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的振兴经济政策的评价
1个回答
2008-03-12
展开全部
一面信誓旦旦要削减财政赤字,一面积极推行减税,布什自相矛盾的财政政策背后玄机是什么?这对三分之一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形式存在的中国来说,甚为重要
美国的财政赤字又破了历史记录。
布什每次向国会提交新一年财政预算,都必然会引来哗然——因为这位二战以来在美国人心中声望最高的总统,在花钱方面总是大手大脚,不得不令谨慎的经济学家们心惊胆战,政客敌手们幸灾乐祸,友邦盟国们乱成一片。
当然,这对中国来说,也不得不倍加关注。据统计,中国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形式存在,许多中国国内银行都是美国国债市场的活跃参与者;600多家中国企业投资于美国市场,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排队准备登陆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
而且这还牵动着人民币汇率的敏感神经。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投资市场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中美两国的利差将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评价体系,进而决定着国际资本的流向和重新配置。
意不在酒
2005年3月4日,美国国会预算局公布,在截至2015年的今后10年里,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估计将为2.58万亿美元,每年的财政赤字均将超过2000亿美元。
在2月25日的白宫报告中,则更明确地指出,在将于9月30日结束的2005财政年度里,美国财政赤字将达到4270亿美元。这个数字打破了2004财年的4120亿美元赤字记录。
白宫没有列出财政赤字增长的具体原因。但是白宫官员表示,其公布的赤字包括了布什总统提出的追加800亿美元军事拨款。
天文的财政赤字引起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不满。他在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向国会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倘若财政赤字持续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必将面临十分严重的后果。
布什的言行不一也招致了民主党的严厉批评。“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财政失败”,布什政府是“历史上对财政最不负责的政府”。
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的激增也十分警觉,忧虑情绪不断上涨,要求采取措施减少赤字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联合国“2005年全球经济评估与展望报告”中指出,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将会造成美国经济成长趋缓、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2005年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之一。
布什经济政策中另一个颇受争议的是关于“婴儿潮”一代的养老问题。布什提出了社会保险改革私人化的政策。这项政策很明显的将带来更大的财政赤字。如果美国政府开设个人保险账号,预计在未来20年,这项开销可能达到10000亿到20000亿美元之间。但是布什政府辩解称,社保改革将最终节省同等的资金。
面对这样的国内国际压力,除了口头上表示要削减财政赤字以外,布什仍然坚持继续推行他以减税为核心的振兴经济方略——通过减税刺激就业,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不过那些替布什着急的人,实在是过于幼稚了。布什的经济政策和减赤目的背道而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经济政策有何不当,因为布什“醉翁之意”本不在酒。
布什提出将税收政策永久化和简单化,采用所谓统一的简单税率。这种税收制度结果必然是富人受益。因为在统一税收比例下,对富人收入的影响要小于中、下阶层,政府的税收收入也会较之不同税率情况下要相应减少。
这一税制安排虽然在振兴经济扩大税源的招牌之下,但众所周知,美国富裕人群集中于东西部沿海,而布什连任的决定性票数来自于中下阶层集中的美国中部内陆。因此,布什在减税制度的选择上无疑带有讨好富人的性质。
在美国民众中,也存在一种地域上的情绪差异。美国中部居民因为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更加保留传统,因此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美国人,对于本土的安全和民族的安全有着更加强烈的要求,这一点使得他们很容易的支持布什的反恐战争;而在东部人的眼中,由于国际化的利益等原因,更多的人坚持认为战争并非必要和正当。
这样,如果布什要继续实施他的“战时美国”的经济政策,则必须要得到这些在经济上更加富有的美国人的支持。讨好的税收减免就是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不过,布什将这一意图隐蔽得相对高明。白宫的财政报告只对未来5年的前景进行了预测,而国会预算局的报告则包括了未来10年。对比两份报告可以发现,如果布什的减税计划顺利推行,在5年内不会对赤字产生大的影响,但10年后将带来18000亿美元的赤字增长。
也就是说,在布什的任期内,减税的政策应该能够恰好帮助他争取到实现他军事战略的民心,而不受财政赤字问题的干扰。
布什的底牌
使得布什可以在财赤问题上使用障眼法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对于市场波动的抵抗力表现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而具备在财政赤字激增、能源价格飙升以及美元汇率波动情况下的自我调整能力。
