会治安,民族精神,爱国情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那些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角的人,他们应该积极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劝导贺迟侍(虽然这很不现实,需要教育方的悉心帮助),主动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积极配合教育方的教育方法,并且接受朋友,同学等等,向着积极正确的目标发展。
加上些自己的想法:心理有问题并不是一件让人恐慌的事,著名女作家三毛就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有问题的人一般表现得敏感而又聪慧,为他们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重禅吵要的事。多多鼓励他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承认,都希望被人关注。
这就是我,一个学生所想到的,不求分数,仅仅为一个高尚的教师做作出的一点贡献,希望您的事业越来越好,并且坚持您的态度。
最后,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一名学生,只能就我个人观点作出解答,仅供参考。
1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最为直观的显然是行为与语言,就这个问题,也没有十分详细的划分,出格的行为或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但就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学生与您之间的交流未必就是坦诚直接的。去判断一个学生的心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
1 询问周围的同学,整理出他们最直观的感觉,许多学生会带不同的感情色彩,整理出客观的资料与条件。
2 联系学生家庭,这个是最复杂的,有的家庭确实非常麻烦,联系家长前,尽量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家长的态度。有的家长确实……唉,不好说。
3 看该学生的文章与各种隐秘的表达方式,越是心理偏颇或者情绪动荡的学生,他一般显得越敏感主观。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方式,通常他的文章里日记里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如果要我去面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会首先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我需要纠正该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为的什么?
是为了让其好好学生,面对应试教育,考个好分数。
还是为了他的成长,细心教导,为他树立一个正确的旦迅人生观,世界观。
目的不同,自然出发点就不一样。
找出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慢慢纠正,引导。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去慢慢感化,树立正确的态度,才是治本的方法。
2
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本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国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对国家新鲜血液的培养。从社会治安,民族精神,爱国情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那些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角的人,他们应该积极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劝导贺迟侍(虽然这很不现实,需要教育方的悉心帮助),主动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积极配合教育方的教育方法,并且接受朋友,同学等等,向着积极正确的目标发展。
加上些自己的想法:心理有问题并不是一件让人恐慌的事,著名女作家三毛就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有问题的人一般表现得敏感而又聪慧,为他们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重禅吵要的事。多多鼓励他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承认,都希望被人关注。
这就是我,一个学生所想到的,不求分数,仅仅为一个高尚的教师做作出的一点贡献,希望您的事业越来越好,并且坚持您的态度。
最后,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资料: 皆为原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般应从那些方面去判断学生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问题?如果你班上的某些学生真的存在心理问题,你会怎么做?
有两个朋友已经从两个方面回答了您的问题,那么我就说说实际操作的问题吧。
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我就用亲身经历来说说吧:我曾经就是一名所谓的问题学生。我的老师也曾经很关心我的心理问题,她的解决方法很简单:鼓励,不断的鼓励,然后是偶尔的表现出失望,然后再鼓励。在鼓励的同时,单独补课,当然是不收费的,同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到底是什么,例如:失恋(我的老师对我说,天涯何处无芳草,等上大学了,漂亮姑娘多了去了。)、家庭状况(我的老师说,英雄不论出身,马克思还是穷光蛋,朱元璋还是乞丐呢)、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我的老师说,将心比心,对别人好不是为了图别人给你回报,而且教我如何辨别真正的朋友)、成绩下降(鼓励我继续努力,虽然都是不及格,但是30分和40分的差距就是进步)、受到校外不良影响(我的老师很直接的叫了一帮人帮我摆平扒行了,踢的那些小混混没脾气。)等戚此橘。我的老师曾经就是不断的鼓励加小灶,在我表现不好的时候,略微的表现出对我的失望,接着又是新的鼓励,虽然我进步很慢,但是时间长了,自然就好了。一般情况,一两个月以后,学生就会有改变。
2、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些人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角,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回答的人已经回答的很清楚了。我就“哪些人应当成为主角”说说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看法: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主角,那么团体的心理咨询就很重要了。我偶尔会回我的母校为孩子们做心理咨询(本人国家技师级心理咨询师),我的体会是:每个孩子都是主角。他们需要帮助,他们又需要去帮助别人。自我高团意识在中学时代开始萌发,那么这种意识往往就是应试教育最大的障碍。因此,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学生个人能力方向去培养学生,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学生能成功,随便会不会考试,都没有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见过的好老师,他的学生即便是在高中毕业以后,有什么问题了,还是会请教他,当老师当到这个地步,不得不说是相当成功的。因此,要学会如何面对每一个孩子,而且别把他们当孩子——给他们写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屡试不爽,很多问题学生无法直接面对面的和家长、老师说出来,可是同学写信这种传统的方式却可以表达的很清楚。
切记: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耐心对于一个人民教师而言很重要。
最后,我曾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对于您这样知道关心学生的老师,我既羡慕,又崇敬——当个好老师很不容易,也很光荣,努力吧。
有两个朋友已经从两个方面回答了您的问题,那么我就说说实际操作的问题吧。
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我就用亲身经历来说说吧:我曾经就是一名所谓的问题学生。我的老师也曾经很关心我的心理问题,她的解决方法很简单:鼓励,不断的鼓励,然后是偶尔的表现出失望,然后再鼓励。在鼓励的同时,单独补课,当然是不收费的,同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到底是什么,例如:失恋(我的老师对我说,天涯何处无芳草,等上大学了,漂亮姑娘多了去了。)、家庭状况(我的老师说,英雄不论出身,马克思还是穷光蛋,朱元璋还是乞丐呢)、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我的老师说,将心比心,对别人好不是为了图别人给你回报,而且教我如何辨别真正的朋友)、成绩下降(鼓励我继续努力,虽然都是不及格,但是30分和40分的差距就是进步)、受到校外不良影响(我的老师很直接的叫了一帮人帮我摆平扒行了,踢的那些小混混没脾气。)等戚此橘。我的老师曾经就是不断的鼓励加小灶,在我表现不好的时候,略微的表现出对我的失望,接着又是新的鼓励,虽然我进步很慢,但是时间长了,自然就好了。一般情况,一两个月以后,学生就会有改变。
2、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些人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角,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回答的人已经回答的很清楚了。我就“哪些人应当成为主角”说说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看法: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主角,那么团体的心理咨询就很重要了。我偶尔会回我的母校为孩子们做心理咨询(本人国家技师级心理咨询师),我的体会是:每个孩子都是主角。他们需要帮助,他们又需要去帮助别人。自我高团意识在中学时代开始萌发,那么这种意识往往就是应试教育最大的障碍。因此,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学生个人能力方向去培养学生,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学生能成功,随便会不会考试,都没有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见过的好老师,他的学生即便是在高中毕业以后,有什么问题了,还是会请教他,当老师当到这个地步,不得不说是相当成功的。因此,要学会如何面对每一个孩子,而且别把他们当孩子——给他们写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屡试不爽,很多问题学生无法直接面对面的和家长、老师说出来,可是同学写信这种传统的方式却可以表达的很清楚。
切记: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耐心对于一个人民教师而言很重要。
最后,我曾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对于您这样知道关心学生的老师,我既羡慕,又崇敬——当个好老师很不容易,也很光荣,努力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应注重每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关心他。
学生宴租历的各种压力型衫大,心里想发泄,引晌搜导不好学生会往坏的方面走。
学生宴租历的各种压力型衫大,心里想发泄,引晌搜导不好学生会往坏的方面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换位思考
2.老师你说的他们难道会自己认识到自己心理有问题?!您要多花些时间观察接触同学们,当然或许你要淡去你教师的身份才能得到最好的信息!
您是个好老师啊,握亏梁现在愿段运意主动关注我们心理的空纳人少啊~感动中~~~
2.老师你说的他们难道会自己认识到自己心理有问题?!您要多花些时间观察接触同学们,当然或许你要淡去你教师的身份才能得到最好的信息!
您是个好老师啊,握亏梁现在愿段运意主动关注我们心理的空纳人少啊~感动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