尽管世界油价上涨,美国经济在2004年第四季度强劲增长了3.8%,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是最高的;而1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相对较为温和。
《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这些都要归功于能源使用效率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像化工、钢铁等对石油有大量需求的行业已经变得更加有效率,而且这些行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正在缩小,而其他像软件、金融服务等与能源关系不大的行业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数据,1973年至2003年间,美国经济每增长1美元所需用到的油气数量减少了55%。另外,美国能源消耗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也已经从1981年的近14%下降到了7%左右。
布什发现,良好的经济素质会自觉地生产出更多的美元,冲淡财政赤字的悲观前景。
不仅如此,布什还幸运的遇到了从来不考虑存钱的民众。
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如果消费者不是鼠目寸光,如果消费者没有受到任何的信贷约束,那么任何现在的国家债务都等同于未来的等量税收,能够理性预期到这一点的消费者绝对不会由于政府花钱或是政府减税来增加自己的消费,短期内财政赤字借以刺激经济的传导机制也将就此断裂。一旦断裂,布什也就不得不放弃他醉心的国际军事目标而受困于财政赤字和经济停滞的漩涡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说,“关键事实是,巨额赤字并不重要。如果赤字超过国内总产量5%,就会成为问题了,而美国财政赤字只占总产值3.8%,这不是很大的问题。如果你问街上的路人,对赤字问题有多担心,也许人们并不关心,其实没有理由关心。”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已经上升至年内最高水准,认为目前是采购良机的比例自36%升至39%。消费者信心指数通常被视作衡量消费者支出的重要依据,消费支出占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此乃布什底牌之二。
而实际上,布什最重要的底牌是国际支持。
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对于布什政策的评价是:减税厚礼在已是史无前例的财政赤字上又捅上了新的窟窿,而这些资金主要由外国中央银行提供,他们持有超过半数的美国未偿国债。
格林斯潘的话证实了这一点:外国投资者仍然将美国资产视为“世界级”的投资选择。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外国央行正在大举抛售美元资产,最近外国央行投资组合中各外汇币种的比重变化基本源于技术性波动。
美国财政赤字的升高必然促使美国政府大规模借债,但是由于美国国民储蓄率偏低,因此国债增加无法由民间借贷弥补,而需向外借贷,据估计,美国每天便须吸入近200亿美元的外债。
由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这样的方式向全球发行货币,转移赤字财政可能在国内引发的通胀压力。
但是这张底牌生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美元的强势地位。因此,与承诺减少赤字一样,美国政府总是在不断强调其保持美元强势的立场——而不论自己的政策有多少自相矛盾的地方。
战争经济
布什对于减少财政赤字的缺乏兴趣和诚意是昭昭然的。在布什的眼中,财政赤字远远没有本·拉登来的有挑战性,布什依然对军事行动情有独钟。
白宫官员表示,布什要求追补的800亿美元拨款用于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军事和重建行动:750亿美元将用于支持海外驻军,改换装备,帮助伊拉克和阿富汗军队的训练,50亿美元将用于在巴格达建立大使馆、阿富汗的重建和援助巴勒斯坦。这样,加上已经花费的250亿美元,美国在2005年的军事拨款将达到1050亿美元。2003年和2004年的军事拨款分别为786亿美元和880亿美元。
2005年2月7日,布什向国会提交2006财政年度政府预算,再次提议将军费预算增加到4193亿美元,比本财政年度继续上升4.8%,而且其中并未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军事行动的预算。
据计算,如果美国国会批准布什要求的给驻伊拉克和驻阿富汗美军的800亿美元新增拨款,美军自阿富汗战争打响后到现在,单用在阿、伊军事行动上的资金就已高达3000亿美元。
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未来10年内的国际反恐,还将消耗美国 5000亿美元以上的财政资源。同时,即使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安全和重建的经费逐步减少,10年后军事开销也将达到6000亿美元。
由此可见,连任后的布什所承诺的减少财政赤字,只是希望维持国际社会对于美国责任和美元硬通货地位预期的一种障眼法,使国际社会相信美国经济不会受到赤字拖累,美元会继续坚挺,从而会继续持有美元资产,从而为布什的千亿军事拨款提供资金。
早在200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就指出,单纯为了军事反恐,美国根本不需要提出如此巨大的预算案;只不过,白宫要以“反恐”的名义运作战争经济,再以战争经济来支持未来的反恐行动。
战争也好,战争经济也好,给了布什声望和成就感,这还只是硬币的一面;早在布什政府上台之初,美国媒体敏锐地注意到,布什内阁的诸多成员都与商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布什内阁甚至因此被称为巨富内阁,英国《观察家》报披露,美国政府声称的反恐战争让布什总统的密友个个赚得盆盈钵满!
尽管不满,但是格林斯潘的加息预期也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布什的赤字需要。2005年美联储将继续以“慎重有序”的步伐从容升息,资本将继续流入美国。
经济学家张五常评价说:认为财赤庞大不严重的观点一律错,但只要能迅速地解决伊拉克问题,其他不难解决。
正如布什自己的安排,五年以后,这些财政赤字总是需要人来埋单的。因此,“美元的长期贬值是肯定的。”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马丁·沃尔夫说:“美元实际比值的大幅下跌无法避免。世人必须停止一厢情愿,认为无法避免的事可以用许愿来消除;相反,挑战在于对调整进行管理,以达到所需的汇率变化,同时保持经济活动。调整将要来临。”
美国的财政赤字又破了历史记录。
布什每次向国会提交新一年财政预算,都必然会引来哗然——因为这位二战以来在美国人心中声望最高的总统,在花钱方面总是大手大脚,不得不令谨慎的经济学家们心惊胆战,政客敌手们幸灾乐祸,友邦盟国们乱成一片。
当然,这对中国来说,也不得不倍加关注。据统计,中国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形式存在,许多中国国内银行都是美国国债市场的活跃参与者;600多家中国企业投资于美国市场,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排队准备登陆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
而且这还牵动着人民币汇率的敏感神经。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投资市场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中美两国的利差将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评价体系,进而决定着国际资本的流向和重新配置。
意不在酒
2005年3月4日,美国国会预算局公布,在截至2015年的今后10年里,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估计将为2.58万亿美元,每年的财政赤字均将超过2000亿美元。
在2月25日的白宫报告中,则更明确地指出,在将于9月30日结束的2005财政年度里,美国财政赤字将达到4270亿美元。这个数字打破了2004财年的4120亿美元赤字记录。
白宫没有列出财政赤字增长的具体原因。但是白宫官员表示,其公布的赤字包括了布什总统提出的追加800亿美元军事拨款。
天文的财政赤字引起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不满。他在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向国会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倘若财政赤字持续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必将面临十分严重的后果。
布什的言行不一也招致了民主党的严厉批评。“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财政失败”,布什政府是“历史上对财政最不负责的政府”。
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的激增也十分警觉,忧虑情绪不断上涨,要求采取措施减少赤字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联合国“2005年全球经济评估与展望报告”中指出,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将会造成美国经济成长趋缓、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2005年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之一。
布什经济政策中另一个颇受争议的是关于“婴儿潮”一代的养老问题。布什提出了社会保险改革私人化的政策。这项政策很明显的将带来更大的财政赤字。如果美国政府开设个人保险账号,预计在未来20年,这项开销可能达到10000亿到20000亿美元之间。但是布什政府辩解称,社保改革将最终节省同等的资金。
面对这样的国内国际压力,除了口头上表示要削减财政赤字以外,布什仍然坚持继续推行他以减税为核心的振兴经济方略——通过减税刺激就业,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不过那些替布什着急的人,实在是过于幼稚了。布什的经济政策和减赤目的背道而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经济政策有何不当,因为布什“醉翁之意”本不在酒。
布什提出将税收政策永久化和简单化,采用所谓统一的简单税率。这种税收制度结果必然是富人受益。因为在统一税收比例下,对富人收入的影响要小于中、下阶层,政府的税收收入也会较之不同税率情况下要相应减少。
这一税制安排虽然在振兴经济扩大税源的招牌之下,但众所周知,美国富裕人群集中于东西部沿海,而布什连任的决定性票数来自于中下阶层集中的美国中部内陆。因此,布什在减税制度的选择上无疑带有讨好富人的性质。
在美国民众中,也存在一种地域上的情绪差异。美国中部居民因为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更加保留传统,因此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美国人,对于本土的安全和民族的安全有着更加强烈的要求,这一点使得他们很容易的支持布什的反恐战争;而在东部人的眼中,由于国际化的利益等原因,更多的人坚持认为战争并非必要和正当。
这样,如果布什要继续实施他的“战时美国”的经济政策,则必须要得到这些在经济上更加富有的美国人的支持。讨好的税收减免就是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不过,布什将这一意图隐蔽得相对高明。白宫的财政报告只对未来5年的前景进行了预测,而国会预算局的报告则包括了未来10年。对比两份报告可以发现,如果布什的减税计划顺利推行,在5年内不会对赤字产生大的影响,但10年后将带来18000亿美元的赤字增长。
也就是说,在布什的任期内,减税的政策应该能够恰好帮助他争取到实现他军事战略的民心,而不受财政赤字问题的干扰。
布什的底牌
使得布什可以在财赤问题上使用障眼法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对于市场波动的抵抗力表现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而具备在财政赤字激增、能源价格飙升以及美元汇率波动情况下的自我调整能力。
尽管世界油价上涨,美国经济在2004年第四季度强劲增长了3.8%,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是最高的;而1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相对较为温和。
《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这些都要归功于能源使用效率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像化工、钢铁等对石油有大量需求的行业已经变得更加有效率,而且这些行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正在缩小,而其他像软件、金融服务等与能源关系不大的行业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数据,1973年至2003年间,美国经济每增长1美元所需用到的油气数量减少了55%。另外,美国能源消耗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也已经从1981年的近14%下降到了7%左右。
布什发现,良好的经济素质会自觉地生产出更多的美元,冲淡财政赤字的悲观前景。
不仅如此,布什还幸运的遇到了从来不考虑存钱的民众。
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如果消费者不是鼠目寸光,如果消费者没有受到任何的信贷约束,那么任何现在的国家债务都等同于未来的等量税收,能够理性预期到这一点的消费者绝对不会由于政府花钱或是政府减税来增加自己的消费,短期内财政赤字借以刺激经济的传导机制也将就此断裂。一旦断裂,布什也就不得不放弃他醉心的国际军事目标而受困于财政赤字和经济停滞的漩涡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说,“关键事实是,巨额赤字并不重要。如果赤字超过国内总产量5%,就会成为问题了,而美国财政赤字只占总产值3.8%,这不是很大的问题。如果你问街上的路人,对赤字问题有多担心,也许人们并不关心,其实没有理由关心。”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已经上升至年内最高水准,认为目前是采购良机的比例自36%升至39%。消费者信心指数通常被视作衡量消费者支出的重要依据,消费支出占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此乃布什底牌之二。
而实际上,布什最重要的底牌是国际支持。
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对于布什政策的评价是:减税厚礼在已是史无前例的财政赤字上又捅上了新的窟窿,而这些资金主要由外国中央银行提供,他们持有超过半数的美国未偿国债。
格林斯潘的话证实了这一点:外国投资者仍然将美国资产视为“世界级”的投资选择。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外国央行正在大举抛售美元资产,最近外国央行投资组合中各外汇币种的比重变化基本源于技术性波动。
美国财政赤字的升高必然促使美国政府大规模借债,但是由于美国国民储蓄率偏低,因此国债增加无法由民间借贷弥补,而需向外借贷,据估计,美国每天便须吸入近200亿美元的外债。
由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这样的方式向全球发行货币,转移赤字财政可能在国内引发的通胀压力。
但是这张底牌生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美元的强势地位。因此,与承诺减少赤字一样,美国政府总是在不断强调其保持美元强势的立场——而不论自己的政策有多少自相矛盾的地方。
战争经济
布什对于减少财政赤字的缺乏兴趣和诚意是昭昭然的。在布什的眼中,财政赤字远远没有本·拉登来的有挑战性,布什依然对军事行动情有独钟。
白宫官员表示,布什要求追补的800亿美元拨款用于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军事和重建行动:750亿美元将用于支持海外驻军,改换装备,帮助伊拉克和阿富汗军队的训练,50亿美元将用于在巴格达建立大使馆、阿富汗的重建和援助巴勒斯坦。这样,加上已经花费的250亿美元,美国在2005年的军事拨款将达到1050亿美元。2003年和2004年的军事拨款分别为786亿美元和880亿美元。
2005年2月7日,布什向国会提交2006财政年度政府预算,再次提议将军费预算增加到4193亿美元,比本财政年度继续上升4.8%,而且其中并未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军事行动的预算。
据计算,如果美国国会批准布什要求的给驻伊拉克和驻阿富汗美军的800亿美元新增拨款,美军自阿富汗战争打响后到现在,单用在阿、伊军事行动上的资金就已高达3000亿美元。
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未来10年内的国际反恐,还将消耗美国 5000亿美元以上的财政资源。同时,即使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安全和重建的经费逐步减少,10年后军事开销也将达到6000亿美元。
由此可见,连任后的布什所承诺的减少财政赤字,只是希望维持国际社会对于美国责任和美元硬通货地位预期的一种障眼法,使国际社会相信美国经济不会受到赤字拖累,美元会继续坚挺,从而会继续持有美元资产,从而为布什的千亿军事拨款提供资金。
早在200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就指出,单纯为了军事反恐,美国根本不需要提出如此巨大的预算案;只不过,白宫要以“反恐”的名义运作战争经济,再以战争经济来支持未来的反恐行动。
战争也好,战争经济也好,给了布什声望和成就感,这还只是硬币的一面;早在布什政府上台之初,美国媒体敏锐地注意到,布什内阁的诸多成员都与商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布什内阁甚至因此被称为巨富内阁,英国《观察家》报披露,美国政府声称的反恐战争让布什总统的密友个个赚得盆盈钵满!
尽管不满,但是格林斯潘的加息预期也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布什的赤字需要。2005年美联储将继续以“慎重有序”的步伐从容升息,资本将继续流入美国。
经济学家张五常评价说:认为财赤庞大不严重的观点一律错,但只要能迅速地解决伊拉克问题,其他不难解决。
正如布什自己的安排,五年以后,这些财政赤字总是需要人来埋单的。因此,“美元的长期贬值是肯定的。”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马丁·沃尔夫说:“美元实际比值的大幅下跌无法避免。世人必须停止一厢情愿,认为无法避免的事可以用许愿来消除;相反,挑战在于对调整进行管理,以达到所需的汇率变化,同时保持经济活动。调整将要来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